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2 毫秒
1.
心中有主     
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一棵梨树,行人纷纷前去摘梨,惟独许衡不为所动。  相似文献   

2.
清水养玉     
正每天午后总要去池塘边散步,因此对于那泓池水的变化了然于胸。最深刻的记忆是立春前的那一天,我沿着梨树一棵棵走过去,望着池里一片衰败,枯黄的荷梗颇有风骨地立在水中央,莲蓬东一个西一个横七竖八被冰冻着,整个景象犹如善雕刻的工者随意而作,却极有韵味。大自然的美永远值得人膜拜,并非仰视高山茂林才会使人受到震撼。  相似文献   

3.
伤果最香甜     
老家屋后院落里有几棵果树,杏树傍在老屋的东侧,梨树依在老屋的西侧,枣树长在庭院的北沿。儿时,正是这些果树让我解了嘴馋。  相似文献   

4.
伤果最香甜     
老家屋后院落里有几棵果树,杏树傍在老屋的东侧,梨树依在老屋的西侧,枣树长在庭院的北沿。儿时,正是这些果树让我解了嘴馋。  相似文献   

5.
王志刚 《天风》2006,(3):19
在主耶稣荣入圣城后的第二天,他和门徒看到一棵无花果树。主饿了,就到树上找果子吃,竟然没有找到。主因为它只有叶子,没有果实就咒诅它“从今以后,永没有人吃你的果子。”到了次日,这棵无花果树竟然连根都枯干了。它不但从此不能结果子,而且连生命也枯萎衰败了。为什么这棵无花果树竟遭到主耶稣如此严厉的咒诅呢?首先,它徒有其表。这棵无花果树无论是从名称上,或实质上都可以说是一棵真正的无花果树,可谓如假包换。更重要的是它有蓬勃的生机, 有旺盛的生命力。这样的一棵树却没有结出果子,  相似文献   

6.
守望     
正一张旧时的相片把我的记忆拽回到多年以前。这是一个农家小院,院内有一棵桂花树和一棵梨树,离树不远的院内场地上,堆满了钉耙、锄头、桌子、椅子、竹篮……原本的这份宁静被村头的拆迁公告打破了。经过几轮商谈,房子被拆了,奶奶和我们一起住到城区的房子里。妈妈说奶奶正好开始享清福。奶奶自己也说:"再也不用下地做事了。"妈妈做好晚饭后,经常看不到奶奶的身影,有时等很久都不见她回来。问她时,她总是说找  相似文献   

7.
岩石和大树     
一块巨大的岩石屹立在半山腰上,它已经经历了亿万年的风霜雪雨。不过,岩石的表面已经有了几道风化的裂缝。一粒种子被鸟儿带到岩石上,滚落在岩石的裂缝里。接着,雨水打湿了它,太阳又晒热了它,它便开始发芽了。一年以后,它长成了一棵很小的树。岩石见小树长到自己的身上,很生气,说:“你这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往哪儿长?这儿是你呆的地方吗?”  相似文献   

8.
顺流逆流     
一棵大树横倒在河面上,小青蛙在树上玩耍,不小心落入湍急的河流中,河水将它飞快地向下游冲去。一会儿它已经被冲出很远,那棵树已经不在视野范围之内。[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字语     
正苗本应是田上长禾为苗,可这个"苗"字却成了"田"上长"草"。这棵草在这块田里已经生长了数千年,这是棵什么草呢?原来,每一棵禾都曾经是一棵草,每一棵草都可能是一棵禾。不要怕自己是一棵小草,只要努力,你早晚会成为一棵苗。尖别看"小",却站在"大"之上。原来,不论什么东西,都是由"小"侵入,哪怕你再"大"。劣总想"少"出一点儿"力",干出的活儿、写出的文章、种出的田、做出的东西总是"劣"。  相似文献   

10.
老树的神话     
以前,老树村的人们把一门子心思全用在顾吃顾穿上了,并不曾想到这棵老树有什么用处,只以为它不过是棵奇形怪状的老树而已.自打肚子饱了身上暖了以后,心思就宽松了,也就有了悟性和雅趣.不知哪一天,有人到这棵老树下转了半天,便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有了新发现:这是一棵夫妻树!  相似文献   

11.
哲理小品     
空心大树有棵大树,有些年月了,小树林中数它最粗。有个人喜欢上这棵树,主要是因为它的粗。他想砍了这棵树,派一个大用场。等到把树砍倒了他才发现,这棵树其实是一棵空心大树,虽然很粗,只是一层树皮而已;剥去树皮,内里却是空的。  相似文献   

