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继忠 《天风》1995,(12):28-29
同心合意是建立神的教会的最基本条件,二人不同心又怎能同工同行?着眼于今天的教会,使我由衷地感到同心合意的重要。 在圣经中,腓立比的教会是众教会所学习的榜样,在腓立比书中充满了欢喜快乐的话语。其原因何在,正像圣经所告诉我们的,“因为从头一天直到如今,你们是同心合意地兴旺福音。”(腓l5)  相似文献   

2.
早在1992年8月,圣经出版委员会在南京开第二届第一次会议时,与会同工同心合意地要编写一部圣经的注释本,以供应信徒灵性方面的需要。感谢主,经过6年多的工作,在参加撰写释文和编辑同工的努力下,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完成了这项事工,可以把《圣经简释本》这本书敬献在主耶稣基督的手中。 《圣经简释本》的新约单行本  相似文献   

3.
袁细雅 《天风》1995,(12):32-33
主耶稣离世前最长的一次祷告,称为大祭司的祷告。在主离世前最不放心其中一件事是门徒们能否同心合意。这也是今天教会所面临的问题。主耶稣愿门徒合而为一,像三位一体的神一样合而为一,彼此相爱。 魔鬼的希腊文名字是diabolos,原意为“撕裂”的意思,它撕裂了亚当与神以马内利的关系。它介入夫妻间,夫妻反目;介入朋友间,友人变敌人;介入同工间,同工成同攻。魔鬼明白同工间一旦互相猜忌,未能同心合作,教会事工必大受亏损。  相似文献   

4.
龙尚勇 《天风》1996,(1):29-31
泸州教会在四川教会中规模不算最大,各项事工的开展和其他教会一样,也没有什么独特的地方。但谈到教会青老同工同心合意兴旺福音的见证,在全川教会中却是有口皆碑的。 去年8月,我们因事顺访了泸州教会。  相似文献   

5.
吴恩平 《天风》2004,(4):12-13
经文:约3:30 耶稣基督的先锋施洗约翰所讲的“他必兴旺,我必衰微”这句话已成为千古宝训,激励了我们在基督里和睦相处,合而为一,感动了无数传道同工在主的工场上同心合意地建立教会,兴旺福音。尤其在我本人的事奉经历中,常常默想和对照,实在对我帮助不  相似文献   

6.
同工同行     
耶路撒冷教会很兴旺,“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地在殿里,且在家中擘饼”(徒2:46)。使徒们见证福音,祈祷赞美上帝,得众民的喜爱,主就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十二使徒和主的兄弟雅各、犹大,他们没有互相轻视,而是彼此相爱,同心合意地兴旺福音。由此,使我们想到当怎样与同工同心呢? 使徒保罗要我们“看别人比自己强”(腓2:3),是要叫我们看别人时,要多看别人的长处、优点,要我们心存谦卑。若把自己看得过商,就容易骄傲,若把自己看得过低,就容易自卑。对于传道人,自高和自卑都是不相宜  相似文献   

7.
田素良 《天风》2014,(9):34-36
常言道“教牧兴,教会兴”,意思是说如果教会的教牧同工热心爱主,同心合意,殷勤侍奉,教会就一定会兴旺。山东省淄川区基督教协会会长翟善水长老的见证,正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他在侍奉的道路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属灵生命上孜孜以求心里火热,在管理教会上任劳任怨真抓实干,在慈善公益上践行主爱,为主做出美好的见证,赢得了教内外一致的好评,带动了教会的复兴。  相似文献   

8.
赵秋芬 《天风》2010,(10):33-34
湖北省基督教两会于2010年9月7日至8日,举办了全省教职人员认定备案培训班,对全省教职圣职人员作一次普查式统一培训,在培训中根据参加者的情况,对符合条件的圣职人员发放教职人员证。湖北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汪振仁牧师鼓励同工们做好全省基督教教职人员认定备案工作,同心合意促进湖北教会创建和谐教堂的事工。培训结束后,湖北省基督教两会向参加培训的牧师们颁发了《中国基督教教职人员证》。  相似文献   

9.
福音老县年轻团队 在福建东部沿海,坐落着一个海滨小城罗源.这里是福音最早进入中国的地区之一,也是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有效排除异端侵扰、保持纯正福音的地区之一.之所以能出现今天这样的良好局面,我相信与罗源教会良好的教牧队伍建设以及同心合意的侍奉分不开.二十世纪80年代,"文革"后的罗源教会信徒人数从3322人(1979年)增至6347人(1991年),而全职牧者仅三位.1991年,余宝珍牧师息劳归主,将教会的担子——分布于5镇6乡的六千多信徒,交予刚从金陵协和神学院毕业一年,年仅29岁的郑孝贵传道.时光荏苒,二十年过去,这个人口仅25万、信徒约1.5万的小县城,在上帝的带领下,在同工们的共同努力下,拥有了今天共51位专职侍奉的教牧同工团队:其中牧师10位(副牧3位)、传道31位、社工2位、行政同工2位、后勤同工3位、神学生3位,男女比例为1.55∶1;其中70后同工17位,80后同工及实习传道20位,最年长者为94岁高龄的林敬先牧师,堪称数代同堂;国民教育本科学历者5位,神学本科学历者4位.  相似文献   

