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舒适     
舒适是人类追求的一种活法之一,那么,它除了对人的享受带来愉悦和快感之外,还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呢,它仅仅是人类进步与发展的象征么。关于舒适,美国作家奥尔德斯·赫胥黎在他的代表作之一《论舒适》中提到,“舒适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可当前的世界看来却把它当作一种目的,一种绝好的东西。也许有一天,大地会被压成一张巨大的软垫床,人的躯体在上面打盹,而人的心灵却被压在下面。”  相似文献   

2.
常乐文 《天风》2001,(8):35
十年前的今天,她悄悄地走了,给张弟兄撇下了一双儿女。他为了儿女,也为了自己,定意续弦。新来的妻子是实业公司的会计,模样也端正,人们说,老张“打了泥碗换瓷碗”,成了“双职工”了。他却不以为然,因为在他的心中,总有那么一点缺憾——这就是新来的妻子并不是主内的姊妹。 妻对他蛮好,对孩子也好。为此,他感到欣慰,但总少不了女人那  相似文献   

3.
“谁在大地上发现出路和丰富的财源,……真主必报酬谁”。“行道而且行善者,是乐园的居民。”《古兰经》古都西安,中国历史上饱经沧桑,又扬名中外的名城。一千多年前的盛唐时期,横贯东西方的“丝绸之路”和南中国海至波斯湾的海上“香料之路”,把伊斯兰文化的种子撒...  相似文献   

4.
境界     
有人问我,什么是境界?我说,有车,却走路上班,这是境界;有别墅,却住出租房,这是境界;有钱,却不花钱,把钱都捐了,这是境界;有名,却抛开喧嚣和名利,偏要躲起来,这是境界。家有吃不完的美味珍馐,却只吃粗茶淡饭;有穿不完的绫罗绸缎,却穿着粗麻布衣,面对享受不尽的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却毫不动心,这就是境界啊!  相似文献   

5.
反常合道     
有这样一个传说:绍兴才子徐文长自幼聪明过人。一天,他和六位文人一起喝酒,这六个人事先商量好要捉弄他一下。桌上一共摆了六个菜,按年龄大小行酒令,酒令要说出一个典故,只要典故和桌上菜肴有关,就可以独享这盘菜,否则没菜吃。第一个人说:“姜太公钓鱼。”说罢就把桌上的一盘鱼端到自己面前。第二个人说:“时迁偷鸡。”于是将一盘鸡肉端走。第三个人说:“张飞卖肉。”话音刚落顺手将一碗猪肉拿去。第四个人说:“苏武牧羊。”把羊肉也拿走了。第五个人说:“朱元璋杀牛。”牛肉也就归了他。第六个人面对最后的一盘菜,说声“刘备…  相似文献   

6.
正多年不见的老同学青兰邀约,到她家门口后她却还在一家面包店排队,灿烂地笑,说一定要请我吃这家店的面包和点心,所以早早排队,却没想到排了一个多小时才买到。说着,她把热腾腾香喷喷的面包递到我嘴边,松软、甜香、纯正、不腻,味蕾享受到恰到好处的妥帖。我说:"好吃。"她又说:"去看看他家的操作间。"隔着清而透亮的玻璃墙,  相似文献   

7.
收拾零碎     
又一次读到约翰福音6章五饼二鱼的神迹,忽然对13节主的吩咐“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来”这句话有了几分思考。想主在世传道仅三年光景,他的使命却是要把天国福音传遍巴勒斯坦一带,时间是何等紧迫,何等宝贵。圣经上说他常是忙得连饭也顾不上吃,他的行踪也多用“连忙、随即、立刻”等词来描述。一直风尘仆仆的主,此刻却要门徒把众人吃剩下的零碎收拾起。收拾五千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过:“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教育教学的技巧在于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然而,一些“后进生”却因为我们教育者的疏忽而成了享受快乐的遗忘者。如  相似文献   

9.
奇怪的命令     
一天,一个旅行者骑着马赶路时,天下了大雨,浑身变得又湿又冷。后来他终于来到了县城的一家小客店。客店里挤满了人,使他无法去接近火。这时他喊出客店老板说:“拿点鱼去喂喂我的马。”老板说:“马并不吃鱼呀!”旅行者接着说:“不要紧,按我告诉你的去做。”客店中的人群听到这奇怪的命令,都纷纷跑去看马吃鱼。这样整个房里只剩下旅行者一个人,他在火旁边坐了下来,暖和自己。当客店老板和那一群人回来时,老板说:“你的马不吃鱼。”旅行者答道:“不要紧,把鱼放在桌上,等我把衣服烤干了,我自己来吃它。”奇怪的命令  相似文献   

