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趣地生活     
正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不可。有趣的人,才能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无论是为人父母还是个人交往,皆如此。有些人觉得有钱就能把生活过得有趣,可是一个人的有趣不是靠物质堆砌出来的。它可能与知识无关,与金钱无关,与地位无关,只取决于一个人怎么  相似文献   

2.
掬水月在手     
极喜欢一句有趣、空灵的佛语,叫"掬水月在手"。曼妙夜空,皓月高悬,近之又非嫦娥吴刚,于是慧心一闪,掬一捧水,月亮美丽的脸庞就灿烂在手掌心里,一片禅心也在月色里氤氲开来……有月当空,有水可掬,有月盈手,虚实相映,虚幻缥缈。掬之趣,趣在一念之转,趣在一掬得月,趣在有月映心。每每品味"掬水月在手",脑中总浮现这样的场景:万里春江,  相似文献   

3.
与物为春     
正友人凝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女子,蕙质兰心,总能将平淡的生活装点得诗意盎然。即便在万物萧条的寒冬,身在南方没有暖气的凝,依然常常在朋友圈展示生活的喜悦,九宫格照片全是缤纷多彩的鲜花,那是她在温室里精心滋养的花朵。彼时,南方正大雪纷飞,而我隔着迢迢千里的距离,看着朋友圈里凝的笑靥和花的倩影,分明感受到了四季如春的气息。  相似文献   

4.
小雅怡情     
正我说的小雅,是指生活中的小情小趣。非常喜欢"小雅"这个词,它从《诗经》里走出来,源远流长,带着古韵和芬芳。虽然《诗经》里小雅部分大多写战争和劳役,但经过了漫长岁月的变迁,我觉得"小雅"已经变成有点小家碧玉色彩的一个词,她小巧温婉,妥帖可亲。大雅是高不可攀的,总让我想到那些高深莫测的艺术形式,是需要仰望的。电影《私人订制》里,那位可笑的"雅过敏患者",一定是受不了大雅的冷峻严肃,  相似文献   

5.
下下签     
正有一年我到屏东乡下旅行,路过一座神庙,就进去烧香、抽签。那是十年前的事了,当时我把抽签当成有趣的事,一点也不稀奇;但那一次在屏东庙里的抽签却是稀奇的,因为抽中的是一张"下下签"。在我的经验里,抽的签至少都是中上的,很少抽到坏签,那是我抽中的唯一一张下下签;尤其是那时我的生活、工作、情感  相似文献   

6.
智慧语丝     
正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喜欢以是否有趣来评价自己对一个人的印象。在整容风靡,美的价值观判断被颠覆之后,能恒久留存下来的,必定是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写在脸上的气质和刻在骨子里的趣味。——sherry_chou过度考虑别人的感受,是一种对自己的不认同。当每做一件事都在考虑"别人怎么看"时,你其实已经在放弃自己了。总是活在别人眼神里的人,也等于从来不曾存在过。——苏芩  相似文献   

7.
人对物究竟应给予物什么样的道德关爱?这是生态伦理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儒学具有普爱意识,自先贤孟子提出"仁民而爱物"的主张以来,物一直是道德关爱的对象,但同时在"爱有差等"观念的支配下,对物的爱又不同于人,其间显现出普爱与差爱的矛盾冲突。朱熹在本体论上以"生生之仁"确立了人、物的平等意识。而在现实生活世界里,万物所自有的客观等级秩序以及人所面临的不同道德情景,人又会以"差等之爱"的情感方式表现出来。朱熹用"理一分殊"来化解"普爱"与"差爱"的冲突,以"推己于物"和"用之有时,取之有节"的方式展现人对万物的仁爱之情。  相似文献   

8.
正有趣,是一种高贵的品质,是个宏观的概念,我经常说有趣的将打败无趣的,但我从没谈过什么叫有趣。对我而言,有趣有三个维度。第一维度,有趣是知识结构的完整;第二个维度,是乐观进取的心态,有趣的人不会给任何人带来压力,而是给人很舒服的  相似文献   

9.
懂得品味     
正生活中有了美食,就像绿塘之上有了荷花,山峰之间有了青藤,翠柳之上有了黄鹂,那是一种微妙而美好的相依相伴。在品味美食中享受人生,是在拥抱丰富多彩的生活。不过,美食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若是留心,就会发现,美食更多的是寻常之物,如同朴素的花朵,在寻常的日子里盛开着,错落有致,不因卑微而仓促,认真地开着每一朵花。豌豆是寻常之物,蚕豆也是寻常之物,萝卜、豆腐也是,它们质朴、洁净,如素衣的女子,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与脂粉无关的清雅。然而,尽管是寻常之物,豌豆、蚕豆、萝卜、豆腐都可以烹调成让人久久回  相似文献   

