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主教认为,人和世界都是天主的创造物和恩赐,因而人的一切思想行为都应以天主的意志为标准。据圣经所载,天主在西乃山与以梅瑟为代表的以民立了旧约,以后又借基督与全人类立了新约。新旧约是天主与人类之间的双边盟约,而尤其是新约使全人类成了天主的子民,新兴的以民,天主成了我们新选民的天主,他将赐予我们全面的救恩。而天主对我们的要求,就是新约中的福音精神,即天主十诫之中的爱主爱人或爱国爱教。而保证这一双边盟约实现的重点,就我们基督徒来说,无论是对天主,对他人还是对自己,都在于诚实守信。  相似文献   

2.
    
修道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不知被多少人问过。修道的真正含义到底是为什么?人们常讲到天主是爱,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开始越拉越选。人们所追求的是自己的目标,利用各种手段满足自己心灵的那份欲望。我们作为修道人是否被这一切所同化呢?对周围的人、事物都漠不关心,我们的心正在慢慢的偏离耶稣交给我们的爱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冀慎杰 《天风》2004,(5):32-33
心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对我们基督徒而言更是如此。我们是相信耶稣的门徒——信徒,我们的信总是和心连为一体。圣经告诉我们“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4:23)。愿上帝保  相似文献   

4.
人生要学会珍惜,珍惜身边一切值得珍惜的物和人;人生也需要学会放弃,放弃一切不值得珍惜的事情和东西。下面是人生中该放弃的七个东西,你已经放弃了吗?放下压力——累与不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开心的,不开心的,都在心里安家落户。心里的事情一多,就会变得杂乱无序,然后心也跟着乱  相似文献   

5.
小引物转心移,春夏秋冬,植物发芽、开花、人类出生、成长、死亡。千万年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动物、人类都遵行着各自的规律。天、地人都需按各自的规律和谐的运行。天给人创造了一个生活的空间,而地是养育人生存下去的唯一基础,人在天所创造的空间中是主角,但人若想在这空间中长久地生存下去必须做到,与天长久合好,并管理好地上的一切,人必须与二者和谐共存,方可长久生存。天人的和谐天主说:“让我们照我们的肖像,按我们的模样造人,天主于是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就是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创1:26-27)人是天主照自己的肖像创造出来的,所以人就应…  相似文献   

6.
李诚南 《天风》2005,(4):12-13
经文:箴4:23 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4:23)。心是一切行动的源头,有什么 样的"心"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心灵是根系,行为是果实,有了健壮的根系,才会结出丰硕的成果。所以基 督徒保守自己的心很重要。只有自己的心扎根于基督里,才能活出基督,是光是盐,才能照亮温暖别人,让自 己及周围的人生活得有滋有味,如同淡如白水的汤中加入了盐巴。我们基督徒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十心"。  相似文献   

7.
    
你要保守你的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4:23)。信主要有坚定心,吃苦忍耐要甘心。治死旧人下狠心,仇敌身上用爱心。对人要有怜悯心,掌权者前顺服心。父母身上尽孝心,弟兄姊妹要关心。凡事都要凭信心,一切体会主的心。时刻与主心连心,天天查看自己心。不让撒但迷惑心,求主圣灵住在心。时刻存着客旅心,除去贪恋世俗心。主的恩典记在心,美好天家挂在心。  相似文献   

8.
你们要完全     
阚保平 《天风》2002,(5):14-15
我们所读的经文里,耶稣是在谴责法利赛人,批评他们特别喜欢在人面前装模作样,好像自己多么敬虔、多么虔诚,但实际上他们心里都是罪恶。作为一个有信仰的人,他们一切的外表似乎都有了:祷告、圣经又熟、经常禁食,又不做这个又不做那个,但唯独内心没有;耶稣对法利赛人的批评也是对我们的要求,要求我们在我们的生活中避免像法利赛人一样;他要求我们  相似文献   

9.
聂福玲 《天风》2012,(8):40-41
圣经的教训非常注重个人的伦理责任,表明基督徒是以基督的心为心,要爱人如己,要在世上作光作盐。本文尝试讨论圣经旧约中的《利未记》4章22节至23节,从诚实守信角度看人的社会责任。一、以圣经为基础认识诚实守信的深度旧约中,约的观念在上帝与人的关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广霖 《法音》2012,(8):44-48
现代修学者的差别相我们知道,对于已然觉悟的圣者来说,世出世间一切所行都是在行愿,然而在诸学人中,毕竟都还在凡(在圣至少已经无学、而不再是学人了,这里不谈示现),在凡就不是一句放下就可以彻底解决的,就会有了种种方便、种种法相。当然从最本质上说,学佛是让我们觉悟、了脱生死的,但我们就可以此不顾世间亿万生灵、什么都不做了吗?当然不能。药师佛用治病救人接引众生;以算命为业算邪命,但如果做为接引众生起信的方便呢?这个就要看发心,看你发的是贪心还是菩提心,以佛菩萨的心肠入世,世间法就是佛法,没有一法不是佛法;以凡夫心度量佛法,一切佛法都是凡夫法。在了解佛教不深的人眼中,可能认为烧香礼佛、诵经守戒、吃素行善就算是学佛人了,其实这些最多行的只是人天善法,当然这也很好,种善因得  相似文献   

