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瑜伽焰口》是寺院中最为广泛的法事活动之一。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就开始了中国化的过程。本人旨在通过对河北柏林禅寺《瑜伽焰口》的音乐考察,进一步了解佛教音乐在不断的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依附、冲突、融合、发展中逐步演变为一种具有中国化的佛教音乐。  相似文献   

2.
陈星桥 《法音》2013,(1):43-53
身心和谙空腹禅心平百难消气顺体自安空腹除百病欢喜百福生——昌空一、前言随着我国科学的昌明,经济的发展,社会急剧转型,广大民众对包括宗教在内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迫切,各种宗教法事和身心灵修课程,如佛教三大语系的各种禅修、瑜伽术、身心健康与和谐等修练法门倍受欢迎,其中多数都体现了佛教"上求佛  相似文献   

3.
杨秋悦 《法音》2010,(3):46-50
<正>瑜伽焰口是中国汉传佛教一项重要的法事活动,在中国汉族地区以及汉人聚集区域广泛流行。相关史料表明,唐代,瑜伽焰口传入中国汉地。经过长期发展、演变,瑜伽焰口逐渐与中国社会、传统人文文化水乳交融,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荐亡祭祖仪式之一。目前,  相似文献   

4.
唐代时五台山高僧对佛教音乐的理论和实践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曲谱、歌辞和固定仪式,还有了一支规模宏大的佛教音乐队伍。其特点是:法事仪式集体化,法式仪规程式化,词曲结合规范化,佛教歌曲专业化和艺术化了。  相似文献   

5.
<正> "四大祝筵"是佛教音乐中最典型的梵呗赞咏,也是最特殊的赞咏,它们能够代表"梵呗"的意义和功能,也能够代表佛教慈悲为怀的伟大精神。它们就是佛教宗教功能的体现,又具世俗功能,不仅是为人类服务,也为一切有情众生服务。如果就其唱词分类,既是咒又是赞,这四首赞咏是梵呗中最难唱的曲目,只有修持很好的高僧才能够完整地演唱。它们在佛教法事中运用广泛,是法事中最重要的仪轨之一。  相似文献   

6.
学诚 《法音》2014,(11)
正"道次第"是一种统合佛教各宗教义的理论体系,更是一个整合佛教各派法门的修行路线。历史上,大乘佛法自印度兴盛,逐渐形成了中观、瑜伽两大支派。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译经家——鸠摩罗什和玄奘,同时也身居当时中印佛教界的顶严,各自系统翻译传布了中观、瑜伽两派的根本经典,为汉传佛教打下了深厚的大乘根基,荫泽至今。说中观、瑜伽是汉传佛教的直接源头,应不为过。不过长期以来,人们更多注意的是双方在空性  相似文献   

7.
周晓微 《法音》2023,(10):32-32
瑜伽目前是日常城市生活中常见的词汇。瑜伽梵文写作“Yoga”,印度教和佛教都会使用这个词语,但是瑜伽在印度教和佛教中是否是同一个概念呢?关于这个问题少有研究成果。瑜伽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各自教派内,如在印度教语境中研究瑜伽,或者在佛教语境中研究瑜伽。少数对其进行比较研究的,如倾向于认为佛教具备唯物主义特征的舍尔巴茨基(1886-1942)认为“古代印度的宗教生活中,瑜伽禅定实践是极其普遍的……”  相似文献   

8.
"襄阳悟道"是指道安在南下襄阳途中和居住襄阳时期的重大思想转变。这不仅是道安个人思想转变,而且也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划时代的变革,开启了儒佛道三家合流的萌芽。道安南下襄阳,曾两次分张徒众,促进了南方佛教的发展与兴盛。他提出"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的主张,促进了佛教与世俗的结合。他从严守佛教经典到内外兼修,导致佛教与儒道的融会,从此开创了佛教中国化的门径。襄阳悟道离不开当时襄阳的文化氛围。襄阳文化在汉末开始从封闭走向开放,文化兴盛,诸种文化交集,这是道安思想转变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在于辨析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在《真实义品》中论述的关于"一切法空"的"真实义"。"空"是大乘佛教的根本观念之一。《真实义品》作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根本论典《瑜伽师地论》中的核心义品之一,对"空"观念有系统和深入的论述。本文拟通过《真实义品》现存梵汉文本的对比和解读,试阐明瑜伽行派在该论中关于"空"以及"空性"的义理诠释,并进一步指出此品不但包含了瑜伽行派"三性说"的核心法义,而且显示出该派关于大乘法相学"有无说"的判摄方式从否定性的遮诠式的"空性"向肯定性的表诠式的"法性"之转化。  相似文献   

10.
佛教,尤其是密教有独特的颜色表现手法,其色彩观念极为抽象,近乎直觉一般的朴素,但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有人说,只有佛教密教才有所谓"虹化身"的说法。所谓"虹化",是指修瑜伽的人在禅定状态下将物质之色身转化成了光。虹化身的出现,据说是修瑜伽行者在企及涅槃清净  相似文献   

