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命     
假如生命是花,花开时是美丽的,花落时也是美好的。我要把生命的花瓣,一瓣一瓣撒在人生的旅途上……  相似文献   

2.
正入冬,寒风乍起,花叶飘落,一片萧条。我的阳台上的花凋零了,却不妨碍我远眺,看那难得的冬日碧空,手执一书,遐想,冥思。《小窗幽记》中写道:"水流任意景常静,花落虽频心自闲。"这句极好,在这个纷杂的社会,人心总是焦虑浮躁的。做不到心止如水,总想着飞黄腾达,却又不愿意全力以赴。细细品味这两句话:流水是随意的,而景物是时常静默的。花开即有花落,凋零是自然规律,心,应  相似文献   

3.
真花不语     
正小麦花大概是花期最短的花吧,它的一生只开五分钟。然而,它结出的饱满而灿烂的果实,却人人都离不开它。小麦花告诉我:花的价值不在于花期长短,而在于结出的果实。桂花大概是世界上最小的花吧,它小小的花瓣被硕大的绿叶挡住,可它的醉人香气却飘出十里,沁人心脾。桂花对我说:用香气芬芳整个世界,何必在乎体积。  相似文献   

4.
人生偶悟     
走在校园里,偶见路边的几株花木枝头寥落,心中不禁一颤,惊叹花期如此短暂。就在前几天,我还在满怀新奇地欣赏点染枝头的艳艳花朵。倏忽之间,已难觅芳踪,原来时节已到暮春。再一次想到林黛玉的《葬花吟》。在那个繁花开遍又悄然飘落的大观园里,黛玉的吟唱让人黯然神伤:"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的"咏絮才",面对落红片片的情景,怎不产生"红颜易老,人生易逝"的感慨?在黛玉的心中,人生如花,"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这联想是如此贴切,  相似文献   

5.
聊寄一枝春     
正南方的冬天是绿的,春来了,并没有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楼下的桂花亦送来了缕缕的清香,一如那年仲夏武汉的桂花香一样,不浓一点,也不淡一点。小区西南角的柚子花芬芳着,微风拂过,甜甜的花香在风中浮动,香满大半个院子。我喜欢柚子花,多次在花边流连,探看那绿的、鹅黄的枝叶烘托着洁白的花瓣,犹如故乡开在春天枝头的槐花。柚子花的形状和槐花不同,兴许连香味也并不一样的,但我的心,  相似文献   

6.
正那一年去杏花疃,坐在溪边喝酒。山泉咕咕,也如酒。有杏花一瓣瓣地飘到溪流上,然后瞬间就随清泉流走。身边朋友见我发呆,催我喝酒,我却突然来了一句:"这些花瓣,落下来,是要寄去远方的。"朋友有些傻了眼。接着我  相似文献   

7.
正桂花之美,是贴近生活的。一月一花开,花开应时节。国庆长假回家,最爱的便是房前屋后、道路两旁竞相吐蕊的桂花树。一簇簇金黄色的花瓣缀满枝头,在翠绿枝叶的掩映下,剪出万点秋意。最近几年,家乡将八月桂和四季桂作为主推的绿化树种,整个城市都萦绕在桂花香中,令人不由得一再深呼吸,想将这香味吸进灵魂里。桂花往往在中秋时节盛开,因其品性和美好寓意,自古以来备受人们喜爱。比如,李清照在词中称其"暗淡轻黄体性柔,情  相似文献   

8.
正晨曦初露,我走出房门,发现隔壁家的植物开花了,紧挨着两家分界的篱笆,有几朵花已经伸到我家院子。绿色的茎叶,黄色的花朵。咦,这不是夜来香吗?我忙凑上前去用鼻子验证,贴着花蕊深吸一口,好熟悉的花香,哇,真的是夜来香!你看她每朵花有四瓣,每瓣上端有个豁口,花瓣边缘相互重叠,虽是单瓣,但并不显单薄。花瓣都像蝴蝶的翅膀,质地细腻娇嫩,吹弹可破,七八个花丝笔直挺立,在花朵中聚成一堆。整朵花的颜色是纯黄的,  相似文献   

9.
当纤薄的暖风掀起春的衣袂,当明媚的春光赶走城市的暗沉,我在窗前的灿烂下,看着窗外海棠花瓣絮絮飘落,思绪在城市的烦扰中渐渐飘飞。  相似文献   

10.
正繁花过后,必是花朵的枯、谢、落。那么,花朵能否永不枯、永不谢、永不凋落呢?按照自然规律,当然不会。其实,花落是为了花开。如果开出的花朵永不凋落,那么所有的枝头必定都挤满了花朵,后来的花朵又开到哪里呢,又哪有枝头立足呢?花落,正是为了腾出位置,让后来的花朵,让来年的花朵,开得更艳、更美。是啊,我们都有这样的一种心理,见不得花落,总认为"落"是一  相似文献   

