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关系。选取2012年1月1日~2014年3月31日于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75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A1S患者103例;对照组:非AIS患者72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和MA阳性率情况。结果试验组的MA阳性率为41.75%,显著高于对照组MA的阳性率20.83%(P〈0.05)。MA与AIS可能有相关性,MA可能是AIS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在心内科治疗心理障碍患者的可行性,我们应用汉密尔顿量表评估400例到心内科就诊的患者,对诊断为焦虑或抑郁状态的患者分为两组(心内科干预组,心理科治疗组),随访半年,观察焦虑或抑郁状态的缓解情况。结果显示,本研究共入选符合心理障碍诊断者71例,占就诊人数的17.75%。到心理科治疗患者30例,在心内科门诊治疗患者41例,半年随访评估,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6.7%和79.4%(16.7%vs79.4%,P〈0.05)。因此,在心内科门诊对就诊的心理障碍患者进行治疗,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应用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的使用情况,并初步分析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为现况调查,调查对象为神经内科门诊与病房就诊既往诊断明确的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调查其近两周内的阿司匹林使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经过调查初步得出缺血性脑卒中幸存者应该给予抗血小板药物,除非预计患者不久将死亡或有严重的禁忌证,阿斯匹林应用比例少,剂量不足,应引起患者及医务人员的重视,临床医师应遵循临床指南给与正确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观察和评价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丙泊酚一瑞芬太尼麻醉用于门诊宫腔镜检术的临床效果。选取无痛门诊宫腔镜检术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酮咯酸氨丁三醇组(K组)。统计患者麻醉满意度、围术期心血管用药情况和术毕2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K组相比,R组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10min(T2)循环和呼吸抑制较明显(P〈0.05),麻醉起效时间相对较长(P〈0.05),术毕镇静效果较差(P〈0.01),麻醉满意度较低(P〈0.01),同时心血管用药次数增多(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但K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好于R组(P〈0.05)。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丙泊酚一瑞芬太尼麻醉应用于门诊无痛宫腔镜检术能够使患者呼吸循环更加平稳,提高麻醉满意度,减少围术期心血管用药次数和有效缓解术后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观察使用不同5-HT3受体拮抗剂预防全麻下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选择160例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腹腔镜手术,随机分四组,每组40例,手术结束前30min分别静脉注射昂丹司琼4mg(A组);托烷司琼2mg(B组);格拉司琼3mg(C组);D组为对照组。记录术后2h、6h、12h、24h患者恶心、呕吐出现的例数。结果四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是一个逐渐下降的趋势,A、B、C三组与D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h、6h、12hB组与A组、C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24hA、B、C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三组抑制恶心呕吐的有效率分别为67.5%、87.5%和7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患者24h内无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三种药物都能有效地预防术后恶心呕吐,但12h内托烷司琼的有效性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了观察α-骨化醇对CKD4-5期未透析患者蛋白尿的影响,对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87例CKD4-5期未透析、未肾移植患者进行研究,将其服用α-骨化醇组(S-Alf)和未服用α-骨化醇组(N-Alf),回顾分析α-骨化醇对24小时尿蛋白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接受α-骨化醇治疗6月后,患者2...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高达1.6亿。高血压的严重后果是心脑血管血栓性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发生率的显著增高。大量的证据显示,每天100mg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预防血栓性事件,使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下降1/3,脑梗死发生率下降1/4,心血管疾病病死率下降1/6,国内外指南均明确规定有适应证的高血压患者需终身服用阿可匹林。本文就长期应用阿司匹林应注意的问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探讨适度运动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冠脉侧支循环建立的作用,阐明其康复治疗的重要意义,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根据随访结果选择84例经冠脉造影示前降支100%闭塞的单支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于入选前、入选1年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在入选后1年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儿茶酚胺抑素(CST)水平。规范药物治疗+适度运动组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率最高。规范药物治疗+适度运动组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率高于规范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论是否用药,适度运动者VEGF、CST水平高于未运动者,VEGF、CST水平与是否规范用药无关。适度运动可以增加冠脉闭塞病变患者的侧支循环开通机会,其机制可能与适度运动增加VEGF和CST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探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影响。选取108例冠心痛患者随机分为依叶组(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1片,每日1次)和依苏组(口服依那普利片1片,每日1次),疗程6个月,另选取冠状动脉造影为非冠心病患者40例作对照。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水平及PWV,并进行比较。冠心病患者血清Hcy水平及PWV较非冠t心病患者明显升高(P〈o.01),治疗6个月后,两组冠心病患者血清Hcy水平及PWV均较治疗前降低(P〈o.05,P〈o.01),而依叶组血清Hcy水平及PWV较依苏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P〈0.01)。冠心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叶酸可进一步降低患者血清Hcy水平及PWV,从而改善患者内皮功能及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30例膀胱根治性切除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的跟踪随访,总结分析此术式的晚期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我院共施行膀胱根治性切除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30例,病例随访2.5年~6年。随访期间发生的并发症有:新膀胱结石2例(6.7%),肾盂输尿管扩张肾功不全2例(6.7%),代谢性酸中毒4例(13.3...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即使是经过了治疗,仍较正常人有较高的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高血压有关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有较大的影响。其首要死亡原因是缺血性事件。阿司匹林是经过大量安慰剂对照、随机临床试验证实、可降低首次心肌梗死及缺血性脑卒中危险的抗血小板药物。近年来有关阿司匹林在防治缺血性心血管病方面的循证医学证据逐渐增多,国内及国际的心血管病防治指南均推荐应用阿司匹林。随着卒中预防领域内几项关键性的临床试验(ESPRIT、CHARISMA及WHS)的公布,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写作委员会对2006版指南的内容进行了更新。本文结合新的临床试验的证据,对阿司匹林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意义进行了分析,以期能更适当地应用阿司匹林,减少与高血压有关的缺血事件,提高人口的生存质量及寿命。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中年人睡眠相关行为与高血压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法;资料收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资料处理分析采用t检验及多元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法。结果显示中年人病例组与对照组睡眠质量存在显著性差异(t=6.19,P〈0.05)。(1)睡眠相关行为(每日睡眠不足、夜间睡眠不足、睡眠时点延迟、睡眠质量差、入睡困难、每周入睡困难次数增加及打鼾等因素)多元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OR值和95%CI分别为[(OR=5.07,95%CI:3.12~8.21);(OR=5.57,95%CI:3.43~9.04);(OR=2.27,95%CI:1.49~3.47);(OR=2.17,95%CI:1.60~2.94);(OR=3.36,95%CI:1.47~7.69);(OR=1.55,95%CI:1.08~2.24);(OR=2.69,95%CI:1.86~3.88)]。(2)适当午睡为(OR=0.85,95%CI:0.74~0.98)。(3)早起与否(OR=1.40,95%CI:0.87~2.20)。因此(1)中年人睡眠相关行为与高血压发病密切相关,每日睡眠不足、夜间睡眠不足、睡眠时点延迟、睡眠质量差、入睡困难、每周入睡困难次数增加及打鼾等因素可能为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2)中年人适当午睡可能是高血压发病的保护性因素;(3)是否早起与高血压发病关系尚不清晰。  相似文献   

