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人之长     
在一次工商界的聚会中,几个老板大谈自己的经营心得。其中一个说:“我有三个不成才的员工,我准备找机会将他们炒掉。”另一位老板问道:“他们为何不成才?”“一个整天嫌这嫌那,专门吹毛求疵;一个杞人忧天,老是害怕工厂有事;另一个整天在外面闲荡鬼混。”第二个老板听后想了想,就说:“既然这样,你就把这三个人让给我吧!”三个人第二天来到这个公司报到。老板给他们分配工作:喜欢吹毛求疵的人,负责质量管理;害怕出事的人,让他负责安全保卫及保安系统的管理;整天在外闲荡的人,让他负责商品宣传,整天在外面跑来跑去。三个人不…  相似文献   

2.
自行车     
当我九岁的时候,因为想挣一点零花钱,我去找邻居马祁先生。他在芝加哥《美国市民》报社担任经理,我想请他帮我找一份临时工,比如在放学后送报纸。他说,如果我有一辆自行车的话,他就会答应我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克尔的坚持     
克尔曾经是一位不错的新闻记者,他在一家知名的报社当记者,但他觉得做记者体现不了他的人生价值,他需要一个更有挑战性的职业,于是,他选择了广告业务这么一个职业。而后,他辞去现有的工作,在同事和朋友诧异的目光中,来到另外一家报社,当了一个广告业务员。他对自己很有信心,向经理提出不要薪水,只按自己的业绩抽取佣金,经理当然乐意答应他的要求。他从经理手里要了一份客户名单,但这份名单比较奇怪,上面每一个企业都是有实力的企业,但是在这以前,报社去的每一个广告业务员都无功而返。所有的  相似文献   

4.
奇怪的命令     
一天,一个旅行者骑着马赶路时,天下了大雨,浑身变得又湿又冷。后来他终于来到了县城的一家小客店。客店里挤满了人,使他无法去接近火。这时他喊出客店老板说:“拿点鱼去喂喂我的马。”老板说:“马并不吃鱼呀!”旅行者接着说:“不要紧,按我告诉你的去做。”客店中的人群听到这奇怪的命令,都纷纷跑去看马吃鱼。这样整个房里只剩下旅行者一个人,他在火旁边坐了下来,暖和自己。当客店老板和那一群人回来时,老板说:“你的马不吃鱼。”旅行者答道:“不要紧,把鱼放在桌上,等我把衣服烤干了,我自己来吃它。”奇怪的命令  相似文献   

5.
他学的是新闻专业,跟所有新闻系的毕业生一样,要想找到一份对口的工作并不容易。终于,从网上得知,当地一家报社要招聘记者若干名,他赶紧前去应聘。  相似文献   

6.
我没有救过人美国某公司在珠海招人,广告登出来后,不少人前往应试。笔试过关的有几十人。最后一关是面试,与老板直接交谈。阿明这一天也去了,当他走进老板的办公室时,老板突然惊喜地站起来,握着阿明的手,兴奋地说:"想不到在这里见到你。那一次,我陪女儿在白藤湖划船,她不小心掉到水里。你奋不顾身跳下水,把她救了起来。当时忙着救女儿,我也忘了问你的名字!世界真小,想不到在此见到你!"阿明被他这一大段激动人心的话弄糊涂了,想:准是这洋老头认错了人!于是坚定地说:"先生,我没有救过人,你认错了人吧!"但老板仍一口咬定是阿…  相似文献   

7.
从大陆来到台湾,满目多是高楼广厦。见得多了,虽然仍有雄伟壮观之感,然而却也觉得那都不过像一幅画、一帧照片,甚或是一段幻梦,与一般的人们并没有更多的相关,并不会令人感到更多的亲切。 耕云禅学基金会的陈维沧先生与我可称是忘年之交。当我与他一起穿行出入于高楼广厦之际,向他提出想拜访耕云先生时,他郑重地想了想,才微微一笑,点点头说:“以往我们也曾邀请过学者来访,但都没有向耕云先生引荐,对你  相似文献   

8.
应聘     
这天,许荣到广州的一家大公司应聘。这家公司属中外合资企业,效益很好,工资很高。他来到公司,看见公司门庭若市,应聘者如云。经过公司人事部的一看三考,最后只剩下他和一个叫李珍的年轻姑娘。他和她一样优秀。人事部一时确定不下聘用谁,就把他(她)俩交给公司的老板定夺。见到老板时,天色已晚。老板微笑地和他(她)俩握手,嘱咐他(她)俩说:“你们先吃饭、休息,明天早上再来我这里进行最后一关的考核。”许荣和李珍回到公司的招待所。吃饭、洗澡,然后休息。李珍住一号房间,许荣住隔壁另一间。夜晚,许荣脑子里总想着明天的考核:老…  相似文献   

9.
张丽丽 《天风》2008,(22):42-43
今天对于我的一生来讲都是极其重要的,因为我决定和我的叔父亚伯兰一起离开哈兰。其实我对于漂泊的生活是很厌倦的,但有一个人可以依靠总是比我一个人好,何况亚伯兰一直敬拜上帝,在他身边我兴许在信仰上也能进深一步。想我罗得,自幼丧父,随祖父从吾珥来到哈兰,如今祖父又与世长辞,我唯一的亲人也就是亚伯兰,我的叔父了。最近他说,上帝要他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上帝所要指示他的地方去,还应许说要赐福于他。我考虑再三决定和他一起去。马上我们就要起程了,前面的道路如何,我并不知道,但我想,撒拉既然没有生育,我们叔侄二人日后应该比较容易相处的。  相似文献   

