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炼强先生近著《修辞艺术探新》是一部令人瞩目的修辞论著。是80年代中国修辞学的重大收获。这部论著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开拓意义,表现在新颖的研究视角,具有创见的论析,自成修辞研究的一个新体系上。也就是从逻辑、语法和心理学的窗口探视了修辞的奥秘。《修辞艺术探新》不同于一般的修辞著作,是具有新颖的研究视角的。它是从逻辑学、心理学、语法学的角度来观察、研究、分析修辞现象的.这样就打破了研究修辞现象自身的传统习惯,拓宽了研究的天地。作者借助与修辞学邻近的学科来观察和研究修辞现象,这使人们耳目一新。例如论著中的《修辞中的逻辑问题》、《根于联想的修辞现象初探》、《汉语语法修辞结合问题》等论文就是分别从逻辑心理、语法的角度去观察、研究的。这给人以“另辟蹊径”之感。“词语的活用”这是人们已经总结、归纳出  相似文献   

2.
《杂卦》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杂卦》为孝宣皇帝时河内女子发老屋所得。先秦著作不题篇名,西汉《易经》博士大抵以该篇不合通行本《易经》六十四卦次第,系以为孔夫子杂纂陈说而成,故以“杂卦”命之。晋韩康伯注《杂卦》,仍沿习此意,认为《杂卦》是“杂  相似文献   

3.
王露  黄华新 《哲学动态》2004,1(3):20-24
"语用谬误"一词最早出现于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一书,该著作对于修辞式推论谬误进行了详尽的说明.亚氏在书中驳斥了作为谬误极端形式出现并以利用手段与诉诸情感为惯用伎俩的诡辩修辞术,确立了以修辞式推论为主要说明方式的新修辞学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用新的研究方法研究修辞学,是富于开拓精神的修辞学者不恬然自安于现状而必然要提出的呼吁。呼吁过后,在中国修辞学界,接着出现的是一些修辞学家用自己提出的新方法指导下的修辞研究的实践的热潮。这种实践便是探索而不是谱序式的阐释。当今的修辞学已不仅是新生的朝霞,也不再是令人神驰的未来远景,它已成为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的现实。张炼强教授的新著《修辞理据探索》的问世便是一个说明。  相似文献   

5.
1958年,图尔敏出版了《论证之用》。同年,帕尔曼和奥尔布莱希特—泰特卡发表了《新修辞学》。这两部重要著作都明显受到亚里士多德的影响。实际上,帕尔曼甚至把他的著作看作是对亚里士多德理论的扩充和延展。另外,逻辑学家们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中受益匪浅,不仅在于他关于演证理论,更在于他的修辞学理论。亚里士多德提供更丰富的三种方法来扩充关于"证明"的概念,通过这些方法,一个演讲者或者论辩者可能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形下被说服。本文探讨关于logos、ethos和pathos这三个概念,逐一解释其含义以及探讨它们在当代与人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辨谬篇》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地研究谬误的逻辑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亚里士多德对谬误进行了初步的分类,对十三种谬误进行了分析,并指出解决这些谬误的方法。此外,他在《前分析篇》和《修辞学》中,对谬误也有一些论述。这些研究和论述体现了亚里士多德关于谬误的全部理论。正如罗斯(W.D.Ross)所说:“亚里士多德的研究考虑了推理所面临的许多最难以捉摸的危险。  相似文献   

7.
略析吴澄易学中的阴阳卦对思想章伟文吴澄(1249~1333),字幼清,号草庐,抚州崇仁(今江西省崇仁县)人,是宋末元初的一位易学家和理学家。其易学著作主要有《易纂言》和《易纂言外翼》。《宋元学案·草庐学案》认为:“草庐(吴澄)出于双峰,固朱学也。”从...  相似文献   

8.
略析吴澄的易学象数思想章伟文吴澄(1249~1333),字幼清,号草庐,抚州崇仁(今江西省崇仁县)人,是宋末元初的一位著名易学家和理学家,其易学著作主要有《易纂言》和《易纂言外翼》。《四库全书总目易纂言外翼提要》认为:“自唐定《正义》,易遂以王弼为宗...  相似文献   

9.
当前的世界形势正处于一个大变动时期,前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地区的政治变动造成旧的世界格局瓦解,而新的世界格局还在演交形成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去观察世局,研究各种社会和国家的变化趋势,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迫切重大的任务,因而也突出了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在这里,如何在学习中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方法论固然重要,而学会正确熟练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研究现实问题和世界历史演变,更应受到重视。因为学习、掌握理论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经验表明,学会应用马克主义理论于实际的最好方法,莫过于向这个理论的创造人马克思本人学习。马克思不但运用他的理论、方法研究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写出了把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资本论》,而且写了大量分析“活的历史”变化的著作;这些著作既检验了他的理论、方法的科学性,又精彩地分析了当时的社会历史交化的实质、趋势,作出了令人惊叹的科学预见。在这些著作中,《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是最光辉的一部。恩格斯曾一再向愿意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人推荐这部著作,在一封信中他曾这样说:“我请你根据原著来研究这个理论,而不要根据第二手的材料来进行研究——这的确要容易得多。马克思所写的文章,没有一篇不是由这个理论起了作用的。特别是《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这本书是运用这个理论的十分突出的例子。”可以说,这是最生动的马克思主义教材,是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该承认,我们过去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时,对这些著作的重视程度跟这些著作的实际重要性是不相称的,对它们的研究也是不充分的。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发表140周年之际,本刊发表刘奔同志的这篇文章,希望有更多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在这方面作出更多的开拓。  相似文献   

