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在西方学者那里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用法。一种是梅劳一庞蒂的用法,即用它指称一种以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为代表的主要与列宁主义相对立的理论;另一种是安德森的用法,即用它指称包括从卢卡奇到阿尔都塞等13人在内的第三代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徐崇温同志通过对这两种不同用法的一种毫无道理的综合,将他“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定义为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一股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这显然不是“西方学术界的习惯用法”。  相似文献   

2.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证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里的eudaimonia概念是"在两种意义上说的",而非只具有一种意思.它既是"活得好"也是"做得好".这一区分构成了亚氏伦理学主要论证的基础.它是一条贯穿许多主要论争的单一线索.对于这两种用法的区分将能够提供对这些争辩的一种统一性的解决.尤为重要的是,它将使我们得以用一种不十分费劲的方式去阅读那荆棘丛生的<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十卷的第六到第八章.幸福是"活得好"还是"做得好"这一问题是一个比涵盖论-理智论的论争更为基本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涵盖论-理智论的论争之所以会发生,正是由于争论双方都没能在作为"活得好"的幸福与作为"做得好"的幸福之间进行区分.他们共同地设定幸福的意思在于"活得好",然后开始争论它到底是各种善的复合、还是专注于思辨.本文将首先表明对于活动的讨论在亚里士多德幸福论之中有着何种位置;然后,我将论述"做得好"和"活得好",并将讨论下面一些争论主题:(a)幸福的两种标准;(b)思辨生活的非实用性;(c)首要幸福与第二等级幸福这一层级的性质,以及(d)道德与思辨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女子十二乐坊在国内外的走红,使得女子十二乐坊受到国人极大的关注,其新的演奏形式、作品风格、与传统民乐的关系等,也都受到了各方的评论。这些评论围绕女子十二乐坊是否属于新民乐、它的出现是否具有合理性等展开。笔者认为,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有其合理的一面,我们应该以一种宽广的胸怀去容纳它,这样才能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黄帝内经》的"字对字"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从语言哲学角度探求<黄帝内经>英译本中采用的字对字方式的译法的科学性.<语言与人类行为>一书中指出,虽然原始语言区别于,甚至低等于人类的语言,但是它仍然是一种自然的,丰满的语言.而<黄帝内经>一书的专业性极强,并且反复出现的中医特有的、西医中根本不存在的概念和术语.基于这些原因,采用字对字的方式翻译此书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5.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玉涛 《哲学动态》2008,1(4):40-45
"分析马克思主义"[1](Analytical Marxism)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于英美学术界的一种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它主张用分析的方法来重构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柯亨(Gerald Allan Cohen)、罗默(John E.Roemer)、埃尔斯特(Jon Elster)、伍德(Allen W.Wood)、胡萨米(Ziyad I.Husami)等人.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语境下,敬畏感是指为了实现主体的价值追求而自律、自省的一种道德情感,它是人的本质的具体化。敬畏往往和一定的对象相关联,依据对象的不同它具体展开为对自然、他人和自我之敬畏三个维度,自我之敬是敬畏的现代形式。  相似文献   

7.
J 罗尔斯主张 ,他关于“公正即公平”的观念是一种“特立独行的”观念 :它被假定为一种“完全在政治领域内部运动”、“使哲学维持现状”的观念。这种回避策略所具有的目标和可行性 ,取决于我们如何理解“政治的”这个术语。罗尔斯首先用它来具体说明研究一个 (现代 )社会的制  相似文献   

8.
<周易>爻辞为周公所作,这是历史上的一种颇有影响的说法.本文较为详尽地追溯了这一说法的由来和发展,认为它发端于王充、马融,论定于孔颖达,强化于朱熹,一直到今天,在学术界仍有广泛的影响.但究其实,终不过一假说而已.若无新的文献出土,它很难被实证,当然,也不易被证伪.  相似文献   

9.
1993年9月,65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士和一些非宗教组织的代表,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世界宗教议会”上通过了一份《全球伦理宣言》。《宣言》认为,各种宗教之间已经有一种共同之处,它可以成为一种全球伦理的基础;这种“全球伦理”, “指的是对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不可取消的标准和人格态度的一种基本共识”; 《宣言》指出:“没有新的全球伦理,便没有新的全球秩序”。  相似文献   

10.
原生艺术体现了处在卑微境况中的人所升华出来的尊严与光辉,它利用的是最少的资源,所成就的却是最伟大的艺术。原生艺术默默无闻地存在着,它是否艺术更为真实的一面呢?原生艺术教会了我们一种新的思考方式,那就是:真正的艺术不一定就摆放在美术馆里,真正的艺术家也不一定会面朝观众走来。在某个角落,还有这样一群默默无闻地打造着个人神话,令人肃然起敬的人们。  相似文献   

11.
神仙信仰作为道教产生的重要源头之一,应出现于战国中后期.它的兴起,固然与此时医药学水平之提高、地理认知之拓展等物质方面的因素有密切的联系,但"肉体不死"思想的出现,则是其更重要的一个原因.而这一因素,又常常为人们所忽视.因此,在本文中,笔者着力探讨了道教信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神仙信仰在战国时兴起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谁都知道,在古老的中国,不管是衙门、宫殿、庙宇的门前,还是豪宅、大户人家的门口,人们都能看到摆着一对石狮。据说,这对石狮子在许多中国人的心目中,它不但是一种气派的象征,而且还是一种被人认为是好的“吉祥物”。如今,旧时的衙门没有了,但遗留下来的宫殿、庙宇的门前,其中有些石狮仍有保存。然而,想像不到的是,这号称“吉祥物”的石狮今天却开始“走”进某些党政机关的大门口,它们(石狮)在那里时时都在保护着这些政府要员“平平安安”、“吉祥如意”。这不仅使我联想起一些极端的报道,有些政府官员为升迁,请算命先生定位,用风水术为政府…  相似文献   

