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晓飞 《美与时代》2013,(12):131-131
数字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发展体现的非常重要,我们每天几乎都面对生活中的戏剧,而我们本身自己就是戏剧中的主角,我们通过对数字的控制来实现我们生活中一些不能完成或者是不能讲的故事,利用数字技术制作不同的戏剧化冲突,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充满生机,让我们对于生活多一些细节的观察,生活对于每个人本来就是一种戏剧,而我们就是导演,我们如何用数字的手段去导演我们的戏剧人生。  相似文献   

2.
<正>数字和语言相互联系。现代汉语中有相当数量的数字构词。这些词其用途不仅在于计数,它还承载了许多文化信息,形成一种数字文化现象,蕴含着民族的民俗、民风、思想感情、审美意识、思维模式等丰富的文化内容。中国是数学史最长的国家,人们的数字观念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数字构词的分析和探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汉语蕴含的丰富数字文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数控时代"的来临,人们愈发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应用,而设计与生活、艺术与文化中也都将找寻到"参数化"的身影。参数化设计是一种借助计算机运算能力来解决客观设计问题的工作方法,参数化是一种新的设计思维方式。因此,主要探讨了"参数化"数字技术革新在建筑设计的深入与反映,并借助案例分析有助于河南省建筑设计师探讨数字建筑的成形方式,用数字化手段实现建筑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4.
高琳 《美与时代》2004,(3):14-15
数字媒体现象20世纪是一个科技的世纪,在欧美,20世纪60年代的一场信息革命,使个人电脑成为计算机的主要形式。在这个空间中,自主地控制情感和信息,挑战我们对颜色、形状、声音、空间和时间的一般看法,并创造出一个动态艺术空间。由于IT业的努力,其所带来的数字技术的发展已经影响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我们所处的时代,各种传统媒体已经数字化。包括数字摄影、数字电影、数字音频广播、数字高清晰电视等,媒体之间的信息化交换全部由数字完成。而数字技术传播工具的发展,也以周进度变化,如数字相机、数码录音笔、Ebook、3G手机等等…  相似文献   

5.
自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之后,一代又一代的电子计算机更新和淘汰,世界逐渐进入电子信息时代,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被数字化所感染,数字化技术是一种新的生活理念和趋势,同时数字化的发展也影响着视觉传达设计的趋势,数字时代的视觉设计更具形象化,更富有表现力。本文将谈论数字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6.
数字资本主义是数字时代的资本主义新样态。这一样态在引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剧烈变革的同时,也使许多新自由主义者萌生数字资本主义将助推资本主义实现民主、自由、平等等规范性理想的正义幻象。作为批判数字资本主义的主要思潮,数字社会主义从“数字主义”“社会主义”“折中主义”等不同视角进行了置辩,但由于未能脱离资本主义制度形态的窠臼,最终导向失败。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不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没有“群众的世俗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资本主义非正义问题就不可能消解。所以以社会主义这一全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为基础,中国在数字时代提出了“数字中国”理念和方案,通过“数字中国”建设,中国不仅摒弃和超越了数字资本主义、数字社会主义的片面性,还创新和建构了社会主义“高阶正义”,丰富了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意雯 《天风》2014,(3):59-59
<正>[当代生活报数字报刊]第十届慕尼黑数字生活设计大会发布数据,2013年全球共有18.3亿部智能手机,每位手机用户平均每天查看150次手机,也就是说除休息时间外,每人平均每6分半钟看一次手机。社交场合只顾低头玩手机,在春节合家团聚的日子里,手机也悄然疏远了情感的距离。[随感]我们操控手机,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捷,却在不经意间被手机所操控。"低头族"的问题,在春节到来之际更加凸显出来,上亿人千里迢迢回家,就是为了和家人团聚,共度中国人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人类进化到识数阶段,可能就对不同数字赋予了吉凶、善恶的含义,可是对远古人们的这种认识缺乏记录和研究,不甚了解。自从有史以来,由于不同族群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同宗教和生活习俗的影响,不同族群的人们就形成对不同数字的偏爱、憎恶与忌讳,至今仍为相当多的人们所相信和因循。人们认为某些数字可以影响事物的发展、生活  相似文献   

9.
中秋佳节将临,我公司为了让那些家属不在上海的职工也能欢渡佳节,打算在中秋之夜为他们举行赏月晚会。公司工会为此发了通知,要求各部门把本部门的“单身职工”人数统计好报上来。各部门的数字报来以后,工会生活委员一汇总,发现“单身职工”的人数比工会原先掌握的人数多出了两倍。仔细一查名单,发现很多家在上海的职工也名列其中。这是怎么搞的呢?工会生活委员只好一一打电话到各部门去询问,原来是好几个部门对“单身职工”的理解与工会的意图不一致,这样统计上来的数字当然就不准确了!  相似文献   

