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就是一道楼梯,有人上也有人下。向上走的人昂首挺胸,满腹兴致;向下走的人,心灰意懒,精神萎靡。太多的人总喜欢向上走,而不喜欢向下走。他们不知道,生命的波段哪能永远直线向上,登顶之后,不妨走下山来,再攀另一座陡峭的高峰。看看那些田野里的麦浪,听听那些大海边的波涛,有的在浪尖,"啪"一个浪下去,又入了漩涡,生命就需要这样,有浪尖和漩涡才汹涌澎湃,否则就是一潭死水了。生活是十八只吊桶打水,我们很难管控其上下。水喝完了,总还是要下桶的,否则,人人岂不都守着井栏渴得冒烟。太多的人不知道,向上提水是解渴,向下落桶  相似文献   

2.
叶语     
白杨树的枝、叶大都向上,很少有向下生长的;柳树的枝、叶大都向下。几乎没有向上生长的,名副其实“倒垂柳”。  相似文献   

3.
哲理思辨     
正勇者,该拿得起时拿得起;智者,该放得下时放得下。故智勇双全,才会拥有成功的人生。临危不惧,能转危为安的是勇者;功败垂成,能反败为胜的是强者。智勇双全的人,不管走在什么路上,都会一往无前,也不管遇上什么艰难,都会无往不胜。勇者乘势而为,可以势不可挡;智者顺势而为,可以蓄势待发。志者的心中,从来不会没有  相似文献   

4.
雅致生香     
正俗,足以破坏世人的雅兴;雅,最能滋润俗世的心田。雅和俗,没有绝对的界限,常常只是一步之遥。大雅的,可以大俗;大俗的,拐个弯,亦可大雅。相同的事,不同的人去经历,会进入不同的人生状态,有的雅出了兴味,有的俗到了尽头。这就取决于一个人的心志在什么方向,情态有什么偏好。可以肯定地说,方向不同、偏好不同的人,会拥有不同的人生际遇。  相似文献   

5.
清平世界,朗朗乾坤,金、木、水、火、土五行缺一不可,职场生活亦是如此,也有相得益彰的“场”。职场离不开情场。人都是感情动物,有的人为情而生,有的人为情而死,有的人为情而不顾一切,有的人为情而贪赃枉法……  相似文献   

6.
正人生是一口井,有的人刚挖了浅浅的一层,就挖到了水。所以,机遇对一个人的成功很重要,它能让你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收益。人生是一口井,有的人不停地挖,付出了不少辛劳,不少汗水,不少时日,才挖到水。所以,坚持对一个人的成功很重要,只要你朝着一个方向和目标去开拓、去进取,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永不放弃,就能赢得人生的成功。人生是一口井,有的人一直挖、一直挖,直到最后也没挖到水。  相似文献   

7.
美在加减中     
正有很多人总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假如再给我一次机会、再有一次生命,将如何如何。觉得自己的人生还有潜力,只是加法做得不够。可是,人生是个不归的旅程,没有后悔药。生活如容器,总是放入很多东西来丰富我们的人生。人生的加法是什么呢?是追求知识、成功、荣华富贵,追求这些并没有错,关键是你要放什么进去、怎么放。有个众人皆知的小测验:先把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放进广口瓶,直到再也放不下  相似文献   

8.
三、(意识的机制) 鲁宾斯坦把意识理解为意识到的过程,这是无可非议的。所谓“意识的机制”,就是要说明“意识到”这一过程是怎样实现的。“意识到”过程的对立面是“没有意识到”,因此,这一问题涉及“意识”和“无意识”问题。 (一)鲁宾斯坦认为,意识到的东西和未被意识到的东西的区别,并不在于前者完全处于意识域内,后者完全处于意识域外,而只是在于意识到的强度或明晰性程度方面的不同,尤其决定于所意识到的是什么。“意识总是意识到的东西和未被意识到的东  相似文献   

9.
人生与机遇     
人生道路并不平坦,而往往是坎坷和崎岖的。在这坎坷崎岖的道路上,怎样才能步履矫健,高歌猛进呢?因素虽多,对人生抱什么态度就是一种因素。应当看到,各个时代,各个阶级,甚至各个人所抱的态度是不同的。因而,他们的人生价值也会有差别。正象臧克家同志在一首诗中所说的那样: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原因是前一种人活着总是为别人活得更美好;后一种人活着却是使别人遭受灾难和耻辱。然而,这一人生哲理并没有被人们普遍重视。如今,被重视的倒是机遇问题。有些人认为,人的幸福、成才与否全靠机遇。他们把“关系户”、“关系网”看作是“黄金屋”,寻找机遇的捷径。这种蜘蛛网式的“关系户”,对社会风气、党风、人的成才都带来不良影响。这种情况,向我们提示了这样的问题:人生与机遇的关系如何,怎样对待机遇?  相似文献   