11.
正天一亮,一切又恢复了运转。早餐吃面包片还是麦片?黄油还是果酱?还是黄油加果酱?紧接着一张清单飘过来,上面写满了要见的人和要做的事。跟这个人要说点儿啥?跟那个人要说点儿啥?我真的必须干这种脏累差的差事?这个糟糕的周二终于过完了,我得喝一杯放松一下,明天就戒……一整天,我们都在和自己的欲望与冲动斗争,并尽量使它们和我们的道德模范保持一致。但是,这种纯概念化且几乎永不变质的道德感,对有些  相似文献   

12.
有位心理学家曾说过:说谎是人的本能。说谎 在现实生活中是相当普遍的,它并不是像人们所说 的那样可怕,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在我们的传统的正统教育中,我们强调要培养 学生诚实守信的品格。的确诚实守信是一种良好的 品质。但我们不能强求学生不分场合一律要求诚实 守信,我们应该对诚实守信与不说谎进行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3.
天黑好赶路     
正逆境使人成熟,绝境使人醒悟;麦穗越成熟,就越懂得弯腰;而人越懂得弯腰,才越成熟。不要把别人对自己的放弃,变成自己对自己的放弃。人生的日子,都是越过越少,剩下的日子,都是越来越重要。所谓顺其自然,并非代表我们可以不努力,而是努力之后,我们有勇气接受一切的成败。当你受到意外的打击时,与其逃避,不如将困境视为成就的  相似文献   

14.
作为各地教会的主要负责同工,是蒙神拣选,得肢体信赖,担负着重任的教会领袖。我们的自身建设非常重要,因为教会牧者对教会的属灵光景有很大的责任。自身建设的方面很多,我认为还是保守、守护着自己的思想、意念、情操、心灵最要紧,因为灵命的泉源是由心而出(箴4:23)。内心的造就有追求的一面,如信心、爱心;有治服的一面,如贪心、傲心。现在我提出“免去一切的贪心”(路12:15)  相似文献   

15.
昕暘 《思维与智慧》2005,(10):62-62
我不想说不我不想说不也许这个字眼太残酷它把一切否定将现实变成虚无我不想说不也许这个字眼太恐怖它把一切否定将美好变成痛苦我不想说不也许这个字眼太跋扈它把一切否定将正确说成错误我不想说不也许这个字眼太顽固它把一切否定将可爱说成可恶我不想说不真的,这个字眼太盲目只要还有希望就不该认输一个人用别人的嘴巴说自己不用自己的嘴巴说别人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不用别人的眼睛看自己评价一个人没有金钱我们说他穷困潦倒一个人没有内涵我们说他才疏学浅可是一个人没有进取心我们会说他无药可救笑出坚强的灵魂碎过的心重新拼合而成罅隙…  相似文献   

16.
古人常以天、地、人并列,认为人生于天地之间,可以沟通天地、参赞天地之化育。要对天地人有一系统的认识,必须将三者看做是一个整体,彼此之间互为缘分,相互牵连。首先,天地人是自然的一切。天、地、人各有所道,人生存于天地之间,要尊敬和爱护天地,对天地怀有一颗敬畏和信仰之心,安守本分,奉行天理、恪守自然之法则。其次,天地人是人本的一切。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应该尊重自然,尊重生命,以人为本。再次,天地人是心外的一切。世间万物的发展都是有因果的,我们要去体悟这种因果,不能盲目的将责任推于外界。最后,天地人是心内的一切。天地人应与我的心结合起来。世界是我心里的世界,人类是我心里的人类,一切都是与我相关的,大家彼此因缘共同而产生了关系。  相似文献   

17.
“心”,在佛教中有着最为丰富的诠释。认识自己的心,把握自己的心,自如地运用自己的心,最终超越一切束缚,得到涅槃寂静之乐,这是非常美妙的境界。当年佛陀证悟到了这个境界,便从内心流出无尽的悲悯,以圆满的智慧,向我们揭示了“心为法本,心尊心使”的真理。了解心,无疑就是了解了一切事理的根源,而智慧地运用此“心”,就能引导一切众生走向幸福美满的生活。“心”本来是自然的、清净的,没有造作,不染纤尘。如同静静的湖水,内不涌动,外无波澜,映现万事万物,明明朗朗。而心的这个“本来”,被无明烦恼障蔽后,变得杂乱垢染,念念无常,如同湖面起…  相似文献   

18.
淡泊,是人生的一种心境。其意是,把一切看得很淡。只是我们那一颗浮躁的心,并不是说淡就能淡的。人世间里,风云难测,人在世上,喜怒哀乐也不好控制。总想让自己的心淡泊起来,总想让自己的面容显得安详。做到了这些,你即使经历风吹雨打,电闪雷鸣的时刻,也能以一位智者的心态步入一个春光灿烂、艳阳普照的精神园林。  相似文献   

19.
陈逸鲁 《天风》2009,(9):13-15
神学教育是心的教育,教导神学生有一颗理解和爱上帝的心,有一颗爱国家和爱人民的心,有一颗爱教会和爱信徒的心。一个人在神学院里工作,是真心还是假意、是全心全意还是出自私心私意,学生都看在眼里。老师是仅用知识去教授还是用心灵去教导,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20.
神爱的眷顾     
吴颖 《天风》2005,(6):52-52
全家每一个人都真诚地信了主。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归于——我们的家如今是一个基督徒的家庭,全家每一个人都真诚地信了主。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归于神深广温暖的爱。没有神慈爱的眷顾,我们家就没有平安喜乐。正如圣经中所说的:“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8:28)当然信主不光是为了得益处,更重要的是神使我们有了与患难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也给了我们世界上难能可贵的平安和喜乐。说起我们家信主的因缘,真是神奇妙的大能在作为。在我们这个家庭里,妈妈、哥哥和我都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