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人云:男不养猫,女不养狗,秉性有异,难免撕咬,打的头破血流;男人是狗,养猫乱性,女人是猫,养狗变性,男狗与女猫共处一室,更是天下祸水之渊源。但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告诉我们相排斥的往往也是最相吸引的。记得哈林有首歌叫《山顶上的黑狗兄》而他太太伊能静就有首歌叫《我是猫》,偏偏他们还是大家公认的好伉俪。  相似文献   

2.
若10:1-18——耶稣是善牧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凡不由门进入羊栈,而由别处爬进去的,便是贼,是强盗。由门进去的才是羊的牧人。看门的给他开门,羊听他的声音;他按着名字呼唤自己的羊,并引领出来。当他把羊放出来以后,就走在羊的前面,羊也跟随他,因为认得他的声音。羊决不跟随陌生人,凡而逃避他,因为羊不认得陌生人的声音。”耶稣给他们讲了这个比喻,他们却不明白给他们讲的是什么。于是,耶稣又对他们说:“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我是羊的门;凡在我以先来的,都是贼和强盗,羊没有听从他们。我就是门,谁若经过我进来,必得安全;可以进,可以…  相似文献   

3.
符号和行为     
本文是从查尔斯·莫里斯(Charles Morris)的《符号、語言和行为》(Signs, Language and Behavior)书中第一章的第二、三、六、七、八各节选譯出来的。莫里斯(1901—)生于美国的科罗拉多州但維尔市,早年肄业于威斯康星等大学,研究生物学和心理学,1925年成为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是乔治·米德(G. H. Mead)的弟子。以后在該大学任教授多年,一直到1958年以后,才轉到佛罗里达大学任教。这本书出版于1946年。1938年以前,他还出版了一本有关符号学的著作,叫做《符号理論的基础》。莫里斯的所謂符号学(Semiotic),代表資产阶級哲学中近代經驗主义的两个主流——邏輯經驗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同流合污。他的这本《符号、語言和行为》就是实用主义一行为主义的思維观和卡尔納普語义学的一种混血儿(这是莫里斯在这本书的序言中明白承认的)。他企图在这个拼凑的基础上,把查尔斯·皮尔士(Charles Peirce)早年已經拟了一个草图的符号学的概念发揮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包括一切語言的和非語言的符号)“符号科学”的体系。这本书共分八章,即:(1)符号和行为,(2)語言和社会行为,(3)表意方式,(4)符号的妥当性、真理性和可靠性,(5)論域类型,(6)形式符号和形式的論域,(7)符号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8)符号学的范围和旨趣。此外还有分章注解和附录。莫里斯挖空心思地发明了一整套离奇古怪的专門术語,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区別四种“表意方式”,即:指示的、評价的、规定的和形成的,以及四种“基本的符号用法”,即:报道的、評价的、激励的和系統的。最后,他以前者为緯,后者为經,纵横交錯地构造出十六种主要的論域型式的一个图表来,即:科学的、小說的、法律的、宇宙論的、神話的、詩的、道德的、批評的、技术的、政治的、宗教的、宣传的、邏輯—数理的、修辞的、文法的和形而上学的。哲学則完全沒有列入图表,因为莫里斯已經替它在图表之外保留一个“光荣的”地位:“哲学語言是由符号系統的使用所最广泛地支配着的那些論域型式而形成的”,“哲学家是一部符号綜合的机器。”康福斯在《保卫哲学》一书中說:“企图发展一个理論,依照这个理論:一切符号,从召喚供实驗的狗来吃食的信号,直到科学家和哲学家們的說話,只是由于它們起着組織行为的作用而得到它們的意义;而且依照这个理論,全部认識过程在于建立有效的符号系統。”莫里斯爱用狗的实驗做分析,在他这本书中处处拿狗来跟人相提并論,似乎人和狗沒有什么显著的区別可言。这种无視社会发展规律和思維发展规律,建立在庸俗进化論的基础之上的、主观主义的伪科学,只能起着“现代哲学舞台上的某种滑稽場面”(康福斯語)的作用。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莫里斯的那本《符号理論的基础》一书中,即已大談特談符号和宗教的关系,而到了近年,他更把他的兴趣轉移到人生哲学和宗教方面来,企图开倒車地把几种“传統的人生理想”加以綜合,使之适合于现代环境。他的另一本較近的著作《人生之路:世界宗教緒言》(1942),誠如书名所揭示的那样,則更加公开、积极地在为僧侣主义辯护。  相似文献   

4.
一天,一个流浪汉在公园发现了一只狗,他看四周无人,就把狗藏了起来。没想到这只狗的主人是个富翁,爱犬丢失后他非常着急,便在当地的报纸上登了寻狗启示:如有拾到爱犬并送还者付酬金3万元。流浪汉看到这则启示,就抱上小狗准备去领酬金,但他转念一想,富翁既然能拿出3万元,就一定舍得拿更多的钱来  相似文献   

