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
葛美华 《天风》2006,(2):42-43
今就“不要惧怕,只管站住!”为题分四个方面与兄弟姊妹共勉。一、站稳根基 1、以色列人的软弱以色列人靠着上帝的能力(上帝藉着摩西降十灾出埃及),带着上帝的应许(上帝应许以色列人到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迦南)离开为奴之地埃及。当以色列人满怀喜乐,靠着上帝的带领向迦南美地行进中,上帝却任凭法老的心刚硬,目的是上帝要在法老和他全军身上得荣耀,让埃及人知道上帝的能力。以色列人行至红海边上靠近比哈希录对着巴力洗分,在他们安营的地方法老一切的马匹,车辆,马兵与军兵追到以色列百姓,以色列众人面对的是前  相似文献   

2.
火蛇与铜蛇     
陈志华 《天风》2010,(2):37-37
以色列人在旷野的行程中屡发怨言,招致神怒,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最为严重且为人熟知的一次可能是记载于《民数记》21章中,“百姓因这路难行,心中甚是烦躁,就怨精神和摩西,说:“你们为什么把我们从埃及领出来,使我们死在旷野呢?这里没有粮,没有水,我们的心厌恶这淡薄的食物。”其结果就是火蛇进入以色列营中,咬死很多人,在百姓悔改的哀求声中,  相似文献   

3.
教堂幽默     
单信 《天风》2018,(9):53-53
还要赞美一青年见一男孩手捧圣经欢乐高喊:"赞美主!赞美主!"问其故。男孩说:"《出埃及记》中上帝叫红海分开,使以色列人安然过去,上帝真是太奇妙了!"青年故意说:"你不知道,那时红海的水只有十英寸深,以色列人是涉水过去的。"男孩愣住。青年得意地走开。未走几步,只听见男孩又高声说:"赞美主!赞美主!"青年返回问:"怎么还要赞美?"男孩答:"我发现上帝比我所想象的还要伟大,他只用十英寸深的水就把埃及法老军队给淹死了!"青年一时语塞。[感悟]既然信仰超越之神,就当相信超然之神迹!  相似文献   

4.
陈志华 《天风》2011,(2):10-10
在耶和华的帮助下,约书亚带领以色列百姓以所向披靡之势挺进迦南,得为业之地,不论是涨溢的约旦河水全然断流,还是坚固的耶利哥城墙的猛然倒塌,无不显示出上帝独行奇事的大能。但在约书亚率军与五个亚摩利王争战时,出现了更让人难以置信的天象奇迹:"当耶和华将亚摩利人交付以色列人的日子,约书亚就祷告耶和华,在以色列人眼前说:  相似文献   

5.
以色列人最初在西奈旷野流浪时,摩西命令犹太人的祭司和利未人在安息日和其他犹太节日,为人们诵读《妥拉》,传授犹太教的律法意识,每7年为一轮。以色列人离开西奈旷野后,在每周一和周四早上也开始诵读《妥拉》,因为这两天既是集市日又是法庭开庭日,听众很多。到公元1世纪前,按时诵读《妥拉》已形成制度。由于历史的变迁,境遇的不同,居住在巴比伦的犹太人与巴勒斯坦的犹太人,诵读《妥拉》的时间不同。前者要一年诵读完一部《妥拉》,后者则要三年读完一部《妥拉》,故有“三年一轮”之说。 现在的犹太人,大多沿袭巴比伦犹太人…  相似文献   

6.
周蓉敏 《天风》1995,(12):41-42
《赞美短歌(新编)》历经两年多的编印,终于和大家见面了,这是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基督教是歌唱的宗教,这是举世公认的。自从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在红海边载歌载舞地歌颂大能神起,诗歌就一直被人用来赞美神。尤其是在以色列统一王国时期,被誉为“以色列美歌者”的大卫王,特将诗班列入圣殿组织之中,又把歌唱列入利未人的事奉之中。于是。  相似文献   

