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树的神话     
以前,老树村的人们把一门子心思全用在顾吃顾穿上了,并不曾想到这棵老树有什么用处,只以为它不过是棵奇形怪状的老树而已.自打肚子饱了身上暖了以后,心思就宽松了,也就有了悟性和雅趣.不知哪一天,有人到这棵老树下转了半天,便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有了新发现:这是一棵夫妻树!  相似文献   

2.
经过一段相对漫长的日子,总会有一些什么,已经面目全非了,或者说,不存在了。可是,一回头一转身,它却清清楚楚地还站在那里,是最初遇见的姿势。比如,一棵树。是一棵梨树。爷爷活着的时候曾经说过,这棵梨树和他的年纪差不多。算来,现在它已经80多岁了,是棵老树了。  相似文献   

3.
成功的捷径     
一场大雪过后,大地披上了银装,白茫茫的一片,美丽而圣洁。父亲看到不远处有一棵老树盛开着梅花,对上初二的女儿说:"咱们俩比赛吧,到达前面那棵梅树之后,看看谁在雪地上留下的一串脚印直。"  相似文献   

4.
正沿海的一座都市里,一场台风把城里的上万棵大树都吹倒了。报道说,那些大树,绝大多数都是新栽的,它们从乡下来。我内心突然无比疼痛,我和这些树,有一种血缘上的相通。我也从乡下来,"移栽"到城市,快三十年了。朋友付老大有天对我嘀咕说,在这城里,他只记得几棵老树、几个老朋友。付老大说完后就默默走开,跑到一条河流边抽烟,独坐怅然。我上前去问:"老大,你这是干啥呢?"付老大撇撇嘴说,他在想一条河流的源头。老大说,尤其是一进入腊月,他  相似文献   

5.
正丰子恺先生有一篇专写梧桐树的散文,大意是,先生寓楼的窗前有几棵梧桐树,虽长在邻家院子里,却好像是专门种给他看的。因为要看清楚一棵树的全貌,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而他和那几棵梧桐之间恰好隔了这段相当的距离。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容。"其实,树亦如此。这大概就是距离产生的美吧!幸运的是,我书房的窗前正好也有几棵梧桐树,它们的主人是马路对面一家科研所的后院。  相似文献   

6.
成功的捷径     
一场大雪过后,大地披上了银装,白茫茫的一片,美丽而圣洁。父亲看到不远处有一棵老树盛开着梅花,对上初二的女儿说:“咱们俩比赛吧,到达前面那棵梅树之后,看看谁在雪地上留下的一串脚印直。”  相似文献   

7.
倒下的树     
正记得有一年,茅山里下了一场很大的雪,雪停了之后,戒嗔发现山里的好几棵大树都被积雪压垮了,反而那些矮小不起眼的草木,受到的影响不大,大雪融化之后,那些被冰雪覆盖的草木,很快便恢复了生机。戒嗔曾经感慨,强壮的大树也有自身的弱点,暴雨来临的时候,强健的枝干,反而成了冰雪摧残的靶子。当然,戒嗔也发现,真正强健的树木依然是可以屹立不倒的,比如后山那边的一棵老树。老树的枝干生得极其粗壮,即便  相似文献   

8.
韩国民间有个故事,叫做“皇帝长了驴耳朵”。长了驴耳朵的皇帝只让理发帅知道他的秘密,并命理发师发誓不把秘密泄露。日子久了,理发师觉得把这个秘密压在心中好难受,几乎要发狂。然而,他又不敢对外人说出这个秘密。如果说了,既违背自己的诺言,又将招来杀身之祸。后来,他终于想出一个发泄的两全之计:在地上挖一个大洞,每天对着大洞狂吼几句:“皇帝长了一对驴耳朵!”于是,他发泄了,心理平衡了。由于我们都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这就会造成一定心理压力。心理压力是导致人们患病的重要因素,压力过大,就会失去心理平衡。所以…  相似文献   

9.
青春绘本     
从这座山到那座山,一走七个月从这棵果树到那棵果树,始终飞着一只不知名的鸟,每阵风来它都偏偏脑袋,红喙朝天农谚一样地鸣叫,梳理阳光的羽毛这会面对我,决不转身它会朝我眨眨眼睛把秘密吞进肚里七个月前它尚未出生七个月后它带来它的童话我带来我的行囊  相似文献   

10.
正考试做题当然得有个答案标准,可有些标准答案却往往让人啼笑皆非。王蒙先生讲过一个他亲历的真实故事:一次,王蒙的孙子为作业上的两道选择题苦思冥想。王蒙要指导他,念初中的孙子竟说:"你不懂。"王蒙不服气,拿过题来看,一道原句是:"在我的窗外长着一棵杨树。"下边有三个选择:"A、有一棵杨树长在我的窗外;B、隔窗望去有一棵杨树;C、我看到窗外有一棵杨树。"要求在这三个选项  相似文献   