10.
先知穆罕默德是真主派遣的最后一位圣人,是人类中最优秀者,他受真主之命,以正信引导世人走向光明。在真主的襄助下,他以《古兰经》为指导,通过23年的不懈奋斗,把一盘散沙似的古阿拉伯人教化成了一个坚强的民族,并把伊斯兰教的真理、优良传统和美德传遍了整个阿拉伯半岛,在人类历史上谱写了灿烂的篇章,为世人树立了永不磨灭的光辉榜样。正如真主在尊贵的《古兰经》中说的那样:“希望真主和末日,并且多  相似文献   

11.
压抑的快乐     
正据说是黑泽明导演的一段经历:他老来胆囊出了问题,医生劝诫他,莫再吃鸡蛋。黑泽明表示:老夫本来不爱吃鸡蛋,但你这么一说,我偏要吃!——越吃越香。也还是黑泽明,据说还说过这么段话:白天吃是为了补充身体,晚上吃是为了补益灵魂。这调调,用《大宅门》里陈宝国最后一集里那句话说:"不是不叫我干什么吗?我偏干什么!"  相似文献   

12.
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个商人因为经营不善而欠下一大笔债务,由于无力偿还,在债权人频频催讨下,精神几乎崩溃了,因此他萌生了结束生命的念头。有一天他独自来到亲戚的农庄拜访,心想在仅有的时间里,享受最后的恬静生活。当时,正值八月瓜熟时节,田里飘出的阵阵瓜香吸引了他。守着瓜田的老人看见他的到来,便热情地摘了几个瓜果,请他品尝。不过,心情仍然低落的他,一点享用的心情也没有,但是又无法拒绝老人家的好意,便礼貌地吃了半个,并随口赞美了几句。然而,老人家听到赞扬,却非常喜悦,他开始滔滔不绝地诉说着自己种植瓜果所付出的心血和辛苦:"四月播种、五月锄草、  相似文献   

13.
正周末和朋友江约了吃西餐谈些事情,边吃边聊时,他接了个电话。看着他意气风发的样子,在他放下手机时,我笑着说:"又是你那个得意干将肖平吧,这次给公司拉了多大的单子?"江笑了笑,优雅地吃着牛排说:"我辞退了他,如果不是看在这两年他为公司出过大力,我会把他送进监狱。"我吃了一惊。肖平,名牌大学毕业,在上  相似文献   

14.
《报刊文摘》曾登载一则“猫吃辣椒的故事”。一天,有三人谈论如何让猫吃辣椒。甲说:猫怕吃辣,要想让它吃.除非用筷子硬往嘴里捅。乙说:可以把辣椒夹在肉里,骗描吃下去。丙则说:把辣椒磨成面,抹在猫的屁股上.屁股辣疼了,猫自然会心甘情愿的用舌头去舔。这个故事看似一则笑话,但却反映了三个人的不同谋略水平、一个人解决问题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谋略水平的高低、古今中外,大凡有所成就者无不是优务的谋略之士。谋略多运用于军事领域,但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谋略的运用日益广泛,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极大兴趣。谋略不等同于…  相似文献   

15.
正铁、风、影子和小鬼坐在一起吃点心,幸福最后一个闯进来,脸色发白,喘着气说:"你、你们快把声音放低点儿,我刚才听到一个吓、吓人的东西,叫‘受伤’!它来的时候,连人类都害怕,车啊、水啊、床啊、药箱啊,哭啊、喊啊、叫啊、吵啊,一齐来。简直把我吓成‘不幸’了,让我挤一挤,喝口茶,稳稳神儿。""什么?你碰到‘受伤’了?我也是第一次听说。‘受伤’有小鬼那么可怕吗?不,小鬼有什么可怕的,我们不正围着它在喝茶、吃点心吗?"在几个朋友中,性格  相似文献   

