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应青松观香港道教学院的邀请,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中国道教学院副学院长李养正以及中国道教协会研究室尹志华一行三人,于2001年1月18日至22日,参加了香港道教学院成立十周年庆典暨“道教教义与现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参加此次活动的还有来自北京、上海、成都、厦门、广州、香港、台湾等地以及日本的学者30余人。香港道教学院成立十周年庆典于1月18日晚在九龙逸东酒店隆重举行。香港青松观董事局主席、香港道教学院院长蔡惠霖先生致欢迎辞,香港道教学院副院长赵球大先生介绍了学院十 年来的工作情况。应邀致辞的嘉宾有:日本…  相似文献   

2.
中国道教学院首次出访香港获圆满成功应青松观──香港道教学院的邀请,中国道教学院赴港教学经验交流团一行12人于1996年3月19日至27日成功访问了香港道教学院、青松观,并参访了香港道教联合会,及蓬瀛仙馆等十多处道教官观。交流团由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中...  相似文献   

3.
南充市芦溪老君山道观青年道士侯至心年少出家,虔诚学养修道,梦寐以求到中国道教最高学府深造。今年中国道教学院在四川数十名考生中仅录取几名学生,幸运地是,侯至心名列其中。接到录取通知书,小侯又喜又忧。喜的是自己多年来的愿望有望实现;忧的是其他学生均系宫观出资学习,唯  相似文献   

4.
中国道教协会道教文化研究所和中国音乐研究院于1990年6月3日在北京白云观联合举办了道教音乐研讨会。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兼道教文化研究所所长闵智亭道长,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白云观监院兼白云观道乐团团长黄信阳,中国音乐研究院院长乔建中,山西恒山、辽宁千山无量观、上海白云观、湖北武当山、苏州玄妙观、北京白云观等道乐团领队、代表,以及在京和各地方的部分音乐工作者、宗教事务部门的有关领导,共五十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会上闵智亭所长就道教音乐的产生、发展和它的影响作了发言。各地方道乐团代表介绍了他们发掘、整理当地道教音乐的工作情况和研究成果。研究会上共宣读论文十余  相似文献   

5.
胡锐 《宗教学研究》2003,1(2):104-107
本文通过对南北朝时期道教宫观的发展情况的分析,指出南北朝时期是道教官观发展的成熟时期,在这一时期,道教官观在神仙信仰、斋醮仪式以及官观的组织和管理制度方面已经与前期道教有了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道教将出世解脱与入世修行相结合,具有重视现实伦理的特点。道教孝道观总体上吸收借鉴儒家孝道伦理,既有善事父母的基本要求也由孝推忠,将孝道泛化。但因道教宗教目标与儒家入世理想的差异,道教孝道观又有自身一些特征,主要体现为将宗教目标贯注于养亲荣亲的孝道内涵中、将孝道发展为保养身心的修炼操作技术以及在孝道观中推尊母亲的地位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有心研究泉州道教舞蹈的同志们往往因寻不到有关的历史文献记载,而感到无从下手,确是困难重重。为了探寻道教舞蹈的渊源,1957年市文化局局长许谷芬同志派我与赖泗海走访了鲤城区的两处宫观,向“天公观”(即元妙观)的两位道教老艺人和东岳大帝庙的秀元老艺人求教,才对它的历史有了一知半解。  相似文献   

8.
《中国道教》1989,(4):51-53
上海市道教协会道学班,创办于一九八六年三月,于一九八七年七月十日结业,历时三年四个月。自开学以来,一直得到上海市宗教事务局的关怀和支持,因而使道学班园满成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落实过程中,上海道教恢复了一些庙观,庙观需要道士,正常的宗教活动需要道士,兴办道学班是发扬道教优良传统,继承道教遗产的需要。近四十年来,上海道教没有培养过青年道士,能够找到的道长,都已年逾古稀,  相似文献   

9.
老庄道家是道教的理论来源之一,道教学者葛洪总体上对老庄持维护态度,但也在生命观和政治观上对老庄提出了批评。通过认真辨析《抱朴子》中"道家"和"黄老"的内涵,以及葛洪对老庄道家的态度,可以看到葛洪的道教仙学既批判地继承了黄老之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黄老之学,这是葛洪道教仙学的独特性所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马伯乐道教学术遗稿的法文(两版)、日、美四个版本为线索,分析说明20世纪初至今的海外道教学术观的确立、发展、争鸣以及变化趋势。认为20世纪初欧洲的道教研究的重要传统开始形成,但直到20世纪中叶,道教独立的学术研究地位尚未完全确立;20世纪下半叶则有多种学术争鸣,海外主流道教学界重新找回并大力发展了20世纪初确立的道教学术观,即一种整体、流动、发展、历史的道教学术观。  相似文献   

11.
很久以来,我们就向往着参谒陕两省的道教胜迹,特别对中国历史上第一座道教宫观——楼观台,更是怀有仰慕之情。一九八六年秋,为搜集编辑《洞天胜境》的资料,有机会参访了周至县古楼观、西安市八仙宫,华阴县西岳华山诸庙以及户县重阳万寿官,夙愿得以实现。虽来去匆匆,历时不过十天。胜境之壮观和道友们真挚的情谊,都深深地印在心底,至今不能忘怀。道教第一福地——楼观台在天高气爽,黄熟红笑的大好时节,我们来到了古楼观(亦称楼观台)。楼观台在终南山北麓,秦岭山峦叠嶂,古木参天,橡林  相似文献   

