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窗牖之美     
正窗,也作"囱""通孔",即通风和采光。《说文解字》中有:"在墙曰牖,在屋曰囱",也就是说,牖和窗意义相同,但位置不一样,窗专指天窗,是开在屋顶上的,而把开在墙壁上的窗子叫"牖"。到了后来,窗和牖的区分不甚分明,以至于渐渐通用。一扇扇造型别致的窗,给人以美感。看荷兰画家弗美尔的  相似文献   

2.
马婷婷  吴新望 《天风》2014,(1):48-48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曼德拉曾被关押27年,受尽虐待。他就任总统时,邀请了三名曾虐待过他的看守到场,当他起身恭敬地向看守致敬时,在场所有人乃至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恐惧留在身后,那么我仍在狱中。  相似文献   

3.
可能世界是什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理论莱布尼茨最先提出了“可能世界”这个概念。他说 :“世界是可能的事物组合 ,现实世界就是由所有存在的可能事物所形成的组合 (一个最丰富的组合 )。可能事物有不同的组合 ,有的组合比别的组合更加完美。因此 ,有许多的可能世界 ,每一由可能事物所形成的组合就是一个可能世界。”“我们的整个世界可以成为不同的样子 ,时间、空间与物质可以具有完全不同的运动和形状。上帝在无穷的可能中选取了他认为最合适的可能。”[1 ] 莱布尼茨还从充足理由律论证了可能世界。他说 :“既然在上帝的观念中有无穷个可能的宇宙 ,…  相似文献   

4.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出版于1806年,在一个新世纪的开始;海德格尔关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课,开在1930年到1931年之间,而他的《存在与时间》则在三年前已经出版,大体上也可以说是本世纪初开始时的作品。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算起,两个世纪快要过去,我们现在又处在一个世纪交替的时期,“哲学”也似乎又处在一个需要瞻前顾后的关口,于是研究一下我们的前辈大师是如何进行这项工作的,自是一件颇有兴味的事。一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是他自己哲学思想体系成熟的标志。我常常感到,一个哲学家,在他第一部阐述自己独特…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思想史上创立了改变世界面貌的伟大学说的马克思,是怎样走上人生之路的?我们在学习他的生平和思想时可以看到:他有强烈的献身于人类幸福的事业心,又对生活永远充满着热忱。马克思在立志专攻社会科学的年轻时期,也热烈追求真挚的爱情,他对爱情的忠贞终生不渝。我们常可从各种著作中读到马克思有关爱情方面的诗歌、书信和文章,它们将为我们提供了解马克思爱情思想的钥匙。现在,献给读者的《最美丽的爱情——马克思爱情诗文选》就是这样一本选集,它集中了马克思爱情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耶稣的眼睛     
桂志文 《天风》2013,(11):37-37
眼睛就像针孔摄像头,因为有了她,世界都在我们眼里;因为有了她,我们也会“赤裸”在别人世界。这扇窗帮助了我们,也暴露了我们,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以为自己仅仅是世界的观光者,其实别人早己从我们这扇窗户里看到了屋内的风景,那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意念等。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保守你心。  相似文献   

7.
达磨波罗的佛教民族主义思想初探黄夏年在近代亚洲和世界佛教史上,有一个人是不得不提到的,他就是达磨波罗大师。他为佛教在亚洲和世界范围内复兴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之受到人们的怀念。本文拟就达磨波罗大师的佛教民族主义思想进行探讨,不当之处,...  相似文献   

8.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做事都有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说有自己的目的。 据说,比尔,盖茨是不坐头等舱的。有人在经济舱看见他,便问他为什么不坐头等舱,他说:“头等舱比经济舱飞得快吗?”由此可见,这个世界首富是一个很实际的人,他看中的不是头等舱带来的虚荣,而更注重结果。毫无意义的支出,又有什么意义呢?就是对富可敌国者来说,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9.
欣赏文学艺术,对于培养人们的想像刀,有极大的益处。长期以来,人们仅仅把文艺作为茶余饭后消遣的工具。其实,文学艺术也是培养想像力和创造力的一方沃土、不少科学家的成长经历。就是一个活生生的验证。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他虽然不是一个出色的音乐家,但是他的音乐素养是出众的。音乐与他终生相伴。爱因斯坦从小就很喜欢音乐,中学时已能用小提琴演奏一些著名作曲家的乐曲,大学时代,爱因斯坦经常拉琴消遣。音乐在爱因斯坦的科学创造中的所起的作用,要比人们通常所想像的大得多,这是一些他的研究者公认的事实。爱因斯坦从他最…  相似文献   

10.
《操纵世界经济的犹太人赚钱绝招》①一书在“42,犹太人的教育法——除自己之外不相信任何人”这一小节里写道:“这样重复欺骗了他三、四次,以后他也不敢相信我了,我的目的是要给他灌输一个观念: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信任的,连亲生的父亲也不例外,唯一可以信任的就是我自己!”  相似文献   

