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永远的楷模     
<正>在今天的中国学术界,一位老前辈在走了数年以后,大家还如此思念他,纪念他,没有第二个人。我想在中国21世纪初的学术界能够让学人无尽的思念的就是任先生。任先生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他的宏富著述,更重要的、更值得我们薪火相传的是他崇高的人格和不朽的精神。我讲一个事情,任先生如何教会我要尊老敬贤,我从任先生身上看到,任先生是怎么样关心爱护培养后学。我举几个例子:任先生晚年,当  相似文献   

2.
<正>任先生是我的老师,1946年至1950年我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实习,当时就听过任先生的课,任先生当时还是讲师,他开了一门课《隋唐佛学》。以后的几十年,他一直是我的老师,后来我考清华的研究生等等,都是任先生指导要我这样去做的。我今天谈一个问题,如何使得《任继愈文集》在出版市场有好的销路。第一,我们看到任先生自己编的自选集只有两本。一本就叫做《任继愈学术论著自选集》,是  相似文献   

3.
我十分景仰的恩师任继愈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任先生的辞世,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文化界的巨大损失。任先生对国家的重大学术贡献,是我们永远珍惜的思想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是毛泽东主席接见世界宗教研究所首任所长任继愈先生60周年、遵照毛主席指示成立世界宗教研究所55周年,又是任先生逝世10周年。今天由世界宗教研究所举办缅怀任先生的学术思想座谈会是很有意义的。我从1964年9月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被分配到尚处于筹备成立阶段的世界宗教研究所,开始从事佛教研究,直至1997年任先生出任国家图书馆馆长,在长达20多年时间里主要是在任先生指导下从事中国佛教史研究。在这以后,我与任先生也保持经常联系。今结合在任先生指导下参与编写《中国佛教史》,并且重阅任先生为已出版的三卷写的  相似文献   

5.
<正>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任继愈宗教论集》出版座谈会,借这个机会追思任先生,我觉得非常有意义,那么在此我想谈谈自己的感想,对任先生的学术贡献加以回顾,以表缅怀、纪念之情。我个人的理解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第一,任先生对中国宗教学学科的开创有巨大的贡献,在任先生创立世界宗教研究所这样一个国  相似文献   

6.
任继愈先生是一代宗师。我在青年时期就久闻其大名。任先生主编的《中国哲学史》四卷本,是文史哲专业的大学生必读的经典著作。但是,真正有机会零距离地接触任先生,却是在先生90高龄之后的岁月里。如杜继文老师所说,任先生在89岁辞去国家图书馆馆长一职后,集中精力做两件大事。一是整理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文献,启动《中华大藏经续编》的工作:一是推动科学无神论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任继愈先生在当代中国文化思想领域,一生辛勤耕耘,硕果累累。任先生的研究领域,从哲学、历史学、宗教学到图书馆学、教育学等等,丰富多彩。对于任先生的学术贡献,多数人是有口皆碑;而对于任先生的思想贡献,却是见仁见智。当前,对五四运动以来的思想学术大家的评价,众说纷纭。人们往往对专门学术领域贡献突出的先辈赞扬声很高.而对于那些引领时代精神的思想家,却由于种种原因.褒贬不一。目前.我主要的科研工作是.努力将科学无神论——这个濒危学科建设起来。这也是任先生生前的殷切嘱托。在这里.我想结合自己的工作,谈一谈对任先生科学无神论思想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正>任先生在国家图书馆做了20几年的馆长,他领导的是我们国家图书馆的事业,也领导的是我们全国图书馆的事业。我认为任先生对中国图书馆事业所作出的贡献,不仅仅是一个管理者,是一个领导人,还在于他的图书馆思想,最主要体现在人文主义的、人本主义的图书馆思想。西方某些学者在60年代甚至更早的时候就提出,图书馆随着数字信息化的发展会灭亡,但任先生认为是不会灭亡的,只要有人类的存在,图书馆就会存在,因为什么  相似文献   

9.
<正>非常感谢座谈会的组织者允许我参加这次会。因为任先生文集的出版是学术界、出版界的大事,也特别是统战、宗教工作的一件大事。参加本次《任继愈文集》出版座谈会对我来说更是一次非常难得学习的机会。我自己学习中国哲学、学习中国哲学史是从任先生这里开始的,最初读的就是他的《中国哲学史》《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任老的思想引导了我们两代人。第一点,任先生的学问和所做的事情,是对  相似文献   

10.
任先生走了,我们都很悲痛。任先生走了,但是他给我们留下的珍贵遗产还在。我们怀念他的最好方式就是保护与继承他给我们留下的珍贵遗产,并把它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1.
正任继愈先生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奠基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创建者和第一任所长,他的学术领域涉及宗教和无神论、中国哲学史、佛教、道教、儒教、史学、社会文化,以及图书馆学等不同学科领域。探讨他的学术思想,尤其是研究他关于宗教与无神论的学术思想极其重要,也完全必要。这里,我想谈三点看法。其一,从任先生的学术生涯中认识他的学术思想的本质。1949年新中国建立时,任先生34岁,已经过了"三十而立"的年龄。他在《任继愈学术论著自选集》"自传"中说:  相似文献   