12.
<正>11月27日,中国道教协会在香港青松观举办2018内地与港澳道教界迎春联谊会。这是自中国道教协会建立内地与港澳道教界新春联谊机制后,首次在香港举办该项活动,得到了香港道教联合会和香港青松观的大力支持。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道长,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凤林道长,副会长赖保荣、董中基,副秘书长杨世华;香港道教联合会主席梁德华,香港青松观主席黄健荣;澳门道教协会理事叶倍延;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焦洋,以及香港各道教团体、宫观的代表等出席联谊会。  相似文献   

13.
人们但知道教音乐风格独特,通异于世俗音乐,但却不知其所以然,更不能从宏观简约的理论高度加以把握,其原因是对道教的音乐观尚无所知。本文以道教经典文献为据,从局内人的角度,对道教音乐观作了初步研究,认为道教音乐观与通常的音乐观全然不同,它受神学信仰的制约,无论其本体现,功能观和审美现都贯穿着浓厚的神秘玄虚色彩,并对道士的音乐心理和实践都产生了直接影响,从而构成了道教音乐独树一帜的阴柔美风格。独特的道教音乐观对当代社会中音乐审美情趣的拓展和人体科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14.
论道教老学     
在道教史上,一批道教人士先后诠释《老子》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由此形成了道教老学极其丰富的内容。道教人士解“老”,既对《老子》展开哲理性的诠释,又从信仰层面出发,进行具有道教特色的发挥。本文在梳理汉魏六朝至明清道教老学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提示了道教老学的基本精神:道教本位、生命关怀、积极入世。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道士的素质、培养道教人才,浙江省端安市道协(筹)于今年农历四月初一再次在梅头东岳观举办道教教务进修班,学员30余人。坚持每月固定农历初一、十五日授课,聘请知识渊博的老道士方林生、陈成文等授课。学习内容有政治,国乐敲打、吹拉,道教科仪等。  相似文献   

16.
“道由人显” ,要使道教优秀文化发扬光大 ,福臻人群 ,必须有一代又一代德才兼备的道教人才。中国道教学院是中国道教协会主办的唯一一所全国性道教高等学府 ,十多年来 ,为道教的承传发展和弘扬培养了一大批合格人才。在办学过程中 ,海内外各界热心道教事业的善信大德的捐助 ,为培养合格的道教人才 ,弘扬道教文化做出了很大功德。多年来 ,香港谭兆慈善基金、香港圆玄学院、香港道教青松观、香港蓬瀛仙馆、台北文化三清宫等先后给予中国道教学院以很大支持 ,使学院的办学条件逐步得到改善。香港谭兆慈善基金热心宣传道教文化 ,助印《太上老君…  相似文献   

17.
应香港道教信善紫阙玄观邀请,北京白云观道侣刘之维、黄信阳、赵太安、李明阳及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黄明五人组成“北京白云观道教访问团”,在团长刘之维带领下,于一九八七年五月八日至十三日,对香港道教一些宫观进行了访问。五月八日晚十时,广九专列抵达九龙。信善紫阙玄观观主禤世聪、罗紫彦、和香港道教联合会付主席吴耀东等十多位香港道长亲自到车站迎接。五月九日下午,到信善礼义玄宫参加了隆重地开光典礼仪式。赠送了《全真早晚坛功课经》和礼品壹对珐琅瓶。晚九时,到信善紫阙玄观朝拜了祖师,观瞻了该观仪容。宾主进行了融洽地交谈,互相赠送了礼品,并摄影留  相似文献   

18.
书讯     
书名邮购价都市中的佛教55.00元虚云老和尚的足迹23.00元道教内丹修炼34.00元道教神仙与内丹学34.80元基督宗教知识辞典92.00元正法眼藏42.00元基督教宗教研究(第六辑)34.00元律法书·叙事著作解读21.00元诗歌书·智慧文字解读21.00元论《宝髻本缘》和宝髻的施舍21.00元西山四祖14.00元似花非花——佛教美学观18.00元和合为尚——佛教和平观18.00元聚散因缘——佛教缘起观18.00元清净国土——佛教净土观18.00元月印万川——佛教平等观18.00元出入自在——佛教自由观18.00元道教礼仪25.00元藏密观音造像28.00元慧镜斋文萃32.00元道教旅游指南…  相似文献   

19.
隋与唐初是从山林道教到都市道教的转型期,也是中古道教从领户治民到出家住观的转型期。随着大一统帝国的再造,此前分别发展的南、北道教传统也进一步整合,而隋王朝的新都——大兴城逐渐成为全国道教文化的中心。经过考证,可知大兴城共有十座道观,其中道士观八座,女冠观二座。除了三洞观、澄虚观、灵感观等三座道观始置年代不详、玄都观于开皇二年从长安故城迁来之外,其余六座道观均始置于开皇六年至八年之间,其中四座更与隋文帝直接相关。本文结合传世文献与石刻、敦煌文书等出土文献,细致梳理了这些道观的置立及其在唐代的发展变化。可以说,虽然唐长安城在不同时期陆续新建了许多宫观,其中一些更曾显赫一时,但是,始置于隋代的这些道观依然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隋与唐初的佛道论衡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们是长安道教文化的底色。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 ,道教在形神关系问题上是主张形神统一、形神不离的。与基督教的灵肉分立和佛教的形灭神不灭之说比较而言 ,这可说是道教形神观的一个特色。不过应注意 ,道教的形神观有时呈现出很特殊的表现形式 ,若不加以辨析 ,极有可能对道教的形神观产生误解 ,即认为道教并不是一贯主张形神不离和形神统一的。比如 ,道教内丹术所体现出的形神观念就是如此。我们在此试对其加以简要分析 ,目的是证明道教的形神观虽然表现形式有异 ,但始终坚持了形神不离和形神统一的立场。道教既然主张形神不能相离 ,就必然以某种方式将二者合在一起。在道教中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