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通心窍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日:“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现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朵开在卑微深处的花。虽然气势不够张扬,举止不够自信,芳香不够浓郁,却始终是淡雅而悠长,坚韧而持久的。它不因风雨而变色,不因寒暑而凋零,不求掌声赞美,一心只为安静地开放。  相似文献   

3.
戴春林 《心理科学》1997,20(6):566-567
1引论“得士者昌,失士者亡”。齐恒公得管仲而号令诸候;刘邦得张良、韩信、萧何而一统天下;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而鼎四川。相反,赵国杀李牧而亡国,项羽失范曾而自刎乌江。可见,历史上的成败竞争,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正因为如此,一个人具备怎样的行为心理素质才能在社会上有所作为,这个问题一直为有识之士和历史学家所关注。诸葛亮在《蒋苑知人性Z中就提出了考察人才的七条标准:“然知人之道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日,穷之以辞变而观其变;三日,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相似文献   

4.
高尔基说过:“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惜,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事就是时间。”身边有几位老师相继退休,听其言,观其行,一种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时隐时现地弥漫于他们的心际。人生苦短,岁月无情,无可奈何花落去。  相似文献   

5.
雁渡寒潭     
我尤喜这段话:“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罹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对于这段话,我时常借着夜深人静,便会在其中游弋一番,以领悟其所蕴含的道理。  相似文献   

6.
成熟     
成熟的人自有一种风韵。如风中之苇,摇而不倒;如出水之莲,艳而不妖;如空谷之兰,香而不骄。韬光养晦,精华内蕴,锋芒尽敛,返璞归真。  相似文献   

7.
清平世界,朗朗乾坤,金、木、水、火、土五行缺一不可,职场生活亦是如此,也有相得益彰的“场”。职场离不开情场。人都是感情动物,有的人为情而生,有的人为情而死,有的人为情而不顾一切,有的人为情而贪赃枉法……  相似文献   

8.
肉体与精神     
人类有一个共同错误:那就是分割肉体与精神,轻肉体而重精神。因轻视肉体而耻于暴露,因耻于暴露面包装而隐蔽而深藏而切割,因重精神而把一个自然纯真美妙的肉体视为低贱肮脏之物,把丑陋都归于肉体,把美好都归于精神;把难言的肉欲归于肉体,把美好的爱情归于精神;把...  相似文献   

9.
感悟生命     
生命有如一座电梯,而我们就是那些乘着电梯升降的人。我们知道电梯在动、而那感觉又不很明显。但当电梯的门一度打开的时候,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却已经是一个崭新的环境了。这个环境可能是宁静而平和的,也可能是喧扰而复杂的;可能会有令我们熟悉而亲切的东西,也可能会有令我们陌生而迷茫  相似文献   

10.
前言《系辞传·下》第八章有“三陈九卦”之说,所谓三陈九卦,乃指《系辞传》中三次陈述履、谦、复、恒、损、益、困、井、巽等九卦,《系辞传·下》第八章云: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谦,巽称而隐。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  相似文献   

11.
好德歌     
《五台山研究》2000,(1):30-30
福生于清俭,德生于卑逊,道生于安静,命生于和畅,患生于多欲,祸生于多贪,过生于轻慢,罪生于不仁。戒眼莫视他非,戒日莫论他短,戒念莫入贪淫,戒身莫随恶伴。默,默,默,无限神仙从此得;饶,饶,饶,千灾万祸一齐消;忍,忍,忍,债主冤家从此隐;休,休,休,盖世功名不自由。尊君王,孝父母,礼贤能,奉有德,别贤愚,辨奸邪,恕无识。物顺来勿拒,物既去而不追;身未遇而勿望,事已过而不思。聪明多暗昧,算计失便宜;损人终有失,倚势祸相随。戒之在心,守之在志。为不节而亡家,因不廉而失位。劝君自警于生平,可叹可警而可畏…  相似文献   

12.
《思维与智慧》2014,(9):F0002-F0002
我为阴天后的一缕阳光而感动,我为秋日里的一片白云而感动,我为夜空上的一轮皎月而感动,我为屋檐下的一只春燕而感动。  相似文献   

13.
淡化生活     
淡,形声,从水,炎声,(说文)解释为“薄味”。老子曰:“淡乎其味”。淡义由此引申,其间就有平淡。清淡、淡泊。淡然之意。淡,是一种境界;纯真而不幼稚.脱俗而不超凡,平常而不卑微,寂寞而不孤独。以平静之心量一切:高与低、起与伏、贵与贱、贫与富、荣与辱。老...  相似文献   

14.
佚名 《天风》2010,(2):57-57
要了解,也要开解;要道歉,也要道谢;要认错,也要改错;要体贴,也要体谅;是接受,而不是忍受;是宽容,而不是纵容;是支持,而不是支配;是慰问,而不是质问;  相似文献   

15.
有人把他所交往的朋友归入四种类型:一是高级而有趣类,二是高级而无趣类,三是低级而有趣类,四是低级而无趣类。他品察人群自有一套标准,这就是身份品级与人情趣味兼顾,因此对不同的朋友还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呢。各异的人群,形成了奇丽多姿的人文风光,从而让人们去认识生活现象,丰富人生经验。  相似文献   

16.
读《礼记·中庸》,至子路问强,孔子所作的回答,是:“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任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工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对于这段文字,几乎所有训话家率皆训南强为孔子自况,以子路类北强,就是名极当代的已故史学家吕思勉先生,也认为“天子尚南方之强,而抑北方之强,而子路之所谓强,则有类于北强者”(《南强篇》,见《吴越文化论丛》,上海文艺出版社199o年影印本)…  相似文献   

17.
距离     
距离是时间的,是空间的,也是心理的。有时候,人们需要距离,希望距离能够隔断是非,获得安全,得到美感;有时候,人们讨厌距离,视距离为障碍,为距离而痛苦,千方百计地去消弭距离。距离能够弥合裂痕,淡化仇恨,泯灭是非矛盾;有时则恰恰相反,冲突因距离而愈演愈烈。隔阂因距离而不断加深,甚至无法弥合。  相似文献   

18.
生命的极致     
《周易》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盖即此思此虑也。东西各学派都为“人活着”而思而虑。虽“同归”,却“殊途”。鸟类亦复如是。  相似文献   

19.
山的伟大,不在于连绵不绝,而在于那份深沉与稳重;海的浩瀚,不在于波澜壮阔,而在于能容万物的宽广胸襟;人的壮烈,不在于丰功伟绩,而在于一身豪气满腔热血,失败有时候能让一个人名垂千古,演绎出沉郁悲怆的绝唱。  相似文献   

20.
佛言祖语     
《法音》1996,(9)
佛言祖语依佛典有三种三宝:一曰性体三宝,二曰圣贤三宝,三曰住持三宝。三宝者,“佛宝”、“佛法宝”、“佛法僧宝”是也。何为住持三宝?依像而见之佛,塔寺是也;依书而传之法,经藏是也;依律而住之僧,丛林是也。而此住持三宝,又依僧宝而住。僧宝清高,佛法兴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