10.
“哥哥你错了” 某年轻老板与一女士谈上了。他看到一本书中引用了“昧昧我思之”(语出《尚书》,“昧昧”是深思的意思)一句,于是把此句用在了写给女士的信中,他写成了“妹妹我思之”。女士回信只有五个字:“哥哥你错了!”老板想,喊“哥哥”怪亲热的,于是趁热打铁又去一信,意欲乘胜追击。谁知女士回信说:“既然你们商店打出那样的广告,何必找我?”原来此老板在广告中把“削价袜子”写成了“削价妹子”。 是谁骗人? 一位姑娘走在大街上,忽然遇到一个打扮挺时髦的男士前来求爱:“你长得太迷人了,我真心地爱你!”姑娘平静地…  相似文献   

11.
新铁杵磨针     
有个人不小心弄丢了针,实在找不到了,他突然看到家中放着的一根铁棒,于是,突发灵感,拿了铁棒来到河边,找了块石头,开始起劲地磨了起来。 有一个路人从河边经过,看到他正在磨那么粗的一根铁棒,便很奇怪地上前问他想做什么?他抬起头说:“我的针丢了,所以我要将这根铁棒磨成针。”路人说:“这么粗的铁棒你这样要磨到何年何月啊?”  相似文献   

12.
正这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我从哈佛大学毕业后,来到了一家机械公司做销售策划。在这家公司里,我的年纪是最小的,但我的学历是最高的,我工作也很努力,所以老总裁非常赏识我,每次有重要的事情,他都会把我带在身边。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老总裁是想培养我,同事们都说只要一有机会,老总  相似文献   

13.
有一则故事:一个后生从家里到一座禅院去,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去考考禅院里的老禅者。来到禅院,他与老禅者一边品茗,一边闲扯,冷不防他问了一句:“什么是团团转?” “皆因绳未断。”老禅者随口答道。 后生听到老禅者这样回答,顿时目瞪口呆。 老禅者见状,问道:“什么使你如此惊讶?” “不,老师父,我惊讶的是,你怎么知道的呢?”后生说,“我今天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天主教》2003,(1):11-11
光明一端:耶稣在约旦河受洗 (揭示圣三奥秘) 出自《圣经》玛窦福音第3章13—17节:那时,耶稣由加里肋亚来到约旦河若翰那里,为受他的洗;但若翰想阻止他说:“我本来需要受你的洗,而你却来就我吗?”耶稣回答他说:“你暂且允许罢!因为我们应当这样,以完成全义。”于是若翰就允许了他。耶稣受洗后,立时从水里上来,忽然天为他开了。他看见天主圣神有如鸽子降下,来到他上面;又有声音由天上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  相似文献   

15.
在最近一次从苏黎世到纽约的飞行途中,我和一位投资商相邻而坐。随着我们交谈的深入,我得知,他在投资一家规模很小的科技公司时,投入了很多资金,却收益甚少。他告诉我,他被那家科技公司的老板气得要吐血了,在整个飞  相似文献   

16.
我的生日快到了,我希望这一天在吹灭生日蜡烛的时候能许下一个特别的愿望。我来到公园,碰到了坐在长椅上的一名乞丐,他正在观赏着池塘边的两只鸽子,他那惬意的模样和脸上似乎永恒的微笑引起了我的好奇。我想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开心。我也想通过和他谈话,让自己为所拥有的一切感到骄傲,因为我是一个什么都不缺的人,我的工作可以让我赚很多钱。当然了,我这么努力工作怎么可能没有钱呢?由于我的努力,我的孩子们也不缺什么,他们想要的玩具都可以得到。我的辛勤工作也使我的家庭富足无忧。于是我走到他身边坐了下来,我问他:“先生,您会在生日那天许…  相似文献   

17.
有一条小河流从遥远的高山上流下来,经过了很多个村庄与森林,最后它来到了沙漠。它想:我已经越过了重重障碍,这次应该也可以越过这个沙漠吧!当他决定越过这个沙漠的时候,它发现河水渐渐消失在泥沙当中,它试了一次又一次,总是徒劳无功,于是灰心了,也许这就是我的命运了,我永远也到不了传说中那个浩瀚的大海。它沮丧地自言自语。  相似文献   

18.
正我年轻的时候,是曼哈顿一家玩具公司的推销员。我的经理艾伦先生,是一个神奇的人,他只读过四年小学。10年前,他离开贫困的家乡来到这里做推销员,现在已经是这家公司的销售部经理了。我想不明白,一个小学都没有毕业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才能胜任这个职位呢?在我进入公司的第三周,有个名叫约翰的推销员从一个巴西商人手中拉到了一大笔业务。  相似文献   

19.
这件事情要从我的父亲说起。他是做木材生意的,可是有一天,他与对门做布匹生意的罗老板闹翻了。父亲回家后左思右想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于是他在做木材生意的同时也顺带卖起布匹来,而且他卖的布匹总是比罗老板的要低一块钱。罗老板不甘示弱,也把价格下调了一块钱,父  相似文献   

20.
有一位成功的企业家,靠做推销员起家。一次,他在演讲中说过这样一段话:为什么我做推销会成功,我记得有人告诉我,大概拜访40个客户会成功一个。我就这么想,如果我碰了39个钉子后,就会成功一个,那我每碰一个钉子,都离成功近了一步。所以,每碰一鼻子的灰我都会很高兴。我做推销都是“扫地毯式”的,一个都不漏过,那一鼻子又一鼻子的灰,正是成功的一个又一个台阶啊!优秀的推销业绩,使他发现了自己的经商潜力。1987年,他从台湾来到美国洛杉矶,创立了一个科技公司,开始销售台湾生产的电脑组件。1990年,他创立优派集团,同时创立了独特的品牌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