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娜 《美与时代》2023,(8):72-74
冷军作为中国具象写实画派的领军人物,以其独特的艺术修养和绘画风格,影响着无数的艺术爱好者。迄今为止,冷军的艺术成长之路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批判现实主义、升华与跨越、传统与回归、散手写生。前两个阶段是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带有一定的隐喻;第三个阶段是回归绘画本身;第四个阶段的绘画创作则与以往的写实绘画大有不同,更加偏向写意。冷军在一次次的挑战与突破中实现新的蜕变,也进一步证明了传统绘画在当代绘画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分析了影像图形作为媒介在综合绘画创作中的应用,阐释了影像图形在综合绘画创作中的观念和丰富的形式,表达了绘画艺术当随时代、应获得新的释放、产生新的语言艺术思想。旨在探求影像图形在综合材料绘画作品中的观念性及艺术的视觉语言研究。  相似文献   

3.
罗来兵 《美与时代》2013,(12):98-98
中国的绘画源远流长,从夏商的岩画和壁画、春秋战国的帛画再到后面所具体形成的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显示了中国在绘画史上巨大的成就。绘画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工笔和写意,后面经过无数优秀画家的尝试把这两种画法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兼工带写的画法。在中国绘画史上出现了很多非常优秀的画家和作品,尽管现在西洋绘画的冲击很厉害,中国的绘画以他独特的风格在世界的绘画领域保持着自己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4.
<正>现代绘画是以印象派为始端,除抽象绘画以外对自然延伸的绘画。现代绘画中抽象因素总以其独特的方式大量存在,其中抽象因素之图形也不例外。本文主要通过艺术作品要素分析法,展开对现代绘画里抽象因素中的图形的表述。  相似文献   

5.
李红 《心理科学》1992,(5):60-62
一、问题绘画有三方面特征,形式特征(线条、色彩、形体、构图、笔触、表现手法等)、意义特征(通过形式特征所描绘的内容)、情感特征(通过形式和内容所表达的情感)。绘画欣赏是个体对绘画所传达的三方面信息的认知活动,包括三个维度:形式特征分析、意义特征理解和情感特征识别。绘画欣赏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方面,是近年来兴起的美育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但关于绘画欣赏的实验研究并不多见,故我们对影响个体绘画欣赏的因素的了解极少。场依存性变量是影响个体认知活动的重要变量。有些研究表明,场依存性变量与绘画欣赏也有密切关系。J·J·Tobacyk 等(1981)发现场依存性变量与绘画喜爱有密切关系,J·L·Binnie-Dawson  相似文献   

6.
中西绘画在空间意识及表现形式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中国绘画在画面的建构、时空意识的表述、视点的角度、画面留白的手法等方面,都是自由和开放的;西方绘画的构图则是以建筑原则为基础,呈现出封闭性。  相似文献   

7.
在绘画创作中,艺术语言是绘画创作形式的基本构成要素。绘画作品的特定内容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艺术语言才能表现出来,成为可供人们欣赏的对象。没有艺术语言,也就没有艺术创作的存在。各个艺术门类,在长期的艺术发展中,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如绘画以线条、造型、构图、色彩、色调等艺术语言,构成绘画形象;音乐以有组织的乐音、旋律、节拍、速度等艺术语言,构成音乐形象,等等。作为绘画的学习者和艺术家来说,对绘画创作中的艺术语言进行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8.
《学海》2016,(4):205-211
在20世纪所有的艺术家中,保罗·克利是一位让人敬畏又有距离感的绘画高手和理论大家,是一座让人仰止的高山。当今是一个图像泛滥的年代,绘画何为?他这句"艺术并不是呈现可见的东西,而是把不可见的东西创造出来"可为一剂良药,克利是把绝对精神性的领悟放在首位,以时间凝聚获得张力,从内心深处和自然深处开始是克利绘画与理论的出发点,克利在生前始终在寻找他自己理论的高度,尽可能地把它运用到艺术创作或者再思考之中,他的新形式每一次曲折变化总是伴随着一次色彩的变化,而每一次色彩的变化又导致一种绘画形式的诞生。  相似文献   

9.
绘画创作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和审美感受的一种方式,而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地域文化在绘画创作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反映当地的民俗、文化背景和地理环境,体现文化传承和创新,其深厚、独特的文化内涵经常为艺术家们提供灵感,同时能体现出作品的地域特色。研究地域文化在绘画创作中的影响,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与解读,以期为相关绘画工作者提供艺术创作的灵感。  相似文献   

