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药物成瘾过程的心理-神经理论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药物成瘾一般被界定为强迫性药物寻求和药物摄入的行为模式,是一个由偶尔用药逐渐过渡到强迫性用药模式的过程。成瘾过程伴随着一系列脑机能和心理机能的改变,但对药物滥用如何导致这些改变以及这些改变如何诱发成瘾却存在着不同的解释。本文在简要评述拮抗过程模型和异常学习模型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诱因一易感化模型的主要观点及其行为实验和神经心理学证据,并提出成瘾理论研究进一步整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药物的成瘾过程是伴随着一系列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改变,当前对于药物成瘾的诱发原因以及如何戒断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近年来,药物成瘾人数的不断上升,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比例在逐年增加,使得禁毒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本文重点评述了如何预防青少年药物成瘾。  相似文献   

3.
通过系统梳理酒精、尼古丁、大麻、可卡因、冰毒、摇头丸、阿片类和多药物等不同类型药物滥用者面部表情加工的研究,本文提出"歧视错觉"概念,用于解释药物滥用者对面部表情的负性化加工偏向,该观点为理解药物滥用行为激活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未来可围绕面部表情特异性加工、面部表情加工阶段、面部表情加工的认知和神经机制以及面部表情加工训练展开相关研究,以进一步揭示药物滥用者面部表情加工的内在机制及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杨倩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8):1844-1855
负性情绪如何影响冲突适应一直以来受到领域内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根据负性情绪产生的源头(冲突外部操纵vs.冲突内部固有), 对于该问题的论述可以分别从认知与情绪的分离与整合视角展开。分离视角下, 操纵于冲突之外的负性情绪(外部负性情绪)独立于冲突加工过程, 通过情绪加工系统或个体自身的动机/唤醒水平影响冲突适应。近些年来的研究发现冲突加工自动产生负性情绪(固有负性情绪), 寓示着认知冲突与负性情绪间的内在关联, 固有负性情绪因此可被视作诱发冲突适应的另一个有效来源。整合视角下, 操纵于冲突内部的(固有)负性情绪高度整合于冲突加工过程, 其功能与冲突信息类似, 通过内在地促进目标导向行为直接诱发冲突适应。对这一主题的论述加深了我们对负性情绪如何作用于冲突适应过程的理解, 也为探索认知与情绪系统的整合过程及作用机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在此基础上, 我们也提出一些未来可行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杨玲  马丽  赵鑫  张更生 《心理科学》2015,(2):482-489
负性情绪是导致个体毒品成瘾及复吸的主要心理因素。毒品成瘾者在情绪加工过程中会夸大负性刺激,产生负性化偏向,提高负性情绪的唤醒度,最终导致其产生更多负性情绪体验。而当毒品成瘾者体验到诸如焦虑、抑郁、压力等负性情绪时,他们却更倾向于使用毒品来缓解或逃避负性情绪带来的不愉快体验。研究表明,毒品成瘾者这种负性情绪加工异常的根本原因在于长期毒品滥用所导致的个体大脑情绪回路相关脑区的受损,如杏仁核、海马、额叶等。未来研究应更进一步探讨成瘾者负性情绪加工与毒品成瘾之间的关系;并对戒断者在负性情绪加工能力的恢复方面做进一步探索,开展更多的关于如何改善成瘾者及戒断者对负性情绪应对方式的研究,从而更为有效抑制个体对毒品形成的心理依赖及强迫的药物渴求行为。  相似文献   

6.
情绪状态的起伏影响着我们记忆的内容。研究发现,负性情绪影响短时记忆的表征。这符合负性情绪对信息加工的双刃作用:负性情绪状态可使人警觉,调整注意范围内的认知资源分配以优化个别信息表征的加工;负性情绪又可干扰认知控制,减少短时间内同时记住事物的数量。然而,这一发现可能受情绪诱发、短时记忆任务和个体差异因素的影响。通过回顾该领域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证研究的角度探讨负性情绪如何通过注意焦点影响短时记忆表征。  相似文献   

