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粒麦子     
“一粒麦子如果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能结出许多子粒来。爱惜自己生命的,必要丧失生命;在现世憎恨自己生命的,必要保存生命进入永生。”(若12:24—25)  相似文献   

2.
《周易》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用生命的观点观察世界,用生命的体验关注人类,理解万物。祈望在人和人之间,人和物之间建立符合自然本性,顺从生命本质的关系。《序卦》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依《易传》,儒家伦理系天地大化生命流行的产物。因而,它应当积存和总括天地生养万物与人类的基本法则,成为一种生命伦理。一、万物皆有生的权利《周易》认为人和万物的理、性、命均来自于天赋,来自…  相似文献   

3.
人生的门槛     
流沙 《思维与智慧》2007,(15):31-31
钱可买到房子,但买不到家;钱可买到钟,但买不到时间;钱可买到床,但买不到睡眠;钱可买到书,但买不到知识;钱可看医生,但买不到健康;钱可买到职位,但买不到尊敬;钱可买到血,但买不到生命;钱可买到性爱,但买不到爱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适应是金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于人亦是。人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人生的苦恼,大抵都是来自难以适应的苦恼。适应的问题无时不在,不可避免地存在于我们的生命历程中,生活不可能静如止水、波澜不惊,我们时时都会面对各种变故;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5.
水之思     
水之善,首先表现为无私、忘我。利万物而不争,养生命而不傲。春风化雨,挥洒于天地之间,水才是真正的生命之源。水哺育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滋润了干渴枯燥的夏天,创造了硕果累累的秋天,美丽了沉静淡然的冬天。即使是脸盆里的肥皂泡,也能为劳动者洗去脸上的灰尘;即使是宴席间的一杯薄酒,也能为天才的作家催生多彩的梦想;是茶,为润人的咽喉解人的干渴;  相似文献   

6.
水之思     
水之善,首先表现为无私、忘我。利万物而不争,养生命而不傲。春风化雨,挥洒于天地之间,水才是真正的生命之源。水哺育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滋润了干渴枯燥的夏天,创造了硕果累累的秋天,美丽了沉静淡然的冬天。即使是脸盆里的肥皂泡,也能为劳动者洗去脸上的灰尘;即使是宴席间的一杯薄酒,也能为天才的作家催生多彩的梦想;是茶,为润人的咽喉解人的干渴;  相似文献   

7.
佛法依正不二论的现代意义佛日依正不二,是佛教的重要思想。“依正”二字,乃“依报”、“正报”的略称。正报,指众生乃至诸佛的身心,即生命主体;依报,指生命上体所依正的国土,即生存环境,佛法说身心世界皆是业力之果报,故名依正报。《三藏法数》卷二七释云:“正...  相似文献   

8.
人生随感     
人生是一个太值得深思、发挥和研究的题目。我们基督徒的人生是信仰的一生,每时每刻我们都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人性与灵性的选择。 回想过去,我奋斗过,成功过,也失败过;爱过,也恨过;自豪过,也颓废过……。不敢说经历了大起大落的人生,但却有那么一点点感悟。思绪在飘荡,点点滴滴的,将近六年的修院生活却是如此不堪回首。 还记得九六年初进修院时的纯真与理想,在崭新的生活起点我给自己发了一张洁白的履历表,这也是生命中的一大转折点。当时,我是如何兴奋地暇想着在秋天、在冬天、在春天、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怎样去填写…  相似文献   

9.
张扬与内敛     
如果把我们的生命看做是一棵植株,那么,张扬就是花朵的盛放,内敛就是果实的低沉;如果把我们的生命看成是一次捕捞,那么,张扬就是轻松地撒开鱼网,内敛就是沉甸甸地收网;如果把我们的生命比作一张劲弓,那么,张扬就是百步穿杨后的精彩破的,内敛就是箭在弦上、引而不发。  相似文献   

10.
读书与智慧     
智慧,可以说是潜藏在任何一个人生命里的一种能力和能量,她就像是一口悬挂在我们灵魂殿堂里的巨大金钟,如果你不去撞击,她永远都不会发出惊世骇俗的声音;她也像是一盏高挂在我们生命之船桅杆上的不会在风雨中熄灭的灯,但你若不去将其点燃,她永远也不能照亮我们未来的岁月和生活,而书籍正是撞响这金钟的重锤,点燃这智慧之灯的火种……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手下有一少年猛将,名叫吕蒙。由于随孙权东征西战,屡立战功,被拜为将军。然而,由于他小时候没上过几天学,没有文化,接受书信或有事上报,无不是由他人代读代写,人们总把他看…  相似文献   

11.
<正>为何有不知足在生命的长河中,奔涌着形形色色的生命。有些生命,如草丛里飞舞的蝴蝶、路边盛开的野花、公园里奔跑的小狗,由于其生存的世界简单纯粹,其生命轨迹的走向自然而然地随着生命之河流动转弯。在自然界万千生命中,人类演化成为了高级社会化的生物,学会了为自己的河流重新规划、设置关卡大坝,通过不同的人生选择绘制迥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其中有些人在这生命的河流中行走得轻松随和,随遇而安;有些人一生都历经波折起伏,艰难前行却又始终难以满足,  相似文献   

