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朝王安石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一位造诣颇深的文学家。他擅长作谜语,有年春节他就出了一个字谜让王吉甫猜。谜日:“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王吉甫听了这个谜语,稍稍一想,并不马上回答,他接着也作了一个谜语:“东海有一鱼,无头又无尾,更除脊梁骨,便是这个谜。”王安石听罢,欣然一  相似文献   

2.
有一天,学生出了一个谜语让老师猜,谜日:“一院隔成两下,五男二女分家,两家打得乱纷纷,打到清明才罢。”要求:打一用具。这个原本很简单的谜语,一时让善于猜谜的老师“走投无路”。  相似文献   

3.
谜语,是让人猜的隐语。而诗词谜,则是以诗词形式所描绘的隐语。它新颖别致,诙谐幽默,情趣盎然,耐人寻味。古往今来,在我国的谜海里,就有过许多颇为风趣又给人以知识的诗词谜。  相似文献   

4.
谜语诗说趣     
谜语古称“度辞”、“隐语”,它源远流长,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谜语语言精炼、生动、富于形象性,常以某一事物或某一诗句,成语,俗语或文字为谜底,用隐喻,形似、暗示或描写其特征的方法做出谜面,供人猜测,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5.
与年轻人在—起猜谜,他们往往对这样一类谜语很感兴趣,就是谜面中出现相互矛盾的说法,看起来似乎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猜出来之后却又在情理之中。比如“:一物生得真奇怪,它是世间一味菜。娘死以后才生它,它死以后娘还在。”这个谜语的后两句看起来实在有些悖理,怎么会出现“娘死以后”还生下它,它死了以后“娘还在”的怪事呢?原来谜语用的是障眼法。“它死以后娘还在”,这“娘”显然已经不可能死而复生了,只不过是她的躯体还存在罢了。你猜出了这则谜语的谜底了吗?它就是“木耳”之类的食用菌。因为它生在枯死已久的段木上,便是“娘死以后才…  相似文献   

6.
作家的幽默     
蒋子龙解怪谜1982年秋天,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了一次中美作家会议。在一次宴会上,美国诗人艾伦·金斯伯格请我国作家蒋子龙解个怪谜:“把一只五斤重的鸡装进一个只能装一斤水的瓶子里,您用什么办法把它拿出来?”蒋子龙略加思索,便回答说:“您怎么放进去,我就怎么拿出来。您显然是凭嘴一说就把鸡装进了瓶子,那么我就用语言这个工具再把鸡拿出来。”金斯伯格兴奋地说:“您是第一个猜中这个谜语的人。” 郭沫若趣解姓名1945年,广东漫画家廖冰兄的漫画在重庆展出。一次聚会中,郭沫若问廖冰兄:“你的名字为什么取得这样古怪,自称为兄呢…  相似文献   

7.
趣味谜语     
谜语,是我国民间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古时称“瘦辞”或“隐语”。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各国大臣常用暗示、比喻的手法影射事物,以劝谏君主采纳自己的主张,后来逐渐形成了谜语。  相似文献   

8.
萧成 《福建宗教》2000,(5):37-38
澳门,这座在20世纪落日的余辉中从葡萄牙人手中回归祖国怀抱的城市,从其开埠至今400年来,笼罩在它上面的始终是充满神秘色彩的“东方梵蒂冈”或“东方蒙地卡罗”的面纱。人们对澳门的印象只有一个字:谜。今天,徐晓望、陈衍德两位先生著述的(澳门妈祖文化研究)一书的问世,终于为我们掀开了这个“谜。的一角。  相似文献   

9.
A 一次,学生出了个谜语让我猜。谜曰: 一院隔成两下,五男二女分家。 两家打得乱纷纷,打到清明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的谜海里,有许多耐人寻味、启人智慧的谜语故事,猜之赏之,乐趣多多。难住公主 有一位公主既美丽又聪明,慕名来向她求婚的公子王孙络绎不绝,但良莠难分,智愚难辨。公主想了一个主意:谁能提出一个问题难倒自己,就嫁给谁。  相似文献   

11.
与年轻人在一起猜谜,他们往往对这样一类谜语很感兴趣,就是谜面中出现相互矛盾的说法,看起来似乎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猜出来之后却又在情理之中。比如:“一物生得真奇怪,它是世间一味菜。娘死以后才生它,它死以后娘还在。”这个谜语的后两句看起来实在有些悖理,怎么会出现“娘死以后”还生下它,它死了以后“娘还在”的怪事呢?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的谜海里,有许多耐人寻味、启人智慧的谜语故事,猜之赏之,乐趣多多。难住公主 有一位公主既美丽又聪明,慕名来向她求婚的公子王孙络绎不绝,但良莠难分,智愚难辨。公主想了一个主意:谁能提出一个问题难倒自己,就嫁给谁。  相似文献   

