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漱溟把生命看作杜威教育哲学和实践哲学的核心观念,尝试用"生命哲学"来解读杜威教育哲学思想,把杜威解读为"生命哲学家".这一解读体现梁漱溟构思儒家"生命哲学"的努力.我们大致可以把杜威的"生命哲学"视为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其儒家哲学的一个思想资源.梁漱溟批评了杜威对中国人的道德生命和生命本性缺乏深入的领会.梁漱溟对杜威"生命哲学"的解读可以看作为儒学与实用主义之间的一种跨文化对话.  相似文献   

2.
戴有人类面孔的实在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个指责另一个是“文化相对主义者”,而另一个则反唇相讥,认为对方与自己同处一个战壕却不愿承认。这就是普特南与罗蒂之间的论战。在我们外人看来,他们都是当代美国实用主义的同路人,而且他们之间旷日持久的论战,也促使了詹姆斯、杜威的实用主义在世纪之交的美国的复兴。如果说当今的美国哲学是实用主义占统治地位,估计没有人会否认。特别是奎因的工作使得分析哲学与实用主义得以结合,方才形成当今美国哲学的图景。这里选译的普特南的《载有人类面孔的实在论》部分和罗蒂的《普特南与相对主义的威胁》,将他们之间的分歧昭示天下;同时,陈亚军的文章叉为我们认识他们之间这场争论及对我们形成当今美国哲学的理解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作者在这篇文论中提出了一种实用主义的数学哲学观。其中的想法是,通过分析各种数学哲学思想对于数学实践的实际影响来比较它们的价值。为解释这种想法的可行性,作者将论证,正是数学的某些特性使得实用主义的方法能够被自然地运用于对数学哲学诸观点的分析。在之后的一节中,作者会给出一些案例分析以展示某些哲学观点是如何具体地影响数学研究的。文章的写作假设读者具备了一些关于经典逻辑和集合论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4.
普特南与罗蒂的对话:实在论能给我们留下些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亚军 《世界哲学》2003,3(1):70-80
普特南与罗蒂是目前美国哲学界极为引人注目的两位哲学家①,虽然他们的哲学气质很不相同,一位注重科学、逻辑,一位强调文学、艺术,但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他们的哲学立场越来越接近,殊途同归于美国的实用主义传统,并被公认为当代美国新实用主义最著名的两位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5.
陈亚军 《哲学研究》2012,(1):69-77,127,128
继奎因、罗蒂、普特南之后,当代实用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布兰顿的语言实用主义①是新实用主义的最新代表:它用理性建构的方式,从一个不同的视角,将实用主义与分析哲学紧密结合在一起,以一种更加精确的哲学语言展示了实用主义的当代学术价值。本文旨在阐明布兰顿的语言  相似文献   

6.
没有方法的实用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0年来,美国的实用主义一直在如下两种尝试之间来回摇摆:尝试将文化(除自然科学之外)的其余部分提升到自然科学的认识论水平,以及尝试将自然科学拉回到一种与艺术、宗教和政治相同的认识论水平.  相似文献   

7.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许多中国近现代哲学史研究者,有感于过去对胡适的实用主义哲学有全盘否定的倾向,对其历史地位的评价也有偏颇之处,所以重视了对胡适哲学思想作全面的、科学的研究。而且,这一研究还影响着对中国资产阶级哲学研究的开展和突破,因此,近年来胡适哲学思想更吸引着许多研究者的注意力。现将研究情况综述于后1、自然观关于胡适的自然观,代表性意见有三:吕希晨为第一种意见的代表,他认  相似文献   

8.
美国哲学中的实用主义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实用主义成为哲学呼声的历史背景中有四个主要的“默认的”特征,被实用主义者认可的这些特征有助于我们理解实用主义运动所具有的同一性。同时,其中某些特征在某些实用主义者身上体现得更为突出,这个事实有助于说明在这场运动中产生的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与西方世界处于尖锐的政治对立之中。在外国哲学研究领域,唯心主义和被视为美国官方哲学的实用主义受到了严厉批判。在此背景下,外国哲学翻译与解放前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据《全国总书目》的资料,50年代前期外国哲学翻译出版有以下两个特点:1、翻译、宣传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出版物占绝对多数;2、译自苏联的哲学读物居主流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哲学中的方法论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重哲学方法论的研究是中国现代哲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哲学现代化的核 心内容之一就是哲学方法论的现代化。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现代哲学家如胡适、贺麟、冯友 兰、金岳霖等人都很重视对哲学方法论的研究。胡适可以说是首先在国内介绍实验主义方法论的 学者,贺麟则提出了将直觉方法和辩证法相结合的方法论系统。在中国现代哲学中讨论哲学方法 论最多的是冯友兰,他提出了关于“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相结合的哲学方法论系统。在中国现 代哲学界中真正对于现代逻辑有了解,并把它首先介绍到中国的是金岳霖,他对逻辑分析方法有 着独到深入的了解,是逻辑分析方法的积极提倡者。通过上述哲学家的努力,中国现代哲学已经 有了系统的哲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11.
正威廉·詹姆斯的实用主义作为美国本土哲学,其对传统理性主义哲学的批判和浓厚的人文关怀与欧陆哲学诸多流派有着共同的话题以及相似的观点。本书从詹姆斯的职业选择与精神危机入手分析了其宗教关怀的由来,阐述了他的宗教观念,并通过对其"宗教科学"、符合一般人需求的实用主义哲学以及作为基础的彻底经验主义的阐释,展示了詹姆斯如何以一种不同于尼采与克尔凯郭尔的温和方式来应对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力图消除长期以来对实用主义的僵化理解与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12.
实用主义研究的理论误解与理解视角的转换丁立群在过去几十年里,特别是从50年代到70年代,我国哲学界由对胡适思想影响的大规模清算肇始,多次开展了关于实用主义的研究讨论,对皮尔士、詹姆斯、杜威、胡克等人的思想作了一定程度的介绍和批判。但由于这一讨论的政治...  相似文献   