7.
陈鼎亮 《天风》2006,(18):18-19
基督徒蒙恩后的人生道路,有称之为“走天路”,也有叫“走旷野路”。称“走天路”的认为我们从今以后是天国的子民,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寻求神的喜悦是我们的人生方向,豪迈地走向永恒的目的。“走旷野”则表明基督徒的人生是重建以色列人进迦南的失败历史,同时说基督徒的人生犹如进旷野备尝艰辛。  相似文献   

8.
第一代以色列人在摩西的带领下,约柜从神的山上下来,利未人抬着约柜在旷野向前走,以色列人痛下决心,决不回头。基督徒从罪恶的世界中走出来,在圣灵的引导下,也是义无反顾奔走前面的永生路。第二代以色列人在约书亚的率领下,站在约旦河前,约柜在前,祭司开道,约旦河水倒流、让道,以色列人跨过约旦河。作为基督徒,生命要成长,就要靠圣灵的能力,破碎自己,超越自我。人最大的敌人是自我,最大的拦阻是老我,靠圣灵的大能,从自己的捆绑中走出来,迈步走向丰盛的应许之地。  相似文献   

9.
吕德志 《天风》2005,(11):40-41
在耶和华神的护庇下,摩西率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地,摆脱了在埃及长达430年的奴隶生活。出埃及已经满了三个月的那一天,来到了西奈旷野,就在西奈山下安营。耶和华神在山上,为以色列民制定了一系列的律法,其中有十条诫命,十条诫命反映基督教信仰中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亚伦的失职     
《天风》2020,(6)
正亚伦是摩西的哥哥,被神选召做摩西的代言人,向法老传达神的训诲和警告。借着神的权能,兄弟二人与法老唇枪舌剑,终于带领几百万以色列人出埃及、过红海,踏上了进军迦南的旅程。亚伦作为以色列民族第一位大祭司,在与外敌的争战中,奋勇向前,百战百胜,但在对内治理会众的信仰生活中,却有两次严重的失职,犯下了不能原谅的过错,以至于死在旷野而不能进迦南福地,实在令人感到遗憾。  相似文献   

11.
摩西见异象     
苏志明 《天风》2013,(11):20-21
摩西不仅是以色列人的民族领袖,也是一位属灵的伟人。摩西的一生常常被划分为三个阶段:在埃及皇宫四十年,在旷野四十年,出埃及四十年(参徒7:17—36)。其中,摩西在何烈山上看到耶和华显现的特殊经历,是摩西在旷野四十年和出埃及四十年之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对摩西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饷,这种经历对我们的生命也有很多启发和反思。  相似文献   

12.
我是什么人?     
余督兵 《天风》2007,(13):18-20
摩西在米甸旷野经过40年牧羊之后,才认识自己是个什么人。当他认识自己是什么人的时候,正是他生命成熟而蒙召为以色列民族领袖的时候。那么,摩西认识自己到底是个什么人呢?一、是畏罪逃难的罪犯圣经说:“法老听见这事,就想杀摩西,但摩西躲避法老,逃往米甸地居住。”(出2:15)神从荆棘里火焰中呼叫摩西,要打发他去见法老,将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摩西对神说:“我是什么人,竟能去见法老,将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呢?”  相似文献   

13.
云柱与火柱     
陈志华 《天风》2009,(12):41-41
以色列百姓在惊心动魄的“十灾”后昂首离开为奴之地,于断裂的约旦河干地中挺进自由之地。旷野之路虽是艰险不断,但更是神迹连连,云柱和火柱便是基督徒广为熟知的神迹之一。在《出埃及记》中记载:“日间,耶和华在云柱中领他们的路;夜间,在火柱中光照他们,使他们日夜都可以行走。日间云柱,夜间火柱,总不离开百姓的面前。”  相似文献   