10.
"气韵生动"的提出成为传统绘画评判的重要准则之一,也是绘画要表达的重要方面。在中国绘画的不同时代都把其看做是重要的创作准则。随着没骨画的出现与发展,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更加的丰富,在色彩、形式等多方面的表现具有多元化的趋势是中西结合的一方面,是现代绘画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彰显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博大精深。就绘画理论"气韵生动"在现代没骨画中的表现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1.
在当下,数字技术高速发展,数字绘画大有取代传统绘画之势。同时,数字化图像的发展节奏越来越快,它为绘画艺术提供的信息资源相当丰富,令数字绘画能够逐渐稳步走入市场,弥补传统绘画在艺术创作上的不足。对比传统绘画与数字绘画,分析二者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数字绘画的发展优势展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影响绘画题材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共同影响宋代院体绘画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题材发展的因素大致有哲学思潮、观察方式等。宋代院体绘画题材相对全面,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题材发展则不均衡;尤其是人物画题材在各自体系的地位不同。了解历史上东西方绘画题材演变的过程及原因,利于指导当前画坛的发展,使各画种艺术得到共同发展,不致偏废。  相似文献   

13.
关于幼儿绘画的“知”、“见”矛盾历来是儿童绘画认知发展研究中的热点,对于此现象的探讨,用得最多的是绘画遮挡关系的模型。该主要介绍关于幼儿物体遮挡的绘画及幼儿绘画认知发展的研究,归纳出关于幼儿把遮挡关系绘画成“分离”的三种原因,同时对幼儿画中的“知”、“见”矛盾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4.
梁慧 《美与时代》2014,(3):158-158
徐累是一个走在时代背后的画家,他现在的作品,融汇了中西方的传统绘画和现代绘画的手法,并融入自己的观念,其中包罗了中国传统工笔画中宋画的端庄雅丽、超现实主义的奇思妙想以及庞贝壁画的冷寂,他将这几种绘画风格糅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一种独特的绘画风格“徐氏”绘画。在当代艺术的阵营中,他的绘画既不属于传统,放在现代又不合时宜。他用中国最传统的语言、材料,给我们呈现了一种现代感很强的东西。然而,尽管如此,我们仍旧可以看出,他现在的作品所呈现出的虚无、记忆、梦幻的风格,与当时85新潮时期的作品也是脱离不开的。  相似文献   

15.
传统绘画的数字化创作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图形技术和图形图像软件的发展不仅为电脑绘画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使数字化得以介入传统绘画的创作。如今,艺术家们已能通过数字手段生动逼真地实现各种传统绘画的艺术效果。尽管数字化的传统绘画创作与真正意义上的传统绘画作品有着相似的视觉效果,但作为数字模拟的产物,它们仍在绘画的创意思维方式、创作手法以及传播形式等诸多方面与传统绘画有着本质的区别与特征。  相似文献   

16.
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流派与思潮。一批青年画家突破传统的绘画模式和色彩观念,在绘画的表现形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开辟了绘画语言的新天地,所呈现的种种绘画表现形式以及形成的绘画风格,可以说是印象派绘画的创举和对绘画的革命。  相似文献   

17.
绘画艺术治疗将绘画创作应用到心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它回避了人类的言语机制,将潜意识心理意象投射在绘画作品中.近年来,计算机评价系统进一步推动了人们对绘画艺术治疗方法的生理、心理机制认识,并在一定的程度上实现了潜意识心理的客观化.通过绘画艺术创作的形式,挖掘深层次的心理内容并实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4~7岁儿童绘画摹写的语义编码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甦  李文馥  王丽 《心理学报》2003,35(1):76-83
以二维模型为主对儿童绘画编码特点及发展进程的探讨。研究对象为4—7岁儿童,按年龄分为4组,共163人。主要实验有二:一是选择同一实物的三维和二维两类模型让被试摹写;二是选择语义熟悉程度和语义多寡不同的二维模型让被试摹写。个别实验,实验顺序随机安排。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对维度不同的模型绘画编码具有共同的特点,表现出三种编码形式:其一,将模型的各构件分离,各自独立编码;其二,依模型的典型特征编码;其三,按各模型真实形象编码。儿童对不同维度模型绘画编码发展的进程不同。对二维模型绘画编码水平和发展速度比三维模型提早1年。模型语义的多寡及熟悉程度影响儿童二维模型绘画编码。  相似文献   

19.
以绘画故事作为实验任务,对儿童绘画语义表达能力的发展进行探讨。研究对象为3~6岁儿童,按年龄分为3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绘画故事能力的发展是一个从零散到整合,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4~5岁是儿童绘画故事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转折时期。故事的结构水平对儿童绘画故事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马欢 《美与时代》2023,(4):48-50
浙派绘画与明代宫廷绘画同宗南宋,浙派更是直取马远、夏圭,并在不断的摸索发展中带入了一些北宋的绘画构图风格。在糅合了多家绘画长处之后,浙派绘画显然在画面的呈现上变得更加完整和丰富,其打破了早期因模仿南宋院体绘画所表现出来的生硬刻板的用笔,使画面更加生动、充满活力。浙派绘画发展的中期应该是其艺术的顶峰时期,经过了不断的摸索和创作,逐渐以其潇洒恣意,而且收放自如的绘画风格走入大众视野,在绘画发展的高潮期,也反映出了逐渐区别于宋院体绘画的审美倾向,尤其是在绘画构图、笔墨、线条等的审美倾向上有了相应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