7.
陈建勇  沈模卫  周艳艳  张锋 《应用心理学》2008,14(2):111-117,140
一般认为,社会认知过程的内隐测量反映了不受个体控制的自动化加工.本文简要介绍了新近由Sherman等人提出的内隐操作绩效的四分模型及其相关研究.该模型认为,社会认知过程的内隐测量效应并非单纯自动加工的结果,而是多种加工成分的综合表达,这些成分包括联想的自动激活,确定正确反应的能力,对被自动激活联想的成功克服以及反应偏向的影响.该模型为重新认识内隐加工效应的机制提供了新的概念框架和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于内隐测量的社会认知研究领域,并引起该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成瘾过程伴随着一系列心理和脑机能的改变.已有研究表明,海洛因成瘾者存在对情绪刺激的加工缺陷.这些认知变化被认为与成瘾者脑内“奖赏系统”功能紊乱有关,但这种认知功能缺陷是否随着戒断进行而有所恢复还未得到明确结论.该研究采用ERP技术,记录了控制组、短期戒断组、中期戒断组和长期戒断组被试在情绪刺激加工过程中的神经电活动.结果发现,与中性刺激相比,长期组与控制组一致,正、负性刺激诱发被试更大的P300和SPW平均波幅,两类情绪刺激诱发的SPW波幅差异不显著;中期组被试的正性和负性刺激诱发的P300和SPW波幅都显著大于中性刺激,且负性刺激诱发的两成分的波幅显著大于正性刺激;短期组被试的负性刺激引起的P300和SPW波幅显著大于中性和正性刺激,但是正性和中性刺激诱发的P300或SPW波幅之间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随着戒断进行,海洛因戒断者情绪加工能力有所改善,主要表现在对正性情绪刺激加工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最近研究者发现,人们对决策任务的加工随表述的语言形式(母语/外语)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即出现外语效应,并基于双加工模型提出了直觉(即情绪)加工被弱化和审慎(即认知)加工被增强两种理论解释,且均获得部分研究结果的支持。本文概述了外语效应及其心理机制的主要研究文献,并指出由于既往研究范式无法分离情绪与认知加工两个子过程的效力,未来研究应利用加工分离程序以及负性情绪与认知加工阻断技术,深入考察外语对直觉加工和审慎加工的影响,以阐明外语效应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0.
成瘾行为研究中自我效能的几种类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马晓冬  郭本禹 《心理科学》2001,24(6):744-745
1977年,著名的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概念,此概念提出之后在学校教育、心理健康、情绪障碍、成瘾行为、职业选择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成瘾行为方面,自我效能是一个关键的变量,它通过影响个体的认知过程、动机过程、情感过程和选择过程,来影响成瘾行为的的最初发展、改变以及对这种改变的保持,因而能够对成瘾行为的预防、戒断和改变做出合理性的说明和解释。  相似文献   

11.
赵鑫  王磊 《心理科学》2020,(3):756-761
对处于戒断期的各类药物成瘾群体进行认知训练,训练后药物成瘾个体认知能力得到改善,成瘾症状也得到了一定缓解。认知训练能够加速药物成瘾者大脑受损区域的自发性恢复,尤其是使影响个体抑制控制能力的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和前额叶系统发生功能性和结构性的积极变化,实现药物成瘾个体高级认知能力的改善。今后可以从不同类别的药物成瘾是否全部具有可逆性,设置的认知训练任务能否起到改善认知能力的效果,药物成瘾个体训练的性别差异以及训练效果的保持时间等角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以社会信息加工模型(Social Information-Processing Model,简称SIP)为理论依据设计社会认知干预方案,将被试(包括132名攻击性儿童)分为实验组、安慰剂(阅读)组和控制组进行短期追踪干预研究,在此基础上考察该干预方案对减少儿童的攻击行为以及提高社会信息加工能力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该干预方案对提高攻击性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能力有明显的即时效果和持续效果,具体表现为该方案有效地减少了攻击性儿童的敌意归因偏见和攻击行为的产生,有助于攻击性儿童建立关系目标并正确认知攻击行为的后果;(2)班主任评定三组儿童的攻击行为显著减少,评定结果可能受到期望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Years of research show that stress influences cognition. Most of this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how stress affects memory and the hippocampus. However, stress impacts other regions involved in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processing, including the prefrontal cortex, striatum, and insula. New research examining how stress affects decision processes reveals two consistent findings. First, acute stress enhances selection of previously rewarding outcomes but impairs selection of previously negative outcomes, possibly due to stress-induced changes in dopamine in reward-processing brain regions. Second, stress amplifies gender differences in strategies during risky decisions, with males taking more risk and females less risk under stress. These gender differences in behavior are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ces in activity in the insula and dorsal striatum, brain regions involved in computing risk and preparing to take action.  相似文献   