13.
吉林大学哲学系吕希晨同志撰写的《中国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思想述评》一书已经脱稿,即将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思想述评》是作者近年来研究中国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思想的初步成果。全书共分十讲:一、胡适派的实用主义哲学;二、梁漱溟的“生命派哲学”;三、张君劢的柏格森主义与丁文江的马赫主义;四、戴季陶主义的“民生哲学”;五、国家主义  相似文献   

14.
正时间:2014年4月26日下午16:00—18:00地点:北京燕山大酒店咖啡厅人物:理查德·舒斯特曼(Richard Shusterman,美国亚特兰大大学教授)理查德·舒斯特曼,是美国新实用主义哲学和美学的代表人物,也是活跃在当今国际学术界的知名学者。他首倡的"身体美学"进入中国之后,自2004年以来引发了国内的"身体美学热",至今已经十年。2014年年初,舒斯特曼教授的著作《表面与深度:批判与文化的辩证法》(以下简称《表面与深度》)中  相似文献   

15.
杜威通过重新解释经验概念,实现了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改造,但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仍然受到存在论基础不够坚实的批评,或者有相对主义倾向的质疑.杜威哲学的基础理论的困境可以归结为三个问题:一是杜威忽视了问题情境中不同层次与领域的区别,容易导致解释歧义和实用主义的不明晰性;二是他在对实用主义蕴含的基本原则时间情境的解释中缺乏历史维度,过程概念简单化;三是他对科学过于乐观,淡化哲学反思,模糊哲学与科学的不同内涵与功能,最终回归到自然主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黑格尔哲学的回归为主线,通过研究分析哲学对黑格尔哲学、对唯心主义所为何物认识的不足,以及实用主义者和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对黑格尔哲学的吸收和借鉴,说明了分析哲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由排斥到借鉴黑格尔哲学,说明了黑格尔哲学依然是可以给予我们真知灼见的哲学,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于一个真理王国的渴求。作者认为唯心主义概念是一个不清晰的、值得反思的概念。作者关于知识是历史的和社会的观点分析,也是很有见地的。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20年代起,胡适与铃木大拙就中国禅学史的问题展开论辩。在1949年夏威夷大学东西哲学会议上,两人公开摊牌,夏威夷大学出版的《哲学期刊》上刊发了他们的论点。之后,日本学者柳田圣山将胡适的禅学论文收集编入《胡适禅学案》一书,在日本与台湾相继出版。由此,胡适与铃木的论战被学界称作  相似文献   

18.
褚潇白 《法音》2008,(4):34-37
上世纪二十年代起,胡适与铃木大拙就中国禅学史的问题展开论辩。在1949年夏威夷大学东西哲学会议上,两人公开摊牌,夏威夷大学出版的《哲学期刊》上刊发了他们的论点。之后,日本学者柳田圣山将胡适的禅学论文收集编入《胡适禅学案》一书,在日本与台湾相继出版。由此,胡适与铃木的论战被学界称作"胡适禅学案"。  相似文献   

19.
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从基于"身心一体"的整体性身体概念出发,致力于研究和改善人的身体经验和效能。身体美学具有三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维度:分析的、实用主义的和实践的。但他的身体美学没有从本体论的角度,充分挖掘并展示身体的美学意义,也不能避免实用主义哲学所具有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宋斌 《现代哲学》2006,(2):72-77
与常识的和传统的符合论真理观相比,由詹姆士第一次明确阐述的实用主义真理观有着诸多不同的特点,以及体现在这些特点中的不同的哲学内涵。这些特点和内涵都是怎样产生的呢?在认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有无其根源?该文拟通过联系休谟的经验主义,尤其是他的因果理论,来追溯实用主义真理观的认识论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