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宗教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类别,不能套用一般的文学标准判释。虚云一生诗偈颇多,其直接关乎峨眉山者分别是《峨眉访真应老人》、《峨眉山怪石栖云》、《赠峨眉山妙道师》、《峨眉山顶白龙池》、《题峨眉金顶舍身崖睹光》五题九首。以宗教立场臆释,它们均是虚云阐教、弘教之作,含有很深的佛理禅意。由此推开,在释读虚云诗偈时不能仅就文学层面着眼,而更应在宗教意蕴上多做功夫。  相似文献   

2.
三年前,一个难得的机缘让我认识了何明栋先生。在交谈中,他得知我下大鸡足山创建虚云禅寺,我知道他正着手编《虚云和尚传》,共同的志向使我们为有缘认识感到高兴,并就弘扬虚老和尚精神交换了看法。此后我们便经常通信往来,何先生为虚云禅寺建设做了他力所能及的工作,我也为他编写传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给予我能做到的帮助,互相以虚老和尚精神共勉。共同的事业,使我们结下了深深的缘。今天,何先生编写的《虚云和尚传》出版了,我主持创建的虚云禅寺也已在虚老驻锡弘法过的鸡足山大觉寺遗址上崛起。  在建寺过程中,许多人士问我为…  相似文献   

3.
<正>2010年2月3日,传印长老当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他是一位克勤者,受戒于虚云老和尚,协助恩师复建云居山道场;他是一位精进的修行者,禅净双修,蒙虚云老和尚授予沩仰宗法脉,住持庐山东林寺  相似文献   

4.
高永顺 《法音》2019,(6):61-64
正虚云和尚(?或1840-1959),是中国现代禅门泰斗。虚云和尚在他跌宕起伏、丰富多彩的一生中,百城云水,万里烟霞,难忍能忍,难行能行,建立了卓著的功勋,奠定了在中国佛教史上不朽的地位。一、虚云和尚隐修经历与所修法门虚云和尚一生中的主要经历,可以大致分为两  相似文献   

5.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深切缅怀我国佛教现代史上的一代宗师、佛门泰斗虚云老和尚示寂五十周年。虽然时间过去了五十年,但虚云老和尚的音容笑貌经常闪现在我们眼前,他那为法忘躯的精神深深铭刻在我们心中,虚云老和尚是我们佛教界永远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6.
欧阳镇 《法音》2013,(8):43-48
中国近现代的著名高僧虚云和尚(1840-1959),湖南湘乡人,俗姓萧,名古岩,字德清。19岁时在褔建省鼓山涌泉寺出家,次年受具足戒。此后,虚云和尚四处行脚,参访名山,拜师问道,足迹历经四川、西康、西藏乃至印度、锡兰、缅甸等地。在他的参访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他在藏传佛教的两个最重要的场所的经历。虚云和尚于光绪十  相似文献   

7.
伍先林 《法音》2024,(1):71-74
<正>一诚长老(1927-2017),1927年2月2日生于湖南,中国近现代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1840-1959)传法弟子。在法脉传承上,一诚长老直接继承了虚云老和尚的禅宗思想和实践体系。同时,与虚云老和尚一样,他也主张禅净融通,且又以禅宗为主,兼摄净土法门。  相似文献   

8.
虚云和尚生前整顿道风,除弊布新,不遗余力,对中国近现代佛教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虚云和尚道风建设思想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坚决改变寺院不如法的道风;二是坚守戒律,而且在求戒、传戒、受戒、诵戒、持戒、守戒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三是灵活运用戒律,创新适应现实的法规,进一步推进佛教戒律的本土化和近代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较全面地归纳总结了虚云和尚看话禅的特点:一是话头具有丰富的内涵;二是看话头具有较强的契机性;三是特别强调"念佛是谁"中的"谁";四是提倡在动用、生活中参究。所有这些特点,为理解和把握虚云和尚看话禅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法,对现代修学看话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 虚云(1840—1959),名古岩,又名演彻,字德清,俗姓萧,原籍湖南湘乡。他是当代著名的佛教高僧,在中国佛教界享有崇高的盛誉,受到高度的赞叹。虚云"是中国佛教的权威泰斗,现代圣僧。"(《传记资料》上,第212页)"虚公名满天下,海内谈禅者,莫不仰为泰斗。"(《传记资料》上,第7页)"如云南德清和尚者,不但  相似文献   