12.
简讯     
▲应山东大学邀请,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北京图书馆馆长任继愈教授于九月二日来我校访问并作了题为《中国哲学发展前景》的报告。会场气氛十分热烈。任先生对参  相似文献   

13.
正任继愈先生去世已经十周年了,我的感恩之心与日俱增,时间越久越能体会到任先生对我的深情栽培,他没有太多的训示,而主要是给我的学术研究树路标、指方向、巧安排,使我的学术研究较快地走向健康发展之路。我在北大读中国哲学史研究生时,任先生指导我的论文,每次辅导时,话语不多,主要是两条:一是强调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揭示中国哲学发展规律和特点,说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故应加以强调;二是强调资料与观点并重,说这是北大的好传统,要继承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是任继愈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任先生百年诞辰有深刻的意义。任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图书馆学家和教育家,是我国著名的哲学社会科学学者。纪念任先生百年诞辰,最根本的是学习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对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对中国哲学史、宗教学、图书馆学等学科的发展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任继愈先生是我的老师,我曾在他的指导下进修中国哲学。1979年,我作为武汉大学哲学系的青年,被安排到刚刚恢复的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为了培养青年能尽快从事中国哲学史教学,萧蓬父先生与任继愈先生联系,让我到世界宗教研究所进修。从1979年初,到1980年底,我在世界宗教研究所进修近两年。那时,任先生正在主持编撰多卷本《中国哲学史》和《中国佛教史》。  相似文献   

16.
任继愈先生创立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倡导科学无神论,并非出于"纯学术"的动机,背后乃有他社会关照的思想。中国有极为悠久的封建主义历史,加之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这导致当代中国社会仍背负着沉重的封建主义包袱,它甚至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最大敌人,这是任先生的重要论断。封建主义的基本载体就是宗教神学,封建社会虽然崩塌,但以宗教神学为载体的专制思维仍挥之不去。在中国,宗教神学主要以儒教的形式存在,并持续影响至今。任先生准确地抓住了这一关键点,区分儒教与儒家,重点批判作为信仰主义的儒教。所以说,要认识任先生关于批判宗教神学、倡导科学无神论的思想,必须先要理解任先生努力对抗封建主义、忧心社会进步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17.
任继愈先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本质上是一种科学无神论。"根据毛主席的批示,任先生创办当代中国第一个宗教学研究机构——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宗教,批判神学"是他一生坚持的学术理念。任先生总主编的大学教材,成为我国宗教学奠基性著作。任先生担任中国无神论学会的理事长,三十年如一日,他指出,中国无神论学会"对国家兴亡肩负重要责任""科学无神论是我们国家的立国之本"。任先生推动建立当代中国第一个科学无神论研究实体,为发展这个濒危学科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正>任先生是20世纪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是我国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进行学术研究的优秀代表,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任先生也是我们社科院宗教所的创办者和第一任所长,是中国宗教学会的创始人、第一任会长,也是中国无神论学会的会长。1963年12月30日,毛主席作出了一个重要批示,即关于加强宗教研究的批示。在这个重要批示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学术界称任先生为任公。任公离我们而去已五年多了,今天开会看到他《文集》出版,他的音容笑貌仿佛又在眼前。任公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我虽然没有听过他的课,但是从他那里我受教良多,在我心目中他一直是我们尊敬的老师。上世纪50年代我在哲学所贺麟先生门下当研究生,听贺先生说做学问就要像任继愈那样扎扎实实,对他赞扬备至。  相似文献   

20.
修辞立其诚 无意著东风——访任继愈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继愈先生是我国当代宗教学研究的著名专家。他早年求学于北大、西南联大,亲炙汤用彤、熊十力、冯友兰、金岳霖、贺麟等学术大师,从事佛学研究。1949年后,任先生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佛教研究,先后发表《汉唐时期佛教哲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等论文,在中国学术界开辟了佛教研究乃至整个宗教学研究的新方向,并因此受到毛泽东主席的肯定。1964年,任先生受命组建“世界宗教研究所”,担任所长二十余年,在“筚路蓝缕”的初创阶段,他确立了“积累资料、培养人才”的建所方针,为世界宗教研究所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987年,名重学林的任先生出任国家图书馆馆长,仍兼任世界宗教研究所名誉所长,继续宗教学、佛教研究,承担国家一些重大科研项目,做出了令人景仰的成绩。2004年12月29日,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我们有幸采访到了与会的89岁高龄的任继愈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