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台山为全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历史悠久。自佛教传入五台山后,从南北朝起,历代帝王大都崇信佛教,在五台山陆续兴建了许多寺庙,使五台山成为古代寺庙建筑的集群区。历代五台山寺庙建筑,由于各时代生产水平、生活习惯和美学观点的不同也造成了各个时代不同的建筑风格和特点。据唐代沙门慧祥所撰《古清凉传》记载:“大孚图寺,寺本元魏文帝所立。帝曾游止,爰发圣心,创兹寺宇。”明未清初著名  相似文献   

2.
五台山诗话     
千百年来,作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台山,以其独特的景色、绮丽的风光和众多的名胜古迹、寺庙建筑,吸引着历代的文人、学士、墨客、高僧,前来朝圣或游览,从而产生了大量吟咏五台山的诗篇。这些诗篇或写景状物,抒发情愫,或感怀古迹、弘扬教义,或关切时事、忧悯众生,同山川名胜相互辉映,从而使五台山的山石草木和寺庙建筑大增光彩。  相似文献   

3.
五台山的寺庙建筑闻名中外。相传,东汉永平年间始建寺庙,之后历代续建扩建,使五台山成为佛塔高耸,殿宇辉煌,错落有致,气势壮观的寺庙建筑群。据历史记载,南北朝时,五台山建寺200余处;隋唐时期,  相似文献   

4.
五台山南山寺建筑群的石雕装饰艺术,题材丰富、雕刻精美且艺术价值颇高,具有显著的时代文化特征,为研究清末至民国中期五台山建筑石雕艺术提供了精美的范本。从作者3次去南山寺对其石雕艺术考察结果来看,南山寺雕饰纹样内容以福、禄、寿文化为核心,雕饰手法多采用浮雕和线刻。与此同时笔者发现南山寺建筑装饰石雕艺术受到五台山区域匠作文化、寺庙经济因素以及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使建筑装饰石雕艺术呈现出风采独具的题材、图案表现及文化特征,展现了清末至民国中期五台山汉传佛教寺庙装饰艺术光彩动人的实际成就。  相似文献   

5.
五台山南山寺建筑群的石雕装饰艺术,题材丰富、雕刻精美且艺术价值颇高,具有显著的时代文化特征,为研究清末至民国中期五台山建筑石雕艺术提供了精美的范本。从作者3次去南山寺对其石雕艺术考察结果来看,南山寺雕饰纹样内容以福、禄、寿文化为核心,雕饰手法多采用浮雕和线刻。与此同时笔者发现南山寺建筑装饰石雕艺术受到五台山区域匠作文化、寺庙经济因素以及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使建筑装饰石雕艺术呈现出风采独具的题材、图案表现及文化特征,展现了清末至民国中期五台山汉传佛教寺庙装饰艺术光彩动人的实际成就。  相似文献   

6.
五台山不仅寺庙林立,建筑宏伟,而且山高谷深,草茂林密。丰富的人文景观与奇特的自然风景,相得益彰。所以一九八二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过去五台山有十景,即大社铜牛、玉花罗汉、碧山字塔、台麓字崖、古佛  相似文献   

7.
漫话尊胜寺     
佛教圣地五台山因有五台拱护而名。按照历史习惯,以五座台顶为界分为台内、台外。台内以台怀为中心,是寺庙建筑的集群区,也是举行大型法事活动的主要场所。而台外寺庙则散置各地,其中最著名的有唐代建筑南禅寺、佛光寺和近代建筑尊胜寺。若论寺宇规模之宏大,建筑之整肃,雕刻之精  相似文献   

8.
2012年3月14日至16日,由中国世界遗产资深专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吕舟及山西省文物局、忻州市政府、五台县政府主要负责人等组成的五台山10+4寺庙改造提升工程考察团一行,深入五台山14座寺庙,进行了考察。从而,正式启动了五台山寺庙改造提升工程。  相似文献   

9.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自北魏以来,历代统治阶级崇信五台山,视其为“圣山”、“灵山”,对五台山佛寺建造予以不同程度的扶植,遂使五台山形成规模庞大的佛教建筑群。目前五台山保存有中国唐、宋、金、元、明、清以及民国时期七个朝代的寺庙68座,其中,台外21座,台内47座。台内寺庙中,有黄庙8座、青庙39座。  相似文献   

10.
佛教圣地五台山历来僧尼生计、寺庙修道的经济来自何处呢?为探讨这一问题,我们查阅了五台山寺庙碑文记载、《清凉山志》、《1947年土改工作团的调查报告》和近年来寺庙收入状况等,初步认为五台山寺庙经济是随着佛教的兴起和发展逐步有所增加,其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及主要来源有以下方面: 一、尚化布施。凡朝台礼佛者布施的钱财叫尚布施,而将四方化缘带回的布施叫化布施。五台山佛教相传始于汉代,盛于北魏、隋、唐,历代都在此播下佛种,建寺弘法。元宪宗七年(1257),藏传佛教又传入此地,特别是内蒙、西藏等少数民族,崇佛弥深,年年  相似文献   

