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友轶事     
朋友相交,贵在真诚,但除了真诚之外,有时还应该了解对方的性格,采取一种最为理想的交往方式。和朋友聊天是一件很有助于沟通的事情,但细想你周围,也许并不是所有的朋友都善于言谈。有的人生性寡言,但或许他偏偏  相似文献   

2.
交友散议     
1.和人相处,要善于识别人。识别人既要看平时,也要看非平时。平时和非平时,都能显示出一个人的风格、气质、才能。识别人既要看大事,也要看小事。大事和小事,都能表现出一个人的境界、品行、志趣。 我们崇尚果敢的风格,肃静的气质,超众的才能,无私的境界,良善的品行和奋斗的志趣。虽然,我们不尽能做到这些。但如有人为其  相似文献   

3.
交友之道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说明朋友的重要。《诗·小雅》言:“虽有兄弟,不如友生”,说明朋友的至要。《孟子·滕文公上》载:“出入相友”,说明朋友的必要。  相似文献   

4.
《天风》2008,(6):48-48
  相似文献   

5.
单信 《天风》2012,(1):55
1.当魔鬼提醒你的过去时,请提醒它的未来。2.下次如果觉得自己了不起时,试试行在水上。3.你不是幸运,是蒙福。4.若想要真正活着,得先彻底死去。5.机会也许只敲一次门,但试探却总是在按门铃。6.我们常在强壮时忘了神。  相似文献   

6.
陈丰盛 《天风》2013,(10):56-56
我经常使用QQ,在网上与人交流。但很多时候选择"隐身",当名副其实的"潜水员",这样的好处是,人在明处,我在暗处,我随时可找人,人却不一定会找我,从而少受干扰,安全地躲在"幕"后。  相似文献   

7.
丁强 《宗教学研究》2006,(1):217-220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其特殊的方式,这种反映方式使信徒与非信徒有所区别。本文以宗教信徒与非宗教信徒之共处的社会环境为背景,在逐次排除其反映社会生活的共同方面的基础上,从而引出两者对社会生活反映方式的根本差别,就在于信徒有着对社会生活的双重视野及价值标准,而这也正是信徒所特有的,并一直被宗教所传承的共性。  相似文献   

8.
晓理 《天风》2005,(1):28-29
在社会转型期间,更有一些貌似宗教、实为邪教并打着基督教旗号的垃圾污染着中国基督教的神圣性。它们如同瘟疫,严重地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9.
朋友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朋友之间交往要以礼相待,汉代人们交友之礼主要体现在真诚守信、礼让互谅、规过劝善、不论贫富贵贱、友爱互助、患难与共等方面,了解汉代交友礼仪,对于当今社会如何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肖安平 《天风》2018,(1):17-18
为了全面提升信徒素质,教会首先必须要有更多综合能力高、服侍能力强、有灵性和人格魅力的教会领袖和牧者信徒'吃饼得饱'本来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但不可只是追求看得见的物质上的饼和鱼,耶稣告诫人,还有比这更重要的、更好的,即'存到永生的食物'(参约6∶27)。这是灵性生命的粮食、宝贵的精神食物,会有力地促进信徒信仰灵命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信徒与门徒     
陈志华 《天风》2014,(9):52-53
在教会中,弟兄姊妹都比较习惯用“信徒”或“基督徒”来自称,以说明自己是相信耶稣的人;相对而言,较少自称为“门徒”来表明自己是跟随耶稣的人。但如果我们翻开新约圣经,就会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统计数字。1.“基督徒”在圣经中共出现3次,“基督徒”的原文Christianos是由“Christos基督”加上拉丁语尾“anus属于……的人”所构成,即“属于基督的人”之意(参徒11:26,26:28;彼前4:16)。  相似文献   

12.
北京高校大学生家庭教会信徒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督教家庭教会近年来在高校校园传教十分活跃,家庭教会大学生信徒不断增多。课题组以定量调查与定性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北京高校的家庭教会大学生信徒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教会大学生信徒对基督教的信仰更多带有终极追求的成分,对教会活动表现了很高的热忱。他们加入教会的途径多为传教的结果,入教与排遣不良情绪有关。他们的价值观深受基督教的影响,显示了比较多的消极倾向。从差异性的角度看,男生信徒、教育、心理类专业的大学生信徒最值得关注。对于家庭教会的大学生信徒应当区别不同学生,给予正确的思想引导。  相似文献   

