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业成就关系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初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动机定向、成就目标、归因信念、自我监控学习等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初中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内在动机定向、掌握目标、内部归因、自我监控学习与学业成绩有显着的正相关,而外在动机,外部归因与学业成绩有显着的负相关,同时回归分析揭示,学业自我效能是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预期因素.(2)学业自我效能与动机定向、成就目标、归因信念、自我监控学习等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内在因素,学业自我效能对其它各种影响学业成绩的因素起到一种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1,自引:3,他引:5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398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自我效能感和归因量表为工具,探讨了不同年级和成绩水平的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归因的特点以及自我效能感、归因与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对于能力自我效能感和行为自我效能感,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而年级差异不显著。学习水平和年级在能力自我效能感上存在着交互作用。(2)不管失败归因还是成功归因,年级差异显著,学习水平差异不显著。(3)路径分析表明,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成绩有直接的影响,而归因是通过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学习成绩的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主动性人格、自我监控与大学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关系,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自我监控量表对339名大学毕业生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大学毕业生在自我监控上的得分与主动性人格得分呈显著正相关;主动性人格与自我监控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部分及五个维度均显著正相关;主动性人格和自我监控能显著预测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其中主动性人格能够单独预测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34%变异,自我监控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及其4个分量表有显著预测作用,能解释2%左右的增益方差。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的学习观及其与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学臣  周琰 《心理科学》2008,31(3):732-735
采用大学生学习观问卷、大学生学习动机量表(WM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学习效能感量表,选取254名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的学习观现状及其与学习动机、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习效能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学习观总体上是倾向于建构性的;文理科学生、本专科学生在学习观的各维度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的学习观与其内生动机、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习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外生动机多为显著负相关;学业自我体验与学习过程观是大学生内生动机的有效预测变量,学业自我体验是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效能感的有效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探讨了时间管理倾向、自我效能感、学习归因与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呈正相关。努力归因通过自我效能感的作用间接影响学业成绩。在努力归因、能力归因和时间价值感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6.
采用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学习倦怠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19名师范生进行施测,考察未来时间洞察力、学习倦怠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作用及三者的关系。结果表明:(1)远目标定向、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存在显著差异;(2)未来时间洞察力对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学习倦怠对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未来时间洞察力和学习倦怠分别对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3)未来时间洞察力在学习倦怠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师范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和学习倦怠对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郑海燕  刘晓明  莫雷 《应用心理学》2004,10(3):23-27,52
以 2 55名初中二年级学生为被试 ,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和多元回归方法对教师期望、自我价值感及自我效能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1 )人口统计学变量 (性别和班别 )对教师期望、自我价值感及自我效能有影响。 (2 )教师期望与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效能相关显著 :积极效应与自我价值感及自我效能的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 ,消极效应与自我价值感及自我效能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 (3 )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后 ,教师期望与自我价值感仍对自我效能各维度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 (4)自我价值感在教师期望对自我效能各维度的影响上起到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青少年社会适应量表》、《青少年人际压力量表》和《青少年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问卷》对916名中学生进行施测,探讨青少年人际压力、人际自我效能感与社交适应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际自我效能感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人际压力与人际自我效能感、社交适应行为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人际自我效能感与社交适应行为呈显著正相关;人际自我效能感在青少年同伴压力、家庭环境压力与社交适应行为关系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湖北省武汉市两所大学四个年级544名参与网络课堂的大学生为被试,探讨网络师生交互与网络学习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和网络学习动机在其中的序列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网络师生交互、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网络学习动机与网络学习绩效两两之间均显著正相关;(2)网络师生交互对网络学习绩效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显著。间接效应包含了两条路径:通过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部分中介作用和通过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网络学习动机的序列中介作用。这一结论有助于理解网络师生交互对网络学习绩效的作用机制,为未来网络教育的开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外语焦虑、自我效能感与外语成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315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技术探讨了不同成绩水平、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学生的外语焦虑、自我效能感和外语成绩的差异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外语成绩及格组学生的外语焦虑水平显著低于不及格组学生,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不及格组学生;女大学生的外语成绩、自我效能感及能力因子和挫折因子上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男大学生,男女大学生的外语焦虑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文科大学生的外语焦虑水平和外语成绩显著高于理科大学生,文、理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无显著性差异;(2)外语焦虑与外语成绩呈显著负相关,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效能感与外语成绩呈显著正相关,性别、专业、外语焦虑、自我效能感、效能感的能力和挫折两个因子是外语成绩的显著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1.