10.
莫雷  周广东  温红博 《心理学报》2010,42(5):569-580
从儿童对数字属性的认识角度探讨一年级儿童在不同数字范围中采用不同表征形式的根本原因。两个实验均采用数字线估计任务,实验一测量一年级儿童在15cm数字线长度下0~100与0~1000两种范围上的数字估计;实验二测量一年级儿童对0~1000范围10cm和20cm数字线长度的估计。结果显示,无论在不同的数字范围还是在不同的数字线长度下,儿童对低端数字的估计均存在心理长度,即儿童倾向于将低端数字与固定的线段长度对应起来,且这种对应关系不随数字范围与数字线长度的变化而变化。心理长度的存在是儿童在不同数字范围和不同数字线长度中采用不同数字表征形式的根本原因,也是儿童对数概念的认识发展到等距水平时出现的一种独特特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与媒介的飞速发展,以数字媒体艺术为核心的多向互动式的电子文化传媒将艺术与科技紧密结合,渗透到当下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字媒体艺术最突出的特征是沉浸性和虚拟性。一方面,人们可以建云端美术馆、艺术家们可以借用科技做VR、视听艺术的沉浸式体验的作品,实现线上与线下的交互式体验,给受众的视觉和感官带来新鲜刺激的体验,拉近艺术与生活的距离;另一方面,数字媒体形成虚拟环境和空间,不断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交往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前,数字媒体艺术在不同的领域内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在这些领域中涵盖了数字化摄影、数字多媒体等各个方面。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呈现了多样性和系统性的演变,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大众的生活及行为。数字媒体艺术的价值感开始获得了广泛的理解和认同,并且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能忽视构成的部分,成为展示设计中最为基础的构成体系之一。借助数字媒体艺术,展示设计在空间展示、交互式展示、网络展示、移动终端展示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其所传达的信息量开始呈现出递增的发展态势,传播能力不断彰显,数字媒体艺术与展示设计的合理融合也不断加强,展示设计的展示方式不断创新,又反过来推动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网络,以自身的幻化无形的独特魅力征服了每一个追求刺激、渴望变化的现代人,在现实世界之外虚拟了一个空幻的数字空间,让疲惫的躯体在紧张、压抑的真实生活之外拥有一方灵魂的栖息地。而网络情感则应运而生,伺机潜入了都市里男女寂寞的心理空间,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亮丽的爱情风景线,在缤纷的网络世界中演绎了一个个哀婉动人的爱情神话。从汤姆·汉克斯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生活环境的关注也日益提高,这对环境艺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随着数字虚拟技术的发展,给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促进了环境艺术设计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人们对物品的实际价值没有评价能力,那些由一个个数字构成的价格,只不过是消费者的一场集体幻觉。所以,对企业来说,定价其实就是一场和消费者斗智斗勇的游戏。给价格选一个"造型"众所周知,数字9能给人一种更便宜和精确的感觉。其实,除了数字的大小,数字的形状有时也会影响心理感受。在沃尔玛的门店中,商品定价最常用的数字依次是5、8、0、3、6。在定价者看来,这种带有弧形线条的数字相比1、4、7这样锐利的数字更容易被顾客接受。提醒:需要注意文化环境对定价的影响,定价时尽量回避一些不吉利的数字。  相似文献   

16.
数字媒体已经成为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数字媒体对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基于家庭媒体生态视角,从媒体特征、家庭环境特征、个体特征探讨数字媒体对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其中触屏交互媒体、教育内容、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起到了保护作用;而快节奏、虚幻内容、背景电视等则具有破坏作用。未来研究应关注儿童个人气质在数字媒体对执行功能影响中的作用以及媒体对执行功能不同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胡林成  熊哲宏 《心理科学》2013,36(6):1369-1374
意识水平的研究发现,数字量的比较机制与物理刺激比较的机制是一样的;在无意识水平上的研究发现,数字加工存在无意识语义启动现象。我们假设,在数字的物理特性的比较任务中可能存在无意识启动效应和类SNARC效应。实验一的数字比较任务和数字的物理大小比较任务发现,在33毫秒的无意识启动条件下,数字语义比较任务和数字物理大小比较任务中都发现了类SNARC效应、启动效应以及Stroop效应。实验二的数字覆盖面积比较任务中发现,在33毫秒的启动水平,数字比较与数字覆盖面积的比较任务中均存在SNARC效应、Stroop效应和启动效应。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使用一种新方法,在连加条件下测量了11-14岁学生的数字短时记忆容量,发现数字短时记忆容量不仅随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而不断增加,而且与数字推理、数学成绩有很显著的相关,说明该方法是测量数字短时记忆容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期中国流行音乐的诞生至今,流行音乐似乎已经跟每个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同样流行音乐的传播形式也逐渐从电台、黑胶、光盘向现在的虚拟数字媒体音乐转变。在每个形式的发展过程中,设计包装的形式与材质更新成为推动其进步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数字音乐时代,实体唱片的革新与发展,将对未来流行音乐市场创造无限可能。  相似文献   

20.
沈模卫  田瑛  丁海杰 《心理科学》2006,29(2):258-262
数字数量的空间表征问题是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采用Fischer等人的实验范式,探讨了较浅程度加工时一位阿拉伯数字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空间表征,结果发现:(1)对数字进行较浅程度的加工(仅仅注视数字)时,在水平方向上出现了SNARC效应,即激活了数字在水平方向上的空间表征,数字数量按照小、中、大的顺序自左而右地映射到心理数字线上;(2)对数字进行较浅程度加工时,在垂直方向上没有出现SNARC效应,即未激活数字在垂直方向上的空间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