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生活中,快乐不易得,不常得;相反,不快乐却易得,而且常得。不懂得快乐之道,由着快乐从身边滑过,是失败;同样,快乐本来不多,不知道珍惜快乐,不懂得寻找快乐,更不明白去创造快乐,同样也是一种失败。为什么快乐少,而不快乐多呢?因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挑起生活重担的岁月,也是风雨兼程的一生。一帆风顺,未必前途光明;日丽风和,未必春天常在;心想事成,未必路路畅通;幸福圆满,未必鲜花不败。晋人  相似文献   

2.
享受快乐     
某喜剧大师去找心理医生求诊,说他不快乐心理医牛劝告他,去看某喜剧大师的表演吧.他会让你快乐、可喜剧大帅说,我就是他一我送给观众快乐,但那只是我的工作。快乐是他们的,我不快乐。  相似文献   

3.
快乐是什么?什么是快乐?每天,我们都在追逐快乐;每天,我们也在抱怨生活。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似乎很少有人说自己是快乐的,工作、家庭、婚姻、房子、车子、票子,人际关系、就业压力、物价上涨等一系列问题把我们压得喘不过气来……快乐,仿佛已经成为一件奢侈品了。  相似文献   

4.
人生在世,谁不寻觅快乐?快乐是需要的满足,是人的生活的重要内容,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目的。自从人类文明诞生以来,人类对快乐的探求可以说从没停止过。许多人追求快乐,但快乐却不易得。因而,人们常常慨叹命运不公、机遇难得、人事复杂。其实,快乐的生活并不是不可得,难得的是人类在生活中不能把握住捕捉快乐的本领。如果你能依照以下十个方面去做,那么快乐就会属于你。  相似文献   

5.
你是不是常常感觉不快乐?为什么不快乐你知道吗?为什么有的人没有烦心的事情也会感觉不快乐?为什么有的人会为某些事情感到非常快乐,但是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其他人身上,可能就会毫无快乐的感觉呢?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6.
幸福的奥秘是什么?现代人为什么经常不快乐?怎样保持生命的最佳状态?怎样走进一个洋溢积极的精神、充满乐观的希望和散发着春天活力的心灵世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利格曼为我们揭示了与传统心理学完全不一样的心灵世界——积极心理学。相信你在掌握其理论后一定会超越自身的不快乐、消除狭隘、愤怒、嫉妒、恐惧、焦虑等消极心态,以更积极的、建设性的情绪来面对生活的挑战。快乐第一法宝:宽恕的心最快乐的人身边总是不乏家人和朋友,他们不关心自己是否能跟得上富有邻居的脚步,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一颗宽恕的心。正如《真正的快乐》的作者塞利…  相似文献   

7.
刚刚过去的2020年,似乎令大家都难以欢喜快乐起来。年初疫情、北方冰雹、南方洪水、云南蝗灾……生命有挑战,生活不容易。最近读圣经,"欢喜快乐"这个词深入我心。《和合本》圣经中有32个"欢喜快乐",除了6个指的是不太好的意义,其余26个都是好的意义。如《以斯帖记》中,犹大人靠神战胜哈曼计谋,因得胜仇敌而"欢喜快乐";诗歌智慧书中、大小先知书中,神的子民因得救恩而"欢喜快乐",因神赐福而"欢喜快乐";还有《启示录》中,最后大结局的"欢喜快乐"。不容易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我们该如何欢喜快乐呢?  相似文献   

8.
快乐的秘诀     
快乐是什么?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快乐是我们的思想处于愉悦时刻的一种心理状态”。快乐,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保持心理上的平衡:快乐本来就出自人的心灵和身体组织。我们在快乐的时候,充满希望和幻想,身体也更健康,甚至肉体感觉都变得更灵敏。心理学家们曾经试验过在快乐与不快乐的情绪状态中的表现,人  相似文献   

9.
怡然     
怡然是一种自我满足,自我快乐。怡然纯粹是自己的一份私人园地,即你不满足你不快活是你的事,我自得我快乐我自己做主。怡然是主观与客观的共鸣与融合。  相似文献   

10.
“欲”字之又是希求,“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唯识论》五)。希望获得快乐,努力追求快乐,这就是人的欲望。一股认为佛教否定人的欲望.否定人世间的快乐,这是失之于片面的,山是人们误解佛教为“悲观”、“消极’的一个原因。事实上,佛教既不否定快乐,也不否定人类追求快乐的欲望。避苦趋乐.是人的本能,也是人之常情。佛陀出世,宏法利生.正是为了让人离苦得乐。对于人类追求快乐的欲望,佛教是如实认知,善加引导。这就是佛教对欲望的基本态度。一、佛教对五欲入生的认识一般世问学问认为.人类乃是一种“社会性动物”…  相似文献   

11.
美国作家比尔·利特尔说:"在生活中,不会永远有特权去做自己高兴的事,但我们有权从所做所为中,得到最大的乐趣。"快乐是必要!可是谁快乐?孩子的不快乐指数是七成,老师的不悦指数是七成二,妈妈是八成三,爸爸也好不到哪里去。人人都不开心,这是什么样的社会?  相似文献   

