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年年有中、高考,年年要填志愿,年年有不眠的父母,年年有不眠的孩子!这是一场永远也不会结束的争论。即将面临高考和中考的学生及其家长,你们做好准备了吗?在这里想给考生和家长们提一点建议:■坚定信念。当我们对自己有了清醒的认识后,在填写志愿时就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外界的因素所干扰。这种情况在认清自己后本不应该发生,但人的心理会随着环境等因素而变化,所以在确立了信念后,不要轻易动摇,否则会影响自己的心态,造成不必要的失误。有一些同学表面上似乎下了决心,但内心深处还是摇摆不定的,这种◆情况,往往是不敢承担志愿失误责任…  相似文献   

2.
当代的大学生们都无可争议地面临着一个性的问题,他们所处的年龄段决定他们将来要有恋爱、婚姻和家庭。这就涉及到了性心理结构以及如何面对性这一概念的问题。本章将借助弗活伊德的三位一体人格结构的原理来对此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一、来访者背景资料小于,18岁,高三文科女生,学习成绩在班内比较突出。春节期间父母跟她聊志愿填报时,要求她考师范大学,以后当个老师,工作稳定。小于自己对未来的职业选择没有明确的方向,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在即将进行人生当中的重要抉择的时候,她希望能有人给她以指点,于是她来到老师的办公室。二、咨询过程第一次见面:了解个人情况,确定咨询目标。小于是一名来自偏僻农村的学  相似文献   

4.
一次,我给初一某班上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许多家长也坐在教室后面听。我问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你是否感觉到幸福?”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没有一个学生回答“幸福”。教室里异常安静,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低着头,一些学生嘴里小声嘟囔着“不幸福”。家长们很尴尬,也很困惑:吃的、穿的、玩的、学习上用的……一切都尽着孩子,父母所有的关心和疼爱已全部给了他们,怎么还不幸福?孩子们究竟要什么样的幸福?我是老师,也是母亲,我深深懂得家长们的心。孩子们从小学上到初中,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上心理上开始发生变化。学习任务加重了,奋斗目标变得越来越清…  相似文献   

5.
少年花季     
<正>人在12~18岁这个阶段面临重大的挑战,是其自我过渡,逐渐理解和融入社会的过程。随着时代飞速发展,科技水平迅速进步,信息资源多种多样,难免会给青少年以及家长们带来种种困扰。如何引导他们更好地成长,解决常见的甚至意想不到的问题,成为至关重要的课题。因此,只有更好地了解青少年阶段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病人与所有参与医学试验的人们实际上是生物科学家的老师。中国人民像各国的人民一样常常志愿地参与各类的科学研究项目。甚至他们对他们科学界的学生的研究与科学的进步都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接近于孔子的有教无类忘我无私的理想。可是科学界的学生们有没有好好保护老师的人身安全与知情同意权利呢 ?可能有一部分很有名的科学家没有想到一位乡下的文盲可以做他的老师 ,可是实际上是这样。知情同意与研究对象的保护是从对每个个人的人身权利来考虑的。美国在知情同意与研究对象方面还是面临很多严重的问题。美国医学史里面也有黑暗之页。从…  相似文献   

7.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基督教历史上形成了以高等教育机构青年学生为基础、鼓励他们志愿到国外进行传教事业的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运动将这些学生的三分之一都派到了中国,直接影响到中国的传教事业.受其工作理念和方式的直接影响,中华基督教学生立志传道团于1910年成立,促使许多学生接受基督教并成为神职人员,是中国基督教学生运动的主要力量之一,但在30年代以后消失于无形之中.它是20世纪初期中国基督教史上产生于学生界和知识分子界,面向学生和知识分子布道,劝导他们成为教会神职人员的团体.  相似文献   

8.
生活中很多事情需要做出选择,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让人费神费力。在面临种种生活琐事时很多人难以取舍,如周末究竟要宅在家里睡大觉还是呼朋唤友出门游,究竟要喝一杯奶茶还是选择继续减肥的目标这样的日常小事让人费尽精神,磨磨唧唧,决定不了。而面对人生的重大决策更是让人束手无策,不知该如何抉择:如究竟要考研深造还是要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究竟要结婚生子还是要再享几年单身生活这些人生大事真是让人耗尽心力,拖拖拉拉,难以取舍。这种难以做出选择的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心理冲突中的选择冲突。  相似文献   

9.
“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难管,说啥都听不进去。”我曾听到过很多家长、老师,甚至是我自己也都如此抱怨。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和摸索,我倒觉得家长和老师们板着面孔的说教对孩子们来说显得“曲高和寡”。如果你说一些他们想听的话,寓教于乐,肯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分数是学生的命根,教师、家长及学生本人都非常看重考试成绩。不少六年级的学生心理压力很大,怕自己考不上好中学,怕别人分数比自己高,怕挨老师批评、家长指责。于是,他们吃不好饭、睡不好觉、玩得不开心,学得不情愿。而家长为了孩子的考试买了大量的参考书,教师也加班加点  相似文献   

