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在生活中,常听一些人愤愤不平地述说自己"就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痛斥自己受到的所谓"不公平待遇",好像对方是白眼狼是冷血动物。但这只是那些愤愤不平者的狭隘认识,也是错误的认识。苦劳如果不能创造效益甚至还起着负作用,没有任何功劳,那么,这个人就没资格谈苦劳。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就是"一分耕耘  相似文献   

2.
正1975年,夏伯渝在第一次攀登珠峰时,还差200米没有登顶,仗着自己“火人”的绰号,他把睡袋让给了自己队友,结果冻掉了膝盖以下的双腿双脚。尽管如此,他并未放弃自己登顶珠峰的梦想。41年后的2016年5月,已经65岁的夏伯渝又一次踏上攀登之旅,而这一次,恐怕也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登顶珠峰的机会了。但是,就在眼看离珠峰顶尖儿还剩下不足100米时,天气骤变!他不得不面临一个更加困难的抉择:如果他不顾一切地冲上去,一生的梦想就会实现;如果  相似文献   

3.
回避盲区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罗素曾提出一个著名的集合论悖论,即"理发师悖论"。说在英国的萨尔维村一家新开的理发店挂出一块招牌:只给村里所有不能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有人将了理发师一军:"那你给不给自己理发?"这一问题让理发师无言以对。如果他不给自己理发,那他就属于招牌上所限定的那类人,所以,他就应给自己理发;反之,如果他  相似文献   

4.
正一位作家说,对于宇宙,我微不足道;但对于我自己,我就是一切。宇宙无边无际,从整个宇宙来说,地球也只不过是一粒尘埃,而一个人,连一粒尘埃也算不上。那么,我们是不是就能因为渺小,因为微不足道,而自暴自弃、无所作为呢?如果每一滴水,因为自己渺小,就放弃自己,这世界就不会有广阔的大海;如果每一棵草,因为自己渺小,就放弃自己,这世界就不会有广袤的草原;如果每一颗星,因为自己渺小,就放弃自己,这世  相似文献   

5.
《法音》2008,(4)
四、十条修学原则,精进努力行持现在谈出家修学的十条原则。这十条是对前面"志、道、德、才、学"的具体落实。学习了佛法的理论,却不能在生活中实践.得到真实的受用,那佛法就只成了知识,就和我们出家学法的本意相违背。我们每天做功课时念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念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等,如果没有落实到具体操作层面,改善自己身语意三业的话,念完以后,书本一合,就还给佛菩萨了。念  相似文献   

6.
智慧语丝     
正人就是这样子,自己造囚笼,关着自己;自己也造上帝,自己来崇拜。——沈从文自己的金钱,省吃俭用,叫作血汗钱;他人的金钱,怎么看都像是多出来的横财。——三毛这世上有太多的"没想到"。如果你想到了,别人也会想到。你想到今天做的这件事,明天就会赚钱,那这样的事也许就轮不到你。——马云  相似文献   

7.
拜之以礼     
《天风》2015,(9)
<正>敬拜是神人相遇的圣会,每一个神的儿女都当预备好与神的神圣约会,把自己作为美祭献给神。"敬拜"对许多弟兄姊妹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每个弟兄姊妹都参加过"敬拜",许多人包括我自己却并不常认真思想什么是"敬拜"。许多时候敬拜仅仅被当成一场聚会,或被视为基督徒不好意思不做的一个功课,更糟糕的是被当成一场"秀"。笔者愿就这个话题谈谈个人的感想。本文所谈的"敬拜"  相似文献   

8.
<正>来我们教会访问的教牧团队有很多,通过交流可以发现,一些教会有时会存在教牧同工不团结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认为,如果教会牧者具备以下"五会",一些存在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一、要会选人教会同工的选择很重要,一起服侍上帝的人,要精挑细选,不能草率行事。摩西的团队是上帝特别选召的,无论是亚伦、米  相似文献   

9.
《法音》2010,(10)
<正>一、爱惜节约有不同,常住物品勿轻忽我们在寺院里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爱惜常住物,如护眼中珠"。这是什么意思呢?眼珠对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眼珠坏了,眼睛就看不到东西了,我们就会变成瞎子。同时眼珠也非常脆弱,很容易受伤,所以我们都会小心翼翼地爱惜它,生怕它受到一点点损伤。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们要像爱惜自己的眼珠一样细心保护常住物,使它们免受损坏。  相似文献   

10.
正1997年,曾应《美与时代》的约稿,我写过一篇谈自己学术经历的短文,发表在当年第7期上,用的标题为《美学使我到处流浪》。这一标题体现了我做美学的实际状况,还内蕴着对美学本身的困惑。记得在北京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每当有人问"你学什么?"我回答之后会被进一步追问:"美学是搞什么的?"这时我就感到,完全不能用一句简单的话给人满意的回答。当时问同学刘小枫,遇上这样的问题他怎么回应。刘讲他就说:美学关系到艺术、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我也并不觉得这一回答完全合适,但这确实反映了这样一个状况,如果要想把美学做好,一定要关注更多的领域。我是一个想把  相似文献   