14.
跨越约旦河     
何介苗 《天风》2010,(6):15-16
<正>约书亚在当时的以色列人中,何止是一只蝴蝶,他是天空中高飞的领头雁,他是群羊中干渴寻找水源的领头羊!走了四十年旷野之路的以色列人,没有一个人的鞋破损!他们来到约旦河旁,流水湍急的约旦河,横在他们的面前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以色列人只能隔岸相望迦南地!约书亚要带领以色列人跨越约旦河。按照常规,不外乎三种方法:一是"等",等到涨水  相似文献   

15.
鹌鹑与吗哪     
陈志华 《天风》2010,(8):39-39
<正>神对以色列民的眷顾,不只是危急时刻惊心动魄的大能拯救,也体现在日常饮食上无微不至的充足供应。即便在以色列人行之汛旷野时因缺乏信靠而怨声四起时,神依然没有收回他的怜悯,赐予他们遍地的鹌鹑和日用的吗哪。  相似文献   

16.
《太一生水》札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是在对简文笺注的基础上所作研究札记,讨论了三个问题:1.指出先秦只作 “大”不作“大”。大、一析言之皆为道体之名,“大一”作为同义复词,郎道之名号。“大一”又与“小一” 相对成文。“大以成大,小以成小”,“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应是老子关尹“太一”学说的重要内容。 2.《太一生水》有天地生神明,神明生阴阳的叙述,今存《■冠子》其《泰鸿》等篇所论“神明”,颇与简文 合拍。“神明”作为源于道、生于天地的精气,在万物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通合万类的作用。严遵《老子 指归》对“神明”说有重要发展。3.《太一生水》并不具备水是天地万物本原的观念。简文之“水”乃大 虚之水,天地之包幕,太一之津液,为由无而有的过渡准备了环境和条件,战国以来形成了浑天说,与 道家思想关系密切。以浑天说观之,太一所生之水,当为天表之水。太一隐于其中,以时环周而行, 故能生天成地,变化阴阳万物,终而复始。  相似文献   

17.
今日牛郎村     
一听“牛郎”这村名,也许你会联想到旷野、牛群、遥远和荒凉;也许更多的是这里治安秩序,因这这里曾是有名的造枪贩枪事发地带。其实,牛郎不产牛,却盛产珍珠花生,号称“花生之乡”、“金山银水”之地。这个久负盛名的苗族村寨,位于松桃苗族自治县牛郎镇和铜仁市几个乡镇接边地带,隐藏在深山幽谷中。它是松桃自治县百里苗疆内的一颗明珠。  相似文献   

18.
苏志明 《天风》2011,(9):43-45
有的人将神学院的学习称为在“圣山”上的装备,这可能跟摩西在神的山(何烈山或西奈山)上的经历有关(参出3:1—12);有的人将它比作“旷野”的操练,这可能是源于保罗在阿拉伯旷野的经历(参加1:11—18)。神学院是“圣山”也好,是“旷野”也罢,其实都是造就上帝工人的地方。神学教育是为教会服务的。那么,如何认识神学学习和教会实践呢?这是笔者试图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杨泽波 《周易研究》2023,(1):16-22+73
儒家生生伦理学以“生生”为核心,理由有三:一是它对道德本体进行了新的诠释,将时间和空间因素加入其中,打破了道德本体一成不变的传统观点,此为“道德本体之生生”。二是它以三分法为基础,将通常所说的道德本体析分为仁性和智性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的互动是一个不断流动的过程,始终在路上,此为“道德过程之生生”。三是它重新考察了天人关系,不再以天讲人,而是以人讲天,不再讲天给人以道德,而是讲人给天以道德,天与人的交互关系有了全新的面貌,此为“天人关系之生生”。这些变化意义深远,预示着儒学思想范式很可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视角     
镜天 《天风》2008,(16):25-25
在摩西的带领下,以色列百姓历经千险百难,行至迦南的边境巴兰旷野。上帝吩咐摩西从每支派(利未除外)中挑选一名首领,组成十二人的“侦查先锋”,前往迦南地,窥探该地的居民、城邑、土地和出产等情况,以便日后全民族的挺进。此次行动并非高度机密,乃是全民皆知的事情,所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