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译文出版社最近翻译出版了2000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的<疾病的隐喻>一书,该书是由苏珊·桑塔格写于1978年的<作为疾病的隐喻>(Illness as Metaphor)和完成于1989年的<艾滋病及其隐喻>(AIDS and Its Metaphor)两篇重要文章组成.文章反思并批判了诸如结核病、癌症及艾滋病是如何在社会的演绎中被一步步隐喻化,从"仅仅是身体的一种病"转换成一种道德评判或者政治态度,一种疾病的隐喻如何进入另一种疾病的隐喻.  相似文献   

2.
1 巴别塔的隐喻 :复数形式的语言是人的家1 975年 ,美国著名思想家乔治·斯坦纳 (GeorgeSteiner)发表了翻译研究著作《巴别塔之后》。 (斯坦纳 ) 1 980年 ,法国思想家德里达在美国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宣读了他关于翻译问题的重要论文《巴别之变》 (见格莱汉姆 (Graham)主编 )。比照阅读这两个文献 ,可以使我们对翻译问题的逻辑起点以及翻译对人类生存的意义有一种故事性的理解。在德里达的文章中 ,巴别塔这个隐喻被描述为“关于神话源头的神话 ,关于隐喻的隐喻 ,关于叙述的叙述”———还有最重要的———“关于翻译的翻译…  相似文献   

3.
本体和喻体在隐喻句理解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菁  张必隐 《心理科学》2002,25(3):363-364
对隐喻句理解的心理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心理语言学家所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标准隐喻句“A is B”是由本体(topic)和喻体(vehicle)这两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因此对本体和喻体在隐喻理解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方式的研究是揭示隐喻句理解的心理机制的关键。不同的理论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人们通过ERP(事件相关电位)对隐喻认知展开了多方面研究,主要有以下成果:(1)找到了有关隐喻认知"标准模式"和"并行加工模式"的证据;(2)发现字面表达、常见隐喻、新异隐喻诱发的N400波幅呈现逐级递增;(3)在隐喻理解的脑区差异上,有研究发现右脑在隐喻中起着重要作用,但还没有得到一致认可.  相似文献   

5.
海德格尔基础存在论中有一个关于此在与常人关系的隐喻:此在有一个自身,此在是其自身的拥有者,但常人却悄悄拿走了此在之自身,相应地,此在应从常人那里索回自身。这个隐喻是亚里士多德的矫正正义式的隐喻。这个隐喻中的双方是不对称的:常人不是此在那样的具体存在者,而是日常存在方式或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框架。这一隐喻可以从现象学的现象、遮蔽、揭示和显示上得到理解,即,此在自身之被遮蔽,是由于它依照常人(而非依照自身)错误解释自身的结果。为了克服遮蔽,消极地说,它要破除依照常人解释自身的错误模式,积极地说,它要依照自身解释自身。这两个方面可以通过被动的揭示和主动的揭示,即认知的方式和行动的方式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6.
高超 《现代哲学》2017,(5):31-37
马克思的历史观通常被称为"唯物主义历史观",但是一般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的历史观在"物"的含义、观点的表述、理论的结构上都存在根本区别。我们可以尝试从认知隐喻学的视角去解释这个问题,即认为历史观中的"物质"是对一般唯物主义中的"物质"的隐喻使用。这种隐喻并不是一种修辞手法,而是一种认知手段。隐喻地使用"唯物主义"一词去表征马克思的历史观,具有必要性、可行性和恰当性。从认知隐喻学的观点去理解经典文本,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其真实含义。  相似文献   

7.
艾林森(Robert Allinson)在《〈庄子〉的精神转化》①中认为隐喻具有内在的认知内容.这一观点是以隐喻不能被充分解释为基础的:"如果一个隐喻能被完全解释为散文,那么我们能够从概念上理解它.但实际上隐喻不能被完全解释成散文.  相似文献   

8.
心理隐喻的变迁与心理治疗模式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理治疗模式的转换始终伴随着心理隐喻的变迁,每一种心理治疗模式都蕴涵着一个独特的心理隐喻,支撑着研究领域的共同理解。揭示这些治疗模式内蕴的心理隐喻,梳理心理隐喻的变迁轨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心理治疗模式的转换规律,展望心理治疗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心理治疗模式的转换始终伴随着心理隐喻的变迁,每一种心理治疗模式都蕴涵着一个独特的心理隐喻,支撑着研究领域的共同理解.揭示这些治疗模式内蕴的心理隐喻,梳理心理隐喻的变迁轨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心理治疗模式的转换规律,展望心理治疗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姚从军 《哲学动态》2012,(10):103-105
范畴语法是一种面向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的逻辑理论,是便于计算机处理的逻辑语法。它产生于20世纪30-40年代,50年代后逐渐走向成熟。[1]纯范畴语法是所有形式主义范畴语法的共同起点,它是巴-希勒尔(Bar-Hillel)对爱裘凯维茨(Ajdukiewicz)的句法演算进行方向性修改的产物,一般被称为AB-演算。[2]AB-演算仅有两条函项应用规则,导致其推演能力太弱,斯蒂德曼(Steedman)在  相似文献   

