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路的走法     
一天一夜的大雪,把路封了个严严实实。父亲送儿子上学。雪地里,儿子很兴奋,父亲很小心。父亲走在前面,不时回过头叮嘱儿子,跟着他踩过的脚印走。儿子却东张西望,这里踩几脚,那里跺几下。父亲警告儿子:危险!儿子还是自顾走,结果,没一会儿,儿子就陷进了一个雪坑。父亲把儿子拉起来后,告诉儿子:在雪地里走路,要踩前面  相似文献   

2.
命运与绳索     
山里住着一家猎户。父亲是个老猎手,在山里闯荡了几十年,猎获野物无数,走山路如履平地,从未出迂事。  相似文献   

3.
米立 《思维与智慧》2012,(16):44-45
从懂事起,父亲和我说话就不多。父亲是一个孤儿,5岁丧母,9岁丧父,十来岁他就开始独居。那个时候,村里和他一般大的小孩都在念书,父亲每天跟着他们去上学,一直跟到教室门口,就止步。父亲知道,教室与他无缘,贫困使他过早地属于另一个世界。许多年后,当我成为村子里第一个大学生的时候,父亲彻夜难眠。那天夜里,他拿着我的录取通知书,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近一下远一下,翻来覆去地仔细看,我  相似文献   

4.
正父亲的一生,与脚踩三轮车紧密相联。因我跟姐姐都要读书,花费较大,仅靠家中的几亩薄田是应付不过来的,为多赚些钱供我们,父亲决定制作和售卖卤菜。学会做卤菜后,父亲借钱买了一辆三轮车,然后骑着它,穿村走巷去卖卤菜。三轮车并不好  相似文献   

5.
背影     
父亲近几年做起了零售茶叶的生意,邻近集市时时闪现着他的身影。一天,他和一位朋友来城里进货,中午到家中吃饭,我和妻热情招待。刚刚放下筷子,就到了上班的时间了。父亲和他的朋友急着要走,说要去批发店看看,下午还要回去。我将他们送到楼梯口,挥手作别。  相似文献   

6.
正他冲着父亲喊,傻!硬硬收住傻后面的那个"子",依然有点儿尾音,父亲重复他的话:傻子!坐在椅子上傻乐,他的眼泪忽然落下来。相似的场景,隔了几十年的光景,也是做数学题,那时他做错了,父亲骂他傻,他哭了。这次他说父亲傻,还是他哭了。母亲不安地看着他说,别费心了,你爸就是老糊涂了。他不管不顾地一次次地念题目:小明和小军共收集400张邮票,小军比小明多10张,小军给了小明  相似文献   

7.
正电影院要放一部怀旧的电影——《地雷战》,他想带父亲去看。父亲每日里除了买菜以外,很少下楼。他曾带父亲去公园,试着让父亲融进那里的老头老太太的群体里,但父亲浓重的地方口音,别人很难听懂。后来,父亲不愿去公园了,没事时总是喜欢一个人待在家里,站在阳台上往北望。他知道,父亲在张望老家的方向。他是把父亲从乡下硬拽来的,父亲不愿来,但是不会做饭,怎么能照顾好自己呢?父亲听说要看电影,很高兴,早早做了饭。父子俩一起吃了,  相似文献   

8.
关于父子     
作为男人的一生,是儿子也是父亲。前半生儿子是父亲的影子,后半生父亲是儿子的影子。一个儿子酷像他的父亲,做父亲的就要得意了。世上有了一个小小的自己的复制品,时时对着欣赏,如镜中的花水中的月,这无疑比仅仅是个儿子自豪得多。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事,一个朋友已经去世几十年了,忽一日早上又见着了他,忍不住就叫了他的名字,当然知道这是他的儿子,但能不由此而企羡起这一种生生不灭、永存于世的境界吗?  相似文献   

9.
跑起来     
1995年的夏天我高考落榜,随后一段日子我跌进失意的深渊,直到有一天,一向严肃的父亲用一种最温柔的方式,深深地触动我的灵魂深处,使我重新站了起来,那个夏天因而更加难忘。 我还能清楚记得是在8月20日的凌晨5点,父亲拍了拍我,笑着对我说:“起来,陪我去跑步。”我迷糊地看到父亲温和的笑,感到异常吃惊,平时父亲严肃得话也不敢和他说一句,更让我吃惊的是,父亲这么早要我去跑步。父令不敢违,我只好硬着头皮跟他出去。跑了近十分钟,父亲上了外环路,我心里一震。又过了几  相似文献   

10.
父亲的照片     
父亲要去麦加圣地朝觐的那天,阳光是格外的灿烂,第一次要走出国门的父亲,头天晚上和母亲缝制了一面小国旗贴在随身携带的行李上,在父亲看来,即便是远离祖国,也要和祖国一道同呼吸共命运。他常念叨:一个不热爱自己国家的穆斯林,即便是完成了朝觐的功课,他也犹如一片脱离了枝条的枯叶。在亲人的期盼和祖国的召唤下,父亲完成了穆斯林心目中最神圣的朝觐功课,经过四十天的长途跋涉,终于回到了这片养他的热土,在哈密的穆斯林群众自发举行的欢迎仪式上,父亲道出了他藏在心中数十年的真心话语:做一个中国人真好!父亲没有给我们从麦…  相似文献   

