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宗教     
正当代宗教的政策与知识读本《中国宗教》是由国家宗教局主管、主办,《中国宗教》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宗教类综合月刊。讲述宗教故事促进宗教和谐解读宗教政策服务宗教工作二十多年来,《中国宗教》致力于宣传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讲述中国宗教真实故事,跟踪世界宗教发展大势,解析热点问题,聚焦精英人物,弘扬优秀宗教文化,推进宗教理论研究,受到了党政宗教工作部门、宗教界和宗教学界以及广大信教群众的肯定和喜爱,为促进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宗教     
正当代宗教的政策与知识读本《中国宗教》是由国家宗教局主管、主办,《中国宗教》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宗教类综合月刊。二十多年来,《中国宗教》致力于宣传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讲述中国宗教真实故事,跟踪世界宗教发展大势,解析热点问题,聚焦精英人物,弘扬优秀宗教文化,推进宗教理论研究,受到了党政宗教工作部门、宗教界和宗教学界以及广大信教群众的肯定和喜爱,为促进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宗教     
<正>当代宗教政策法规与知识读本讲述宗教故事促进宗教和谐解读政策法规服务宗教工作《中国宗教》是由国家宗教局主管、主办,《中国宗教》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宗教类综合月刊。二十多年来,《中国宗教》致力于宣传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讲述中国宗教真实故事,跟踪世界宗教发展大势,解析热点问题,聚焦精英人物,弘扬优秀宗教文化,推进宗教理论研究,受到了党政宗教工作部门、宗教界和宗教学界以及广大信教群众的肯定和喜爱,为促进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宗教是一种具有历史延续性的传统文化模式和具有现实渗透力的社会意识形态。因此,各种政治势力都可以借助宗教把自己的思想意识和文化价值理念传播出去,在更大范围内发生影响。宗教渗透与宗教传播、宗教交流有着本质的区别。宗教传播是以宗教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手段,跨越特定的空间和时间界限争取信徒、扩大宗教影响的一系列宗教性活动。在这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宗教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重要的社会影响。近年来,我们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宗教关系明确为政治领域和社会  相似文献   

6.
正以抓宗教文化为切入点,引导宗教教职人员提升自身素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教风建设,提升宗教活动场所建设水平。近年来,辽宁鞍山市宗教局致力于以宗教文化为切入点,引导宗教教职人员提升自身素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教风建设,提升宗教活动场所建设水平。一、办好讲经说法,正确阐释宗教经典。鞍山市宗教局引  相似文献   

7.
宗教社会学     
宗教社会学(SociologyofReligion)以研究宗教为宗旨的社会学分支之一。涂尔干(1858—1917)和韦伯(1864—1920)被认为是西方宗教社会学的奠基人。来自涂尔干的传统是从功能上对宗教这种“集体观念”所进行的研究,涂尔干认为宗教...  相似文献   

8.
中国宗教     
正当代宗教的政策与知识读本《中国宗教》是由国家宗教局主管、主办,《中国宗教》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宗教类综合月刊。讲述宗教故事守望宗教和谐解读宗教政策服务宗教工作二十多年来,《中国宗教》致力于宣传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讲述中国宗教真实故事,跟踪世界宗教发展大势,解析热点问题,聚焦精英人物,弘扬优秀宗教文化,推  相似文献   

9.
宗教的结构总体上分为信仰对象的神灵和信徒两部分,宗教道德除调整信徒之间的关系,核心是调整信徒与神灵和宗教之间的关系。宗教道德的基本特征是:宗教道德以对宗教神灵的虔诚为原则和标准;宗教道德包含于教规、戒律之中;宗教道德以宗教仪式诱导虚幻境界的宗教生活;宗教道德奉行神至高无上,人谦卑,人对神惟有顺服;宗教道德轻今世重来世,想往来世彼岸福地;宗教道德的爱与憎、善与恶以宗教利益为准绳;宗教道德随历史背景或形势的变迁而变化。宗教行为的变化体现了宗教道德的变化。宗教道德是消极因素占上风还是积极因素起作用,因人因时而异。  相似文献   

