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时下,有“金领”之称的网络人才,成为最抢手的人力资源,曾以“收入高”受青睐的“白领”已不再独领风骚。 据悉,最近召开的深圳市第三届经理人招聘洽谈会上,156家企业中至少半数以上渴求网络人才,“美的”更是开出百万以上的年薪招纳电子商务经理。网站设计工程师、网络编辑、电子商务策划管理人员、网站技术总监、网络管理员、网站开发工程师、网页制作工程师等成为新宠。 都市白领薪水不薄,但很难大富大贵。互联网给了更多人当富翁的机会,至少可以说是梦想。据中华英才网的统计显示,去年12月,北京、上海、广州这3个大城市共有20…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以留白在书法艺术中的必要性为切入点,从书法中的线条、单字和章法三个方面阐述了“留白”在书法艺术中的表现形式。笔者认为只有重视书法创作中的“黑”和“白”的和谐统一,创造包含创作者思想情感的意境,才能真正给予欣赏者以美的享受。一、书法艺术中留白的美学价值我国的书法艺术,在黑与白两种色调之间。书家挥毫落纸,不仅生成了黑色部分,也诞生了白色部分。“黑”即是书家用墨的结果,此“白”即古人对空白的处理也叫作“留白”。  相似文献   

3.
因公司管理权交付经理阶层而导致的管理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如何使管理层忠于公司利益的问题即“职业经理人问题”。这是西方也是中国公众公司都面临的难题。这问题是否能解决如何解决,也是我国民营企业极为关心的问题。上海富大集团公司在这方面做了令人感兴趣的尝试,他们立足中国国情和公司实践,创始了一种基于“好人文化”之上的选拔和培养经理人的办法,并尝试建立一种“新型的公私合营企业”,来解决管理层的铁心负责和忠诚问题。目前这一探索还在进行中,但它对上述世界性难题的研究和解决,具有值得重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爽  陈国鹏  李超平  姜月  孟慧 《心理科学》2006,29(1):146-147,129
为了方便企业甄选所需要的高级管理人才,本文就“高级职业经理人胜任特质评定量表”的编制过程及其量表的结构分析做一报告。该量表分为认知基质、组织协调、领导力、个性倾向和自我调节五个纬度和一个测谎的分量表。本研究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采用小组中心访谈和多种统计分析技术对中国的高级职业经理人的胜任特质进行测评,结果显示总量表和各纬度上的项目具有较高的同质性信度和结构效度,具有较好的鉴别力。  相似文献   

5.
<正>行知教育思想中的核心是“生活教育理论”,其中“爱”是基石,“童”是立场,“真”是旨归,“做”是精髓。探寻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教育前行之路在混沌中愈发清晰明朗,行知教育思想正是我们苦苦探寻的指路明灯。笔者曾经任职的八士中学创办于1939年,从“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等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育人智慧,提出“力学力行”之校训,  相似文献   

6.
新订教学语法在虚词中增加了一类拟声词。拟声词又叫象声词,指摹拟事物声音的词。例如:“砰”“轰隆”“哗啦啦”“噼里啪啦”。拟声词摹拟事物的声音大都是蹩脚的。例如:“关关雎鸠”中的“关关”,摹拟雎鸠的鸣声;“坎坎伐檀兮”中的“坎坎”,摹拟砍树的声音;“磨刀霍霍向猪羊”中的“霍霍”,摹拟磨刀的声音;“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中的“溅溅”,摹拟流水的声音;“小马哒哒地跑开了”中的“哒哒”。摹拟马蹄踏地发出的声音;“雄鸡报晓的喔喔声”中的“喔喔”,摹拟雄鸡报晓的声音;“轰隆轰隆的车轮声”中的“轰隆轰隆”,摹拟车轮滚动的声音;“鱼在扑棱扑棱地跳动”中的“扑棱扑棱”,摹拟鱼跳动  相似文献   

7.
<正>艺术欣赏向来就有着雅俗共赏的规律,其实就是对立关系在同一空间画面的共同存在,书法中也有对立关系的存在。古语有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在笔者看来,书法作品中的“文野”是包含了书法的虚实、奇正、文质、雅俗等艺术表现的,书法中的“文”即是书者通过自身学识、见解慢慢累积起来的文气、文雅;“野”则是根据不同性情通过个人书写所表现出来的野气、率意等。无论如何,这些对立关系存在的比例恰当,才是书法的中庸之道。  相似文献   

8.
文题按栏目分类编排,作者后面括号中的阿拉伯数字为文章的期数页码。 经典。教义对古兰经首章中的‘希达叶,一词的阐释 ”.......………二“。”.“二”…王连冲编译(1013)从我国法律看伊斯兰教的孝敬之道 ”.....””·”一”.“·“.“·”·“.“.…尹静伯(1 .15)伊斯兰历法拾零“·”·“·..·”·“·”一赛生发(1·16)纯真篇义证(上)二”.“·”一”·…白寿择(202)知识和工作在伊斯兰教中的地位 ”·“.”.“.…阿布杜拉·欧麦尔·纳绥夫(206)伊斯兰学科词语研究”…”.“.“·…马忠杰(2 010)拜功的妙用”··…”一“·“·”·”…  相似文献   