11.
17岁那年,他对父亲说,我要把晋江的鞋子卖到北京去。父亲听后,摸摸他的额头说,孩子,你没发烧吧?咱们在晋江卖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到北京去呀!他  相似文献   

12.
小时随父亲去了一趟省城的姑母家。为了省钱,返回时,乘船至邻县县城后父亲便和我步行回家。邻县县城到家穿湖区走小路尚有30多公里。因年龄小,第一次走远路,走到晌午,脚上便起了一个大血泡,加之饥肠辘辘,我几次赖着歇下来。父亲总说:“清儿,别站着,慢慢走。”我蹒跚而行,尽管湖中小路有那么多沟沟坎  相似文献   

13.
第一端在荡子回头的譬喻中,耶稣基督的计划是为我们树立一个基督徒真心悔改、确实愿意回到天主身边的榜样。这个小青年自以为年轻有为,抛弃了父亲,离开了家庭,到远方去,企图不受父母、家庭的束缚,可以过他自由放纵的享乐生活。可是不久,他发觉自己上了当,走错了路,愿意回到父亲身边去。有三件事情促使他决心回到父亲身边:(一)他在短期内浪费了财产,陷于狼狈不堪的困境;(二)他内心悔恨自己的错误和罪过:(三)他相信自己思念和依恃的父亲是世界上最良善、最仁慈的父亲,他相信父亲一定肯宽容收留他。  相似文献   

14.
人生必需品     
暑假里,儿子要求父亲带他去山里野营。父亲欣然应允。  相似文献   

15.
有一位年轻人,对事业的不满和内心的不平衡一直在折磨着他。直到一个夏天与他的同学尼尔尼斯乘船出海,才让他懂得了许多他曾经不明白的东西。尼尔尼斯的父亲是一个老渔民,他的打鱼生涯已有几十年了,这个年轻人看着他那从容不迫的样子,心里十分敬佩。  相似文献   

16.
重视别人     
纽约电话公司曾就电话对话做过一项调查,看在现实生活中哪个字使用频率最高,在500个电话对话中,“我”这个字使用了大约3950次。这说明,不管你是什么人,不管你实际状况如何,在内心中都是非常重视自己的。 有个业务员曾说过这样一个例子。他的工作是为强生公司拉顾主。顾主中有一家是药品杂货店。每次他到这家店里去的时候,总要先跟柜台的营业员寒暄几句,然后才去见店主。有一天,他到这家商店去,店主突然告诉他今后不用再来了。他的店不想再买强生公司的产品了。这个业务员只好离开商店。他开着车子在镇上转了很久,最后决…  相似文献   

17.
正朋友的父亲上个月去世,临终前一直念叨着想看一眼六年未见的幺女。朋友的小妹定居美国,因为孩子太小回不来。老人终究带着遗憾走了。朋友说,她父亲走的时候正是白天,也正是美国的夜晚。她刚想给小妹打电话,小妹的电话先到了。电话里,小妹说,她梦到父亲去美国看她了。朋友告知妹妹,父亲刚刚去世。姐妹俩在电话两端号啕大哭,  相似文献   

18.
A孩子吃糖成癖,刚长齐的牙就被蛀了。当父亲告诫孩子糖吃多了会腐蚀牙,并采取了相应的限制措施时,爷爷说话了:“别信那个。我小时没吃过几块糖,这牙不也掉光了?你爸舍不得给你花钱,我这儿有。”当孩子哭着要吃糖时,节节就去买了几斤。B孩子看了两个多小时电视后,其父亲让其关上电视写作业,他却冲着父亲没好气地骂了一句。父亲严厉批评孩子没教养,奶奶却在一旁说:“别说了,他比你小时候聪明,你这么大时还不会骂人呢!”  相似文献   

19.
正我的表哥是个爱好很广泛、精力非常充沛的人,他喜欢唱歌也会弹吉他,曾经在大三、大四两年去酒吧里当驻唱歌手;他喜欢旅行,是个资深的驴友,经常在节假日去一些荒山野岭探险;他喜欢喝酒,白酒喝个一斤不成问题,与朋友聚会时常常不醉不归;他还喜欢追最热门的影视剧,只要电影大片一上院线,不管票价多贵他都会到电影院去看,尽管他也知道再过十天半个月,电影票甚至能打三折,那个时候看才划算,但是,他根本等不到那  相似文献   

20.
正16岁的他年少轻狂,目空一切,常在学校惹是生非,父亲为此没少批评他。为了让他彻底和那些小混混断绝联系,父亲连着给他换了三个学校,但这些都无济于事。有一天,父亲从一个在货轮上做水手的朋友口中得知,朋友将从墨西哥启航,横穿大西洋,前往欧洲和非洲。父亲便请求水手带上他不争气的儿子去闯世界,改改劣性。起初,叛逆的他并不服从父亲的安排,他舍不得他的狐朋狗友。父亲劝道,我不要求你能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