13.
探讨甲亢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住院诊断的甲亢合并ACS患者(甲亢组)64例及甲状腺功能正常的ACS患者(对照组)56例,分析其临床及冠脉病变特点.甲亢组静息性心绞痛、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纤维蛋白原(FIB)、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零病变及冠状动脉痉挛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甲亢合并ACS患者常发生静息性心绞痛,冠心病危险因素与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有所不同,零病变及冠脉痉挛比例高,冠状动脉痉挛可能是其发生急性心肌缺血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为了比较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与利多卡因硬膜外神经阻滞在门诊隆胸手术中的应用效果,选取ASAⅠ级行门诊隆胸手术患者80例,随机等分为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组(A组)和利多卡因硬膜外神经阻滞组(B组)。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麻醉效果和术后2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A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B组,且术后2h内发生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B组。  相似文献   

15.
文章探讨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98例,男性115例,女性83例,以前瞻性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分析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住院10天时的病情严重程度和90天预后的相关性.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无关(P>0.05),与住院10天时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03),与10天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转归分数呈正相关(P=0.002),与90天预后呈正相关(P=0.001).笔者认为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住院10天时的病情严重程度和90天预后具有独立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应用斑点追踪技术(STE)定量评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室功能的改变。在我院明确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39例作为病例组,健康体检人员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STE测量右心室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计算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与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的比值(SRe/SRa);测量三尖瓣环游离壁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Ea)、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峰值(Aa)并计算其比值(Ea/Aa);计算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FAC)。病例组RVFAC、Ea/Aa、SRs、SRe、SRa、SRe/SRa均低于对照组(P〈0.05)。SRs与RVFAC呈显著正相关(r=0.725,P〈0.001)。SRs、RVFAC与PASP呈显著负相关(r1=-0.695,r2=-0.664,P〈0.001)。SRe/SRa与Ea/Aa呈显著正相关(r=0.701,P〈0.00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减低。STE可以定量评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室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研究心脏手术中的血小板(PLT)计数与肝素耐药的相关性。随机将120例行心脏手术患者根据PLT计数分成仍血小板组(PLT〈150×10^9·L^-1)和高血小板组(PLT〉250×10^9·L^-1),每组各60例。麻醉后抽取中心静脉血监测浏活凝血时间(ACT)基础值,肝素化后ACT值,肝素总用量和鱼精蛋白用量,并计算鱼精蛋白/肝素用量。首次肝素化石静脉血ACT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ACT基础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小板组肝素抗凝并足者有26例(43.3%),低血小板组仅4例(6.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素及鱼精蛋白用量均有朔计学意义,前者用量较大(P〈O.01)而后者用量较少(P〈O.05)。心脏手术时血小板计数高者易出现肝素抗凝不足。肝素需要量较大而鱼精蛋白用量较少。高血小板组以先心病患儿为多。  相似文献   

18.
比较丙泊酚或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全麻维持,对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 手术)患者机体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影响。选择40例将要行 Miles 手术的患者,年龄25岁~65岁,ASA Ⅰ级~Ⅱ级,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麻维持(P 组,n=20);另一组接受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全麻维持(S 组,n=20)。尿标本自手术开始切皮(0h)每小时收集一次,检测尿液中3-甲基组氨酸(3-M H)与肌酐(Cr)的比值(3-M H/Cr)。呼吸商(RQ)从手术切皮(0h)以后每小时检测一次。结果 P 组与 S 组 T2(1h ~2h)、T3(2h ~3h)的3-M H /Cr 值与 T0(0h)、T1(0h ~1h)相比,明显升高,且 P 组 T2和 T3的3-M H/Cr 值和 RQ 均比 S 组低。丙泊酚脂肪乳中的甘油三酯可能会作为供能物质被机体分解利用,从而减少体内蛋白质的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