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远来 《天风》2011,(6):41-43
"特会",顾名思义,是指非经常性聚会,是教会所举行的非日常活动。它是教会传福音和牧养工作的有益补充;但教会中也有不同的观点。本期话题将讨论"特会"现象,希望引发教会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陈建军 《天风》2011,(6):38-40
"特会",顾名思义,是指非经常性聚会,是教会所举行的非日常活动。它是教会传福音和牧养工作的有益补充;但教会中也有不同的观点。本期话题将讨论"特会"现象,希望引发教会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王从友 《天风》2011,(6):44-46
"特会",顾名思义,是指非经常性聚会,是教会所举行的非日常活动。它是教会传福音和牧养工作的有益补充;但教会中也有不同的观点。本期话题将讨论"特会"现象,希望引发教会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普遍-地方教会之关系"一直是当代教会论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普遍教会和地方教会何者在理论上具有优先性,天主教和东正教两种传统对此有着极为不同的解答。前者认为普遍教会具有优先性,后者则把教会论基点置于地方教会之上。在当下这个多元主义价值观成为普遍共识的时代,对"普遍-地方教会之关系"这个问题的解答直接地关涉到地方教会在处理本地教会事务上具有何等程度的自主性。要想对此做出合理的评判和解答,首先就需要我们厘清天主教和东正教在"普遍-地方教会之关系"问题上的看法。本文将首先阐释天主教神学家约瑟夫·拉辛格以及他所领导的罗马教廷信理部的观点;其次将目光转向东正教传统,考察约翰·希肖拉斯对此问题的不同理解,并比较其与拉辛格之间的观点差异;最后评述天主教会处理此问题时在实践层面上的困境,以及缓解"普遍-地方教会之关系"难题的举措和希望。  相似文献   

5.
天主教社会思想主要是体现在教会的社会训导文件之中。教会自产生以来.就对信徒宗教以外的社会生活予以充分的关注。因而建立了丰富的训导传统。虽然教会对社会事务的关注由来已久,但是1891年教宗良十三所颁布的《新事》通谕则往往被视作第一部教会社会训导文件。在此后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教会的社会训导关注过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并以不同的形式呈现自己。单独地考察,我们可能会发现,每个时期,甚至每一篇文献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及其观点都各不相同,有些文献的观点可能还存在相互对立的情况。但是总体看来.天主教社会训导还是呈现出比较突出的一致性和统一性。这种一致性和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王俊 《天风》2018,(8):9-10
基督教中国化是基督教在中国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教会管理是教会各项事工规范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探索研究教会管理的中国化,以符合中国处境的管理方式来管理教会,才能使中国教会更好地发展,结出丰硕的果实。本期我们邀请了几位同工谈谈对此话题的看法(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  相似文献   

7.
容戎 《天风》1996,(6):17-18
“老年同工,你有没有为教会后继有人祈祷,作出再一次奉献?你对教会后继乏人是否有紧迫感、责任感?……要看到我们的教会面临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和面对各种挑战的繁重工作,要把教会事工办得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要输送新生血液,这是主忠心而有见识的仆人不可推卸的责任。”李天侨长老在江西省两会五届六次常委会上庄严地陈述着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岳清华 《天风》2018,(9):16-18
基督教牧养中国化是基督教中国化的具体实践,教会牧养是关乎信徒信仰与生活的大事,也是使教会有好的社会见证的重要途径。如何在教会牧养中实践中国化?本期我们邀请了几位同工谈谈对此话题的看法(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  相似文献   

9.
王芃 《天风》2003,(2):38-41
是否圣经中的每一段经文都可以直接拿来作为今天教会和个人的生活准则?我们应如何看待圣经中前后表达不一致的甚至是前后矛盾的经文?是否新约中的书信体书卷有一些属于它们本身的释经原则?提摩太前书第2章第9至15节,是我们在讨论上述问题,包括讨论妇女在教会中的作用等问题时必须面对的。教牧书信一直被视为教会的教会手册,其中的教训对教会有很深的影响。尽管许多圣经学者把教牧书信列为“后保罗学派”的作品,认为这段经文所表达的相对保守的妇女观不能完全代表保罗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天主教》编辑先生: 拜读友人自香港寄来《中国天主教》影印本四期后,获益良多,並对我国天主教会坚持自立自主、自办教会的神圣原则,深为感动。你们走对了,也应当走自立自主自办的道路,这样,中国天主教会才有前途。作为海外(住加拿大——编者)关心祖国教会的教友和读者,我完全同意你们所坚持的爱国爱教的观点,并对祖国教会寄以无限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倪光道 《天风》1994,(5):28-28
本刊今年第一期刊登“治好教会大家谈”征文后事后,收到十分踊跃的来稿,充分说明大家对主的教会的热爱以及对治好教会的迫切心情。本刊将分几期发表具有代表性观点的来稿,但须声明的是,发表的文章并不一定代表本刊的观点,只望读者能从中得着供养或引起思考。 本期专栏内有三篇是议“民主办教”的,我们已经说过,民主办教是治理教会的一条可探讨的路,但“民主”既不是由人意代表神意,也不是迁就不当的意见,“民主”乃是调动并发挥信徒的参与。《中国教会的型态初探》一文从历史的回顾中探讨今日中国教会的治理方式(型态),值得一读。文章较长,我们将分三次刊出。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20,(9)
正造就一个具有神学上讲得通、信徒能理解的教会观,借着基督将上帝的爱彰显在世间"大国里的小教会"~1是中国基督教访问团于1984年访问澳大利亚教会期间,丁光训主教在澳大利亚教会欢迎会上演讲时提出的观点。"大国"指的是中国,是中国教会所植根的土壤,"道"在这里成为肉身;"小教会"则是说基督徒占中国全国人口的极少数,这意味着中国教会初长成,是弱小的,需要寻求灵性生命的更新,以及在处境中的信  相似文献   

