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葛荣晋同志的新著《中国哲学范畴史》已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荣获第二届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我认为,用中华民族理论思维发展的规律和经验教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哲学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而要科学地揭示和总结中华民族理论思维发展的规律和经验教训,就必须注重研究中国哲学固有的范畴体系。作为中华民族认识史的中国哲学史,是通过一系列概念和范畴的演进表现出来的。哲学范畴,既是不同哲学体系之间的纽带,又是标志人们认识水平的尺度。  相似文献   

2.
由北京、天津、武汉、西安等地学者发起,陕西省社联和陕西师大联合主办的中国哲学范畴讨论会,于1983年11月5日至10日在西安召开。与会者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50余人。正在陕西师大访问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列席了会议。中外学者为讨论会提供论文35篇。会议除讨论了研究中国哲学范畴的意义和方法之外,还着重分析了中国哲学范畴的特点,一些重要范畴的涵义及其历史演变。会议还回顾并展望了中国哲学范畴的研究工作。中国哲学范畴的特点张岱年在题为《中国哲学范畴的演变》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古代  相似文献   

3.
如所周知,人类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逐步深化的。哲学范畴史便是人类认识逐渐深化的履印织成的系统。近些年来,关于哲学范畴与范畴史研究的论著陆续问世,在展示哲学研究的成果方面,反映出一个比一个成熟的总趋势。张立文同志的新著《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便是这方面的代表。 本书的第一大特点是它的系统性。作者花了极大的思辨功夫,将42对(个)常见的中国哲学范畴结成了一个网状的、由纲而目  相似文献   

4.
由北京、天津、武汉、西安等地学者发起,陕西省社联和陕西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哲学范畴讨论会,于11月5日至10日在西安市召开。着重讨论了研究中国哲学范畴的意义和方法,分析了中国哲学范畴的特点,一些基本范畴的涵义及其历史演变。并对中国哲学范畴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展望,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管子》书中的哲学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子》是战国时代流传下来的一部珍贵的典籍,其中不但有丰富的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思想,而且有深邃的哲学思想。在其有关的哲学的篇章中,包含许多关于哲学范畴的陈述和阐释,是我们今天研究先秦时代哲学范畴的一个重要依据。其中对于一些哲学范畴的诠释,与儒家、道家所说有同有异,值得深入的考察剖析。以下举出《管子》书中12个范畴略加说明。  相似文献   

6.
《中国哲学史研究》编辑部第4次夏季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6月20日至24日在承德召开。与会者有张岱年、王明、邱汉生、石峻、辛冠洁、杨宪邦、方克、艾力农、张立文、方立天、马振锋、许抗生、蒙培元以及其他中哲史工作者和有关报纸、杂志、出版社的编辑人员,共40余人。这次讨论会的论题是:(1)中国哲学范畴、概念和思潮发展规律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逻辑史界在完成大型的《中国逻辑史资料选》(五卷本)和《中国逻辑史》(五卷本)以后,围绕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逻史研究水平的问题,开始出现了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要提高中国逻辑史的研究水平,就应该扩大对古代政治、哲学、语言等其它方面的研究范围,逻辑史就应该是中国古汉语的语义学史。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我们认为,搞好古文经典的校释,准确理解古文经典的原意,自然是提高中国逻辑史研究水平的基础,但提高现代逻辑科学(这里也包括正确的传统逻辑知识——下同)的水平,学会运用现代逻辑的方法,加强科学的对比研究,乃是提高中国逻辑史研究水平的基本方向和基本方法。我国对古代逻辑的自觉研究始于半个多世纪前的章太炎和梁启超,章太炎写有《原名》  相似文献   

8.
科学范畴与哲学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科学是哲学的重要基础之一,是推动哲学发展的革命力量。因此,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有一个新发展,合乎时代的需要,就必须研究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由于“自然科学的成果是概念”(《列宁全集》第38卷,第290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科学概念与哲学概念,即科学范畴与哲学范畴及其有关的问题。研究这些问题,对发挥科学和哲学范畴的方法论功能,以及推动科学和哲学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本刊的上一期里,我们发表了《开展中国哲学范畴的研究》的评论员文章,希望哲学史界重视中国哲学范畴的研究工作。开展中国哲学范畴的研究,把握中国哲学范畴的形成、演变以及各范畴之间的相互联系,这对弄清中国哲学的发展规律,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哲学范畴的发展不是自身的推演,而是根源于各个历史时代的社会实践。这里我们发表金春峰同志的《从范畴看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发展及其规律》,作者通过中国哲学史上“和”、“反”、“斗”、“合”、“分”等范畴的形成、发展及其同社会发展的关系的研究,探索中国辩证法思想的发展规律。这是一种新的尝试。研究中国哲学的范畴,是一个重要课题,其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我们欢迎大家从不同的方面撰写论文。  相似文献   