9.
<正>《太平经》中的“戒”亦作“诫”,这是道教最早有文字记载的“道诫”。这时的戒律已十分详细,多数已涉及信徒们的修养及为人待物,同原始宗教的戒律已有明显的不同:原始宗教多重视祭祀中禁忌的戒律,而道教这时除继承这些内容并加以革新发展,以“道君”下降劝诫、警告或文告的形式来规范教团,约制行为,其戒律已有组织的功用,且偏重于修为与信仰,与宗教紧密相关。以下试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10.
“微观”一词源出希腊文“Mikros”,意为“小”的意思,现为英文中的前缀“Micro-”。物理学中指空间线度小于10-7~10-6厘米的粒子为“微观”粒子。“宏观”则与“微观”相对,源出于希腊文“Makro”,意为“大”的意思。现为英文中的前缀“M...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先王之道斯为美”见于《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对这段话的解说,一般以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的说法为准。朱熹认为,礼有体有用,“体”指的是“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  相似文献   

12.
在注《老》史上,解读“道法自然”历来有一分歧:一说以“道”为至高依据;一说以“自然”为最终依据。王安石和苏辙的《老子注》亦体现出这一区分。王安石认为“道法自然”以“道”为万物之本;“法”乃道体在现象界展示自己的方式,即所谓“法度”;“自然”意为“道”成法度乃自己如此。苏辙将“道法自然”解释为“道”效法“自然”,将“自然”置于“道”之上,“自然”既是万物生发的内在力量,也是人真实本性的自然呈现,其发展趋势具有自发的秩序性。王、苏二人之解读分歧肇始于“道”与“自然”的关系,并以此建构起各自的政治实践活动,王安石强调“尽法”,而苏辙更强调“复性”;在此基础上,两人以人为中心阐释出政治秩序构建的两种不同模式,即落实在政治治理中的推崇“法度”和关照“民情”。  相似文献   

13.
<正>个体回到过去并改变了历史,会对未来产生什么影响?设想一下,假如时间旅行者回到过去杀死了自己的祖母,也就不会有自己的父亲,自然更不会有时间旅行者的诞生。但既然如此,又是谁回到过去杀死祖母的呢?这就是时间旅行中的“祖母悖论”。在科幻作品中,解决“祖母悖论”一种最偷懒的方式是“香蕉皮机制”——当时间旅行者正要采取某种手段杀死祖母时,  相似文献   

14.
中医心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祝由是其中一种较多用于临床治疗的中医心理疗法。中医心理疗法亦称“意疗”,是一种运用中医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治疗情绪、精神障碍和某些躯体疾病的方法。其中“祝由疗法”可谓是最早的心理疗法,它对心理治疗历来受到医家的重视。最早出现于《素问&#183;移精变气论》,“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在历史上,“祝由”科曾与中医的内、外、妇、儿科等一起,并列于早期学校式的中医教育之中,从隋朝到明朝的太医署都曾设有祝由科”’。了解“祝由”这一具有古老文化特色的疗法所蕴含的心理学意义对现代中医心理治疗有着重要的启发。  相似文献   

15.
“供养”是古代汉语中固有的本土词语,使用在不同场合,有多种涵义,如:   《左传·昭公十二年》:“供养三德为善。”意为“培育、培养”。   《礼记·月令》:“ [季秋之月 ]收禄秩之不当,供养之不宜者。”据郑玄注:“熊蹯之属。”意思是指奉养高层人士或长辈的衣食物品。进一步生发,则有如那著名的西晋李密《陈情事表》中所云:“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说的就是赡养、侍奉等行为了。   翻译佛经时,译者借用古已有之的“供养”这个词语,来翻译梵文中的 pū janā和 pū jā等词语,赋予它特定的佛教内涵的涵义。大体上…  相似文献   

16.
经理人在组织体系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积极功能,其品德与心性修养会影响到公司或团体的营运。什么是经理人的四种品德呢?即布施、爱语、利行和同事。经理人都知道,同心同德是最好的团队精神,它是建立在相互尊重,适当奖励,让员工充分参与以及适时给予辅导的基础上,经理人则是其间的关键人物。布施何谓布施?佛家把布施分成二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寻《中庸》文本的内容,逐节读懂它的哲学意义。作者按“自己”与“他者” 的关系,对“天命之谓性”提出了一种看法,把“性”理解为万物(包括人)在宇宙、世界中的“位置”, 是在“他者”的关系中开显出来的“自己”,因而“自己”不受抑象的,“中”和“庸”也都有各自的具体 含义。从这个基本的角度,文章探讨了《中庸》中的“率性”、“忠孝”、“诚”等概念的意思,力求在哲 学理论上有一个贯通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锡克教《阿迪经》的晨歌《阿迪经》意为“最早的经”或“最初的经”,又名《斯里·古鲁·格兰特·萨希布》(“斯里”意为“先生”,“古鲁”意为“师尊”,“格兰特”意为“经典”,“萨希布”意为“先生”。这个名字可译为“师尊经”),是锡克教的主要经典,由第五代师...  相似文献   

19.
大学刚毕业时,我曾像许多同龄人一样有过璀璨的梦想,学经济出身的我想做一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  相似文献   

20.
蔡建伟 《天风》2023,(3):19-21
<正>教会生活中的崇拜礼仪是教义神学的具体反映。因为什么样的礼仪,就会塑造什么样的信徒,表达什么样的信仰立场,建立什么样的教会。而影响教会信仰立场的礼仪,又受教义神学的制约,这是教会传统中的“祷告的律,信仰的律”。就如世基联关于《利马礼仪》的介绍中说:“《利马礼仪》不是所谓的‘单独演奏’,而是整个基督教群体的‘音乐会’。”1既然是音乐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