11.
谢晋导演一生拍过50多部电影,大多成为经典,《红色娘子军》就是其中的代表作。鲜为人知的是,当年这部经典虽然成就了谢导,却又给他留下了终生遗憾。  相似文献   

12.
心窗     
房屋有窗,心灵也有窗。 房屋的窗子明亮,透明度极高,给你的是一个亮堂堂的世界,任何坎坷都看得清楚,任何脏烂东西都格外显眼,任何陷阱都难以隐藏;窗上有灰,看窗外的任何东西都是灰蒙蒙的,模模糊糊的,隐隐约约的.似是而非的。  相似文献   

13.
当司炉工把史建春的尸体送进焚尸炉的时候,他心想,好长大,好沉重的尸体。 世界上只有一件事对所有的人:贫穷的、豪富的、卑贱的、显赫的人,都是公平的,那就是死。 史建春的生命是结束了,还是还在延续? 他留下了他身体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恰恰是他的罪恶之源,他的孽根、孽种! 这是一个难度极大,极复杂的手术。 这不是一个水龙头,或是茶壶嘴儿,而是一个集排泄、繁育,性爱与情爱于一身的光辉刺目的物件。它给予它的主人以雄性的骄傲和自豪,并使它的主人获得人生、人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以来,中国伊斯兰文化领域星光璀璨。在我熟知的穆斯林学者中,有好几位是贤哲型的。庞士谦老师就是其中之一。我敬仰庞老师的是他那高洁的学者风范及其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本人师事庞老师时,他已经是一位遐迩闻名的耆宿。老师温文尔雅,仪表堂堂,既有长者气质,又有学者风度。他的言传身教、道德文章,使我自己深深感到这位苦斗终生的学人堪称是中国伊斯兰教育园地里一位劳苦功高的园丁。胸怀大志独辟蹊径庞老师于1902年1月16日出生在河南孟县桑坡村一个穆斯林家庭。他秉承父志,从四岁四个月另四天之日起,便开始接受伊…  相似文献   

15.
相知与相嫉     
只要有人群的地方,相知与相嫉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在人与人之间所发生的无数迷人的故事中差不多都是以相知开始的,所以,相知仿佛是开在人们心灵里的鲜花,它带给人们的是美丽,是芬芳,是醉心的果实;而在人与人之间所发生的无数悲剧中的大部分却是来自相互...  相似文献   

16.
许多人的言行举止看似愚笨,实际上他们都是聪明绝顶、深藏不露的智者,著名的“微软杀手”托瓦尔兹就是其中最典型最有名的一人。 芬兰人托瓦尔兹于90年代初发明了操作系统LINUX之后宣布,凡愿意使用该系统软件的人都可以免费获得LINUX的源代码。周围一些人对他的这种做法疑惑不解,他本可以使自己的软件商业化,在一夜之间成为亿万富翁的,可他根本没有凭借发明得到多少利益。其实,这正是托瓦尔兹的精明之处,他不需要金钱,他的志向是借助一个小小的系统打造一个自由、开放的电脑世界,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抱负。结果,由于他赠送了…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从一个农家子弟成为世界伟人,他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那么他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就他本人而言,有三个不容忽视的主观因素。一是他的乐观主义,不管环境多么艰难,斗争多么残酷,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情绪、旺盛的斗志。二是他钢铁一般的意志。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而为了达到目的,他可以忍受任何困难。三是他那博大精深的谋略智慧。在苏区艰难的岁月里,只要有毛泽东在场,他身边的干部和群众就有了主心骨,因为“毛委员有办法”。在以上三个因素中,毛泽东的谋略智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可以说,他的一生,是成功…  相似文献   

18.
那时候,他忽然明白了我的用心。花应该开在最适合的年龄,爱对17岁的我们来说,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相似文献   

19.
1995年4月,西雅图Pro-gressive网络公司发布了一个新的软件──RealAudio的 B版,该软件可在互联网上获得实时音频,使得原本只有文本和图形,显得又聋又哑的互联网第一次有了活泼的声音,此举无疑称得上是网络世界中的一次革命。 初出茅庐 罗伯.格拉斯出生于纽约,父亲为一家小型印刷企业的老板,母亲是社会工作者,格拉斯从小就保持写作的习惯,从写信、写专栏到写广播稿。他的另一杰出表现就是有优异的数学才能,因此他可以不时逃课,到学校附近玩计算机,这也导致了他对计算机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进入耶…  相似文献   

20.
[原编者按]200年以前,康德发表了他的文章《论永恒和平》。对于康德来讲,永恒的和平是一种可以给世界公民的状态带来生动活力的理想。这样,康德就在权利理论中引入了第三个领域:在国家的权利之劳,在国际法的位置上,这就是富有成果的改革,也就是世界公民的权利。国内的权利状况应该在一种全球性的权利状况中加以规定,这种全球性的权利状况可以联合世界各个国家,消除战争。当然,康德是在理性权利的概念中,在他那个时代的经验范围内来阐发这个思想的。无论是概念性还是时间间隔,都把我们与康德分开了。后来人的知识是更多更准确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