10.
俞伟忠 《天风》2011,(5):6-8
三.教会提高专职教牧同工待遇的必要性 1.是保障教牧同工现实生活的需要 要使教牧同工能"专心以祈祷传道之事"为念,那么保障教牧同工的基本生活需要是十分重要的。《哥林多前书》9章7节说:"有谁当兵自备粮饷呢?有谁栽葡萄园不吃园里的果子呢?有谁牧养牛羊不吃牛羊的奶呢?"从经文可以看出:教牧同工拿教会的工资是合乎圣经真理的。因为教牧同工也是人,他们有自己的家庭,也有亲戚朋友,礼尚往来,也需要生活。  相似文献   

11.
冀慎杰 《天风》2006,(23):24
教会是一个大家庭,教会的兴旺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肢体之间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彼此相顾,互相搭配,联络得合式,才能合成一个身体——教会。有一句格言是:“人心齐,泰山移。”这句千古流传的不朽格言诠释了同心合意的重要性。古往今来,人们把它作为座右铭和传家之宝,代代相传。同心合意对我们基督徒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它是神对我们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梅康钧 《天风》2002,(7):19-21
蒙神祝福和带领,中国基督教第七次代表会议在大家同心合意的祷告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大会的任务。我们不仅选出了新一届中国基督教两会的领导班子,同时,我们亦更清楚地体认,处在一个急剧变革、发展的新时代,如何更好地蒙神悦纳勤作“善工”,藉着圣灵的带领,使中国教会得着力量,同工同心;为办好中国教会竭力服侍。无论是圣经,以色列民族,或教会的历史都证明,神总是在时代和历史中寻找一个合乎他心意服  相似文献   

13.
甘玮红 《天风》2011,(4):24-25
教会需要同工热心参与侍奉,但是有的人因为无法和同工通力协作,甚至矛盾重重,因而十分沮丧,丧失了做主工的热情,实在令人惋惜。下面谈谈我与同工相处侍奉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4.
刘重明 《天风》1996,(9):40-41
1992年8月中国基督教圣经出版委员会开第二届一次会议时,蒙天父的带领,同工们受到同一的感召,要编辑出版一本有简要注释的圣经,以满足广大弟兄姊妹的灵性需要,旨在帮助他们释疑解难,可以更好地明白上帝的话语。在会上由校订小组讨论,初步决定了编写圣经各卷注释的人选,大都是国内各地教会和神学院对原文圣经有研究和灵性上有造诣的同工。会后由圣经出版委员会主任蒋佩芬同工联系与有关同工约稿,由原执行干事彭萃安同工协助。经过多次讨论。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11,(12):38-38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会,是一个呼唤领袖的教会。有人说领袖是核心、领袖是成败的关键。但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领袖,他需要什么样的装备,拥有什么样的魅力,才能影响众人,吸引众人跟从呢?以下几位同工对此阐述不同看见,相信对于教会同工们会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裔鸣 《天风》1997,(7):40-41
讲道工作是与神同工的工作。如何讲道,怎样才能把道讲好,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世上做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有正确的方法。有了正确的方法,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人根据多年的讲台经验,写一点讲道体会,愿和同工同道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17.
讲道工作是与神同工的工作。如何讲道,怎样才能把道讲好,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世上做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有正确的方法。有了正确的方法,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人根据多年的讲台经验,写一点讲道体会,愿和同工同道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18.
麦子 《天风》2014,(6):24-25
本文所要探讨的是教会负责人与其他专职同工之间的关系。教会里同工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教会事工的开展,正确处理好教会负责人与其他同工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王恒玉 《天风》2014,(9):42-43
教会同工流失的问题,在农村基层教会尤其突出,且近年来一直处于高发趋势,有增无减。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同工的流失?有什么办法改变这一现象?笔者愿结合自己的侍奉经历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要注重同工的选择、培养教会的同工、传道人,大多是经过专门学校学习和系统培训后才走上侍奉之路的。在教会不断复兴的今天,造就一批传天国福音的同工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吴恩平 《天风》2010,(9):60-61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时代,二十一世纪也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但对于我们教牧同工来说,应该是挑战大于机遇。如何重视加强教牧同工的自身建设,在敬虔上操练自己,在耶稣基督至圣的真道上造就自己,提升自己的信仰素质和道德素质,丰富自己的生命内涵和属灵知识,不断地固本强身、与时俱进,是一个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