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兴 《天风》1997,(12)
圣经中“以马内利”是神与人同在的意思。的确,在创世之初,在伊甸乐园中,神是和人同在的;天国中,神和人和谐美好,其乐融融。可是,由于魔鬼的引诱,人类陷落在罪恶的深渊,不能自拔。人被罪玷污之后,就不能再和圣洁的神同在同行了。人  相似文献   

2.
黄幸平 《天风》2012,(10):40-41
与会友交谈时发现,教会中不少人都以为只要顺服就一定蒙福,只要遵行神的旨意就一定顺利。我一切顺利,凡事亨通就表明我特别蒙福,而我蒙福那是因为我顺服神,遵行神的旨意。在这样的人看来,如果你不蒙福那就一定是因为你不顺服,如果你不顺利那就一定是因为你没有顺服。如此非此即彼八股式思维将信仰的丰富性简单化、教条化,可能会一时鼓励一些人,但与此同时可能会给更多人带来信仰生活上的困惑甚至是失败。  相似文献   

3.
李世峥 《天风》2014,(5):38-39
五旬节圣灵降临之后,耶稣基督的教会开始了迅速的发展。当时,教会生活很具特色:"信的人都在一处,凡物公用,并且卖了田产、家业,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给各人。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地在殿里,且在家中擘饼,存着欢喜诚实的心用饭,赞美上帝,得众民的喜爱。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徒2:44-47)教会的这种发展模式至今依然被人称道,但以长远的眼光来看,这种模式不可能持续太久。事实上,据《使徒行传》  相似文献   

4.
在方式 ,而人不过是形而上学的动物。人为什么必须追问“人性”?这是人为自“人性”与“哲学”@何中华  相似文献   

5.
如今,人们将当官发迹的仕途称“红道”,将经商发财之路称“黄道”,将暴力犯罪致富的恶径称“黑道”。“人各有志。”有的人愿意走“红道”,有的人愿意走“黄道”,还有的人或许是被鬼迷了心窍,好道不走偏要去走那个伤天害理的“黑道”。从“社会的分工”来说,你走了...  相似文献   

6.
清华简《汤在啻门》中的"地祇"称"地真",容易使人联想到《楚帛书》的"女填"。"女填"应读为"女真",是"女娲"的另一种称法。"地真"和"女真"得名与"真人"有关。真人本指修真得道的人,引申表示圣人、至人或帝王。"地真"和"女真"这种称法是"真"在使用过程中意义泛化的结果,具有明显的道家色彩,对于判别文献的性质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道德”探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既是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性,亦是人的自由存在方式,既是人对存在的反思性把握,亦是人的反思性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8.
李世峥 《天风》2015,(4):44-45
《撒母耳记上》16章记载,先知撒母耳奉上帝之命前往伯利恒,要在耶西的"众子"中寻找上帝所"预定"的将要取代扫罗的以色列王。到达目的地后,撒母耳首先看到耶西的长子以利押,便以为他就是"耶和华的受膏者"。此时,上帝严肃地告诉撒母耳:"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拣选他,因为耶和华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  相似文献   

9.
谨防“美言”匡天马,程飞“美言”即奉承、赞扬、漂亮、甜蜜、好听之类的言语。它可以给人温馨,给人和睦,给人幸福,给人力量;也可以使人迷糊,使人堕落,使人失败,使人毁灭。某君为了提拔升级,对上司阿谀奉承,吹喇叭,抬轿子,拍马屁,献尽殷勤,终于博得上司的宠...  相似文献   

10.
李世峥 《天风》2013,(10):36-37
《诗篇》第15篇,是诗人大卫所写的训诲诗,他以自问自答的写作方式,将上帝子民在圣殿崇拜中应有的态度及日常生活中应有的追求勾勒出来。开头,诗人提出问题——"耶和华啊,谁能寄居你的帐幕?谁能住在你的圣山?"接着,诗人给出答案——"就是行为正直,作事公义,心里说实话的人。他不以舌头谗谤人,不恶待朋友,也不随伙毁谤邻里;他眼中藐视匪类,却尊重那敬畏耶和华的人。他发了誓,虽然自己吃亏,也不更改。他不放债取利,不受贿赂以害无辜。"最后,诗人预告结果——"行这些事的人必永不动摇。"诗人提到的这些品格,大多也会出现于别的章节,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一天五万一千人出生一万七千人死亡二万三千对夫妇结婚 (《文摘周报》)87年10月25日) 夫妇就是夫妻。夫妻就是丈夫和妻子。丈夫和妻子就是男女二人结婚后互相对对方的称呼。因此,“夫妇结婚”,就等于说“已经结婚的男女结婚”,同时也就等于说中国每天有二万三千对夫妇犯重婚罪,这是多么荒唐!  相似文献   