13.
单渭祥 《天风》2005,(2):40-41
许多人因为从教堂里出来,他的生命焕然一新,犹如平淡无味的"水"变成了香飘万里的"美 酒"!礼拜堂是启发真、善、美的地方,它叫人瞻望永恒的事物,不再斤斤计较身外之物--"我信了就行,何必一定要去做礼拜?" "我们不加入教会,不去做礼拜,不一样可以做基督徒吗?"我们在家庭里祈祷读经,不一样可以吗?"我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去礼拜!"教堂里听道没劲!"以上都是一些人不想去礼拜的种种"理由",也许大多数基督徒不会同意这些看法。但作为基督徒,对于礼拜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的确需要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卢龙光  关瑞文 《天风》2008,(20):44-46
上主起初造人,是造男造女,并且使人离开父母与配偶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如此,夫妻不再是两个人,乃是一体的了。从刨世以来,美满婚姻,是上主赐下的莫大祝福。通过牧养,我们可以使这祝福,充充满满地体现在弟兄姊妹身上。  相似文献   

15.
徐一鸿 《天风》2010,(11):43-44
<正>上世纪80年代初,我入伍参军,时年18周岁。1986年回到蚌埠工作,出于心灵空虚,常常沉迷于其他宗教以及一些迷信的道理之中,寒来暑往,转眼就是十多年的光阴过去。因为专心此间,很少关心父母亲人的生活,对家人没有爱心的慰问沟通,还因在工作中复杂的人际关系而带来了很多困惑和积怨,进而为排遣内心的孤独渐渐爱上了饮酒。从偶尔喝到每日  相似文献   

16.
莉娜  渊声 《天风》2011,(2):64-64
问:春节是传统节日,有不少传统习俗需要遵守。我们家只有我一个人信基督,其他人都没有信主,而且婆婆还有点迷信。往年每每为是否遵守传统习俗的事上,我与他们有不同看法,甚至与丈夫闹得不快。现在要过年了,我心里又开始担心,我的春节怎么过?  相似文献   

17.
冀慎杰 《天风》2003,(6):24-25
普通的弱女子路得,以其勤劳、善良的美德和对神对人矢志不渝的爱赢得了神、人的眷顾和称道。并被载入史册,被列入大卫王的家谱,流芳百世,成为历代信徒效法的楷模。 敬老方面的楷模 通过读《路得记》我们可以发现,路得有很多的优点和长处,可谓样样都好。但是她最突出的美德表现在敬老方面。她孝敬婆婆的动人事迹早已演绎成了千古绝唱,在信徒中  相似文献   

18.
吴志福 《天风》2017,(7):34-35
前段时间,有位姊妹跟我说:“我们教会有位女同工最近情绪很低落。原因是她与一位非信徒结婚后,发现教会里的弟兄姊妹对她不再像以前那么热情了。这位姊妹感到难以接受,因为她的丈夫虽然不信主,但很支持她在教会的服侍,而她公公也开始了解基督信仰,有信主的想法。为何教会里的人如此轻看不同信仰的夫妻?”  相似文献   

19.
倪光道 《天风》2011,(6):14-15
无论是旧约圣经还是新约圣经,都有关于人们发怨言的记录,与此相关的经文至少有22处之多。我们看看今日教会,信徒发怨言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对此,圣职人员应当怎么办?要耐心教导会众"不要发怨言"这是圣职人员起码的职责。因为保罗对提摩太说过:"你要以宣读、劝勉、教导为念,直等到我来。"(提前4:1 3)那么,教导信徒"不要发怨言"为什么要耐心呢?  相似文献   

20.
张燕琴 《天风》2011,(2):36-38
外来务工人员指的是农民工兄弟,他们用辛勤劳动为各大城市的建设做出了贡献。他们中不乏基督的跟随者。离开了家乡的教会,他们能否在城里找到属于他们的神的家?对此,我们城市教会责无旁贷。本期每月话题,我们约请了三位城市教会同工,请三位牧者谈谈他们教会是如何牧养和关心外地民工弟兄姊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