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世界上文化交流的问题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文化交流是一种主体际的交流。主体际性表述“我”与“你”、“我”与“他”或“她”以及“我”与“我们”之间的关系。文化造就了一定形态的“我们”的群体,而文化交流发生于作为不同群体的“我们”与“我们”之间。于是乎,探讨自我和主体际性的问题就与文化交流的问题联系在一起,而“自我”便成了这一系列问题中首先要说明的概念。对于什么是“自我”,初看起来是最自明的,其实最深奥。谁不知道他自己的“我”呢?谁须臾能脱离他自己的“我”呢?谁说话和行动时没有这样的一个“我”在主持…  相似文献   

2.
金素银 《天风》1996,(9):39-39
雨下得淅淅沥沥,我们撑着雨伞伫立雨中,望着汽车远去,轻轻地他走了,正如他轻轻地来。临别前,他怀着对母校的无限依恋,对母校弟兄姊妹的依依深情。他的眼睛湿润了,但他努力地抑制自己的感情,紧紧握住我的手,声音颤抖地道一声:“再见。”便进了汽车。他没有再回头看我们一眼,也没有伸出头来或挥一挥手。他在哭。 他叫杨海涛。他是他们班年龄最小的,身材也很瘦小,但他很精练能干,他的话不多,但句句切中要害。他在和我们交通的时候常常说:“回忆主恩的滋味,便觉美善。”另外他总是嘱咐我们“少说话,多做事”。他这样说,他也确实这样做了。一年来。  相似文献   

3.
卢龙光  叶菁华 《天风》2006,(10):30-31
“他为我们世人并为我们的拯救,从天降临”对于很多基督徒来说,耶稣基督最重要的身份,就是我们的救主。他降生为人,在十字架上为我们的罪受难受死,让我们得着拯救。可是,《尼西亚信经》第二段首先谈及的,却不是主耶稣基督的救赎工作,而是他与圣父上帝的关系;其中用了不少篇幅以不同角度(由“在万世之前为父所生”到“万有都是藉着他造成的”)肯定他是与圣父本体相同的上帝的独生子,有着与圣父上帝完全相同的神  相似文献   

4.
愚顽的拿八     
黄有治  陈辉江 《天风》2005,(12):30-31
在圣经中有许多人的品行是值得我们效法的,但亦有许多人的行事为人是我们当以为鉴戒的。就如拿八这个人的为人就是我们当以为鉴戒的。拿八这两字是“愚顽”的意思。他一生的为人与他的名字十分的“吻合”,可谓是“名副其实”,无论是在言语上、行为上、生活上我们都看到了他为人处事有愚顽之处。  相似文献   

5.
老子并非如常人所认为的那样是一般意义上地反对礼义,他反对的只是徒有虚名的“礼”,而重视“礼”的“质”。我们也不要认为老子只重视“礼”的内容,他也重视“礼”的形式。当然,他所重视的“礼”的形式是和“质”相统一的形式。  相似文献   

6.
理解     
我时常感到孤独和痛苦。我对朋友诉说我的苦闷,烦恼,以及忧郁,说世人不能理解我。我只希望得到他的理解。晚上,我们喝酒,他尽一切努力来理解我———然而他不能。于是他“煞有介事”地“教导”我一番。他给我讲了三个小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建造巴别塔:人类在创始期,天下只有一种语言。他们往东方大迁移时,遇见一片巴比伦平原,就在那里定居下来。他们彼此商量着说:“来吧!我们在这儿烧制砖头!”他们真的动手烧制起来。又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城里要有高塔,耸入云霄,好传扬我们的美名,以免我们分散到别的地方!”这时候上帝下来了,他看见…  相似文献   

7.
雨下得淅淅沥沥,我们撑着雨伞伫立雨中,望着汽车远去,轻轻地他走了,正如他轻轻地来。临别前,他怀着对母校的无限依恋,对母校弟兄姊妹的依依深情。他的眼睛湿润了,但他努力地抑制自己的感情,紧紧握住我的手,声音颤抖地道一声:“再见。”便进了汽车。他没有再回头看我们一眼,也没有伸出头来或挥一挥手。他在哭。 他叫杨海涛。他是他们班年龄最小的,身材也很瘦小,但他很精练能干,他的话不多,但句句切中要害。他在和我们交通的时候常常说:“回忆主恩的滋味,便觉美善。”另外他总是嘱咐我们“少说话,多做事”。他这样说,他也确实这样做了。一年来,我们404房间一直很  相似文献   

8.
专题二:宽容原则与中国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对宽容原则的解释在戴维森富有影响的理论框架中 ,宽容原则认为 ,当我们解释他人或另类的时候 ,我们必须坚持这样的前提 :他们是理性的存在 ,他们与我们谈论和生活在同样的世界里。否则 ,如果我们固守信念或只进行概念的论述 ,我们就根本不可能理解他们。戴维森在他最近有关解释的著述中指出 ,他以前倾向于用“最大化”一致信念这样的字眼来解释“宽容” ,而在他的思想中与这个论点相关的另一个更有价值的论点是应当“尽量完善”一致的信念。我们需要的不是“最大多数”的一致性、而是“正当的”一致性来理解他人。而在认识到不仅应当尽…  相似文献   

