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报讯近日,自诩为“神算”算命兼看相的裘某,在嵊州市剡堤摆摊看相时,被一男一女两个骗子以介绍婚姻为名骗走了一大笔钱。当日上午,该市崇仁镇的裘某在剡堤南端“设摊”给人算命看相。一个30多岁的中年男子找上了他,要求给他看看相。裘某装模作样地看了一番后,告诉他不久一定会发大财,运气就在眼前,说得那中年男子“心花怒放”。中年男子自称是杭州人,妹妹珍珍前年丧偶,经人介绍欲与在嵊州打工的杭州人结婚,故而特地陪妹妹来到三江城建筑工地找那杭州人,已经找了3天却找不到人,现在暂住在三江城一家旅店里,决定再找找看,如果真的找不到只好…  相似文献   

2.
她出身于一个干部家庭。父亲从小就给地主做长工,1937年就参加了革命。父母都是解放前人的党。哥哥、姐姐、姐夫、嫂子全是军人。然而,在文化大革命中,她的高干父亲却以莫须有的罪名被隔离审查,后来因为找不到“罪证”,便让他在家“闭门思过”,实质上是一种“软禁”,完全剥夺了他工作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一些落后的游牧民族,照镜子拍照片之类,属于被禁之列,据说怕被“摄走了魂”。在刚照镜子时,人的思维没有充分判断前,在瞬间思维定势的作用下,往往会误认为眼前的像是真实的存在。当自我意识清醒后,才随即否定为虚像。两个自我同时并存,这让人极不舒服。每个个体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维护自我的完整统一,是每个个体的强烈的本能。极为逼真的镜像和照片,让原始心态的人找不到充分否定的理由,因而他们本能地畏惧退避。  相似文献   

4.
随喜善良     
正“人之初,性本善。”人心原本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是带着纯真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涉世未深时,一闭上眼睛,用心就听到世界最清澈的呼唤。我们走过天真浪漫的少年时代,迎来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青年时代,又走到事业繁忙、成熟收获的中年时期,最后走进了人生的落寞黄昏。随着阅历的增多,我们的眼眸里几乎再也找不到清纯与透亮,却多了几分世故与沧桑。习惯用伪装的假面具来掩饰自己的内心,学会了花费心思去揣测别  相似文献   

5.
康先生信箱     
康先生: 你好!高二的我最近却为一个问题困扰着:人活着为了什么?老师常讲活着要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可是贡献了又怎样?社会发展了又怎样?人最终不都是要死的么?那么,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我左思右想找不到答案,康先生,你能告诉我  相似文献   

6.
“家园没有了,那些我们爱着的人和爱着我们的人或伤残,或失踪,或者永远离开了我们,而我们也有很多人受了伤。我们是这场灾难中‘幸存下来的人’,在我们的心里,已经不仅仅是痛苦,而是很多很多纷繁复杂的情感纠结在一起。这些感觉,让我们找不到自己,找不到活着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一个满怀失望的人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对住持说:“我一心一意学画画,却找不到好老师。多数人都是徒有虚名,画得还不如我。”住持淡淡一笑,说:“我收集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不比名家逊色,就请施主为我留下一点墨宝吧。”那人问:“画什么呢?”住持说:“我喜欢饮茶,更喜欢茶具,您就为我画一幅茶杯和茶壶吧。”那人欣然应允,铺开宣纸,寥寥几笔就画成了,只见壶里的水徐徐注入茶杯,  相似文献   

8.
李妍是上海某高校中文系的大四女生。进入大四以来,身边的同学都忙着找工作,李妍却把眼光放在了找男友上。“他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家里比较有钱,人长得也帅。”通过朋友介绍,李妍找到了合适的人选。  相似文献   

9.
日不落     
他决心已定,要去奔赴死亡,去和死神拥抱。 他觉得生活对自己太不公平。大学毕业都两年了,一直找不到专业对门的工作,谈了3年的女朋友也离他而去。自己没有钱、没有房子、没有后台,生活过得格外晦涩灰暗。  相似文献   

