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僧制,亦称"清规""僧禁",佛教僧团制度。印度僧尼以戒律为生活规范。中国僧团除戒律外,还制定其他若干约束僧尼言行的僧制或清规。据《高僧传》卷五,东晋道安首次制定的规式有:行香定座讲经上讲之法、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时法、布萨差使悔过法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宗教》2022,(1):94-94
僧制,亦称"清规""僧禁",佛教僧团制度。印度僧尼以戒律为生活规范。中国僧团除戒律外,还制定其他若干约束僧尼言行的僧制或清规。据《高僧传》卷五,东晋道安首次制定的规式有:行香定座讲经上讲之法、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时法、布萨差使悔过法等。  相似文献   

3.
慧远是初期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学僧,并在庐山首创汉僧教团。虽然庐山教团的具体运作现已不详,但僧传所记慧远及其弟子的生平中,有涉及戒律的片段,由此可见慧远的戒律观及其实践;尤其慧远临终时为遵从戒条,拒服米汁蜜浆或续命,更是千古传诵。本文征引原来律典的说法,对这些事例加以分析,期望能对中国戒律学和僧团史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慧远(公元334—416年),东晋名僧,俗姓贾,雁门楼烦人。慧远一生的活动可以分为三个时期。334年至354年,四处求学,为日后广行教化奠定了理论基础。354年至382年,追随道安,辅助弘法。383年至416年,离别道安后独立在庐山东林寺建立弘法道场。在这一时期,慧远遁迹庐山,孜孜于道,务在弘法,聚徒讲学,率众行道,创立莲社,观想念佛,组织译经,撰论著述,并与天下名僧及当政者深相结交,为僧团创造了宽松的弘法环境,为天下创建了“道德所居”的模范道场。由此,慧远僧团所居庐山成为南方佛教中心,与鸠摩罗什僧团所居长安,南北呼应,中分天下,使中国佛教呈现…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佛教僧团管理在凝聚僧众信仰、促进佛教健康传承发展、协调与世俗社会的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佛教早期,僧伽是比较松散的组织,僧团管理主要依靠佛陀说法、戒律以及师徒的联系来维系;佛教传入中国之初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从最初完全依古印度佛教的戒律,至道安提出《僧尼轨范》,由此开启了中国佛教僧团管理的新篇章。而作为佛教中国化典型体现的禅宗,其僧团管理无疑最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对魏晋时期汉地僧团的管理模式,主要依据道安的《僧尼轨范》展开研究,实际在当时,包括慧远在内的一些僧人,都创制过僧团的内部管理制度。塚本善隆先生抄录的《敦煌写本某地方佛教教团规制》,为我们研究魏晋时期僧团的内部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此类文献,我们能了知魏晋时期的佛教内部管理,是建立在戒律基础上,汇通了中国固有的礼制要求和政府需求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济群 《法音》1996,(11)
戒律的现代意义济群戒律在现代僧团是否具有实践价值?今天的中国佛教是否需要戒律?如何看待戒律?如何发扬戒律的价值造福人类?这是当今僧团需要认真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想就此问题谈些个人看法。一、认识戒律的重要地位原始佛教僧团不设立权威的崇拜,也无行政上...  相似文献   

8.
庆道 《中国宗教》2022,(6):44-45
清规是中国禅宗丛林组织的规程和僧众日常行事的规章,是唐代中期以来禅宗丛林创行的僧制。中国佛教从东晋道安首创“僧尼规范”以后,就有在戒律之外别立禁约的措施,例如,支遁创立“众僧集仪度”,慧远创立“法社节度”。唐代中期,禅宗盛行,百丈怀海于唐元和九年(814)创立禅居制度,成为新的丛林规制,世称“百丈清规”.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太虚法师提出的教理改革与教制改革相辅而行。因而,本文系拙文《人间佛教理论的建构与运作》(载《法音》1998年第6、7期)姐妹篇,以太虚法师推行的僧制改革为主线,回顾和总结20世纪中国新式佛教教会社团组建的经验教训,展望21世纪教制僧制建设的方向。文章共分五节:一、清末僧团的衰朽,二、中华佛教总会与各地社团,三、中国佛教会及其“整理”,四、中国佛教协会与港、台佛教组织,五、世纪初的建僧构想与世纪末的现实。一、清末僧团的衰朽公元4世纪以前,佛教作为外来宗教受到中国历朝政权的严格限制。尽管印度、西域僧…  相似文献   