16.
一次,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去金山寺看望好朋友佛印和尚,步近禅房时,便闻到狗肉香味.原来,佛印是个不戒酒肉的花和尚.这天,他把一条黑狗杀来吃,独自躲在房里低斟浅酌,大嚼狗肉.正吃得起劲,听到苏东坡的叫声,慌忙把酒肉藏了起来.苏东坡早就看在眼里了,却佯装不知,心里暗想和他开个玩笑,便对佛印说:“我今天写了首诗,有两个字一时想不起来怎么写,所以特来请大师指教.”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胡克所著《历史中的英雄》一书中比较重要的一章;在另一篇文章中,他曾吹嘘说他在这里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了系统的批判。在本文中,胡克以实用主义的多元论历史观、历史无定论、英雄崇拜论等思想垃圾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围绕着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进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展开无耻的捏造和恶毒的攻击。全文的主要论点可以归结为三条:一、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诋毁为“形而上学”、“神秘的先验主义”,捏造说这种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历史决定论是同承认伟大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承认历史上偶然事件的作用“互相抵触”的。二、用生物学的人性观为武器,来攻击马克思主义关于伟大人物的出现是社会需要的产物的原理;他以伟大人物所具有的伟大的特性禀受于其父母为前提,责问马克思主义道:“究竟是什么特殊的因果联系引导到他的〔父母双方〕的精虫和卵子结合在一起呢?”“恩格斯一方面说:经济矛盾的解决,那是历史上的必然,而另一方面又说:精虫和卵子的结合,那是历史上的偶然。那么,历史上的必然又怎样把它自己变成生物学领域内的必然呢”?三、用爬行经验主义为武器,反对把历史人物的特性和其它偶然性在历史上的作用,最终归结于社会物质生产状况和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根源性,说这是把“一个事变的原因的原因的原因的原因”说成是“这一事变本身的原因”,其谬误在于:“把最多只能看作这一事变的必要条件解释成这一事变的充分原因”;混淆了不同的因果系列;以及“把正在研究当中的主题加以偷换”。通过这些,胡克把历史中的偶然和必然、历史人物的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绝对地对立起来和机械地割裂开来,夸大前者而否定、抹煞后者。  相似文献   

18.
皇帝是一桩美差,而且是终身职,不退休.所以皇帝都愿意多活些日子,最好不死不灭不入轮回.于是吃仙药,吃药不行就练气功,练气功不行就研究通灵术预备着出特异功能,通灵术不行反转来又吃仙药.折腾了千百年,皇帝们的寿命却越见得萎缩下去,政变被杀的不多,吃药吃死的练气功走火入魔被巫术害死的却不少.就说明朝的16位皇帝吧,活过40岁的只有4位,其余12位皇帝都是在二三十岁正春秋富的时候遭遇不讳,求长生得短命,竟成了一条规律.可能是“身在此山中“的缘故罢,皇帝们终于悟不出这十分浅显的道理:各种大师们只管行骗,享受骗局成功的快感,皇帝长寿短寿,他们才不理会呢.……  相似文献   

19.
当代著名的解构主义建筑师盖里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说出一个秘密,那就是他的得意之作玛塔博物馆在设计上并不是完美的,他故意在设计中留下一些小缺陷。记者听后感到万分惊讶,而这位世界建筑领域金字塔尖的人物却微笑地说:"只有缺憾才能引起更多的人来关注我的作品,这也是为什么我从来不会把事情做到完美无缺的原因。"玛塔博物馆是建筑师盖里的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对五十年的老夫妻,都很喜欢吃鱼,每次吃鱼时妻子都会把鱼头夹给丈夫,丈夫会把鱼尾夹给妻子,他们相敬如宾的过了五十年,生活很美满,孩子们也一致以为父亲喜欢吃鱼头,母亲喜欢吃鱼尾,但是在他们结婚五十年纪念日时,当孩子将鱼尾夹给母亲时,她说到能不能让我吃一次鱼头,那时大家才知道原来母亲最欢吃鱼头,而有趣的是,那时父亲也说他实际上最喜欢吃鱼尾,结果是一片愕然。由此我们可以推想一下:原来一直以为互相了解的人中到底有多少是自以为是呢?百这样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却并不少见啊!这里的老夫妻夫疑都是奉献型,将自己最喜欢的送给对方,他们的生活在别人看来也是幸福的,但缺乏了沟通,这样的爱也许是盲目的,也许是错误的,也许是一种负担,不是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