13.
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是50年代由爱国基督教、天主教界人士提出,得到党和政府大力的支持而确定下来的。我国宪法第36条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今天我们强调继续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宗教界与世界各国宗教界的友好交往日益增多,但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使中国各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面临新的挑战。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从政府部门来讲,要加强依法管理,坚决贯彻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政策;从宗教界来讲,要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增强抵制境外渗透的意识,坚定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决心和信心。这里我们邀请国家宗教局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就这一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是50年代由爱国基督教、天主教界人士提出,得到党和政府大力的支持而确定下来的。我国宪法第36条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今天我们强调继续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宗教界与世界各国宗教界的友好交往日益增多,但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使中国各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面临新的挑战。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从政府部门来讲,要加强依法管理,坚决贯彻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政策;从宗教界来讲,要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增强抵制境外渗透的意识,坚定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决心和信心。这里我们邀请国家宗教局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就这一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是50年代由爱国基督教、天主教界人士提出,得到党和政府大力的支持而确定下来的。我国宪法第36条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今天我们强调继续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宗教界与世界各国宗教界的友好交往日益增多,但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使中国各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面临新的挑战。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从政府部门来讲,要加强依法管理,坚决贯彻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政策;从宗教界来讲,要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增强抵制境外渗透的意识,坚定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决心和信心。这里我们邀请国家宗教局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就这一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是50年代由爱国基督教、天主教界人士提出,得到党和政府大力的支持而确定下来的。我国宪法第36条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今天我们强调继续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宗教界与世界各国宗教界的友好交往日益增多,但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使中国各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面临新的挑战。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从政府部门来讲,要加强依法管理,坚决贯彻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政策;从宗教界来讲,要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增强抵制境外渗透的意识,坚定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决心和信心。这里我们邀请国家宗教局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就这一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天风》1994,(8):25-28
“治好教会大家谈”迄今已连续发表4期,即将告一段落,由于篇幅关系,本期我们再从来稿中摘登一些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与大家见面,供参考。 这几期所发表的文章,围绕“民主办教”,就今天教会治理的各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综合起来看,似可在下列问题上形成共识: 一、民主办教是今天教会治理之路,表现在充分组织信徒参与并监督教会圣工,反对在教会中搞“一雷堂”、“家长制”的做法。 二、发挥地方自治的教会治理方式,包括完善地方教会规章、组织、人事,同时有效地发挥各级两会的监督、指导、服务功能(两会不是教会的太上组织),使教会治理形成两会——教会——信徒群众三者相互协调的有机体。 三、民主治教,但必须彰显神主,即各方面都追求“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谦卑寻求圣灵的引领,而不以人意取代神旨。这就要求教会的治理要从灵性上根本解决问题,把治好教会建立于个人与团体灵性素质的提高之上,使教会的治理能始终保持教会特征,杜绝种种为信徒所反对、为教会性质所不容的做法。 四、治理教会在具体的实施中,应当使教会的各项事工有明确的分工,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分工合作,分层负责,消除“挂职的多,尽职的少”的现象,使教会各方面事工井井有条、蒸蒸日上。 《天风》今年开展的治好教会的讨论受到读者广泛?  相似文献   

18.
英国苏塞克斯那一个传教二十多年的费里曼牧师,出版了一本名为《上帝与我们》的书,表露他不信上帝的观点,遭教会当局炒鱿鱼。不过,他却因此而获得其他牧师和许多教徒的同情及支持,认为教会当局不该解雇他。现年48岁的安东尼·费里曼牧师,日前在苏塞克斯郡史  相似文献   

19.
赵康英 《世界宗教研究》2011,(4):106-115,194
尤西比乌斯所著的《教会史》不仅是研究早期基督教和教会发展情况的宝贵史料,也是研究他本人宗教观的重要资料之一。《教会史》反映出尤西比乌斯的宗教观是由几种不同的神学观点组成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迫害神学"。通过对《教会史》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出,他的这种"迫害神学"在教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特征:早期是"异教迫害论";中期是"皇帝迫害论";而晚期则是"上帝惩罚性迫害论"。尤西比乌斯认为,所有的这些迫害其实都是上帝的安排,是上帝伟大计划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丧事与喜事     
金微 《天风》2005,(5):43-43
《天风》编辑部同工:你们好!我是教会的传道人,由于教会的传道人不多,一个人要干许多事,有时候上午参加完信徒的丧礼,下午又参加另一个信徒的婚礼。有些信徒对我的这种做法议论纷纷,他们说丧事、婚事同一天办不吉利,而我认为我们信耶稣的不受吉不吉利观点的影响,双方彼此不服,教会内因此起了不小的风波,请告诉我应当怎样做?福建曾玉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