10.
德国哲学二十年(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纯理论研究倾向1.重视哲学范畴史的研究。范畴史的研究是哲学和哲学史研究深入的重要标志。德国哲学界在此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不仅有专门的范畴史研究杂志 ,还出版了多套多卷本的范畴史、概念史和问题史著作 ,如《哲学基本概念手册》(6卷 )、《哲学的历史辞典》(12卷 )  相似文献   

11.
《易传》的哲学范畴简论黄宝先长期以来,《周易》被人们看作是我国古代哲学的大道之源。当然,由于《周易》有经传二部分,因此,当把经传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时这句话是不错的。由于《易传》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因此,我们对其基本的哲学范畴进行梳理辨析,将有助于我们更...  相似文献   

12.
哲学范畴的深化与更新,历来有两条途径。一是重新挖掘哲学史上已经提出来的,但还未被我们重视的那些哲学范畴,并给以再认识,这是面向哲学史的方法;二是立足于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从新的科学概念中提取哲学范畴,这是面向科学史的方法。近几年来,我国哲学界不少同志从第二条途径入手,对一些具体的自然科学概念上升为哲学范畴的问题作了很多的探讨,这无疑是有意义的。但总的说来,人们对从科学概念向哲学范畴转化的一般的条件与根据是什么,研究得还不够。本文试图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国逻辑史于1988年7月中旬在四川成都召开了第5次学术讨论会。主要讨论了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发端、中国逻辑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如何把中国逻辑史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以及如何改善中国逻辑史的教学和普及工作等问题。关于中国逻辑思想的发端问题在已经或即将出版的中国逻辑史著作中,不少作者把邓析列为先秦名辩逻辑的开拓者。会上则有人提出,中国古代的逻辑思想应以《易经》为开端。因为,(1)《易经》是一部思维工具书,是一个符号系统,有一系列推演规则,而且  相似文献   

14.
华严宗是在唐代形成的重要佛教宗派之一。它运用一系列哲学范畴来构筑宗教唯心主义体系,哲学理论非常丰富,哲学思辨达到了中国佛教的顶峰。探讨华严宗的哲学范畴体系,是一个有意义的新课题。本文试就这方面作一初步尝试。 从华严宗佛教哲学理论架构来看,它所特别重视和突出运用的范畴是法界(法性)与一真法界(一心)、理与事、性与相、一与多、一与一切、一念与九世、相即与相入。在这个范  相似文献   

15.
论医学哲学范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医学哲学范畴是医学哲学理论体系中最基本和最深刻的概念,是人们把握生命和健康问题的认识纲领,是对医学问题进行逻辑归类的思维形式。医学哲学范畴是哲学与医学之间多重学术关系的统一,是抽象性与具体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稳定性与变易性的结合,体现了学术价值、实践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等多重价值。医学哲学范畴研究以创新研究为灵魂,以基础研究为根本,以应用研究为标的。  相似文献   

16.
医学哲学范畴是医学哲学理论体系中最基本和最深刻的概念,是人们把握生命和健康问题的认识纲领,是对医学问题进行逻辑归类的思维形式.医学哲学范畴是哲学与医学之间多重学术关系的统一,是抽象性与具体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稳定性与变易性的结合,体现了学术价值、实践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等多重价值.医学哲学范畴研究以创新研究为灵魂,以基础研究为根本,以应用研究为标的.  相似文献   

17.
2016年9月2—3日在中山大学召开,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主办,台湾大学哲学系协办。来自全国2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4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围绕逻辑观与中国逻辑史研究方法、中国文化与中国逻辑史研究、中国哲学与中国逻辑史研究、中国科技史与中国逻辑史研究等议题展开讨论,对中国逻辑史原有的研究对象,如《公孙龙子》《墨经》等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并将中国逻辑史的论域扩展到了算学、医学等领域。  相似文献   

18.
科学是范畴的体系。哲学范畴像其他一切科学范畴一样,应该清晰明白,确定而不含混,这是哲学史上许多哲学家一再强调的,也是哲学认识世界、说明世界所必备的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锐利武器,是集历史上一切优秀哲学成果之大成,按其本性和要求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应该是最严密、最精确的。  相似文献   

19.
试论《易传》的基本哲学范畴黄宝先长期以来,《周易》被人们看作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大道之源。当然,由于《周易》有经传两部分,因此,当把经传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时,这句话是不错的。实际上,《周易》被人们当成古代哲学的大道之源的根本还在于《易传》所蕴含的丰富哲学...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全面,深入的展开,综合与分化的趋势已明显地形成。从分化的趋势而言,近年来已出现了一些新开拓的领域。笔者认为主要有中国哲学范畴史、中国文化心理结构史、老学哲学史、《易》学哲学史、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