11.
德里达认为,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理性主义有一个根本的错误,即都在寻找某些“超验所指”(在任何语言中的任何时间都表达同样概念的所指),并以它们为中心,建构起具有等级秩序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要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必须先解构其赖以生存的“可译性”基础。这样,解构问题转化为翻译问题。翻译,特别是语际翻译,见证、展现和诠释了能指与所指的分裂、所指/概念/意义自身的分裂、语言的(内部的和外部的)分裂以及文本的(内部的和外部的)分裂。在这一切发生的同时,翻译也撕裂了自身。它不再担“翻译”的名,而蜕化为无限暧昧的“变形”(transformation)概念,德里达用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一句话“when mercy seasonsjustice”(情理兼顾)揭示了其内涵。  相似文献   

12.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转换,也涉及到译者对两种语言和文化的认知过程的映射。翻译原型论有助于进一步阐述翻译的认知过程。作为翻译活动中一种较为特殊和复杂的现象,隐喻翻译的认知过程可以呈现出三种不同的映射状态,每一种状态都有不同的翻译技巧和质量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3.
李莹  张灿  王悦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7):1224-1231
道德隐喻的加工, 实质上是从始源域的身体感知觉经验映射到目标域, 表征抽象道德概念的过程。新近研究从认知神经科学角度揭示道德隐喻加工的神经机制, 进而探讨情绪因素在道德隐喻映射中的作用。道德隐喻映射机制是在具体道德情境中身体感知经验与情绪体验、认知加工相互作用的结果。未来研究应拓展道德隐喻映射的维度和方向, 在社会交互环境中丰富和完善研究范式, 提高生态效度和跨文化效度。  相似文献   

14.
大易翻译学以易理为哲学依据,从新的视角研究翻译。文章论证了大易翻译学的五大观点:(1)翻译的本质是"文化交易";(2)翻译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太和";(3)翻译的总原则是"求同存异";(4)翻译的策略可归纳为"阴化"和"阳化";(5)翻译应"与时偕行",复译成为必要。这些观点及其论证为大易翻译学的构建做了一定的铺垫。  相似文献   

15.
<正>所谓本喻(root metaphor),指一种思想或文化的基本价值观都根源于某种具体的隐喻结构,又称之为思想原型,或根源隐喻。艾兰(Sarah Allan)教授认为,在早期中国人的概念思维中,自然界成了哲人们诉求"本喻"的渊薮,自然的意象被用于抽象概念的系统化之中,并深深根植于中国哲学的语言与结构之中,如水与植物为许多原生的哲学概念提供了"本喻"。(1)庄子思想中是否也存在这样一个本喻呢?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从佛教量论的角度对翻译的实质做出界定,指出翻译的实质是一种为他(社会性)的比量活动。根据翻译为他比量的实质,可以引导出翻译的两种类型:比知翻译和喻知翻译。比知翻译是具有事先直接约定性的语言传递活动;喻知翻译是没有事先直接约定的语言传递活动。根据从佛教量论对翻译实质和类型的规定,本文分析了不可译性问题,揭示出不可译性在认识论上的误区,指出不可译性是不可知论或怀疑论在翻译领域的显现。  相似文献   

17.
这篇文章重新审视战国时期道家哲学中"母亲"形象的作用这一问题。作者使用最新出土文献来探讨传世《老子》版本中的例子是否存在特定的主题或隐喻,并归纳出"母亲"这一形象的两个隐喻:既代表了生死两个状态之间的不死不生的时刻,又像其子"道"一样代表生与死的永恒重复循环的。  相似文献   

18.
Embodiment、认知科学以及传统意义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是一个有"意义"的活动;认知科学与意义理论之间存在有效的互动。概念/命题的传统意义理论是传统认知科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Embodiment支配的涉身认知科学研究是对基于规则演算的传统认知科学的现实修正。涉身认知科学与相应的哲学思想产生了一种更为全面的涉身意义理论。涉身意义理论提供了全面揭示和了解智能的一条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9.
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方式。《周易》是一套复杂的隐喻认知系统,“象”与“理”都是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潜意识通过心理表征以隐喻的方式呈现,精神分析师借助隐喻方法来分析潜意识。将潜意识的呈现形式(如梦、口误等)理解为某种“象”,把“象”作为表征潜意识的符号与工具,通过“观象、取象、辨象、立象、尽意”这个认知过程,实现对“理”(潜意识)的理解。通过“象思维”来探索潜意识对中国人来说具有文化上亲和性,克服精神分析中的“无结构性”与“语言的限制”。  相似文献   

20.
正统数理逻辑实质上仅只涉及了逻辑常项(非范畴词)及其非演算(一),而逻辑变项(范畴词)及其反演算(~)实质上至今未进入数理逻辑学家们的视野.然而,事实上前者与后者之间有正反对称互补关系.缺失后者,导致了前者根本无法克服的单调性;补上后者,正统数理逻辑将会扩展成为非单调性的逻辑——这对发展计算机的推理技术,对解除大批似是而非的逻辑矛盾(悖论),将具有重大的技术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