10.
宗教经济理论是研究宗教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之一,是以排他性宗教为对象建构起来的.在运用于非排他性宗教和排他性宗教共存的多元宗教市场时,从适用性和适用度两方面看均存在不足,本文以中国台湾地区的宗教实践为例,阐述宗教经济理论的解释限度,论证修订和拓展宗教经济理论相关命题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今天在中国,谈论宗教已成为一种时尚。人们不只是谈论作为信仰的宗教,更多地开始谈论作为伦理道德的宗教或宗教道德(丁光训,1989,1994-1998;何光沪,1994),谈论作为文化的宗教或宗教文化(何光沪,1994)。根据本人理解,这些关于宗教的讨论不只是关于宗教的目前形态和功能的讨论,更  相似文献   

12.
我们几乎都能肯定,诸宗教之问或多或少都有"排他"倾向,认为真理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其他宗教信仰或多或少是错误的.一般宗教都在宣传自己的优越性,为自己的存在合理性寻找依据,即使是那些自认为是"非宗教的宗教"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广东省正在深入学习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并作了统一安排。这次座谈会对于广东深入学习领会贯彻全宗教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很有帮助,很有启发。下一步,广东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希望学术界的专家学者支持宗教工作部门的工作,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关于宗教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宗教问题研究,为推动广东宗  相似文献   

14.
诗与宗教     
宗教与诗看上去相去甚远,诗大多是跳跃的、间断性的语言,虽然不乏逻辑思维,但却很难自成理论体系,而理论自成体系却恰恰是成熟宗教的重要特点之一。诗与宗教的差别显而易见。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深入考量,就不难发现,诗与宗教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关联。一、诗与宗教皆为人的情感再  相似文献   

15.
发展文化的宗教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本世纪下半叶在中国大地才产生的一种共识,继而也有人提出,宗教的发展是走的由宗教的文化到文化的宗教这样一条路数。宗教的文化是指以宗教为特点,或在特定的宗教的内容下包容了种种文化现象,例如,现在为人们经常谈到的佛教文化...  相似文献   

16.
范德莱乌的宗教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德莱乌的宗教分类高师宁将人类历史上存在过的种种宗教,按照它们在某一方面的共同特征进行分类,是宗教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例如地理学的分类,是以宗教在地理上的分布状况为根据。将宗教分为近东宗教、远东宗教、印度宗教、非洲宗教、美洲宗教、大洋洲宗教、古希...  相似文献   

17.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存在和发展的载体是广大的信教群众。没有信教群众,任何宗教是有其名无其实,是理论上的宗教,而不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宗教。群众性是宗教问题的最本质的属性之一。深刻认识宗教的群众性,从事宗教工作,研究宗教问题,才能找准立足点和出发点,才能把握宗教的规律和特点。但是,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人口多的民族还是少数民族,宗教的群众性中都有其复杂性,而不是仅仅狭义表现为人数的众多。其复杂性具体表现为: 一、信徒的分散性宗教信徒的分布,无规律可言,只存在于地域分布上的多与少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苏为德(Hubert Seiwert)教授于2002年9月25-28来四川大学宗教所访问,为宗教所师生发表了题为“世界宗教市场:当今世界的宗教经济”的演讲。苏为德教授是德国宗教历史学会主席、莱比锡大学宗教科学研究所所长。早年毕业于波恩大学,学习比较宗教学。他的研究专长是中国宗教历史,尤其是中国民间宗教、当代西方宗教和宗教学理论。其博士论文为《中国古代的占卜》,教授论文是《台湾的民间宗教与民族传统》。他的新作《中国历史上的民间宗教运动》将于今年出版。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宗教》是由国家宗教局主管、主办,《中国宗教》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宗教类综合月刊。讲述宗教故事守望宗教和谐解读宗教政策服务宗教工作二十多年来,《中国宗教》致力于宣传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讲述中国宗教真实故事,跟踪世界宗教发展大势,解析热点问题,聚焦精英人物,弘扬优秀宗教文化,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从佛教思想内部寻找宗教多元主义与宗教对话的智慧,以便为当前文明对话提供思想资源。首先,佛教将佛教以外的一切宗教称为"外道",最后以真理观打破自他宗教的界限,充分表现了宗教多元主义的倾向;其次,二谛的思想模式具有终极实在与多元宗教的意义,而且二谛的相即、不二的关系,体现了宗教多元主义的真理观;最后,瑜伽行派的种姓各别与种子熏习思想,表达了宗教对话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