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考《废都》与“废都现象”陈辽《废都》(贾平凹著)与“废都现象”的出现,无疑是中国文学界1993年的重大事件之一。如何评价《废都》?如何看待“废都现象”?《废都》与“废都现象”又为什么得以在1993年出现?现将我对这三个问题的思考所得,向读者们谈谈我...  相似文献   

2.
智慧语丝     
《思维与智慧》2011,(10):33-33
100位?干吗要这么多人?只要能证明我真的错了,哪怕是一个人出面也足够了。 ——1930年,爱因斯坦得知德国出版了一本批判相对论的书《一百位教授出面证明爱因斯坦错了》后说  相似文献   

3.
为了说明中华文明,我先在国内考察,写了《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但是身在庐山可能不识其真面目,我又去国外做对比。首先是和中华文明同年龄的文明对比。我从埃及、中东、伊拉克到尼泊尔等地,经历半年,写出了《千年一叹》。这些文明如今大多已不可收拾,而中华文明跌跌撞撞一路走下来了,觉得非常非常不容易。为什么那么多历史悠久的文化全灭亡了,而中华文明却一直活到今天?  相似文献   

4.
做学问首先得“安贫乐道”。如果做学问,又想升官发财,绝对做不好学问。必须使心先静下来,跟坐禅一样入定。我在龙门36年,龙门石窟远离城市,在山村,要洗澡得走30里。当年(1964年)龙门没有围墙,正式编制8人,加上编外共12人,是个副科级单位。一到星期六下班后,周围的人都回家了,办公室、图书馆、食堂钥匙都给了我。我才20多岁,不甘心这种寂寞,怎么办?我昼读古史,夜数繁星。我读佛经就是从那时开始的,日本出版的《大正藏》史传部三卷,我既看它,又当枕头。现已36年了,书皮也磨损坏了。所以做学问不急于求成…  相似文献   

5.
不离世间觉     
我的《读(天风)想到(法音)》能在《法各})上发表,令我欢喜无量,勇气倍增。我在文中提到《天风》的“问题讨论”,此法妙极,因此我愿舍身为座,再作抛砖引玉。我以为佛法之伟大,正惟大乘菩萨随缘普度思想。《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普门品》“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问身而为说法”,《僧宝赞》“赴感应群机”,三处都讲到个“应”字。如何个应法?“群机”的“机”安在?我们知道:舍方便无究竟。我们学佛,难道应该消极逃避、脱离时代和社会吗?以下是我在学佛中遇到的新情况,提出来供大众讨论、批评、指正。各位都是正…  相似文献   

6.
作家的尴尬     
那天中午,我正午睡,电话铃突然响了,是女儿。“妈妈,《人生如下棋》是你写的吧?”  相似文献   

7.
梦与现实─—访日韩之后谈宗教改革何光沪1993年12月在东京,我同创价学会副会长和《圣教新闻》总编辑见面时,他们都问我:为什么要在我主编的《宗教与世界》丛书中选入池田名誉会长的著作?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得从一个梦说起。1992年春天,在国际宗教史协会(...  相似文献   

8.
一、现状:不错,但路很长。为什么? 中国无神论学会成立至今已有30余年,《科学与无神论》也走过了12年。要问现在状况如何?我个人认为还不错。但路其漫漫兮大约很长。  相似文献   

9.
我的生日是农历七月十五日,盂兰盆节。一个懂点《周易》的朋友曾说我“宜佛”,我当时胡卢不止——“我这么‘入世’的人,与四大背空的佛教,风马牛不相及也!”没想到,被朋友言中,我竟然真的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1983年,我编写一部成语辞典,发现不少语条出自我从未听说过的一部古书,叫《五灯会元人这使我不解而不安:我虽不敢自栩博学群书,但较有影响的著作,总该是知道的;这《五灯会元》在我这个搞语言的,竟然见所未见,甚至闻所未闻,岂非咄咄怪事?我设法找到一套《五灯会元》,草草翻了翻,满头雾水。“石头未见四祖时如何…  相似文献   

10.
不怕晚     
近来我对两位艺术家兴趣浓厚,一位是蓝天野,一位是裴艳玲。 蓝天野何许人也?就是《封神榜》里仙风道骨的姜子牙和《渴望》里温文尔雅的父亲的扮演者。  相似文献   

11.
一、零星降示《古兰经》的哲理是什么?《古兰经》不是一次性地降示给穆圣,而是历经了23年。当《古兰经》零星降示的时候,麦加的多神教徒曾质疑这部经典为何没有一次性地降示。为此,真主降示了这段经文:“不信道者曾说:‘怎么不把全部《古兰经》一次降示他呢?’我那样零星地降示它,以便我凭它来坚定你的心,我逐渐降示它。”  相似文献   

