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瓦房是父亲当年结婚时盖的,为了盖这间房子,爷爷和父亲可没少费力。它盖在院子的西面,是厢房,我们这里叫厦子。瓦房只有东面,也就是安门窗的一面是砖,另外三面都是土坯,房顶是个斜坡,青色的瓦很整齐地铺在上面,一层一层的,像鱼鳞,像梯田,像波浪。我自然不知道当时盖房子时的情况,但我  相似文献   

2.
凡是懂得摄影的人都知道,摄影成像是由于光线在底片的乳剂层上感光造成的。当光线过于强烈时,它不仅会射到乳剂层,而且会穿透乳剂到达片基并被片基反射回来,造成乳剂层的二次感光。这样在成像的周围就会出现一圈像月晕一样的影象,这被称之为“光晕现象”。在心理学上,则把人被事或人的某一点所迷惑而不及其余的现象叫“光晕心理”。光晕心理的产生会影响人们的理解力,使人们对事物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3.
话唠须守口     
正宋世雄与侯宝林先生有过交往。他一直记得侯先生说过的一句话:酒喝头盅,茶饮二遍,日发千言,不损自伤。无论男人还是女人,一旦成了话痨就完蛋了。言多必失有三层意思:一、你是广播站,无人敢把私密话说给你;二、说的不合适,难免会得罪人;三、一天到晚嘚啵嘚啵说个没完,没人再把你当盘菜。本质上,就是失去了别人的尊重。恍若一座城,城门四开,被人一眼看到了底。看穿了,看透了,也看扁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尊重,来自于距离感和神秘感。钱和权,容易产生距离感。有人尊重你,其实只  相似文献   

4.
迷途知返     
我那中西合璧的三层小楼主体工程刚显出一点眉目,九九重阳节这天,二三十人在脚手架上攀援,他们都十分认真地工作着,可是山涧骤然刮过来一阵强  相似文献   

5.
老家的老房子在小巷深处, 前后左右都是两三层高的小楼, 一到冬天,前面小楼就挡住了阳光,太阳一天只光顾小院两三个钟头,里屋、堂屋一片昏暗。久之, 就对前面的墙生出些许怨恨,他们凭什么独享这温暖的太阳?于是,在冬天里,能到院子里好好地晒一晒太阳就成了我每天去等待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孤独     
一位哲人说过:没有孤独就没有伟大。这句话讲得相当深刻。因为任何伟大的发明和创造都是与孤独结缘的,任何伟大的发明者、发现者和创造者大都是苦行僧,他们远离喧闹,摆脱功利,抛却庸俗,“躲进小楼成一统”。孤独成就了大师级的人物,例如孔子、鲁迅、钱钟书、萨特、海明威、川端康成、康德、歌德、艾登纳……而伟大又使他们在一定的时空内变得孤独,这也许就是曲高和寡的缘故。然而,曲高毕竟令人仰慕、崇拜、追随。如果想热闹对他们来说是举手之劳,轻而易举的,然而他们仍坚守自己孤独的庄园,磐石一般,不为滚滚红尘所撼动。正因为…  相似文献   

7.
词语意义的双层性,是指词语除了有字面上(表层)的意义之外,还有一层隐含着的、字面下(深层)的意义,而且这种隐含的深层义才是词语的真实义.词和固定语都可以有双层的意义. 通常说来,大多数词的词义都是单一性的.词义直接反映在字面上,简单明了,像“天、地、桌子、椅子、人民、游泳、唱歌、美丽、善良”等等,词义只有一层。有些复合词,其词义往往不止一个,可以同时具有多个义项.例如“包袱”这个词,它就有以下四个义顶:(一)指包衣服的布.(二)就是包着衣服的包儿.(三)相声、山东快书等曲艺形式中的笑料.(四)比喻思想、行动上的负担.尽管词的义顶  相似文献   

8.
一九七五年深秋的北京,浓雾弥天,寒凝大地。 昔日水木清华,幢幢红楼掩映在花影扶疏中的北大“燕东园”里,一派萧条冷落的景象。枯木朽株在秋风横扫下,发出凄凉的哀吟。 在微茫的星光下,跨过一座小桥,来到似已不相识的教授小楼前。当年绿草如茵的  相似文献   

9.
《天风》2020,(11)
正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在我居住的城市济南,有一著名景点大明湖,湖畔有一处宗教场所——基督教堂。此堂距今已有近百年历史,为典型欧式二层小楼建筑,灰墙白漆,十字红顶。主堂之侧另有平房副堂数间,周围湖水环绕,绿柳清泉,十分雅静。礼拜之时,琴声歌声袅袅缭绕,牧师讲道谆谆诚挚,会众出入有序,言笑晏晏,行动谦逊温雅,十分有礼。非聚会时间,在往来喧嚣游客之中的教堂静默无声,透着几分宁静祥和。  相似文献   