11.
花落的声音     
家中养了玫瑰,没过多少天,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到了花落的声音。起先是试探性的一声"啪",像一滴雨打在桌面。紧接着,纷至沓来的"啪啪"声中,无数中弹的蝴蝶纷纷从高空跌落下来。那一刻的夜真静啊,静得听自己的呼吸犹如倾听涨落的潮汐。整个人都被花落的声音吊在半空,尖着耳朵,听得心里一惊一惊的,  相似文献   

12.
岁月像叶子般片片飘落,便多了一份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绪。 叶黄的日子更孤零、更寂寞、更伤感。叶枯还有叶茂时,可人呢?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诚然,光阴何尝不是这样一条河,我伫立岸上,河水从身边流  相似文献   

13.
正"拾",一个意思是收拾。拾掇与收拾是近义词。拾掇家务,家被整理得洁净整齐;拾掇钟表,旧物被修理如新;拾掇违反规矩或法律的人,不良行为得到惩治。"拾",最重要的意思是捡,有物在地,以手拿起。童年的秋天,门外飘落的黄叶,田间遗漏的花生,我捡入筐内,拾得灶前的暖,唇齿的香,拾得与收获有关的成长。  相似文献   

14.
栀子花开     
正女人如花亦爱花,可我爱美却不懂花。草长莺飞的三月,眼中寻觅的是剪刀似的春风裁出的鲜绿柳条,对着清粼粼的湖镜风情万种地摇曳袅娜;人间芳菲的四月,心生留恋的是蔚蓝的天,洁白的云,清新的氧,绿茵的"毯",呼朋引伴把酒临风的惬意酣畅。却常常忽视了蠢蠢欲绽的花儿呀,在二月微润的土里"咬牙蓄势",在三月和煦的风中"破土而出",在四月明媚的暖阳"千娇百媚",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20,(10)
正前言几年前,我曾读到施以诺医生所写的一本心灵小品文学书,亦被称为"另类的美容书",名叫《气质,是最重要的名牌》。其中有一篇文章提到一所大学曾举办了一场非常有趣的活动——内在"新三围"选拔赛,其所提出的"新三围"是指头围(善于思考)、胸围(胸怀理想)和肚围(雍容大度)。  相似文献   

16.
读到梁康的随笔《孔子论"仁"及其"相对主义"》,唤起了回忆,又被激发出新的讨论兴致,所以想来凑趣写随感.所谓"回忆",是指我十年前写的一篇文章《仁与艺》①,关注的也是这个问题,也曾引用过不少梁康此文中的《论语》引文,来显示那些被汉学家所慨叹的孔子仁说的"矛盾与神秘",实源自它的"非观念化维度".那里讲的"观念化",与梁康这里讲的"普遍性诉求"很相近.  相似文献   

17.
黄幸平 《天风》2012,(4):59
最近我在读一本书,一本"小书",一本"大师"写的"小书"。之所以说是"小书",意思是这本书不厚,篇幅不长,不需花太长时间就能读完。书名,《做个真门徒》;作者,神学大师斯托得。哲学家罗素有本书,书名叫《我为什么不是基督徒》,很多人受其影响就以为所有宗教都是虚假有害的。若干年后,斯托得以"我为什么是基督徒"为题讲了几场道。后来他将讲道内容编写成书,就是这  相似文献   

18.
易感的心     
正花的妙用会传香,花的感情色彩是直通心灵的。在一位园艺师对我说"一枝花是一段心灵史"之前,我对花的认识还停留在姹紫嫣红、婀娜多姿方面,园艺师问我:"你的启蒙花是什么?"我想了想答道:"我的启蒙花应该是菊花。"记得小时候,哥哥养了几盆菊花,菊花在秋天的寒风下依然傲首开放,令我十分惊  相似文献   

19.
正我喜欢那些美得扎实厚重的花,像百合、荷花、木棉,但我也喜欢那些美得让人发愁的花,特别是开在春天的,花瓣儿菲薄菲薄,眼看着便要薄得没有了的花,像桃花、杏花、李花、三色堇或波斯菊。花的颜色和线条总还比较"实",花的香味却是一种介乎"虚""实"之间的存在。有种花,像夜来香,香得又野又蛮,的确是"花香欲破禅"的那种香法,含笑和白兰的香是荤的,茉莉是素的,素得可以及茶的,水仙更美,一株水仙的倒影简直是一块明矾,可以把一池水都弄得干净澄澈。  相似文献   

20.
正王鼎钧先生曾说:"恋爱是忽然发现你和我不同而我非常喜欢,恋爱是忽然发现你和我相同而我十分感动。"阅读也是如此,会心之感,难与人道。就像恋爱,选择一本书也需要缘分,心性相投至关重要。阅读是一件私事,读到最后,我们看到的都是自己的体验与气质。面对同一本书,不同的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