12.
宗教是人类暂且借助神性力量替代其现实弱小的人类力量以应付人类终极需求的社会历史现象。基于这一定义,作者提出:宗教的本质在于人,而不在于神;宗教的本质在于人的特定存在即人类弱小力量与其强劲终极需求的矛盾;宗教的本质是理性的,宗教的特征是神性的;宗教存在的客观性(或必然性)在于人类的弱小力量,或者说宗教存在的根源在于人类的弱小力量,宗教存在的价值在于人类的终极需求,宗教存在的形式在于宗教的神性力量或种性特征;宗教可依据人类对自然、自身和社会的三种不同终极需求分类为自然宗教、生命宗教和社会宗教;宗教的理性本质决定了宗教演变的历史趋势,而人类力量对神性力量的逐步取代则反映了宗教演变的历史特征。在本文中,作者将据此基本观点,对吕大吉教授关于宗教是什么问题的回答提出质疑和异议。  相似文献   

13.
主对诺厄说:“你要由一切有血肉的生物中,各带一对,即一公一母,进入方舟,与你一同生活,各种飞鸟,各种牲畜,地上所有的各种爬虫,皆取一对与你进去,得以保存生命。”(创6:19、20)在洪水到来之前,主为何要诺厄保护动物的生命,要每种公母配对进入,使之继续繁殖,不至灭绝呢?因为动物和人类一样,也是天主创造的生灵,和人类一样有生存的权利;因为动物是构成世界自然法则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因为动物和人类构成紧密的互相依存关系。在原始社会,动物是自然界食物链中紧靠人类的一环,人类的衣食基本取之于动物(还有野…  相似文献   

14.
人生哲语     
一、短暂与永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生就有死,即使百岁高寿,在永恒发展的宇宙长河中,也只是瞬间的瞬间。人生的永恒性,不是指寿命,而是指事业。无论谁,为大众,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贡献,将在世界打下印记,永垂史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精神不死,永垂不朽。二、一与多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躯体只有一个。孙悟空七十二变,是神话。变来变去,总要现原形。分身术,不可能。轮回转世说,更荒唐。人死如灯灭。人积善,逝后入不了“天堂”;人作恶,死后也变不成畜生。但,做为人,除了生老病死,衣食住行,还有学习、工…  相似文献   

15.
佛禅的智慧,常常能使我们凡俗之人的心灵佛眼顿开,在霍然之间明白了生命或生活的真谛。曾经有一个叫东方忆明的人,对他来说人生仿佛就是一场灾难,整天愁绪满腹,抱怨连天,读书时抱怨自己未遇好老师,愁自己未来的前途;做了官抱怨自己怀才不遇,仕途暗淡;结了婚看到自己的妻子容貌美丽,又愁她会红杏出墙;有了孩子,又抱怨他不用功读书,难成大器……  相似文献   

16.
护卫心灵     
心灵是什么?庸禄的我们很少问起。不能说心灵就是心脏、大脑、五官等器质性组织,也不能说心灵仅仅是心理、神情、容光、情绪、气质等精神性元素。说它们到底是不是心灵,有点像“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是也不是,不是也是”。生物学家可能认为,心灵是以肉体为载体的生命之光。诗人则会说,如果生命是花朵,心灵就是它的颜色和光泽;如果生命是长河,心灵就是它的奔腾;如果生命是天,那心灵就是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蓝天白云和霞光彩虹。  相似文献   

17.
有着“诗哲”之称的方东美极为重视道家的艺术精神。在他看来,道家感受到世间 存在的大量相对价值及由此产生的纷争、动荡,选择了一条艺术化的精神超越之路。道家之艺术 精神经历了人间世的种种层面,却不沾滞,“提其神于太虚而俯之”,使精神上达“寥天一”高处而与 大道契合、与真宰契会、与宇宙生命脉动相连。然后将“天地之大美”、宇宙之盎然生意向下流注, 投放回人间世,将人世间点化为艺术天地;艺术精神更将宇宙的生香活意透过自己注入中国的艺 术作品之中,深远地影响了中国传统艺术。  相似文献   

18.
人生在世,务必真信点什么,信得义无反顾,哪怕是“轻信”。而那些不相信一切的人,思维固然“高明”,但一定活得很空虚、孤独,了无生趣。这种真信,应当发自内心,坚定不移;这种真信,好似黑暗中的蜡烛,无需太多,就能照亮生命的夜空,给人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19.
穆斯林的养生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斯林的养生之道是建立在“代治者”的理念基础上的。穆斯林认为,宇宙万物包括人都是真主安拉创造的。安拉让人成为天地间的精华,让人成为大地上的“代治者”,奉安拉之命,受安拉之托,治理这个世界,建设这个世界,使整个世界繁荣昌盛。完成“代治者”的神圣使命,固然需要很多条件,如知识、能力等,但健康的身体是前提条件。为此,人必须爱护珍惜安拉所赐予的生命,让生命呈现出最大活力,释放出最大能量,发挥出最大效益。以珍爱生命、保护生命为荣;以糟蹋生命、滥杀生命为耻。基于对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的高度认识,才有了穆斯林的…  相似文献   

20.
年华在时间里往复,于是我们成长了;生命在季节里轮回,所以我们成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