10.
唐诗有句云:“药灵丸不大,棋妙子无多。”这话固然道出了用药,对奕的哲理,但借得它来比喻简练的精妙之处,也很恰切。提起简练,人们自然会想到美国著名文学家海明威。这位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一生是站着写作的。海明威之所以要站着写怍,而且用一只脚站着,目的就是为了使文章简练。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迫使我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俄国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11.
年知乡愁     
像一缕风跟随一片云,像一脉溪流怀抱一座山川,像一袅炊烟爱恋一个村庄,像一把稻谷眷恋腥香的泥土,像一杯烈酒缠绵一副心肠,像一挂鞭炮喜庆一个节日,年被一副副吉祥的春联拉出来,在时间醇厚的地窖中发酵成一坛坛芬芳的美酒。  相似文献   

12.
正在杭州西湖的湖心亭,有一石碑,上书"虫二"两字,是出自清朝皇帝乾隆手笔。寓意:风月无边。可见,风月这等自然景致,自古就成了文人墨客、达官显贵、皇亲国戚们竞相追逐的好情境。冬日,暮色早早取代白昼,就像把色彩画一下子变成了素描。下班途中,我就在这夜幕四合里,渐行渐黑。暗色天幕夜纱的影影绰绰中,白天的喧嚣渐渐  相似文献   

13.
他乡明月     
高原湖畔,云之南的天空纯净幽蓝,高山的积雪尚未融化,大街上的樱花却已含苞吐艳,春的韵味已经充溢人间了。美丽的湖边,有曲曲折折的堤栏,有清澈明净的湖水,还有斜飞着的燕子。我们置身在暖融融的阳光下,我们侃侃而谈,海吹神聊,把著名作家惠特曼和海明威剖析个透彻,把岁月的流行  相似文献   

14.
极简的人生     
正有人说,从前我们处在一个追求多的时代,那时许多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解决温饱问题,成了我们辛苦奔命的出发点。如今,很多人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富裕,反而把追求少,看作一种时髦的生活态度,其实,真正的极简,是由内向外延展的,一种极为可贵的精神品质。就如作家海明威曾说,我始终相信,开始在内心生活得更严肃的人,也会在外表上开始生活得更朴素。在一个奢华浪费的年代,我希望向全世界表明,人类真正需  相似文献   

15.
敬业创奇迹     
正如某产品的广告所说的:只要你认真去做了,还有什么事做不好的呢! 当年,在美国有一位年轻的石油工人,他每天的工作是看着石油罐由传送带转移到旋转机上,焊接剂自动滴下来,沿盖一周39滴把盖焊好。他仔细观察,设想能否节省一、二滴呢?他试验少二滴,漏油,  相似文献   

16.
正高一那年暑假,妈妈把我送到了补习学校,让我狂补在偏科路上已经难以扭转大局的数学。在补课不被允许的当时,补习班将近一百个同学像做贼一样,被老师带进了小区负一层见不得人的地下。地下室只有一扇窗,我们就像留守儿童一样,窝在半地下里,睡觉、吃饭、补习功课。我就是在那时候遇见陈东兴的。补习班按缴费早晚选择座位,因为妈妈的积极我得以坐在第二排,而更积极的陈东兴,就坐在我的正前方。他长得太  相似文献   

17.
王嘉理 《天风》1994,(5):31-32
一、木匠的断言: 何为教会 约两千年前。巴勒斯坦一个木匠断言说:“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太16:18)。人世间不知有过多少有权、有势、有学问者的断言成了泡影,可是耶稣的断言却成了现实,经受了时间和王朝更迭的考验。这名话告诉我们:一、教会是属神的,二、教会是神要建立的,三、教会是经得起任何考验和摧残的。  相似文献   

18.
最近看到一篇外文读物,说目前“科学”在一些年轻人的心中已面貌全非,几乎成了和世界上所有“坏的”、“罪恶的”事物相关联的词。他们认为:物理学就是原子弹;化学就是污染;生物学就是基因工程(也是罪恶的?);工业就是灰尘、油污和更大的污染。他们还把科学和灭绝人性的战争联系在一起。意大利教授鲍里尼(Paolini)也说,在他的国家里,“化学的”已经成了“有害的、有毒  相似文献   

19.
在伊朗的德黑兰皇宫,你可以欣赏到世界上最漂亮的马赛克建筑。那里的天花板和四壁看上去就像由一颗颗璀璨夺目的钻石镶嵌而成,走近细看,你会惊讶地发现,这些流光溢彩的"钻石"其实就是普普通通的镜子的碎片。  相似文献   

20.
食蛇螺     
我的家乡有一种田螺,他能伸出长长的触角和嘴巴,像一条干蚂蝗。它很会伪装自己,常常把自己的螺壳浸在田水里,把螺颈伸到田埂的草丛里觅取小虫。它还有个独特的本领,就是能用嘴颌夹住毒蛇或水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