10.
“以戒为师”,遵行佛祖与祖师留下的各种戒法与清规,是佛教僧团活动的根本指南。弘法寺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市,毗邻港澳,与全国各地和东南亚佛教联系密切,在本焕长老的指导下,其嗣法弟子印顺把现代管理理念融入寺庙管理中,加强自身建设,以戒律为道风建设,提出了以法治寺,制订了《弘法规约》,使其更加适应在当代社会条件下的僧团发展,至今已收到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1.
《法音》2002,(9):34-36
广东省佛教协会:你会粤佛[2002]24号文,即《关于僧人去世遗产处理问题的请示》收悉。经研究,遵照佛教的传统规制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规定的精神,函复如下:佛教自从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创立僧团以后,形成了不同于世俗社会的以佛教信仰为核心,以托钵乞食和财产共同共有为基本特征的佛教僧团组织。为了维护僧团组织的延续与发展,佛教戒律规定“一切亡比丘物,尽属四方僧。”从此奠定了寺院僧团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佛教从东汉时期传入我国汉族地区并建立僧团组织以后,虽然与佛陀时代托钵乞食的生活方式有很大改变,但基本上保持…  相似文献   

12.
如觉 《法音》2003,(2):12-16
佛教传入中国后,除了在教理思想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各大宗派的理论体系外,在制度建设上也形成了具有中国化特征的佛教制度,而僧制在中国的形成与演变应是这一特征的具体体现。那么,僧制在中国成立及延续的过程中,祖师们是如何处理它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关系,怎样依凭戒律的精神建构符合中国实际的僧制等,便成了十分重要的课题。我认为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可以为佛教如何因应当今社会提供思想上的指导。本文拟以道宣律师为中心,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中国僧制的形成及处罚制度的特点1、中国僧制的形成僧制作为规范僧众…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与高科技结缘的佛教教育探索中,无锡开原寺一直追求创建"互联网+智慧寺院"。除了积极建立佛教网站论坛发展佛教教育之外,还将佛教教育提升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之上,做出了在公共教育探索中的大胆尝试。一、高科技与僧团管理长久以来,僧伽的管理都是寺院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代寺院一直遵循佛门戒律结合当今人间佛教的理念,坚持佛制戒律,祖立清规,以僧为本,并试图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来探索僧伽管理的可行之道。以现代化管理模  相似文献   

14.
佛教自身建设的好坏是决定中国佛教兴衰存亡的根本内因,重点是以戒为师,大力加强建立在具足正信、勤修三学根基上的道风建设。我国大陆僧团中以研究戒律见长的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济群法师将  相似文献   

15.
心皓 《法音》2003,(5):40-41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有着庞大的僧团组织,为了修行自律和传教度人,佛陀根据当时的环境和修行的需要,制定了许多相应的戒律和生活制度。佛教僧团在饮食方面,基本上沿袭了当时印度出家隐修者的习惯,实行托钵乞食制度。佛教传入中国后,为适应民俗风情,中国僧人食物的来源、饮食形式与内容,就形成了另一番风貌。寺院除严格素食外,还根据有关戒律制定了相应的用斋过堂仪轨,这已成为汉传佛教的一大特色。“过堂”,是中国汉传佛教丛林中特有的仪制,早、午斋两次过堂,是将进食视为一种重要的修行方便,在僧伽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每日早晨和午前,当云…  相似文献   

16.
德光 《法音》2024,(1):66-70
<正>戒律,是佛教信仰与实践的基石,不仅能够规范个人言行,降伏内心烦恼,也能保持僧团的清净与和谐。戒律的传承与弘扬,对于佛教的延续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佛教戒律中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让人们少欲知足,这与中华民族勤俭惜福的传统美德不谋而合。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以来,经历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融合、创新的历史过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这一过程被称为“佛教中国化”。佛教中国化不仅体现在理论层面,也体现在实践中。  相似文献   

17.
《百丈清规》是中国化的佛教僧制,它实质上是中国佛教僧团管理的创新。本文从管理学的角度对《百丈清规》之管理创新的空间及其创新点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接上期第50页)佛教戒律不杀生善巧方便处境论杨五郎是五台山太平兴国寺的僧人,僧人就要遵守佛教戒律。佛教戒律是佛祖制订的戒条律仪,具有止恶扬善的作用,位于佛学的"三学"之首,是佛教僧团生存发展的良师益友,佛教的戒律很多,诸如五戒、八戒、十戒、沙弥戒、  相似文献   

19.
正开展僧才的培养、僧团的管理一直是佛教界永恒的课题。千百年来,历代佛门大德高僧始终将僧才教育、僧团管理作为佛教之根本,从隋唐的丛林管理至近现代的新式佛教学院教育,无不倾注着一代代佛门大德对僧宝建设管理的心血与期望。在1992年中国佛教教育工作(上海)座谈会上,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居士曾说过一句令佛教界至今不能忘怀的话:"在当前和今后,  相似文献   

20.
能超 《中国宗教》2017,(1):56-57
一、高科技与僧团管理 长久以来,僧伽的管理都是寺院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代寺院一直遵循佛门戒律结合当今人间佛教的理念,坚持佛制戒律,祖立清规,以僧为本,并试图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来探索僧伽管理的可行之道。以现代化管理模式和信息化技术进行僧伽的管理,实时的网络在线监控,不光精简了僧伽的冗杂事务,而且可以实现有效的监督,促进僧伽的修行。无锡开原寺运用现代科技进行僧伽管理的实践就是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