11.
伍先林 《佛学研究》2004,(1):331-336
虚云是中国近现代禅宗泰斗,虚云的禅学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南宋大慧宗杲以来的看话禅,他根据自己对禅学的深切体验,结合现代人的根机,对看话禅的方法从信解行证、起疑情看话头等多方面作了非常具体而切实的阐发,这在禅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一篇访谈。访谈人是诗人、小说家及文学批评家路易-菲利普·达朗贝尔。受访者是法国比较文学专家达尼埃尔-亨利·帕若。在谈话中,帕若向读者阐释了自身的诗歌写作生涯及诗歌与小说写作的不同之处、异国经历对他的影响以及他对美洲文学和文化的参照。帕若还就身份问题和《第欧根尼》专刊标题"通道,边界,混杂"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3.
陈平  宣方 《佛教文化》2010,(1):41-49
<正> 在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虚云法师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高僧。"坐阅五帝四朝,不觉桑沧几度;受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虚云自撰的这副联语正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法师生于1840年(道光二十年),自幼不喜荤惺,喜读佛书。19岁(咸丰八年)抛家别妻、落发于福州鼓山涌泉寺。法师一心向道,志笃行坚,遍访名山大刹,研习经教。为报父母养育之恩,曾从  相似文献   

14.
近现代以来,至五台山朝山拜佛的僧侣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禅门五宗的“中兴之祖”虚云和尚。虚云和尚(1840—1959),俗姓萧,名富民,湖南湘乡人。19岁出家于福州鼓山涌泉寺,礼常开首座披剃,列于临济宗门下,法名德清,字古岩。翌年,从涌泉寺方丈妙莲受具足戒,法号演彻。虚云是他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十月,至陕西终南山嘉五台后狮子岩,结茅以居时,以其地幽辟,杜外干扰,改的别号。虚云和尚自出家之后,就修苦行,磨练毅志,读经论,领会义理,修禅定,明心见性。一生以光大宗门、续佛慧命为己任,百余年如一日…  相似文献   

15.
王志阳 《法音》2021,(1):28-32,33
虚云老和尚(1840-1959),俗姓萧,法名古岩,字德清,是近现代的高僧,对佛教在近现代的传承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被称为民国四大高僧之一。目前学术界对虚云老和尚的研究分布在多个领域,如侯坤宏《证悟与契入——对现代四大高僧修持观的观察》[1]、欧阳镇《虚云和尚看话禅的特点》[2]等,着重于考察虚云老和尚的禅学思想。宋颖、曾衍桃《禅诗与生态:虚云诗偈中的生态观》[3]、党晓龙《虚云大师诗歌创作特征析论》[4]等,则从虚云老和尚的诗歌创作来研究其禅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宗教》2023,(4):28-29
<正>常宏法师现任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学院副院长、石家庄市新华区政协委员、石家庄市虚云禅林方丈。多年来,她团结带领虚云禅林的常住和信教群众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做了许多扶危济困的实事,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常宏法师先后被评为第三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个人、首届全国宗教界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17.
陈丰盛 《天风》2023,(5):12-15
<正>刘廷芳80多年前所著、所译的诗歌至今仍是中国基督徒必唱的诗歌,不过,他的贡献不止于此,他在神学、教育、政治、文学、翻译、心理学等方面均有建树,是20世纪上半叶在世界基督教舞台上最为活跃的中国人之一。本文就刘廷芳在基督教本色化方面的理念作一追溯,作为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中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最近从英国回国参观的李汉魂先生,于六月四日重游了广东曲江县曹溪南华寺。李汉魂和南华寺有着深厚的香火因缘。一九三四年他发起重修南华寺,并从福建鼓山涌泉寺迎请虚云和尚主持其事。李汉魂从此皈依佛门,礼虚云和尚为师,自号“南华居士”。至今该寺灵照塔后面的山坡上保留着的“南华精舍”等三座平房,就是李汉魂当年出资建造以备自己习静之用的。六祖  相似文献   

19.
“鸡足山中,迦叶持衣待弥勒;心灯会上,宗门泰斗仰虚云。”鸡足山虚云寺的这幅门联,对鸡足山佛教作了极好的概括和点睛。确实,在鸡足山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在璀若群星的历代祖师群里,最为海众尊仰熟知的,当数开山祖师迦叶尊者和近代中兴祖师虚云老和尚(1840-1959)。  相似文献   

20.
我在青年时代喜欢读徐霞客游记,因此性喜游览各地风景名胜。1976年秋,我和友人到温州江北岸罗淳山白水漈观瀑布,与雪生法师遇见,他说:“我有一次在李佛德居士家和你碰见,你还记得否?”我说还记得。他又说:虚云禅师写的《学佛的先决条件》这篇文章值得一读,此文曾在上海《弘化月刊》上发表过,虚云禅师是我国近代禅宗泰斗,他纯粹是大乘佛教思想,在著作中,经常引用《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指导僧人学习佛法,主张禅净双修,参禅以参话头为主,或教人严持戒律,老实念佛,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