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国际佛教学大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住处中心名誊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名誊研究员镰田茂雄先生,因病不幸于2001年5目12日去世。噩耗传来,不胜悲痛。从此,日本学术弄失去了一位优秀的佛教学者,中国佛教学术界失去了一位亲密的日本朋友。 镰田茂雄教授生于 1927年 12目 10日,日本神亲川县镰仓市人。1951年毕业于驹泽大学文学部佛教学科,从1953年到1958年在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科修学硕土(修士)、博士课程,1962年在东京大学获博士学位。此后在东…  相似文献   

2.
小岛岱山是日本当代著名学者镰田茂雄先生的高足,他继承并发挥了镰田茂雄先生关于五台山华严学的思想。此篇论文就是他在1990年7月《首届中日五台山佛教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文中有不少新颖的,确合中国实际的观点,值得学界探讨研究,故而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创造“太平洋文明”的基础──鸠摩罗什──平安京建都1200年的佛教史上的意义中外日报社社长本间昭之助1985年11月,第一次日中佛教学术会议作为迎接翌年到来的中外日报创刊90周年的一项纪念事业,在日本学者中村元先生和镰田茂雄先生,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和...  相似文献   

4.
著名社会科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原国家科委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于光远.因病于2013年9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相似文献   

5.
中国伊协唁电编者按宁夏伊协名誉会长、中国伊协第四、五届常委穆易兰阿訇于1月29日归真,中国伊协发去唁电。唁电全文如下:惊闻穆易兰阿訇归真,深感悲痛!穆阿訇生前力协助政府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发扬伊斯兰教优良传统,培养伊斯兰事业接班人,促进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6.
10月29-30日,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中日第十次佛教学术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和日本中外日报社联合主办,共发表杨曾文《北宋惠洪<禅林僧宝传>》、末木文美士《对近代佛教的评析》等十篇论文. 中日佛教学术会议从1985年第一次举办始,每隔两年在两国交替举办,每次都由中日双方第一流学者揭开序幕。近20年中,著名学者中村元、镰田茂雄先生相继离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中国佛教界的老朋友、日本佛教界著名人士、日本立正佼成会名誉会长庭野日敬先生,于1999年10月14日在东京逝世,享年93岁。中国佛教协会暨赵朴初会长。刀述仁副会长等中国佛协负责人先后发去唁电,表示深切哀悼。以中国佛协副会长净慧法师为团长的中国佛教界代表团一行40余人在访日期间,于10月10日专程到立正佼成会,对庭野日敬先生的逝世表示哀悼。庭野日敬先生1906年11月15日生于新县中鱼沼郡十日町,1938年3月5日与长沼妙佼(1889-1957)共同创建立正佼成会,以“立于正法,广交同道,成就佛果”为宗旨。经过庭野日敬先生半个多…  相似文献   

8.
原军委总装备部研究员、中国思维科学学会(等)学术活动中心全国学术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思维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郭俊义同志于2008年5月14日不幸因病逝世。郭俊义教授多年来在国防科技的许多岗位上任职,为国防科技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2021年5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建设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谢伏瞻,副院长、党组副书记高翔出席会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主任姜培茂出席发布会并致辞。会上发布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建设成果报告(2016—2021年)》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学术期刊数据库用户关注度报告(2020年)》。其中,《伦理学研究》荣幸入选"2016-2020年最受欢迎期刊"。  相似文献   

10.
<正>2010年8月1日,在任继愈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中华大藏经》编辑委员会联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原党委书记兼副所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宗教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研究员戴康生同志,因患肺癌医治无效,于2003年4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6岁。 4月15日,戴康生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陈奎元、王洛林、李慎明、江蓝生、陈佳贵、朱佳木、高全立、朱锦昌等同志送了花圈。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李慎明,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汝信等领导同志和…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原党委书记兼副所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宗教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研究员戴康生同志,因患肺癌医治无效,于2003年4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6岁。4月15日,戴康生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陈奎元、王洛林、李慎明、江蓝生、陈佳贵、朱佳木、高全立、朱锦昌等同志送了花圈。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李慎明,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汝信等领导同志和戴…  相似文献   

13.
在刘及辰先生逝世3周年和刘先生遗著《京都学派哲学》出版之际,“刘及辰先生学术思想座谈会”3月7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日本哲学会等首都理论界的知名学者、刘及辰先生的老同事和家人共3O多人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哲学研究》杂志主编陈筠泉同志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汝信同志出席座谈会并讲了话。陈筠泉同志首先概略介绍刘先生的生平、学术造诣和成就,认为刘先生无论在治学方面,还是在为人方面,都是我们的楷模。他特别指出,刘先生一生坚信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赵朴初同志,因病于2000年5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听到这个消息,笔者深感痛惜:赵朴老生前两次到福建视察,福建省佛教协会顾问、地藏寺的方丈传常老法师都  相似文献   

15.
日本学者小岛岱山先生有关河南熊耳山菩提达摩石碑的新发现,是1999年夏天赴中国调查的重要收获。关于此碑文的发现小岛先生在日本的佛教报纸《中外日报》(1999年9月11日)上,发表了关于在熊耳山的署名武帝撰达摩碑文的文章,日本的《朝日新闻》(1999年9月10日朝刊)也作了报道,并附其师、著名中国佛教研究学者镰田茂雄先生的评论:“关于达摩石碑,从文献上虽可知道一些,可是找到了真正的原石原碑,则是大发现。字体问题以及考古学上属于什么时代的作品尚须调查,不过可以说这是禅宗史研究的一级资料发现”,指出了小岛发现的意义。小岛岱山先生之所以希望此文发表在本刊上,一则本资料是在中国发现的,再则希望引起中国同行的注意,一同从事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香港佛教联合会常务董事、大屿山宝莲禅寺董事会主席源慧法师因病医治无效,于1982年4月21日在香港圆寂。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致电宝莲寺常住,对源慧法师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唁电全文如下:香港新界大屿山昂平村宝莲禅寺:  相似文献   

17.
简讯     
简讯邓裕志先生逝世●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杰出的社会工作者、社会学家,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名誉总干事,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顾问邓裕志先生,因病于1996年10月1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6岁。邓裕志先生历任全国人大一至三届代表...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黑格尔哲学专家、教育家、翻译家,中国共产党党员贺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2年9月23日上午8时半在京逝世,享年90岁。他生前曾任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民盟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一级研究员,哲学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任,西方哲学史研究室主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中文版《黑格尔全集》编译委员会名誉主编。  相似文献   

19.
当菅原长老圆寂的消息传到山西玄中寺时,同菅原长老有着特殊感情的玄中寺僧众异常悲恸,于2月22日给菅原钧先生发去唁电,表示深切慰问,并于24日起在寺内启建念佛法会三日,以斯功德回向长老高登莲位。营原长老毕生阐扬昙鸾、道绰、善导三师所倡导的净土教义,多次组织佛教代表团参  相似文献   

20.
《五台山研究》1989,(3):5-6
我国著名的因明学家、诗人和书法家虞愚教授因病久治无效,于1989年7月28日在厦门逝世,享年80岁。他生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小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厦门大学哲学系、历史系、厦大海外函授学院兼职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原中国书法协会理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