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妙 《中国道教》2009,(6):11-11
2009年10月28日至30日,在道教正一派宗师陈莲笙道长羽化一周年之际,上海道教界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来自海内外道教界的代表及从事道教研究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活动。  相似文献   

2.
大师走了,以92岁仙寿高龄;大师他没有走,音容宛在,德昭后世,风范长存. 认识陈莲笙道长是在23年前的1986年中国道协代表会议上.当时我在中国道教学院专修班上学,列席了那次代表会议.记得陈莲笙道长虽然已年近古稀,但身体健朗,精神矍铄,容颜慈祥.  相似文献   

3.
应台湾高雄文化院和台北文化三清宫的邀请,中国道教协会首次组成道教文化交流团,于1994年11月4日赴台进行道教文化的参访和交流。担任交流团团长的是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道教协会会长陈莲笙道长;团员是来自上海、江苏、湖北、山东、湖南、浙江、辽宁、陕西、四川、北京九省二市和中国道教协会的四十一位道长组成。  相似文献   

4.
今年87岁的陈莲笙老道长,是我国道教界名宿,正一派授 大师。他出身于道教世家,1949年前,就已成为上海道教界小有名气的青年高道。1957年,上海市道教协会筹委会成立时,他被选为秘书长。1985年,上海市道教协会正式成立,他当选为副会长兼秘书长,1990年当选为上海市道协会长。陈莲笙道长还是中国道教协会第一、二、三、四届理事,1992年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副会长。1998年,在中国道教协会第六届代表会议上,为了培养青年,奖掖后进,他坚决要求从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的位置上退下来,被聘为中国道教协会顾问。 道教世家    …  相似文献   

5.
陈莲笙道长生于1917年10月25日,上海市人.历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中国道教协会顾问,上海市道教协会会长.上海市道教协会名誉会长,上海城隍庙住持,上海道学院院长,<上海道教>杂志主编,上海市宗教学会理事,上海市政协第七届委员,上海市政协第八、九届常委等职.  相似文献   

6.
正一授箓三大师简介正一授监度大师陈莲笙陈莲笙,上海市人,出生于1917年10月25日。原名吴良叙,5岁时,出嗣于姨父陈荣庆为子,遂更姓名。陈荣庆乃当时上海道教正一派著名法师,陈莲笙便自小生长在这世代信奉道教的家庭,自然深受薰陶,虔诚奉道。1929年,...  相似文献   

7.
谢宗信、陈莲笙是道教界德高望重的两位老道长,长期以来,为爱国弘道、发展道教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国道教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上,两位老前辈都主动提出从领导岗位退下来,让年轻人走到前台,担负重任。会议结束后,本刊记者采访了两位道长。陈莲笙道长今年8...  相似文献   

8.
应台湾高雄文化院和台北文化三清宫的邀请,中国道教协会首次组成道教文化交流团,于1994年11月4日赴台进行道教文化的参访和交流。担任交流团团长的是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道教协会会长陈莲笙道长;团员是来自上海、江苏、湖北、山东、湖南、浙江、辽宁、陕西、四川、北京九省二市和中国道教协会的四十一位道长组成。 道教文化交流团在台湾主要进行了三个方  相似文献   

9.
我敬爱的恩师陈莲笙大师于2008年lO月29日仙逝了,作为他的弟子我深感无限悲痛.尽管恩师已经病了好长时间了,可我还是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事实.恩师的音容笑貌、与恩师交往相处的场景在我脑海里时时浮现.翻出与恩师的合影,回忆恩师时常对我的教诲,阵阵酸楚涌上心头,滚滚热泪欲夺眶而出.跟随恩师多年,从他老人家身上学到了很多宝贵东西,他那高尚的风格、崇高的品质以及宽广无私的胸怀使我深受教益,他那赤诚的爱国之心、虔诚的爱教之情以及他为道教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成为我终身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10.
道教与旅游──道教旅游文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道教神仙思想的产生与旅游的关系,“游”在道教中独具的宗教精神象征意义及旅游在道教宗教实践中的作用和意义做了分析,指出道教与旅游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道教旅游文化是道教文化的重要内在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11.
1997年7月15日,新加坡道教总会于狮城隆重举行成立七周年纪念庆典,在盛大的庆宴大会上,新加坡各道教组织和宫观庙宇的代表及信众近千人聚集一堂。道教总会名誉顾问。新加坡劳工部长李文献受邀主持了这次盛会。道教』总会主席林泽连在庆祝会上致词。道教总会名誉顾问、国会议员洪茂诚与会务顾问何家良也出席了盛会。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陈莲笙、秘书长李文成、副秘书长张继禹、常务理事杨世华及上海道协、江苏茅山的代表应邀到会祝贺。陈莲笙副会长代表中国道协向新加坡道教总会主席林泽连赠送了纪念品。受邀到会祝贺的还有来自中国台湾中…  相似文献   