13.
中国思想的现代叙述方式正在经历着一场严肃的拷问和危机中的变革. 从19世纪末"哲学"一语传人我国,严复、梁启超、蔡元培、王国维等人尝试将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哲学相联通;到五四时代(1915-1928),经西学全盘输人之暴风骤雨般的洗礼,胡适写出<中国哲学史大纲>,冯友兰完成<中国哲学史>之后,"中国哲学"就渐成为中国思想之现代叙述的通行表达方式,"中国哲学史"也在现代中国制度化的学术体系和学科建构当中确立了不摇之地位.这一切的发生都显得是那么的顺"理"成章,含具了相当充分的历史合理性.但是,就在我们早已经习以为常、鯈然其间而浑不自知之时,被公认是当代最大"哲学家"之一的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发话了:"说中国的思想、中国的历史、中国的科学等等没有问题,但显然去谈这些中国思想、中国文化穿越欧洲模式之前的中国‘哲学',对我来说则是一个问题."他解释说:"哲学本质上不是一般的思想,哲学与一种有限的历史相联,与一种语言、一种古希腊的发明相联:它首先是一种古希腊的发明,其次经历了拉丁语与德语‘翻译'的转化等等,它是一种欧洲形态的东西,在西欧文化之外存在着同样具有尊严的各种思想与知识,但将它们叫做哲学是不合理的."因此,中国仅可以说有思想,而绝无严格意义上的"哲学".  相似文献   

14.
爱的变奏     
赖辉亮 《世界哲学》2009,(2):115-125
在西方文化史中,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形态中,对爱的观念的理解却存在着差异。在希腊神话中,爱是以欲爱的形式出现,这是一种以自我欲望为中心的爱,它的特征表现为对外在对象的占有。在希腊哲学中,爱主要以智爱和灵爱的形式出现,这是一种以人的理性为中心的爱,它表现为对外在世界的探求与自我灵魂的净化。在基督教中,爱是以圣爱的形式出现,它是一种以人的信仰为中心的爱,是一种超自然的爱,表现为爱上帝和爱众人。在文艺复兴时期,爱是以情爱的形式出现,它从人的自然情感出发,因对方的可喜性质而欣赏,是一种欣赏式的爱。  相似文献   

15.
贺翠香 《哲学动态》2006,(10):32-35
“幽灵”作为一种隐喻,它与意识形态概念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相似性与相异性,以致两者之间可以发生相互传送与转换呢?德里达以“马克思的幽灵们”为范例说明了两者的关系。他的观点概括起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意识形态具有幽灵性的特征;二是意识形态概念的建构具有不可还原的宗教模式。一、意识形态具有“幽灵性”在德里达看来,意识形态产生的前提和基础与幽灵产生的条件极具相似性。我们知道,幽灵作为一种精神性的存在,它不是精神,但与精神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没有精神,就没有幽灵;幽灵不是肉体,而是正在形成的肉体。这种既不是精神,…  相似文献   

16.
郑冬冬 《美与时代》2003,(10):54-56
工艺美术是一种生之有道,同时又以所创之器物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艺术形式,它作为这样一种艺术形式,既反映着时代的思想,又直接体现社会的生活方式。在工艺美术的不断发展中,道与器一直以相互支持相互演进的方式并存着。  相似文献   

17.
环境伦理学中的"生态化"人生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其实践要求和理论品性来看,一种完整的环境伦理学理论必然包含着一种关于人生观的理解。本文主要探讨罗尔斯顿环境伦理理论和深生态学关于人生观的主张和见解,从而指出环境伦理学理论包含着一种“生态化”人生观。相对于现代社会盛行的人生观来说,“生态化”人生观是基于人生之生命层面的,尊重自然的,后物质主义的人生观。它作为一种新的人生观理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看到“卍”字符,许多人或许立即会把它同希特勒的纳粹党联系起来,因为它是纳粹党党徽的一个显著标志。当然,犹太人或许想的更多:第三帝国;二战前夕德国的反犹浪潮;奥斯维辛集中营;被种族灭绝式屠杀的600万犹太同胞;反闪族主义活动等等!毫无疑问,在犹太人眼里“卍”字符已经成为憎恨的一种标志。但是“卍”字符只有这一种内涵吗?如果你站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大街上放眼望去,你会发现在任何一座高楼大厦或者平房的大门上都被漆上一个大大的“卍”字符。如果你是犹太人,或许你一定非常激动。但是你完全没有必要那样大惊小怪的!为何?因为在…  相似文献   

19.
穆塔尔原则是伊斯兰教历史上出现的一种临时婚姻制度,但到了后来对这一形式在伊斯兰教内部有了不同的看法。逊尼派认为其非法,什叶派认为其合法。本文作者对这一问题做了考察。刊出此文的目的意在将这一有争议的穆斯林婚姻制度介绍给读者。  相似文献   

20.
颜青山 《哲学动态》2002,6(10):29-32
<哲学研究>2001年第1期曾推出"哲学为什么要关注技术"的笔谈,其核心词汇是"技术转向".正如李河先生对该词汇所做的有限的质疑一样,"技术转向"缺乏某种历史的底蕴.然而,如同吴国盛先生所强调的,即使如此,它仍然可以作为一种口号来"唤起"人们对一种发展趋势的关注.李河还指出,"技术转向"同样缺乏逻辑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