12.
名声不等于快乐,成就不等于快乐,景仰也不等于快乐,快乐是人生最现实的事,比有钱还现实。只是快乐常成为名利的牺牲品。 在非洲的草原上和沙漠中,生活着一些和平的与世无争的部族;在泰国北部的山村寺庙中,那里的出家师父还保持着古老的守贫的纪律,他们甚至连晚餐都没有吃,但脸上却永远安祥愉快。你不知道为什么吗?想想富裕的我们,却还是好多人处于忧郁的边缘,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很进步;虽然西部还有千百万近乎赤贫的人,我们生活在  相似文献   

13.
采用类别知觉情绪识别范式,考察高、低羞怯儿童对快乐-愤怒和快乐-悲伤模糊情绪面孔的知觉偏差和知觉敏感性。结果发现:(1)相对于低羞怯儿童,高羞怯儿童倾向于将快乐-愤怒模糊情绪面孔知觉为愤怒,将快乐-悲伤模糊情绪面孔知觉为悲伤;(2)两组儿童在快乐-愤怒、快乐-悲伤模糊情绪面孔类别界线处的斜率差异均不显著。研究表明高羞怯儿童具有敌意归因偏向和更高的悲伤共情反应,而对快乐-愤怒和快乐-悲伤表情的类别转变不敏感。  相似文献   

14.
人生虚当是快乐之旅,如果访问自己的心灵,请先问问自己快乐不快乐。心灵的快乐是无价之宝,它使人保持恬淡的心情。台湾著名漫画家朱德庸一直为我所仰慕,羡慕的不是他的功成名就.而是他以快乐为原则的人生态度和气质。朱德庸是在事业尚未发达的时候辞掉工作的,他之所以辞掉工作.是因为每天去上班的时候都问一声自己,我今天是不是感到快乐。当他发现工作已经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时,  相似文献   

15.
采用类别知觉情绪识别范式,考察高、低羞怯儿童对快乐-愤怒和快乐-悲伤模糊情绪面孔的知觉偏差和知觉敏感性。结果发现:(1)相对于低羞怯儿童,高羞怯儿童倾向于将快乐-愤怒模糊情绪面孔知觉为愤怒,将快乐-悲伤模糊情绪面孔知觉为悲伤;(2)两组儿童在快乐-愤怒、快乐-悲伤模糊情绪面孔类别界线处的斜率差异均不显著。研究表明高羞怯儿童具有敌意归因偏向和更高的悲伤共情反应,而对快乐-愤怒和快乐-悲伤表情的类别转变不敏感。  相似文献   

16.
最大快乐原则能否公平是功利主义理论完备性的一个关键问题。罗尔斯曲线的数量分析模型对功利主义公平问题的考察存在偏差。密尔功利主义主张最大快乐是人能够过幸福生活,公平是每个人都能够幸福生活。从功利与公平的义理、社会基本的公平正义制度的性质、幸福的源泉等视角看,密尔认为人的最大快乐不存在相互排斥,世界能够为每个人都提供幸福的源泉。社会通过政治改良与共同努力,消除不平等和灾难,最终每个人都获得幸福生活,从而实现公平。  相似文献   

17.
快乐是什么     
从前有一个生活殷实的村夫,他拥有良田千顷,稻谷万担,但他仍不满足,觉得自己还不富有,也不快乐。他想,国王是天下最富有和最快乐的,自己为什么不去当一当国王,好好享受一番呢?  相似文献   

18.
每个人都想拥有快乐的生活,但是生活总是不能尽如人意,很多时候老天就像在你和快乐之间设置了一堵墙,你想翻翻不了,想绕绕不过。你是多么想拥有一根魔杖能把困难的墙变没,可是没有魔杖的你做了什么呢?坐在墙角黑暗的影子里,孤独地饱受着失望的折磨,感觉没有快乐的生活是多么令人窒息?拥有快乐比你想的更容易。不用去攀爬那堵让你绝望的墙,既然你无法顺利地走到快乐身边,干吗不邀请快乐来找你,让它到你家来做客呢?要知道快乐  相似文献   

19.
人的一生,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工作中度过,因此工作得快乐与否直接决定着他的生活质量。所谓“快乐人生”,包含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快乐地工作。 能够“快乐地工作”已成为上班族们的奢望。很多人拿了丰厚的薪水还是不开心;也有人为不对口的工作荒废专业而苦恼不已;还有  相似文献   

20.
正提起丹麦,人们大都会想起安徒生童话王国,这个北欧小国还是一个"快乐的国度",多次被评为"世界上最快乐的国家"。记者在丹麦生活多年,感受到了丹麦人快乐生活的点点滴滴。个个都是装饰能手论富有,丹麦可能比不上邻居挪威;论健康,也许比不上另一个邻居瑞典。丹麦人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他们生活得很质朴也很纯粹,平时追求的不是名利,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