12.
正那棵大树因为修路碍事儿被齐地伐倒,残留的树桩横断面上一圈套着一圈同心圆的年轮,周边有些发白,树心部分的颜色较深,布满了细细密密的纹络,看上去潮潮的,湿湿的,有的地方还凝结成了透明的晶状体。或许这棵大树的根部并不知道它的树干已经被伐倒,仍然在继续努力地汲取着大地的营养,仍然与往常一样在继续努力地给树干输送着能量。树的年轮和人的年龄一样,  相似文献   

13.
窗前有一棵高大的玉兰树,我把它叫作三色树,因为在一年中。它总是出现枯黄、洁白、翠绿这三种色彩。我觉得它就是人生的象征,它把生命的三种质的形态镌刻在轮回的季节里。一、枯黄,生命的苦涩冬天的玉兰树,时光消退了它亮丽的色彩,当它铅华洗尽、美人迟幕时,它总是竭力舒展着枝丫,向高处、远处延伸着,然而无情的岁月已经开始把风霜染上了它的华妆。  相似文献   

14.
《逻辑与语言学习》去年第四五期合刊发表了汪柏树同志的《“没有一棵活杨树”的充分条件是什么?》一文。该文从1981年高考作文试题中抽出了这样一句:十个人种杨树,只要有一个人毁它,就没有一棵活杨树了。作者反复强调这种讲法不对,因为“有一个人去毁它”并不是“没有一棵活杨树”的充分条件。我认为这种批评是不对的。汉语的数词有实指和虚指两种不同涵义。就虚指而言,如“九牛一毛”的“一”极  相似文献   

15.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看见庭院前的向日葵低垂着头,便突发奇想,找来绳子和竹竿,将其中一棵向日葵固定起来,让它昂首挺立,直视太阳。我幼稚地认为那样就可以让向日葵省去转来转去的麻烦,能够更好地吸收阳光,将来的颗粒也一定会更加饱满。到了秋天,向日葵成熟了,我迫不及待地来到那棵高昂着头的向日葵跟前,满以为它是最好的,可令我感到沮丧的是,那棵向日葵空空如也,里面没有一粒饱满的籽,还散发出一股刺鼻的霉烂味。我不解地问父亲:"为什么昂  相似文献   

16.
咦!你外面的窗台上长了棵香椿树!随着朋友的一声惊叹,我才注意到,办公室窗外的窗台上真的不知什么时候长了棵小小的香椿树。我打开窗户,只见小小的香椿树只有七八厘米高,细细的茎干支撑着三四片小小的黄叶子,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也许是我熟视无睹了,也许是它太渺小了,  相似文献   

17.
草语     
正1第一次来到草原,当看到一望无际的草的世界时,我立时惊呆了:那么多的小草,成千上万,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列队整齐,一直奔向天的尽头,接受着天的检阅,最前排的已经与天身贴着身,仿佛它们不止生长在地上,还生长在天上……我蹲下身来,轻轻抚摸着身边的那棵小草,它是那么绿、那么可爱,我仿佛触摸到了它的体温、它的心跳。我忽然发现,小草也是有温度的,它的体温是不  相似文献   

18.
《逻辑与语言学习》去年第四、五期合刊发表了汪柏树同志的《“没有一棵活杨树”的充分条件是什么?》一文。该文从1981年高考作文试题中抽出了这样一句:十个人种杨树,只要有一个人毁它,就没有一棵活杨树了。作者反复强调这种讲法不对,因为“有一个人去毁它”并不是“没有一棵活杨树”的充分条件。我认为这种批评是不对的。汉语的数词有实指和虚指两种不同涵义。就虚指而言,如“九牛一毛”的“一”极言少,十、百、千、万则极言多,如“白发三千丈”。另外,汉语还有这种习惯:为了  相似文献   

19.
两棵树     
那棵经常为它浇水、施肥、爱护倍加的树,被狂风连根拔起了,而那棵无人管护、独立生长的树却仍屹立在山上。儿子忙问父亲缘由。父亲说:“那棵经常有人为它浇水、施肥的树,由于一直能很轻松地得到充足的水分和养料,所以它便不思进取了,它的根须便不再费劲地往深处扎了,只是浅浅地浮在表层土壤上,结果大风一来,它理所当然地要倒下去;而那棵没有人专门为它浇水、施肥的树,由于不能得到基本的水分和养料,为了生存,它的根须便不得不一直不屈不挠地深深往下扎去,一米,三米,五米……直到扎进地层深处有充足水分和养料的地方,因为它知道如不这样拚命…  相似文献   

20.
生而为树     
正在老家,每一棵树都是有名有姓的,比如堡子梁那一片杏树林,有一棵是甜核,孩子们都叫它"马卵子杏";果园里的那棵靠近窝棚的苹果树,偷吃过的都叫它"六月鲜"。不是每一棵树大家都能叫出它的名字,然而,这些树确实是有名字的,它们把自己的名字深藏在奇怪的年轮里、恣意蔓延的根须里、光影斑驳的枝叶里,像月光宝盒里的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