11.
元朝统治者对宗教持兼容并蓄的态度,遂使佛教建筑得以迅速发展。五台山南山寺正是这一时期汉传佛教山岳寺庙的典型代表。从该寺的选址和建筑布局入手,试分析其形成原因。五台山南山寺选址受到了历史、外部环境、风水学、宗教活动、园林景观等因素的影响;同时通过对现存寺院建筑体以及修建年代等分析得出该寺建筑群的布局特色。  相似文献   

12.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也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五台山佛教以其传入历史悠久、寺庙建筑规模宏大、历代高僧辈出而闻名遐迩,著称世界。在佛教发展史上,五台山佛教曾出现过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和明清时期三个发展高潮。隋唐时,全山寺庙多达360所,僧人1万余名。华严、天台、禅宗、律宗、净土等宗派各建道场,高僧云集,讲经传法,著述甚丰。明清时,帝王将相垂青眷恋,康熙、乾隆多次巡幸。外国高僧不断朝山拜佛,取经送宝,写下了五台山佛教发展的光辉历史。 建国后,党和政府制定了民族平等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对五台山佛教给予支持和保护,使在抗日战争和土地改革中遭受破坏的佛教事业得到恢复和发展。佛教僧尼由建国前的90多人,增加到582人,66处台内寺庙得到维修,法事活动照常进行。  相似文献   

13.
五台山地貌特征及其旅游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台山位于汾渭地堑北部,是典型的断块山地。古滹沱河和古清水河侵蚀新生代以来隆升的五台山,而形成和缓的夷平面和深山峡谷的地貌特征;五台山高海拔的特征,又为冰缘地貌和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发育提供了基础;这些不同的地貌类型组合在一起,叠加上不同的植被类型,形成了五台山独特的景观。谷底开阔、地形和缓的台怀盆地成为佛教建筑和文化集中分布的区域,保留的重要的佛塔、寺庙建筑、佛像和壁画等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和艺术的杰出成就。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佛教圣地五台山,庙宇群立,僧众如云。在众多的寺庙中,有一座尤为引人注目的寺庙,以其特有的内容吸引了无数的游客,这就是五台山唯一的比丘尼寺庙——集福寺。集福寺古名洪泉寺,位于五台山台怀中心区北一里许。寺前的高台十分宽敞,下有一面小坡,长满松柏云杉,杨柳榆树。寺后一座尖顶高山,山腰苍松直立,杨树成林。  相似文献   

15.
台怀镇位于五台山五个台的中心谷地,狭谷呈南北走向,平均谷宽400米,海拔1600—1700米,周围山峦叠嶂,蕴秀藏云,寺庙林立,古迹成群,集中在台怀镇的寺庙就有30多处,它是五台山的佛教中心和旅游中心。为使人们更多地了解五台山气候,以促进五台山旅游事业的发展,我们就1970—1981年在罗(目侯)寺观测的  相似文献   

16.
罗睺寺建筑与塑像概述高明和在五台山寺庙中心区,有一座红墙包裹、苍松荫翳的古刹精蓝,这就是罗寺。罗寺昔为五台山五大禅处和十大黄庙之一,今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罗寺创建于唐,历代不废修饰。《清凉山志》记载:“唐建。张天觉于此见神灯,有感,修饰。...  相似文献   

17.
在五台山中心区凌云耸峙的菩萨顶脚下,巍峨壮观的大白塔北侧,座落着一处规模宏大、布局肃整、院落宽敞、建筑独特的古刹。这里殿宇奇伟、精舍飞翠、松柏苍郁、环境幽雅,它就是五台山佛教圣地中声播中外、名扬四海、历史悠久的寺庙——显通寺。显通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初名大孚灵鹫寺,又因寺前有杂花园,亦叫花  相似文献   

18.
法华寺位于五台县豆村镇法华村东北约1000米处,是五台山最为著名的台外寺庙之一,历史悠久,高僧辈出.从唐代神英感通建寺起,就在五台山佛教发展、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历史资料和五台县法华寺现存建筑、碑刻的深入研究,以期再现五台山法华寺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9.
自1985年4月五台山研究会成立之后,同年12月,又创办了《五台山研究》。从此,开始了对五台山的研究工作。1987年9月,在白清才副省长的主持下,研究会召开了首届五台山佛教文化研讨会。会上,代表们就提出了“五台山学”的问题,并就创立“五台山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证。17年来,研究会出刊了《五台山研究》70余期,发表文章900余篇。其中,对十大寺庙作了专题研究,并出版了专刊。同时,还考察了五台山历代寺庙375座,出版了两套五台山文化丛书,对五台山的方方面面作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三圣寺位于繁峙县城乐35公里的砂河镇西冶口村,是1984年文物普查时新发现的一座金代建筑。198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繁峙县地处恒山和五台山夹角处,南面与五台山毗邻。五台山环基500余里,繁峙境内即达200余里。因此,繁峙境内的寺庙发展,必然受五台山佛教的影响。据记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