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电视胸腔镜手术被视为20世纪末期胸外科界革命性的一大突破,是微创胸腔外科应用范围最为广阔的胸腔镜手术。其中,腔镜下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肺叶切除术是胸外科微创的代表性手术,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日益明显。尽管胸腔镜肺癌切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得到普遍认可,而且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肺癌患者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目前...  相似文献   

2.
以胸腔镜为代表的微创胸外科迅速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和食管癌存在较大争议,全盘否定或盲目应用都会影响胸外科的发展.胸腔镜肺癌、食管癌切除术都有其适应证,对医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
手辅助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诞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2年山东省立医院发明了手辅助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在这个创新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了一系列问题,探索出一条微创技术治疗食管癌的新途径,这个新的手术方式也是在不断改进的.  相似文献   

4.
胸腔镜手术已经有近100年的历史,经历了传统胸腔镜外科,电视胸腔镜外科,机器人辅助胸腔镜外科,远程机器人手术等阶段,目前已成为许多胸部疾病的首选治疗手段.但胸腔镜外科的发展并不一帆风顺,经历了兴起、衰落、振兴的过程.我国现处于电视胸腔镜阶段.胸腔镜外科的发展历程是生产力水平和社会需求两个要素综合作用的典型范例,随着21世纪的到来,胸腔镜外科的明天更辉煌.  相似文献   

5.
正确对待胸腔镜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胸腔镜为代表的微创胸外科迅速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和食管癌存在较大争议,全盘否定或盲目应用都会影响胸外科的发展。胸腔镜肺癌、食管癌切除术都有其适应证,对医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
胸腔镜手术已经有近100年的历史,经历了传统胸腔镜外科,电视胸腔镜外科,机器人辅助胸腔镜外科,远程机器人手术等阶段,目前已成为许多胸部疾病的首选治疗手段。但胸腔镜外科的发展并不一帆风顺,经历了兴起、衰落、振兴的过程。我国现处于电视胸腔镜阶段。胸腔镜外科的发展历程是生产力水平和社会需求两个要素综合作用的典型范例,随着21世纪的到来,胸腔镜外科的明天更辉煌。  相似文献   

7.
应用科学的管理工具使经验性管理逐渐转向科学化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水平的关键.近年来,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s,QCC)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工具逐渐被引入护理质量管理中.2013年初我院护理部组织成立了"外科品管圈推动小组",推动开展QCC,督促指导临床护理单元成立了9个品管圈.QCC的开展促进了临床护士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掌握并运用现代质量管理的手段和工具,共同发现和解决问题,用实证改善临床的管理,掌握科学化的管理技能,不断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李健夫 《美与时代》2007,(10):17-20
科学主体论方法是在前人的思维方法--特别是马克思的科学整体思维方法基础上,经过现代的科学提升而建构起来的现代美学与哲学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站在人类历史与美学的高度上,思考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科学性和主体性问题,对科学性与主体性的含义作出了新的完整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发热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症状,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只有找到发热的原因才能做出正确的处理.启动临床思维必须掌握充分的临床资料,然后进行周密的鉴别诊断思维程序,首先排除引起发热的其他科疾病,再考虑外科原因.感染是外科发热最主要的原因,如果是手术病人,特别应该想到和手术有关的各种感染问题.思维惯性、思维顺性和思维惰性的误导是误诊的思维原因.  相似文献   

10.
通过回顾近年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进展,得出以下结论:在有经验的胸外科医师手中,VATS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很低的术式.VATS肺叶切除是一种完全的肺部肿瘤切除手术,在有选择的早期病例可以达到与开胸手术一样的生存率.但这种术式并不适用于全部肺部恶性肿瘤和所有胸外科医师.  相似文献   

11.
通过回顾近年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进展,得出以下结论:在有经验的胸外科医师手中,VATS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很低的术式。VATS肺叶切除是一种完全的肺部肿瘤切除手术,在有选择的早期病例可以达到与开胸手术一样的生存率。但这种术式并不适用于全部肺部恶性肿瘤和所有胸外科医师。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了2004年3月-2008年8月经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的106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全组中自发性气胸59例,肺炎性假瘤、结核瘤等良性病变24例,肺癌6例,纵隔肿瘤13例,血气胸2例,心包积液1倒,肺转移癌1例。VAMT56例,中转开胸7例,手术时间25min-185min,平均82.2min。术后并发症5例,肺漏气3例,胸腔积液1例,肺部感染1例。无手术死亡。提示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并发症少,符合美容等优点,选择合适的患者行VATS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胸外科器械吻合技术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已经影响了传统的手工吻合技术。器械吻合和传统外科在有效治疗病人的同时,面临着复杂的技术和经济问题。外科医生如何面对和选择,已成为临床决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肝癌的现代治疗原则已从单一的外科手术切除发展为多学科参与、多技术应用、多阶段序贯的综合治疗。但是,这一理念还远没有成为肝癌临床实践中一以贯之的追求,相关学科之间缺乏经常性的、实质性的、富有成效的合作。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医师们专业越来越细化,仅仅从各自专业的视角看肝癌,缺乏哲学层面的深度思考。本文分别从医学本质、肝脏在人...  相似文献   

15.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中,最具普遍适用意义、最重要的是系统思维方法、模糊思维方法等.介绍尝试将系统思维方法和模糊思维方法在心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病诊治中应用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整形美容技术的飞速发展,既给广大有身体缺欠者提供了机会,给整形美容外科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给整形美容外科工作者提出了很多问题和挑战。对整形美容外科实践进行思考,自觉遵守客观规律,有利于缓解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又利于提高整形美容外科的整体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医学影像诊断工作中的哲学思考和人文关怀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化和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在临床影像诊断工作中应该更注重哲学思维的运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问题:影像诊断在临床诊断中的地位、影像检查方法的合理选择、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影像诊断的辩证思考、检查前准备过程和检查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8.
Why does Walter Benjamin claim “indirection” (Umweg) to be the proper method for philosophical contemplation and writing? Why is this method—embodied, according to Benjamin, in the convoluted form of scholastic treatises and in their use of citations—fundamental for understanding his Origin of German Trauerspiel as suggesting an alternative to most strands of modern philosophy? The explicit and well-studied function of this method is for the presentation of what cannot be represented in language, of what cannot be intended or approached in thinking. Namely, of what Benjamin understands as “truth.” Indeed, as Adorno implied, providing a method for presenting an intentionless reality, rather than for re-presenting the world as corresponding to the mind, is revolutionary. However, I claim that beyond its presentational function, the method of indirection has a further, pedagogical function. Benjamin’s concept of truth requires thinking in a manner that does not impose any exterior form, any conceptual or intuitive intention on truth and the materials in which it might be exhibited. The methodological adoption of digressive and intermittent writing is supposed to transform the way we think, or more accurately, the position (Haltung) from which thinking occurs. By examining Benjamin’s use of pedagogical terms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scholastic history and the Urfigure of modern method, that of Descartes, I show that writing and reading in the form of the tractatus serves as exercise in receding from the subject-position—a position of a subject intending an object—and thus conditions the presentation of intentionless tru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