5.
正听朋友讲了狗和猫的不同,非常有意思。朋友说,在人们的印象中,狗和猫都是挺会玩耍的动物,其实二者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要想看出这种区别,需要把它们单独放到一个地方。你会发现,狗在孤零零时显得非常拘谨,若有所失,甚至呆呆的;猫就不同了,即便周围没有一个活物,它也会很投入地去玩一团毛线球,或者一片被风吹动的树叶,当连这些  相似文献   

6.
<正>“撸猫一时爽,一直撸猫一直爽”“今天的我,你爱理不理;明天的我,还来找你”等等流行语说明,“撸猫”如今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潮流文化。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下,焦虑弥漫在空气中,甚至内化成了一种无孔不入的、在日常生活中无法摆脱的情绪,而猫猫就成为了个体对抗焦虑时很好的调剂。对于很多人而言,撸猫可以使他们平静下来,给焦虑的自己做心理按摩。  相似文献   

7.
信用的价值     
著名财经女作家苏希·奥尔曼少年时,在一家小餐馆做侍员,在那儿,她经常见到一位叫弗雷德·汉斯布鲁克的老顾客,他是一名电器销售员。弗雷德每次来,总是要一份火腿、蒙得利干酪加煎蛋卷作他的晚餐。每一次,奥尔曼看见他走进来,就会早早收拾好他的桌子,给他送上一成不变的晚餐。当然,奥尔曼还不忘给他送上一个灿烂的微笑,这是做侍员最起码的要求。 奥尔曼当时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个自己的小餐馆,她对父母亲说了,但他们告诉她,他们没钱资助她。第二天,奥尔曼带着失望的心情去上班。弗雷德见到她,便问:“怎么了,阳光?你今天一点笑容都没  相似文献   

8.
他是一个表情呆滞、目光游移的中年男子,他一边抹着不断冒出来的汗水,一边不住地说:“我的心态确实不好,也可以说我有病,虽然这是她给害的,但是,我却不能舍了她……”他的父亲是一个早年留学日本的牙科医师,妈妈是一个美丽的家庭妇女。在市区的西部,他们家拥有一幢复式的花园别墅。这里的一切都是漂亮又和谐的,只有人心总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娇小而美丽的母亲总是提心吊胆地看着父亲的脸色,冷漠、严峻的父亲又总是对妻、儿不屑一顾。他钟爱自己的医疗器械远胜于儿子。当年幼的儿子打碎了父亲的大玻璃罩以后,暴怒的父亲找来一根链条,把他锁在窗栏上以示惩罚。看着自己像只狗一般地被锁,他  相似文献   

9.
作者在本文中概括地叙述了莫里斯的符号学的基本內容,分析了它的基本概念,并作了一定程度的批判。作者指出,自莫里斯的著作出版以后,才开始把符号学作为一門专门科学来研究。但他对认識論問題的观点并不新穎。按其哲学信仰来說,他是实用主义者,他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强烈影响下,也采納了邏輯实証主义的观点。他的符号学就是实用主义、行为主义、邏輯实証主义这三者結合起来的結果。莫里斯认为符号学包括三个部分:一、句法学,它研究符号与符号之間的关系及其結合方式;二、語义学,它研究符号与所指客体的关系;三、語用学,它研究創造符号、运用符号并借助于符号取得这种或那种成果的主体和符号的关系。实用主义-行为主义的“行为”概念是他的符号学的中心概念,它把符号的三种功能(句法的、語义的、語用的)联系在一起。所有这三种功能都服从于有效地組織主体行为的任务,它們都是为了达到行为的目的服务的。符号及其意义問題是莫里斯符号学的基本問題之一。在他看来,符号就是預备刺激,預备刺激在沒有刺激体时也会引起与所述客体相对应的反应族的意向。换言之,符号是一些特殊的刺激物,它們在客体不直接刺激行为的条件下用来調整主体对作为目的的客体的行为。符号的意义在于它所引起的反应意向,也就是符号和典型行为的刺激体的关系。作者批評了莫里斯的观点,认为后者把符号的作用加以片面的夸大和絕对化,把符号和不以人为轉移存在着的物质源泉割裂开来,把符号同现实在人的意識中的反映过程割裂开来。莫里斯认为,語言是符号的系統,人类的語言和为动物所使用的符号之間沒有原則区別,語言决不是社会现象,而也是为动物所固有的。作者批評了这种观点,认为莫里斯把人类的語言“动物化”了,同时又把动物的叫声“拟人化”了,抹煞这两点之間的原則性区別。作者还批評了莫里斯关于意識和思維的观点。作者指出,莫里斯把思維归結为語言,而又把語言归結为有机物的那些实现符号功能的生物反应的总和。在莫里斯看来,在引入专門的符号学术語之后,最好放弃“意識”和“思維”这两个詞,因为它們完全是多余的。作者指出,在莫里斯那里,思維被归結为按照一定的规則去运用符号,而完全不是用来揭露客观世界的规律。莫里斯认为,符号学正在成为一种无所不包的科学,它在自己的三个部分中包括全部問題:句法学包括全部邏輯学問题,語义学包括全部形而上学問題,語用学包括全部生物社会学問题。符号学是駕凌于哲学之上的最高科学。作者认为,尽管符号系統学說十分重要,但这一学說本身只能在真正的认識論的基础上加以科学的制定,这种认識論就是辯証唯物主义的认識論,而决不是实用主义和实証主义的认識論。  相似文献   