13.
正谜语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创造的非物质文化产物,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在我国的联海中,有一些谜语对联,十分奇巧有趣,现拾取几副供大家品赏。1.一年春节,杭州西湖总宜园举行春灯谜会,吸引了许多游客。这时,才子徐文长恰好路过,见一群人拥挤在大门口,正对一副谜语对联。许多人对着那个谜  相似文献   

14.
诗词歌赋无所不精的苏东坡,制谜也登峰造极。有一次他约诗僧佛印同游,兴之所至,出了一条谜语:“唐虞有,尧舜无;商周有,汤武无;古文有,今文无。”佛印猜道:“听时有,看时无;跳跃有,走动无;高的有,低的无。”苏东坡见佛印猜对了,说:“善者有,恶者无;智者有,愚者无;嘴上有.手上无。”佛印乐了,又猜道:“右边有,左边无后面有,前面无;凉天有,热天无。”苏东坡接着说:“然,哭者有,笑者无;骂者有,打者无;活着有,死者无!”佛印紧接话头:“妙,哑巴有,聋子无;跛子有.麻子无; 和尚有,道士无。”佛印以谜猜…  相似文献   

15.
“释教歌”是佛教与和歌的完美结合,它以和歌的形式诠释佛教教义的底蕴,赋予以歌咏男欢女爱为主的传统和歌以新的活力。日本的平安时代出家隐遁蔚成风气,以佛教大昌为背景的“释教歌”是这一时代和歌歌坛的一朵奇葩。强烈的佛教信仰与高超的和歌技巧相结合,使出家隐遁歌人成为释教歌创作的主体。  相似文献   

16.
有关《老子》10章“载营魄抱一”的诠释,是老学史上的一段公案。它曾被古人视为“谜语”“隐语”,人们对它有着五花八门的解释,诸如魂阳魄阴、魂在肝魄在肺、神载魄抑或魄载神、形神相守不离等等,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7.
谜语是一种隐语,字谜是以汉字为谜底的谜语。谜语总要让人动脑筋猜才有意思。如果人人都能不假思索轻而易举地说出谜底,那就不成其为谜语了。“立早(章)”、“弓长(张)”不是谜语,因为不是让人猜测,而是使人明确是哪一个zhang字。字谜总是绕着弯子提供必要的线索来影射没有明说的汉字的。从语言学文字学的角度来看,字谜颇具特色,很值得注意。绝大多数字谜对字形作了分析,分析的直观性  相似文献   

18.
纪晓岚爱好猜谜,也喜欢出谜。传说有一年元宵节,纪晓岚在一对大灯笼上写了副字谜联:“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狸狼狗半边仿佛,即非家禽,又非野兽;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一片模糊,虽是短品,亦是妙文。”黑白红黄都不是,那就是“青”,半边狐狸狼狗即为“犭”,合起来就是“猜”字,诗词论语上都有就为“言”字,四方模糊即是“迷”,合为“谜”。所以其谜底就是“猜谜”二字。此则谜联用语诙谐,对仗工整,隽永清新,且耐人咀嚼寻味。曾有个不求至道的僧人向纪晓岚索联,纪晓岚就为其撰联曰:“日落香残…  相似文献   

19.
从心里流出的歌总是美丽的,用心来吟唱的歌总是迷人的:它能使人热血沸腾,它能使人潸然泪下,它能使人悠然神往,它能使人永志不忘。一个小伙子爱上一个姑娘,姑娘曾问他“你真的爱我?”“真的。”“愿意为我牺牲一切吗?”“愿意。”“那么,请把你妈妈的心挖来。”小伙子听了果然“紧跟照办”,把妈妈杀了,他捧起那颗心直奔姑娘,突然,急切的小伙子跌倒了,也就在  相似文献   

20.
圣诞颂诗     
姚佳伟 《天风》2005,(12):11-11
今晚,月色如银,多么安谧,多么宁静;今夜,星光闪耀,月儿也香,琴声也亮。让我们隔越茫茫的年代,穿过迤逦的山头,这一夜的眠歌,张开了多少双眼睛;这一夜的谜语,成就了多少答案。日月悠悠,关山叠叠,如果当初他没有来,今天就不会有圣诞节,人类也不可能听到平安的佳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