11.
漂泊的船     
一棵百年老树,訇然倒地之后,便化为一条木船。这是我的一个梦想。在我的思想里,船是一种生命活跃的“动物”。它的身上,既有牛一样的朴实耐劳的品质,又有鹰一般的不畏风雨,搏击长空的勇气。  相似文献   

12.
黄师傅     
正铸造车间是全厂最苦脏累的地方,除了几个行政人员和老黄,其余的全是临时工。黄师傅五十出头,膀大腰圆,话少却幽默,他出身冶炼世家,手艺呱呱叫。有几家私人老板想高薪挖他去全面负责,都被一口回绝。别人替他可惜,说他跟钱作对。老黄说,我是属狗的,不嫌家贫。厂领导几次安排人跟老黄学手艺,都被拒绝。两年前,铸  相似文献   

13.
禅心若湖     
人生路上,我有许多难解的困惑。宁静的夜晚,翻开《禅悟人生》一书,我读得津津有味。终于知道了自己诸多来自心灵的困惑,其实是因为对自我的过于关注。比如,帮助别人,哪怕嘴里不说,潜意识里依然希望得到相同份额的回报,希望能够收获对方发自内心的感激。佛说,人生在世,应当像太阳一样,把阳光与温暖洒向万物,给众生以温暖与能量,但却不求报答。  相似文献   

14.
老树冤枉     
在我的家乡,有一个地方名叫松树坡。地名的由来,是因为山坡上有一棵巨大的铁杉;铁杉的树干上长有层层鳞状的甲,所以当地人把它叫做铁甲松。树高约20多米,树干的胸径近两米,两个小伙子合抱还不能围拢,把直径大约有10多米的树冠稳稳地举在空中,就像一朵缩小的氢弹爆炸后形成的蘑菇云。 方园百里之内,找不出第二棵这么大的老树。听一个已90多岁的老人说,在她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此树就是这个样子了;在她之上的上辈人留给她的回忆也是“小时候就见它是这个样子了”。按这么一个“不见长进”的速度估计,此树至少已是位“千岁爷”了。  相似文献   

15.
韩国有个民间故事,叫做“皇帝长了驴耳朵”,故事大意是:长了驴耳朵的皇帝只让理发师知道他的秘密,并命理发师发誓不把秘密泄露。日子久了,理发师觉得把这个秘密压在心中好难受,然而,他又不敢对外人说,如果说了,既违背自己的诺言,又将招来杀身之祸。后来,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发泄的两全之计——在地上挖一个大洞,每  相似文献   

16.
程然 《佛教文化》2011,(6):102-103
第一次听到素贴寺,是因为歌手央金.她曾在清迈录歌,想找到一棵开花的桫椤树拍摄专辑封面.但时节已过,古城里那么多的寺庙,桫椤树都过了花期.后来有人告诉她素贴寺有一棵老树,或许还有花开.于是,她前往,看见桫椤花的花瓣正片片落下.恍若温暖的摇篮,将她怀抱.  相似文献   

17.
<正>“树洞”一词可见于日本知名动漫大师平田昭吾的作品《长着驴耳朵的国王》中。有一位国王耳朵长得形似驴耳,为了理发找来最守信用的理发师要求决不能暴露他的秘密,但理发师因为无处诉说而闷出心病来,于是根据医生的建议对着地挖了一个大洞,把秘密喊了出来,得到释放的理发匠感到前所未有的舒畅。后来那处地长出了一棵大树,树里回荡着他的声音。  相似文献   

18.
老树老树有着笔直的躯干,于是有人把它砍下做了房梁。老树只剩下了一个树墩,整个冬天都了无生气。一场春雨过后树墩上又长出了新的枝干,因为老树的根还深埋在泥土里。  相似文献   

19.
谢耘 《思维与智慧》2008,(10):40-40
老树:老树有着笔直的躯干,于是有人把它砍下做了房梁。老树只剩下了一个树墩,整个冬天都了无生气。一场春雨过后树墩上又长出了新的枝干,因为老树的根还深埋在泥土里。  相似文献   

20.
俊得花枝助     
正"老树画画"曾有一句配图文字"待到春风吹起,我扛花去看你。说尽千般不是,有意总在心里",初次读不禁莞尔一笑,"扛花"这个词语气势不凡,令人耳目一新,妙趣横生。画中男子身着一袭白色布衫,悠然漫步在田园阡陌之中,他的手里,不是拿着一朵花,也不是捧着一束花,而是肩膀上擎着一棵连根拔起的红色花枝。那情景,颇令人眼前一亮。春风徐徐吹起,花枝招展,暗香弥漫。男子扛着这棵硕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