12.
关于“人类中心主义”和“人类沙文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人的主体性视角,论述了“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沙文主义”的区别。人的主体性是指人的实践活动的能动性。人的生存与发展同时受着两种自然必然性的制约,从而形成人的主体性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问题。我们不能否定人类在自然界中的特殊地位———主体地位,而一概地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我们反对的是,片面地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对自然采取狭隘实践态度的“人类沙文主义”  相似文献   

13.
1朴素乃是人的底色,朴素的根底在于坦荡真诚。朴素的人不做任何的伪饰,他不遮不掩地向人坦露自己的本来面目。他的衣着,他的谈吐,他的表达,他的行为,都不是为了表现,都不是为了掩饰。朴素的人,清澈而透明,可亲又可近,而且可敬。2人的朴素,源于自信。一个人按照自己本来的样子行事、  相似文献   

14.
陈小勇 《天风》2018,(10):44-45
由于历史原因,诸多国人把外国人称为"洋人",其所信奉的基督教被称为"洋教",入教的中国人则被称为"洋教徒"。而在教会内,信徒会把非基督教信仰的人称作是"外邦人"。"洋教徒"与"外邦人"这两个称谓常常导致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因着近代基督教入华的历史因素和对现今中国基督教认知滞后的原因,民众与教徒双方在某些概念上存在着理解的偏差,阻碍了双方的彼此接纳。  相似文献   

15.
在第11届亚运会筹备和召开期间,亚运会成了人们最热门的话题。北京更是“满城争说亚运会”,听广播,看电视,开会讨论,谈话唱歌,甚至幼儿园的小朋友作游戏,小胡同里的老太太唠家常,都离不了亚运会。但是,对这个盛会的称呼,北京人却并不一致。有的说Yǎyǜnhuì,有的说Yàyǜnhǜl,即有的人把““亚”读成上声(第三声)与“哑、雅”同音,有的人把“亚”读成去声(第四声),与“哑、雅”不同音。这是什么原因?哪个是标准音呢?  相似文献   

16.
看“争”     
我们所知的一个简单的道理是:我们不愿意去和一个很弱的或过强的人“争”,前者无趣味,后者无胜算。总之,无聊。所以,我们通常说的人与人之“争”,都是能耐、地位彼此相差不大的人。  相似文献   

17.
一百多年前,著名的抗美英雄林则徐曾亲手书写了一幅“制怒”二字的条屏,悬之于房中注目的地方,以抑制自己容易激动发怒的脾气,坚持冷静地待人处事。明朝朱衮在《观征子》中说:“一个有涵养的人能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这种“制怒”与“忍让”的涵养功夫,实在是一种操持稳重的美德。 然而,我们有些同志,特别是青年同志缺乏涵养,常常为某件鸡毛蒜皮之事,就大发雷霆,得理不让人或无理争三分。轻则你一言我一语地争吵起来,闹得面红耳赤,彼此都不愉快。重则吹胡子瞪眼,恶语伤人或拳脚相加以至失去理智,行凶杀人。最终,落个不是触犯法律,就是触犯了纪律。悔恨醒悟,业已晚矣!  相似文献   

18.
陈志华 《天风》2013,8(8):47-47
耶稣在论及做其门徒代价的时候,说道:"你们不要想,我来是叫地上太平;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因为我来是叫人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媳妇与婆婆生疏。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太10:34-37)其中的意思让不少信徒费解,更是令初读圣经的教外人士产生严重误解。如清朝著名的学者王炳燮因误读《马太福音》12章46节至50节的经文而说道:"……犬羊不知有父,尚知有母,耶稣不认其母,犬羊不如。  相似文献   

19.
心胸是指人的胸怀与气量,是对人对事的宽容度和承受力。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比陆地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宽广的是人的胸怀。”别看人的心脏,大不过一个拳头,人的心胸,却的确可以比大海和天空还要宽广的。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个晴朗的午后,加拿大魁北克街头新装的啤酒售卖机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大家都很奇怪,这台售卖机怎么会没有投币孔呢?这叫人怎么买啤酒啊?不过,很快有细心的人发现,售卖机一侧的说明文字告诉人们,只要对着售卖机大声喊出你的苦恼,它就会吐出一罐与你"知心"的啤酒来。啤酒能知心?人们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女友结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