12.
中国道教协会顾问、原副会长.上海市第七届政协委员,第八、九届政协常委,上海市道教协会名誉会长、原会长,上海城隍庙住持陈莲笙道长于2008年10月29日23时42分在上海羽化升仙,享年92岁.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考察历史上道教的经典文献及教团活动,认为以往学界有关道教核心信仰的认识并不全面,即比较强调修炼者自己获得解脱的一面,而忽视了在此过程中帮助他人获得解脱的一面。事实上,"度己"与"度人"(度他)在道教中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乃是"成仙"信仰的一体两面;"度人"(度他)不仅是"成仙"信仰最终实现的必要条件,而且是推动道教教团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宗教史研究的开拓者,陈垣是最早阅读《道藏》、对道教和道教研究持科学态度的学者之一.他在道教史料学、金元道教史、道教与历史上其他宗教的关系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中国的道教学术研究影响深远.陈垣的道教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早期道教研究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5.
廼贤是中国诗史上唯一的葛逻禄诗人,在当时诗文声名极大。他浸染于道教文化,和玄教大宗师吴全节等高道相交甚善。道教文化影响着廼贤的价值理念、生活方式,丰富了他诗歌的主题。廼贤常选取“山”、“鹤”等凝聚着道教文化的意象;诗中清奇的神仙境界,时寄退想。延贤的涉道诗篇,反映了元代道教盛行的一些情况;见证了色目人溶于中原文化,受到道教影响的史实。  相似文献   

16.
任继愈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宗教学家、哲学家、图书馆学家,是集大成于一身的学者。在儒释道三教的思想研究与资料整理方面,他都用力甚深,皓首穷经。他的儒教与佛教思想已经为我们所熟悉,但他关于道教的思想和主张,后辈学人的开发与推广还不够多,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他的道教思想做一个梳理,决不能辜负了老一辈学者的辛勤耕耘。  相似文献   

17.
10年前,上海道教协会编辑出版了陈莲笙道长的著述《道风集——道教的发展和道士的修养》。今天,在陈道长九秩松寿的日子里,又出版了这本书的增订本,可以说是锦上添花。增订本《道风集》与初版《道风集》相比,内容上更加充实,增加了陈道长近十年来的著述;编排上作了修正,并加入了许多珍贵的照片,使整本书显得更为生动,不仅具有阅读价值,而且增加了收藏价值。该书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大32开,封面上印有陈老道长的大幅道装照片,装帧上显得大气且富有道教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18.
劳格文在熟稔审视西方道教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如何解读道教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他认为,道教仪式包含着中国人对宇宙以及人自身的整体认知、经验及精神诉求,因而从仪式的角度来观察、诠释道教,可以更准确、深刻地把握道教的本质,并可以此来反观西方宗教文化传统。这一思考,反映了西方汉学界在道教研究视角和方法论上的转换。  相似文献   

19.
11月12日至13日,<上海道教>创刊二十周年庆典暨道教文化建设研讨会在上海隆重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中国道教协会和各地方道教协会所办期刊的主编和有关专家学者等近50人.  相似文献   

20.
上海城隍庙道乐团以道教音乐为载体,向日本人民展示了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促进了两国道教界的交流,为巩固中日两国的友好情谊作出了积极贡献。身处喧闹的景区,上海城隍庙独守一份清静。门外游人如织,熙来攘往;门里道韵悠扬,仙乐飘飘。自2003年成立以来,上海城隍庙道乐团的道长们凭着对道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