11.
嫉妒是一种恶习,它的本意是因眼红别人比自己强而导致憎恨。然而,嫉妒还有它的“距离性”,比如:一个长相平平的女孩子绝不会对年收入几千万元的走红影星赵薇产生嫉妒;一个识字不多的老人也不会对月薪上万的院士患红眼病;武大郎如果能活到今天,也不会对身高1米87的男模胡兵翻白眼;拾垃圾的老头更不会对局长、厅长的宝座虎视眈眈……这因为前、后之间的距离太遥远,他们有的只能是羡慕。而对有成就者产生嫉妒的则是那些和后者能力较为接近的人。像去年报上就登载过这么一条新闻:某地一位副局长买凶谋杀局长,因为两者地位比较按近,副局长为了满…  相似文献   

12.
罗鑫 《天风》2022,(3):50-52
成语"克己复礼"出自《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也是孔子学说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论语·颜渊》中记载,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颜回请教孔子:"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颜回又问:"那么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颜回听后对老师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但决心按照先生的话去做."  相似文献   

13.
如果从抽象到具体、从观念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设”这一议题最终在相当程度上会落实在“艺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上。如果把这个议题中的限定性宾词(predicates)暂时悬置起来的话,“美学与社会”就成了关键词。我们谈美学而不谈艺术,经常会隔靴搔痒;我们谈艺术而不谈社会,就必然失去根本。于是,美学与社会的关系,在此可以置换为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这是因为属于哲学的美学基本上只能坐以论道,所论的对象主要是艺术的生成、特点与相关的反应或影响等等。按此逻辑,上述议题的基本用意就在于探讨马…  相似文献   

14.
智慧语丝     
正凡是自己说不出"为什么这样做"的事,都是没有意思的生活;凡是自己说得出"为什么这样做"的事,都是有意思的生活。——胡适不要用你喜欢的方式去对待别人,而要用对方喜欢的方式来对待他。——乐嘉如果一个一直对你不好的人偶尔对你好一次,你会无比感动;如果一个一直对你好的人偶尔对你不好一次,你就会无比愤怒。——木心不要光研究胜利者的传记,也要研究一下失败者的传记。胜利者的传记里有很多夸张的东西,而失败者的传记里有很多东西都是真实的。我的经验是,碰到任何困难都要赶快往前走,不要欣赏让你摔倒的那个坑。——黄永玉  相似文献   

15.
从黑暗出发     
正我有个朋友,是个登山专家,最近他送给我一本他出版的登山自传。我发现他记载的登山时间,有的在白天,有的却在夜晚。我曾好奇地问他,这里面有什么讲究吗?朋友说:"当然有。你没注意吗?海拔超过8000米的山,我们的登顶行动都是从黑夜开始的。""为什么要从黑夜开始呢?在白天攀登不是更轻松、更方便、更容易些吗?""道理其实很简单:一般小一点儿的山,海拔低的山峰,一个白天就够了;但如果是路程远的山,海拔超过8000米的山峰,就必须在黑暗中出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光明中登顶,在光明中安全返回。"朋友解释说。  相似文献   

16.
英国有一座"斜屋"酒吧,位于斯塔福特郡希姆雷市。"斜屋"酒吧已成为一个著名景点,世界各地的游客都纷纷涌来,一睹奇特"斜屋"的真面目。酒吧的左侧屋顶比右侧屋顶矮了整整1.2米。由于这座"斜屋"酒吧的屋顶、门窗,甚至吧台都是倾斜的,所以搁在吧台上的酒杯有时会自己滑动起来,而扔到吧台上的硬币也会自己动起来。这  相似文献   

17.
秦小林 《天风》2009,(5):19-19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与"同",差别在哪里?"和"是不同质的东西合理配合,是多样的统一,"同"是相同质的东西简单重复与重合,是单调的同一. "和而不同"思想有三条原则:一是自己要有独立思考,不能随波逐流,二是允许别人有自主权,不能强迫别人服从自己,不能推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道主义;三是要善于与别人友好合作,协调关系.在人群中,既不当奴才,也不做霸主,当然也不是各自孤立的个人,而是组织成和谐的整体.这个整体使每个人能够享受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这一原则也适合于宗教之间及教派之间的关系.现就上海闸北堂情况谈一些个人的感想.  相似文献   

18.
人为什么自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一名高二学生,还有一年就要参加高考,可他却逃学了,原因是他认为自己没风度,不动人,不善辞令,还好冲撞人,好像自己处处不如人,因此对自己很失望,很灰心,感觉很自卑。每每看见男生、女生在一起嘻嘻哈哈互相逗乐很开心,而他自己也想介入他们的谈话,一旦他开口,却无人响应,他觉得好狼狈、好羞愧:“我为什么这么笨呢?”但如果发现别人谈的是他所不能了解的,就会感到索然无味,离群自走,害怕别人看出他的无知,  相似文献   

19.
现实中的人和人是有差别的。荀子曾引用《尚书》中的"维齐非齐"来谈他对平等观念的理解,认为要达到社会的平等,就必须"非齐";一味追求"齐",结果可能反而是"不齐"。孟子说过"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如果都按照同一个标准去对待的话,那当然就"不齐"了。究竟是"齐"还是"不齐",不能只看表面现象。  相似文献   

20.
其一,"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90后"的温室里不缺阳光,不缺水分,不缺肥料,所以"90后"没有经过青涩,就直接进入了成熟。他们敢爱敢恨,不左右逢源,不瞻前顾后,自己看准的路,就一定要去走。"我的青春我做主",这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进步。其二,"做人,脾气不能比本事大。"如今的年轻人,大多有脾气。有点脾气并不可怕,但不能没有本事。如果脾气大过本事,到哪儿都不受欢迎。可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