14.
随着研究的深入,认知神经科学的技术和方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网络成瘾的研究中.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网络成瘾者的认知加工功能受损、注意偏向、认知加工倾向、抑制控制和感觉寻求以及网络成瘾的神经通路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这些研究结果在探究网络成瘾的机制和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并提出未来的研究应该明确网络成瘾与高级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整合现有的研究方法,扩大研究对象和研究指标,突出研究成果在网络成瘾鉴别和干预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蔡丹  文茗  J.  P.  Das  周璇 《心理科学》2015,(5):1116-1122
数学训练方案(Modules for Math)是加拿大心理学家J.P.Das提出的促进数学学习的训练方案。该方案的理论基础是基于Luria神经三级网络的PASS(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模型以及Vygotsky主张以言语内化方式进行自我学习的教育原则。数学训练方案包括模式转换;学习数轴;数一数;模仿、画路径和估算;数字记忆广度等五个训练模块,通过大约五十多个活动任务实现一般认知加工的促进,同时迁移到数学学习的课程中。数学训练方案今后将结合行为实验与认知神经影像学数据,证实训练的效果及变化。  相似文献   

16.
侯娟  朱英格  方晓义 《心理学报》2021,53(4):362-373
为考察手机成瘾与抑郁的关系, 研究同时整合情绪和认知两方面因素, 探讨了社交焦虑和负性情绪信息注意偏向在手机成瘾和抑郁之间的多重中介作用。研究1共有545名大学生完成了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贝克抑郁量表和社会交往焦虑量表。研究2选取51名大学生采用问卷法和2(配对面孔表情的情绪类型: 负性、中性) × 2(探测点位置: 与负性情绪面孔表情同侧、与负性情绪面孔表情异侧)的被试内实验设计。结果表明: (1)手机成瘾、社交焦虑和抑郁两两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且社交焦虑在手机成瘾和抑郁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2)社交焦虑和负性情绪信息注意偏向在手机成瘾与抑郁的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而负性情绪信息注意偏向在手机成瘾与抑郁间的单独中介效应不显著。具体而言, 手机成瘾通过两条路径影响抑郁: 一是社交焦虑的单独中介作用; 二是社交焦虑→负性情绪信息注意偏向的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基于有限自制力理论考察闯入性思维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及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和认知重评的调节作用。以371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闯入性思维量表、自我控制量表、认知重评量表和网络成瘾量表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闯入性思维和自我控制呈显著负相关,与网络成瘾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控制与网络成瘾呈显著负相关。(2)闯入性思维通过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对网络成瘾产生影响。(3)“闯入性思维—自我控制—网络成瘾”这一中介效应的前半段受到认知重评的影响;与低认知重评的个体相比,闯入性思维对高认知重评个体自我控制的影响更小。表达抑制不能调节闯入性思维对自我控制的影响。本研究的结果表明,闯入性思维会通过降低自我控制来增加网络成瘾的风险,而且认知重评会削弱闯入性思维对自我控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长期的成瘾物质使用造成奖赏系统的变化是成瘾过程发展和维持的关键, 这种病理性变化反过来会对奖赏系统的调节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引起认知表现和日常功能方面的障碍。近年来大量的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研究表明物质成瘾人群的金钱奖赏加工相关的腹侧纹状体及其它奖赏脑区激活存在异常。而奖赏加工相关的纹状体激活可以作为治疗效果的预测器和临床恢复的指标; 这种奖赏加工异常可以通过戒断有所恢复。今后的研究需要进一步补充奖赏加工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研究物质成瘾人群奖赏加工的特异性, 并增加对家庭物质依赖史个体的奖赏加工研究, 以及奖赏与执行功能的交互作用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