边玉芳 《心理科学》2006,29(5):1275-1277,1253
自我效能感的一般与特殊问题直接关系到对自我效能感本质的理解,是自我效能感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本文运用自编和他人编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各种不同层次的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各层次的自我效能感与学习领域各层次的行为表现间的关联进行了考察,试图对学习自我效能感是一般的还是针对特定领域的这一问题作出回答。研究结果发现:各种层次的学习自我效能都会对学习成绩产生预测作用;越特殊的自我效能对相应学习领域影响越大。这既说明针对特殊领域的自我效能对具体行为有更大的预测性,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一般学习自我效能的存在与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合作学习中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我监控的表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程乐华  潘燕华 《心理科学》2004,27(5):1139-1142
该研究运用情境实验和问卷测量的方法,初探了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我监控不同的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小组活动自评中的差异。结果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高的被试对小组话动的价值评价比一般自我效能感低的被试更积极;但在对组织者的评价和对合作学习的喜爱程度上不如一般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自我监控高的学生比自我监控低的学生对组织者有更积极的评价,但在对合作学习的喜爱程度上却比不上自我监控低的同学。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以一所综合类大学的305名大学生为被试, 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大学生主动性人格、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探索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主动性人格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职业生涯探索的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2)大学生的主动性人格显著正向预测其职业生涯探索;(3)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主动性人格对职业生涯探索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其中, 自我评价、制定计划在主动性人格与环境探索的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自我评价、收集信息和选择目标在主动性人格与自我探索的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自我评价和收集信息在主动性人格与目的探索的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自我评价和制定计划在主动性人格与信息探索的关系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学习坚持性问卷、自我效能感问卷、内在价值问卷和学习投入量表,对407名四、五年级小学生施测,并收集学生期中考试成绩作为客观指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以考察学习坚持性和学习投入在自我效能感、内在价值与学业成就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学习坚持性与自我效能感、内在价值、学习投入、学业成就均显著正相关;(2)学习坚持性可以部分中介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内在价值与学习投入之间的相关;(3)学习坚持性通过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影响学业成就。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采用测验法对中学生学习动机、成就归因、学习效能感与成就状况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建立起因果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动机、成就归因、学习效能感与成就状况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学习动机、成就归因、学习效能感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的成就状况。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青少年现实-理想自我差异对抑郁的影响,及自我效能感在两者之间的调节效应,研究采用青少年理想-现实自我差异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Beck抑郁量表,对266名初高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结果如下:(1)青少年现实-理想自我差异,抑郁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自我效能感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2)青少年抑郁水平随着理想-现实自我差异的增加而升高;(3)青少年抑郁水平随着自我效能感的增加而降低;(4)青少年自我效能感水平调节现实-理想自我差异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即青少年抑郁水平随现实-理想自我差异的升高而升高,但升高速度随自我效能感的增加而减慢。  相似文献   

17.
胡桂英  许百华 《心理科学》2002,25(6):757-758,724
1 前言  学习是导致人类进步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也是一个人终生都面临的重要任务。进入 90年代以来 ,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成了教育心理学新的研究课题 ,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 ,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并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以往众多的单因素研究表明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都是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 ,然而单个探讨其中的某一个影响因素 ,所得的结论难以比较和综合。近年来的研究趋势是将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SchellDF对自我效能感、归因和阅读写作成绩作过研究 ;而Zim…  相似文献   

18.
采用创新自我效能感量表、内部动机量表、外部动机量表和创新行为量表,对北京和天津地区的144名科技创新者进行问卷调查,检验了科技创新者的创新自我效能感、内部动机、外部动机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创新自我效能感、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和创新行为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创新自我效能感、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均可正向预测创新行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在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行为之间起多重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科技创新领域中创新动机、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行为之间的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核心自我评价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机制,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创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创业意向问卷对264名大四毕业生进行测量,并运用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考察变量间关系。结果表明:(1)核心自我评价与创业效能感和两种大学生创业意向均显著相关;(2)核心自我评价完全通过创业效能感间接影响大学生生涯追求型创业意向;(3)核心自我评价对大学生生涯备择型创业意向的影响中,创业效能感起部分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325名员工及其领导的配对问卷调查,探讨内部人身份感知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内部人身份感知与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内部人身份感知与创新自我效能感显著正相关;创新自我效能感部分中介了内部人身份感知对创新行为的影响;遵从权威对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遵从权威调节了创新自我效能感在内部人身份感知与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