10.
情感智力论     
一、成功的因素世界上的人生活着,努力着,拼搏着。有的成功,有的无成。有的失败。成功的因素在哪里呢?有人说,在机遇、但是,为什么有的人找到了机遇,而有的人没有碰到呢?为什么有的人遇到了也没有成功呢?有人说,这全在于智力不同。聪明的人成功.不聪明的人没有成功。对此,美国心理学家们做了一个长达三十年的高智商学生跟踪实验。他们选定了1000名左右智商在130以上的超常儿童,逐年了解他们的人生进展、事业成败。许多年以后,发现这些同样聪明的孩子渐渐地拉开了距离,有的成了教授、学者、企业家、科学家、记者、法官、有了…  相似文献   

11.
对于幸福的理解,我们总是喜欢站在强势一方,那些认为自己是幸福的人,总是把自己归为事业成功者。其实不然,幸福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感受和判断。你不能说,那些人生坎坷、地位低下的人就没有幸福。  相似文献   

12.
对于幸福的理解,我们总是喜欢站在强势一方,那些认为自己是幸福的人,总是把自己归为事业成功者。其实不然,幸福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感受和判断。你不能说,那些人生坎坷、地位低下的人就没有幸福。  相似文献   

13.
活得真累     
当前,大多数人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按理说,人们应该感到生活的幸福,从而更加热爱人生。然而,我们却不难看到周围有些人总是一脸沮丧,满身疲倦,经常听到他们说;“活得真累”。世界上没有绝对轻松顺利的人生,人的一生就是苦斗拼搏的一生。问题是,有的人历尽磨难,遭遇坎坷,却觉得自己活得有滋有味,越活越有劲;而另一些人养尊处优,生活富足,一帆风顺,却觉得“活得真累”。“活得真累”是一种身心疲劳的感觉。终日觉得自己身心  相似文献   

14.
秦金亮 《心理科学》2001,24(1):117-117,103
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来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壮大。以研究心理学发生、发展规律为目标的心理学史近几十年来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重视。从20年代至90年代国内外出版的心理学史著作可渭汗牛充栋。这些心理学史著作是以什么样的思想为指导?其编纂的依据是什么?这就是心理学史编纂中的方法论问题。事实上心理学史家在编纂心理学史时,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是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其必有编纂的依据、编纂的立场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 人的生命跟朝露没有什么两样,看起来不乏美丽,甚至有的时候是如此的凄美壮观,若逢阳光照射,瞬间即可蒸发消逝在这个空间。同样,任何人所拥有的一切,不管我们拥有什么,拥有多少,拥有多久,与川流不息的历史长河相比,与大美而不言的天地相比,与浩瀚无际的宇宙相比,都不如沧海一粟,只不过是拥有极其渺小的瞬间,实在是微不足道。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对于人生观问题的理论探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关于人生观的基本涵义 一般认为,所谓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于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的总的看法与根本态度(或观点)。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人生的目的,即人为什么而活着?(2)人生的理想,即人应该怎样生活?(3)人生的价值,即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但对于人生观所包含的三个方面的内容的性质与地位则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人生的理想是人生观的核心。没有理想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因而也就无人生价值可言。有的人则认为,人生的价值是人生观的核心,从伦理学角度来讲,人生观问  相似文献   

17.
人生如布     
在人类发明的所有词语中,意见最大的应该算人生这个词了。因为从古至今,人生这个话题被人们当成了皮球,总是被人说来说去,踢来踢去,而且似乎是愈说愈新。其实,那并不是真的把人生说出什么新的涵义来了,而是词语的一种缠绕、派生。  相似文献   

18.
人的自我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是什么?”始终是人的自我认识史中的一个中心问题·马克思关于人本身的实践的唯物主义观点是人的理论的核心内容·人总是处在不断的自我塑造中,人的自我认识是没有止境的人是这样一种存在物,他不仅存在着,而且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具有关于自己存在的自我意识;在这种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他还力图对自己的存在进行自我认识并作出解释。并不是任何存在物都有关于自己存在的自我意识、都能自己认识自己的存在并对自己的存在作出解释的。比如自然界,一直客观地存在着,并且是一切存在物所以存在的总根源,但它并没有关于自己存在和…  相似文献   

19.
成功     
正通常意义上的成功一般是指:实现了为之奋斗的某个目标,或名,或利。可是,有的人取得了这样的成功之后,发现并没有预想中的快乐,甚至,却增添了新的烦恼。有的人,还为此变得抑郁。而一个农民工干完一天的活不管有多累,只要拿起毛笔练字,就赶走了  相似文献   

20.
生活中,人们对崇高、美丽、飘逸、刚强、幽默等人生的美感谈论较多,但总是把痛苦驱逐出美的范畴。很少有人意识到,人生的痛苦,也是一股追求美的强大动力,它最具发人深省、催人奋进的美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