12.
珍惜生命     
看窗外的太阳,已渐渐隐到山那边去了。哦,一天又要过去了。太阳,明天的太阳依旧是新的,虽然它也有寿终正寝之时,然而这一天对它来说却是微不足道的。我们同样也送走了一天,却更逼近了死亡一日。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十年三千六百日,我们即使寿享百年,也仅仅三万六千日,算来实在可怜!太阳是辛勤的,它日日不辍地为世界奉献着光和热,而我们面对有限的生命,如果浑浑噩噩地日复一日,又有什么意义呢?美国舞蹈家邓肯在遇到她十九年前的恋人时,被他的不求进取而惊愕,感慨道:“天底下怎么有人可以这样平平凡凡地过一辈子?”也许,悟…  相似文献   

13.
坐看云起时     
法云法师之与我,是以文字而为绿起。记得那是1992年5月,我刚刚接过《佛教文化》季刊主编的担子,创刊伊始,设立了许多小栏目,其中一个叫做《他山之石》,专门选载海外的奇文妙语,作为大陆学人的借鉴。我记得第l一2册合刊选的是台湾林清玄的《一粒米·一亩田》,第3期选的是美国苏吉达(Sujata)的《慧眼初开》(Beginingtosee),而第4期选谁的文章呢?当时还颇有些为难。“行到水穷处,坐春云起时”,正在此刻,我记不清是从什么地方、从谁的手中接过了一本精致的小书,封面上浓云四合、天风浩荡,只占画面下端四分之一位置的几株已…  相似文献   

14.
那年冬天     
太阳慢慢沉没在与旷野按壤的苍山,苍山背后的大海,是不是太阳栖息的地方?那个地方是不是栖息.着我的童年?  相似文献   

15.
我有一个梦想:写一本《佛教文化史》,至少是《中国佛教文化史》。“主旨要写什么呢”朋友问道。“就八个字:美的信仰,信仰的美”。这么回答朋友的话时,那一刻,我就觉得自己真地进入梦境,一腔神往。您可能要说了:写书就写呗,用得着书还没有写成,就先吹乎出来么?不,朋友啊,我想我没办法不一言及此,就悠悠神往。佛教文化是一条美的信仰的河流,《佛教文化》就是一艘长年镇日航行在河上的兰舟,我就是这条航船上的一个水手.一个导游,一个痴情的追求者啊!您注意到本期中心插页匕赵朴初居上的最新诗作吗?在发稿之前,我曾久久地…  相似文献   

16.
    
前一阵子,我心血来潮,广罗关于风的诗文来读,从宋玉的《风赋》,到李商隐的《风雨》,到刘亮程的《风中的院门》,凡能搜集到的,都不放过。一连好几天.我沉浸其中,直到某个深夜,有一种声音,在窗子外面飘了进来:你认识风吗?  相似文献   

17.
正《世说新语·夙慧》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东晋元帝时,元帝问他才刚几岁的儿子明帝,是长安远还是太阳远?明帝说,太阳远,因为有人从长安来,没听说过有人从太阳那里来。第二天,元帝为了炫耀儿子明帝的聪明,当着群臣的面又问儿子,是长安远还是太阳远?可这次明帝却回答说,长安远。明帝说,因为太阳看得见,而长安看不见。  相似文献   

18.
有一天,一位家长在桃树下遇到一位智者。 一脸阴云的家长仿佛遇到了光芒万丈的太阳,连忙拱手施礼请教:“尊敬的智者,我的儿子不思上进,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9.
李爱莲 《天风》2012,(8):52-52
"妈妈,您知道我现在在吃什么吗?我正在吃苦呢!""孩子,懂得苦中作乐的人,就能冲破困难,享受快乐的果实。"猜猜看,我在吃什么?多年前,为了要让后院池塘旁的杂草不乱长,我买了一车的石块准备铺在池塘边。为了要让孩子们有参与的机会,我特地选了个假日,要柔柔一起帮忙铺石头,五岁的加加就在一旁跟前跟后。捡石头对孩子来说是件无聊的差事,我们头顶着太阳,额头冒着汗努力地做,希望很快能将事情完成。  相似文献   

20.
玛丽亚·莱蒂齐亚·克拉韦托:是什么促使你制作记录片的? 努里特·阿维夫:我在1989年制作了第一部纪录片《卡拉村,以色列》(Kafr Qara,Israel),那时我还是个首席摄影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