10.
《青囊杂纂》是一部明清时期广泛流传于江南地区的道教医典,它由明代高道邵以正在乃师刘渊然、师祖赵宜真鸠集医方的基础上继述而成,具有鲜明的净明道色彩。其内容主要是对妇科、儿科、骨伤科等生活常见病症的救治方剂,其编撰原则遵循周编广洽、文辞浅近、用药易寻,适合普通民众收藏和使用。《青囊杂纂》的成书是道教突破旧有神秘医疗手段,向纯粹医学实践转向的重要标志,也是明清时期医学方书"善书化","医身治心"的成功例证。  相似文献   

11.
随着本山传媒的发展壮大,一系列优秀的小品风涌而生,并且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本文试图从语体修辞学这一角度出发,分析《本山快乐营》中的小品独有的语体修辞特点。  相似文献   

12.
孙正聿 《哲学研究》2015,(3):3-10,128
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既是实践论的矛盾论,又是矛盾论的实践论。从理论性质上看,这两部著作都是实践论的认识论;从理论内容上看,这两部著作都是实践论的辩证法;从理论渊源上看,这两部著作都发挥了"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的基本思想;从现实意义上看,这两部著作都是指导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的实践智慧的辩证法或辩证法的实践智慧使得"灰色"的理论变得熠熠生辉,使得"朴素"的现实变得厚重深沉。在实践智慧中,现实活化了理论,理论照亮了现实。《实践论》《矛盾论》的"实践智慧"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3.
词类活用的修辞效果问题,是目前尚无人深入探讨和专文论及的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词类活用的修辞效果,希望能引起汉语语法、修辞学界的重视。陈望道先生指出:修辞“大体可分为广狭两义:(甲)狭义,以为修当作修饰解,辞当作文辞解,修辞就是修饰文辞;(乙)广义,以为修当作调整或适用解,辞当作语辞解,修辞就是调整或适用语辞。”(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又说:“凡是成功的修辞,必然能够适合内容复杂的题旨,内容复杂的情境,极尽语言文字的可能性,使人觉得无可移易,至少说写者自己以为无可移易。”(同上)可见,修辞是一种在特定语境中选用恰当的语言形式来表达主观思想感情,以求达到最佳表达效果的积极活动。据此,我们认为:词类活用既是语法现象,又是修辞现象。  相似文献   

14.
书讯     
由中国现代科学全书委员会组织,由我所前所长吴云贵研究员担任主编,并主要由我所学者参加撰写的《佛教学》、《道教学》、《基督教学》、《伊斯兰教学》和《犹太教学》等5部著作,已由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这5部著作均署名曰“学”,这在我国宗教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著作中是第一次,它表明,这5部著作不仅将向读者介绍宗教的一般性知识,而且是站在学科的高度写作的学术专著,它们将为宗教学术界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相关的信息。书讯  相似文献   

15.
—部关于道德教育方面的创新著作罗国杰《道德接受论》一书是张琼同志主持完成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道德接受理论问题研究”的最终成果。我作为该项目的鉴定组组长,在结项鉴定时已审阅了初稿。我认为,《道德接受论》是一部有关道德教育方面的创新著作,也可...  相似文献   

16.
宋代项安世著《周易玩辞》一书,主张“因辞而测象”的治易路数,其学术风格兼重象数和义理。项氏《周易玩辞》一书,对元代吴澄产生了很大影响。吴澄的易学思路,基本也遵循“观象玩辞”的路数进行,其易学著作《易纂言》多处提及并肯定项氏观点。但吴澄没有在项氏的观点面前止步,在易象内涵、卦变理论和义理的理解等方面,表现出与项氏易学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一韩树英先生的理论文集《哲学与社会主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5月出版。以下简称为《哲学》)终于与读者见面了。这是一件可喜的事情。平心而论,《哲学》不是一部系统地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专著,也不是一部完整严密的哲学教科书,它是作者的一部自选文集。然而,这部书仍然具有很重的理论份量,是一部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意义的著作。拜读这部著作,我首先有一个感觉,就是作者出版这样一部文集,或许有些不合时宜,个中的缘由大家都清楚。我们现在处在一个所谓知识、信息发生“爆炸”的年代。这是一个崇尚“新…  相似文献   

18.
正《牟子理惑论》为东汉牟融所撰,是中国最早论及儒释道关系的著作之一。书中大量使用"譬喻"的修辞方法。如果将《牟子理惑论》中的"譬喻"从文中去掉,那么其所缺少的将不仅是语言的形象生动、优美达意,同时将使其逻辑论证的说服力大打折扣,也可能模糊、舒缓了早期佛教与中国文化融合时本有的直观而紧促的张力,并将忽略《牟子理惑论》为克服这一张力所具有的判断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这部伟大著作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研究中日战争的根本规律,为确定抗日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提供了理论根据。《论持久战》不仅是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的一部著作,同时也是一部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理论的著作,确实提供了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的最光辉  相似文献   

20.
4.《大杂学》( ),不分卷,一册,波斯文和阿拉伯文,中国伊斯兰教法实用知识著作。2013年云南玉溪大营清真寺管委会主任马彦发起对《大杂学》的搜集、整理,马敏康阿訇等将《大杂学》中的波斯文翻译为阿拉伯语。这本《大杂学》弥足珍贵和不同寻常的是,开篇以马联元在旅途中撰写的阿拉伯文自传体“序”(1)拉开全书的序幕,为人们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和经学思想开启了一扇窗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