11.
存在就意味着选择。这个真理不仅对在历史的浪涛中沉浮的个别人来说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整个社会也是如此,只要它想航行并驶抵目的地,而不愿在一片混乱中覆灭。目前俄国就处在决定其未来运动方向的交叉路口,从西方模式的自由民主,到披着伪“共同性”或假欧亚式外衣的民族社会主义,走上哪个方向的可能性几乎都是相同的,但前景却截然不同。因此在这里,选择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冒险。实质上,这次冒险可能成为生死抉择……我们到底往哪儿游?本刊召开的“俄国历史选择的危险性”圆桌会议的参加者们,讨论了我国形势发展的社会经济、文明和文化学方案,讨论了摆脱危机的各种途径和应该(或不应)努力追求的各种目的。他们所扮演的社会领航员和观念引路人的角色,有时是有益的,但却并非总是有效的。我们利用本刊的篇幅对这条道路做些设想,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高二学生是高中阶段的“断层”时期,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高一新生刚进入高中,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习都有新鲜的感觉,同时,其兴奋心情也使其具有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而他们所面临的是如何适应新的生活和新的学习,在这个时期,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都对这些学生给予高度的关注;高在的学生因为就要参加一年一度的高考,学校和老师对他们给予更高度的关注。相反,学校、老师和家长对高二的学生的关注就相对较少,但是,高二这个阶段的学生却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现在的大学生无论是从文化角度,还是从素质角度,相对于以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因很简单:第一,生活水平提高了,他们不需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只需要一心一意的学习;第二,各方面的书籍多了,各方面的知识也多了,这就给大学生们创造了博学的条件;第三,学生们自己知道用功学习,而不是在家长的逼迫之下,这是最重要的一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时下,一年一度的中、高考已经过去,然而,根据历届毕业生毕业升学前的心理状态,本刊为即将到来的新的学年作一提示。明年的6月,初、高中毕业班的孩子又进入考前复习阶段,在此期间,不仅考生心里紧张,家长也紧张。某校初三学生坦言:“说心里话,我不怕升学考试,却怕我爸我妈无休止的唠叨,他们几乎天天跟我讲,现在是关键的关键时刻,要拿出百米冲刺的劲头,争分夺秒……他们不停地唠叨,我不紧张都不行,都快烦死了。  相似文献   

15.
杜睿 《美与时代》2005,(3):91-92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很多家庭拥有了一架钢琴,为的是陶冶孩子的性情,培养孩子基本的艺术修养,使其具有杰出的才能和高尚的情操,这也是天下父母们共同的、热切的期望.为了使孩子的艺术天分得到正确的引导,培养孩子在音乐的道路上成才,家长每周要接送孩子上老师家学琴,回家后提醒孩子练琴.但如果父母没有参与到音乐教育中,那音乐教学不可能完成,更不可能成功.因为学生一周不过上一次课,其余时间都在家长的指导下练习,所以家长应积极参与教育活动,他们也应做"家庭教师",这是孩子学习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仅就家长在孩子上课、练琴中的作用略谈一二.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如果教师得不到发展,学校发展、学生发展、教育发展都将成为一句空话。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教师们面临着许多新问题,这些问题使教师们困惑、焦虑,他们迫切希望获取他人的帮助,解决问题。因此,我们的培训目标首先要定位于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这样的培训,必然是满足于教师学习需求的,受到教师欢迎的。  相似文献   

17.
在过去的10至15年内,许多从事聋童康复的专家们都注意到随着听受损儿童早期干预工作的,展开,家长的参与越来越多,正确地向听受损儿童家长提供咨询就成了个重要问题。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又谈何容易。一般讲,在咨询或诊断中,专家们最初面临的问题是许多家长表现出的一种情绪状态,通常为悲伤感(Buscaghia,1975;Gordon,1975;Kubler-Ross,1949;Moses,1977;Stewart,1978;Webster,1976)。悲伤是种基本的情感和情绪过程,是将自己与  相似文献   

18.
<正>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双减”主要围绕两个目标:一是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二是减轻校外培训负担。该政策对每个孩子和家庭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家长们对政策的认识程度和面对方式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过分的教育焦虑对于和谐亲子关系的构建十分不利,还可能会衍生出更多家庭问题及社会问题。因此,新形势下,正确看待和理解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9.
社会机制决定论蒋影明是什么决定了社会现实,是什么决定了社会变迁,是什么决定了微观社会、宏观社会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围绕着这些问题,社会学理论正面临重大考验和崭新的突破。现存的“制度论”、“因素论”和“模式论”都无法完整地回答上述问题。本文首次提出了“...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大量的史料,针对清代康、雍、乾三朝对民间宗教的政策及其后果进行开创性的研究。清康熙时代对待民间宗教政策与康熙时代的其他政策基本一致,即全面实施与民休息的政策,造成了一种宽松的历史环境。面对蓬勃兴起的民间宗教运动,雍正王朝实行了比康熙时代严峻的禁断措施。但总体上说是宽严兼济,并有区别对待的政策。乾隆时代当局对民间宗教采取了残酷镇压的政策,造成了严重后果。乾隆中叶以后,在要求变革现实的苦难的人群面前,一切民间宗教内部的各种政治势力都面临着抉择,然后由人民来决定他们的命运兴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