9.
季剑虹 《天风》2002,(12):8-9
弗3∶19 王下4∶1—6以弗所书三章告诉我们,在神那里满有一切,他是充满万有的神,在他里面没有缺乏、满有恩典和祝福,不仅如此,他还应许我们,要将他那个满有一切的“满”要充满我们。列王记下四章那个卖油还债的故事,告诉我们:能获取多少油,关键是妇人有多少空的器皿。油的止住是由于没有空器皿而决定的。从以上两处经文,神让我们看到“满”与“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有一天     
浅水 《思维与智慧》2007,(15):63-63
有时候生气他的“有一天哲学”。 他总说:“有一天。” 他说,有一天,等我站稳了脚步,我们就可以去度蜜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上一期主要论及“他为我们世人并为我们的拯救,从天降临”,但这句还未完结,紧接着后面的便是“由圣灵并由童贞女马利亚,取了肉身,并成为人”。“他为我们世人并为我们的拯救”是要解释上帝的独生儿子耶稣基督来到世上的目的,至于“由圣灵并由童贞女马利亚,取了肉身,并成为人”,则是描述上帝的独生子来到世上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陈志华 《天风》2013,2(2):52-53
耶稣之名所以被称为奇妙,因为他名字的内涵代表了救恩的行动,同时,他名字的内涵也是基督徒需要经历的生命历程。“耶稣”是“把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以马内利”是“上帝与我们同在”(参太1:21、23)。两者放在一起,就是耶稣先拯救我们脱离罪恶的权势,再把我们带入上帝同在的荣耀中。基督徒必须先经历“救出来”,才能践行“翻出来”,基督徒每一天的生活就是依靠主从罪恶中被“救出来”,靠主把以马内利“翻出来”。  相似文献   

13.
圣诞节祝词     
圣诞节年年给世界带来极大的喜乐,因为在这个节日上我们纪念“天主圣子降生成,人,住在我们当中”。(若一,14)“他充满恩宠和真理”。(同上) “他为了我们人类,并为了我们的得救,从天降下,他因圣神由童贞玛利亚取得肉体,而成为人。”(信经) 自有生命的神,成了血肉的人。创造世界的主成了拯救世界的主。“这是上主所做的在我们眼中是一件奇事!”(窦廿一,42) “请看,你的救主来了!”(依六十二,11。) “到那一天有人要说:这是我们所期待的拯救我们的天主;这是我们所依赖的上主,我们要因着他的救援而欢欣鼓舞。”(依廿五,9)  相似文献   

14.
散发主馨香     
魏悌香 《天风》2011,(6):47-47
“常率领我们在基督里夸胜”这句话也可以翻成:“因为他时常率领我们,使作为基督俘虏的我们得以参加基督凯旋的行列。”  相似文献   

15.
耶稣君王     
立耶稣为君王,是教会的大道理,根据“启示”,我们知道这件事。“天主已经立他为王为基督了。”(《宗》二、36) 耶稣做万有的君王,原是天主立定的,我们要从《旧约》和《新约》上学习这端启示的真理。 1、《旧约》的启示先知依撒以亚说:“有一个婴儿为我们诞生了,有一个儿子赐给了我们。他的王权在他肩上,他的名字称为全能的天主,后世之父,和平的君王,他王权的平安必增加无穷,他必在达味的宝座上治理他的国,以公平正义使他的国坚定稳固,从现在直到永远。”(《依》九、6-7)  相似文献   

16.
张桔 《世界哲学》2015,(4):116-124
道德怀疑主义的回溯论证依赖于一个重要前提,即由“是”推出“应当”是逻辑上无效的,而道德自然主义者否认这个前提。马克·内尔森提出了两个反例来试图证明:“是”与“应当”之间不存在逻辑上的鸿沟;我们能够基于由“是”到“应当”的推理来确证我们的道德信念。但是,对他的论证的考察表明,即使他的反例成功地证明“是”与“应当”问题的确不是一个逻辑问题,要么由于我们不能确证地相信那些作为前提的事实命题,要么由于我们的确证仍然依赖于某些隐藏的道德预设,因此,我们也不能够用类似的推理来确证我们的道德信念。总之,道德自然主义对道德怀疑主义的批驳并不成功。  相似文献   

17.
高牧 《天风》1994,(4):7-9
“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传1:5) 传道者说:“一代过去,一代又来。”我们可以理解他的意思是谈到人生的短暂。 他接着又说:“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我们看到,他所体会的是光阴之快。 光阴快不快呢?实在是快,真好像人所形容的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光阴既然快。  相似文献   

18.
据新华社消息现年75岁的罗伯逊是美国基督教联盟创始人和福音派布道家,基督教广播网《700俱乐部》节目主持人,公开要求美国政府派遣特工暗杀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查韦斯常说美国要推翻他或者暗杀他。2005年8月22日,罗伯逊在主持节目时说道:“如果他认为我们要暗杀他,我认为我们真的应该那样做。”他还说:“我们有能力把他弄出来,我认为我们实践这种能力的时机到了。”罗伯逊的理由是:“我们有能力干掉他,我认为现在正是实施这项计划的最佳时刻。我们根本不必花费二千亿美元发动一场战争去除掉一个人、一个独裁者,因为有更简便易行的办法达到…  相似文献   

19.
计文 《天风》2004,(8):40-41
四十岁既是跨入不惑也是即将迈进可能的“中年危机”领域。中文把英文的“Crisis”翻译成“危机”之中都蕴含着“机会”、“转折点”之意。而我们所信的神是“改变和扭转生命”的主,他乐意使我们的“危机”变成“转机”。  相似文献   

20.
哈帖木是著名学者拜里黑的学生,哈帖木临毕业时,他老师说:“哈帖木,你相伴我多少年了?”哈帖木说:“三十三年”。“那么在这期间你都学到了些什么?”哈帖木说:“我只学到八个问题。”拜里黑一听就说:“‘我们确是真主所有的,我们必定只归依他’(2∶1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