10.
许多人在生活工作中常有一种孤独寂寞感,当他们痛苦、悲伤、愤怒急需找朋友倾诉时,却发现找不到可以倾诉的人。在许多人快乐、热闹的场面,他们却独居一角有种被人群冷落、疏远的感觉。为何他们在社交中不被欢迎呢?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个性悲观、缺乏自信个性悲观、缺乏自信的人在和别人交往时无足够的自信,总害怕自己在和人交谈时说出不合时宜、大煞风景的话,招致别人笑话。或者担心自己不受欢迎,从而便以退缩、沉默等方式来逃避  相似文献   

11.
高峰段的地铁里,人与人之间近乎没有距离。陌生人在同一个空间,做着亲密而沉默的比邻。我们的躯体紧恰相依,这并不阻碍我们的头脑在各自的世界里驰骋。每个人都在以最快的速度前进,每个人却并无感觉自己的前进。我们只是低头、垂目、听MP3、读报纸或者眼望前方,目光呆滞。  相似文献   

12.
羊声 《天风》2015,(2):46-47
<正>在与弟兄姊妹闲聊时,从他们口中得知,有一位牧者常常外出讲道、开会,只要是外堂邀请讲道、讲课等事工,就从不推诿,来者不拒。可他对本堂工作却不那么投入,甚至拒接主要同工和弟兄姊妹的电话。这位牧者看起来事工很多、很忙,很爱主,可本堂弟兄姊妹和同工们却不这么认为。他除了主日讲道的几小时以外,几乎都找不到人,连最起码的上班纪律都守不住。也许这位牧者有苦衷,但这样的侍奉效果也让人十分惊诧!虽然这只是  相似文献   

13.
游琴 《天风》1994,(4):32-32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哲理,不同的人生观,对金钱的态度也不相同。金钱有其自身的价值。但是放在不同人的手里,它的作用也迥然不同。金钱在有的人手里,成为增添生命光彩的勋章,而在有的人手里,却成为其灵魂的腐蚀剂。由此可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是多么的重要! 如果一个人的价值观把“金钱至上”  相似文献   

14.
有位先生光顾我的博客,留下评点,自称“我乃一江湖之人”,这让我有些恍惚,有些惭愧,因为作为一个名词:江湖,我连一知半解都谈不上,实在有点贻笑于大方之家。记得以前见过一篇以“江湖”为题的随笔,现在想找来恶补,却怎么也找不到了,那就自己悟一悟,看能不能理出点头绪来。  相似文献   

15.
哲人的快乐     
当今,过惯了平淡日子的人并不快乐,一些拥有万贯家财的人听说也不快乐。原因何在?据说是固守的“精神家园”发生了动摇,找不到能叫灵魂平静的港湾了。  相似文献   

16.
高考的时候,时常有这样的怪现象:本来成绩挺好的学生,各式各样的小考、预考都能过关斩将,但偏偏到了最关键的高考,却考得一塌糊涂。几乎每个考生都在心理默默祈祷自己千万不要成为那样的人。  相似文献   

17.
筱妍 《思维与智慧》2005,(12):46-46
朋友,你是否渴望过倾诉却找不到听众?你是否有过蓝色的忧郁却被笑做“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你是否有过一缕粉色的柔情却不得不让它随风而逝?你是否也曾“点起一个个希望的灯笼,又被大风一个个吹灭”?  相似文献   

18.
深受西方艺术影响的当代艺术家极力想摆脱后西方文化的影响,创造属于自己本民族的艺术形式,但苦于找不到完美的表现形式,找不到理想的精神空间。相反,西方艺术家却从中国的意象空间中吸取了大量营养,追根寻源,我们仅从南阳汉画像石中就可以找到许多意象因素。  相似文献   

19.
走出误区     
张笑坤 《天风》2004,(12):i003-i003
许多人似乎没有刻意选择自己的人生观,但是社会、父母培养、学校教育、或电视报纸、教会……却给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人生观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相似文献   

20.
富裕之灾     
东非地区从2005年下半年以来一直干旱,无论是家畜还是野生动物都找不到食物。在受灾比较严重的肯尼亚瑞夫特山谷地区,最近下了几场雨,旱情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