10.
门口的年轻人小区的大门口,有两个年轻人的报摊,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他们都以同样的价格卖同样的报纸,对买报纸的人都是同样的笑脸相迎,可是人们却都到左边去买报。因为你早上花1元钱可以在左边买两份报纸——《襄樊晚报》及《楚天都市报》,3点钟前送还,  相似文献   

11.
自行车     
当我九岁的时候,因为想挣一点零花钱,我去找邻居马祁先生。他在芝加哥《美国市民》报社担任经理,我想请他帮我找一份临时工,比如在放学后送报纸。他说,如果我有一辆自行车的话,他就会答应我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卷首圣言     
门徒的责任耶稣又向他们说:“人拿灯来,岂是为了放在斗底或床下吗?因为没有什么隐藏的事,不是为显露出来的;也没有隐密的事,不是为彰明出来的。谁若有耳听,听罢!耶稣又向他们说:“要留心你们所听的:你们用什么尺度量给人,也要用什么尺度量给你们,且要多加给你们,因为凡有的,还要给他;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从他夺去。”(谷4:21-25)  相似文献   

13.
狗的身影     
一日,狗在阳光下漫步,猫突然走过来,指着狗身后的影子, 表情夸张地说:“帅气的狗先生啊,你英明一世,怎么能让一个丑陋的黑影跟在你身后呢?那么黑漆漆的一片,多么影响你高大威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马加爵成了各大报纸和杂志上的热点。他因为杀害了四名同学而闻名全国,也给全国人民留下了面目狰狞的杀人犯形象。作为一个普通人,我痛恨他的极端行为,但作为同是从农村出来的学生,我理解他曾经有过的一些境遇和心情。  相似文献   

15.
“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不由门进入羊栈,而由别处进去的,那人便是贼,是强盗。但由门进去的,才是羊的牧人。看门的给他开门,羊听他的声音(?)按着名字呼唤自己的羊,并领出他们来。当把羊放出来以后,就走在羊前面,羊也跟随他,因为认得他的声音。羊决不跟随陌生人,反而逃避他,因为羊不认得陌生人的声音。”(若十:1—6)  相似文献   

16.
尊重     
一个人,不管他是否身居高位,是否家财万贯,他都必须努力赢得人们对他的尊重,否则,他仅仅只拥有一个残缺的人生。 一个人,不管他是否出身卑微,是否肢体残缺,他都可以坦然面对人们尊重的目光,因为,他同样可以做一个大写的人。  相似文献   

17.
心灵的满足     
境天 《天风》2006,(18):20
一位很有智慧的父亲苦心设计了一道考题,以此来考验三个儿子的聪明才智。他给三个儿子各一百块钱,要求他们用这一百块钱到市场上买任何的东西,来填满达一百平方米的大仓库。  相似文献   

18.
正1928年,他出生在美国底特律东区的贫民窟。他的出生给一贫如洗的家增添了一份沉重的负担,靠四处打零工为生的父亲,脸上没有丝毫喜色。9岁时,他到底特律酒吧的门前给人擦皮鞋。因为口吃,不被顾客待见,没干多时,就被同龄孩子“挤兑”掉了。贫困里长大的孩子,似乎永远都在为生存而劳碌奔波。洗碗工、报纸生、送货工……甚至为了  相似文献   

19.
假冒的天堂     
正一个男人带着他的狗走在一条风景秀丽的路上。他边走边欣赏路边的景色。忽然,他想起自己早已死了,他的狗也死了多年了。他不知道这条路要将他们带往何处。不一会儿,他看到前方有一座城,城门是金子做的,城墙是珠宝砌的,富丽堂皇,庄严巍峨。城门前有一张桌子,桌前端坐一位漂亮的小姐。他走上前,询问道:"请问,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看人先看脸,看脸先看眼。”因为人的眼睛是心灵之窗,它最能反映人的情感变化。看报纸也是一样,按照一般习惯,人们首先要浏览报纸的标题,然后再根据标题来挑选所要阅读的内容。一条好新闻,如果标题平平淡淡,那就难以吸引读者;如果标题做得好,那就有如绿叶扶红花,给新闻本身增添了色彩。标题和新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标题是从新闻中提炼出来的,新闻离不开标题。那么,制作新闻标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这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准确性、鲜明性、概括性、生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