11.
以佛教因明中现量观念为依据,借梳理缘起、诸法、刹那、自相、共相等佛教范畴的哲学含义,探讨了晚期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认识论哲学基础,即对存在与本体所执的基本立场,并进而寻得晚期大乘佛教对于包括主体世界和客观世界(我与法)在内存在的价值判定。瑜伽行派认识理论同他们三性三无性论断是相融洽的;瑜伽行派所执为真实的现量与自相境界由于理性成分的渗入感性观念,才发展成了具有相对真实性的世间世界;这一肯定感性直观怀疑理性价值的立场,最终导向了对佛教历来坚持本体世界和达致本体世界的神秘直观(瑜伽现量)的必然肯认。  相似文献   

12.
赵立春 《法音》2021,(1):63-66
地论学派是指南北朝时期以弘扬《十地经论》为主的一个佛教学派,主要流行在北朝,且历经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等朝代而经久不衰。《十地经论》是印度大乘瑜伽学系的重要典籍。作者世亲初从声闻乘出家,后闻其兄无著讲《十地经》,便改变所宗而先撰成《十地经论》,对《十地经》进行了解释和阐述,以赞扬大乘,巩固了瑜伽学说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也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五台山佛教以其传入历史悠久、寺庙建筑规模宏大、历代高僧辈出而闻名遐迩,著称世界。在佛教发展史上,五台山佛教曾出现过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和明清时期三个发展高潮。隋唐时,全山寺庙多达360所,僧人1万余名。华严、天台、禅宗、律宗、净土等宗派各建道场,高僧云集,讲经传法,著述甚丰。明清时,帝王将相垂青眷恋,康熙、乾隆多次巡幸。外国高僧不断朝山拜佛,取经送宝,写下了五台山佛教发展的光辉历史。 建国后,党和政府制定了民族平等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对五台山佛教给予支持和保护,使在抗日战争和土地改革中遭受破坏的佛教事业得到恢复和发展。佛教僧尼由建国前的90多人,增加到582人,66处台内寺庙得到维修,法事活动照常进行。  相似文献   

14.
正一般认为,真理是独立于认知主体而客观实存的,一个关于真理的陈述是否为真与陈述真理的主体没有关系。因此,如果一个陈述为真,则不管其陈述者(包括复述者和传达者)是懵懂的孩童,还是智慧的大学教授,它都为真。但佛教对真理的看法有异于此,本文即以大乘佛教瑜伽行派早期论著《瑜伽师地论·本地分·真实义品》为分析对象,揭示出瑜伽行派对真理的独特看法。"义"对应的梵文为artha,相当于认知对象。"真实义"与"真理"的内涵虽不完全等同,但约莫相  相似文献   

15.
王芳 《中国宗教》2022,(1):84-85
《玉音法事》成书于宋代,是道教音乐史上最早的词谱兼备的经韵词曲总集之一。书中内容反映了宋代道教音乐以乐教化、"乐""礼"相辅相成的音乐功能观,展现了宋代道教的神仙谱系,体现了宋代道教音乐对佛教元素的融合,进而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兼容并蓄的特色。道教音乐是道教斋醮仪式所使用的音乐。唐宋之世,随着道教理论、仪规等得到极大发展,与其相应的道教音乐也愈发丰富。其中,成书于宋代的《玉音法事》是这一时期道教音乐集大成之作,从中可以了解许多宋代道教音乐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正>水陆法会是佛教极其重要的一种经忏法事,是设斋供奉以超度水陆众鬼的法会。历史上的水陆法会经宋代之规范,元明之鼎盛,成为官方、民间热衷举办的佛教盛会,流传至今,经久不衰。一学界对水陆法会兴起的时间和来源问题历来都有争论。以谢生保、戴晓芸、侯冲为代表的学者通过对敦煌文献中《东都发愿文》等仪规仪文的考证,支持水陆法会起源于梁武帝时期。大同三年的《东都发愿文》,学界公认为梁武帝所作,  相似文献   

17.
黄崑威 《法音》2020,(3):28-32,33
释道安在具体场景喟然而发的"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千百年来传诵至今,成为"对整个中国政教关系的一种阐述"[1]。政教关系在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表现为"皇权至上"和"以儒为尊"的特点,具体于佛教而言,毋宁说是"儒佛关系"的屈光折射。  相似文献   

18.
按佛教传统所说,瑜伽行派的创始人是弥勒论师。但学术界一般认为,弥勒是否实有其人无法定论,或以为在瑜伽行派形成以后,大乘佛教为弘传教义而假托弥勒菩萨之名。瑜伽行派的实际创立者当是无著和世亲兄弟两人。现存佛经中仍保存了一些署名弥勒  相似文献   

19.
古籍一般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其中佛教古籍主要以佛教的教义教理、修持方法、戒律规范、法事仪轨等为主。古籍修复出现的时间,据传起自五代十国,敦煌文献中记载,道真和尚曾组织人大规模地修复敦煌三界寺的佛经。  相似文献   

20.
感悟瑜伽     
瑜伽在我心里是一门富有哲理的艺术——一门可触及灵魂与肢体的艺术,同时还可归入医学健身范畴。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把瑜伽作为生活中的减压方式,开始尝试着从不同角度接近瑜伽、学习瑜伽。我作为一名佛教信仰者,瑜伽已成为我的日常修行方式之一。瑜伽中的冥想,即是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