10.
凡夫走卒、达官贵人、神仙皇帝,人人都想把握自己的命运,领略生活中的妙趣,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可是现实的生活告诉人,即便你有钱、有地位、有荣誉,却不一定有幸福。经上说:"智慧赐人幸福"。(箴1:20)因为,只有智慧才会让人去思索幸福生活的价值的含义,顿悟生命真谛,从而获享幸福。谈到智慧,我们就很自然地想到了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他在当时曾被认为是最有智慧的人。于是有人去特尔斐神庙求神谕,询问是不是有比苏格拉底更聪明  相似文献   

11.
正一些真正有趣的人,即使是正常说话,他们说出来的事情也总让你觉得特别有意思。不是他们故意挑有趣的事情说,也不是他们可以把平凡的事情说得有趣,而是他们自己过的,真的就是有趣的生活。叔本华有一只五英尺长的大烟斗,每次面对别人诧异的目光,他总是平静地解释:当烟到达喉咙的时候就变凉了,不会烫到我。叔本华对自己的才华也是相当自信的,他吃得  相似文献   

12.
当花看     
正那条胡同里都是两层楼,密密挨挨的,住了很多人家。多是外地人,有的拖家带口,挤在狭小的房子里。他乡讨生活,阔绰不阔绰,不需要那么讲究了。只要有一个温暖的住处,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最简单,也最容易幸福。一楼人家的门都是向外开的,他们的生活,喜怒哀乐,过往的路人都看在眼里。有一户人家很有意思,在门口放了一张旧桌子,桌子上总摆些有趣的植物。比  相似文献   

13.
光辉灿烂的感性体验是艺术设计美的生命,感性设计让生活充满艺术魅力,让生活更富诗意与乐趣。感性设计赋予现代生活以诗意的境界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感性平衡理性;第二,童心照亮物趣;第三,功能融入诗意;第四,技术追随感觉;第五,美感诗化生活。这种诗意的境界是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人们获得精神的愉悦与幸福,产生对生命与生活真谛的感怀。  相似文献   

14.
佛手     
正记得《浮生六记》里沈三白说:"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芸娘也赞他插花能备风晴雨露,精妙入神。而我,茶室书斋,亦是瓶花不绝,香气萦绕。虽说插花、盆栽、清供皆是物外之趣,亦不似雅致文人,那般深究。所为的,只是给平淡乏味的生活,增添些许意趣和韵味,遗存一点古风。清供,一个久远古朴、雅致绝美的词。清供,则是在室内案  相似文献   

15.
活得有趣     
正有一种人之常情,就是喜欢和有趣的人在一起,只要有机会我就往有趣的人跟前凑。人活着是要有趣的,没趣还活个什么劲?有人认为,所谓高情商,就是有趣。有趣甚至是比颜值更大的魅力,和教养一样,是许多人的追求。什么样的人才是有趣的人呢?各人自然有各人的爱好,我这里介绍一些古人提供的看法。有趣的人很洒脱。战国庄子,老婆死了,他敲着瓦盆唱歌;自己要死了,安排后事时让弟子不  相似文献   

16.
长寿的境界     
正一个人长寿的样子,是由对生活对世事温柔的心态所造就。杨绛先生喜欢在清净的氛围中陶冶自己高贵的灵魂。她凡事从不恶意揣度人,不以私利伤害他人,忍让,从容,不诋毁,不妄自菲薄,这是优雅、博学的她的长寿之源。性情如兰,守静中有气韵;谨言慎行,平凡中有豁达。在大自然和人际交往中提升自己,这是长寿的根基。长寿的人很少任性而为,他们的性情里有一个"暖"字,他们的眼眸里有一个"谦"字,因为读的书多了,看的世界多了,他们的心宽了,如  相似文献   

17.
智慧语丝     
正凡是自己说不出"为什么这样做"的事,都是没有意思的生活;凡是自己说得出"为什么这样做"的事,都是有意思的生活。——胡适不要用你喜欢的方式去对待别人,而要用对方喜欢的方式来对待他。——乐嘉如果一个一直对你不好的人偶尔对你好一次,你会无比感动;如果一个一直对你好的人偶尔对你不好一次,你就会无比愤怒。——木心不要光研究胜利者的传记,也要研究一下失败者的传记。胜利者的传记里有很多夸张的东西,而失败者的传记里有很多东西都是真实的。我的经验是,碰到任何困难都要赶快往前走,不要欣赏让你摔倒的那个坑。——黄永玉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希望在生活美学里,"美"不再虚无缥缈,不再只是学者专家口中的一些理论,我们希望"美"能够踏踏实实在我们的生活里体现出来。西方人常常讲"景观",就是说你的住家有没有风景。当坐在窗口可以眺望出去的一个空间,可以看到河、看到山,甚至是一条漂亮的街道,行道树绿油油的,便叫作"景观"。大家可以来检查自己的住家,看看从窗口望见的是什么。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刚从欧洲回来,有个好朋友将台北  相似文献   

19.
说“趣”     
"趣"是我国美学、文艺理论中的重要审美范畴之一,它大量出现在我国美学、文艺理论中。"趣"论在我国美学和文艺理论史上有一个孕育、诞生、成型、兴盛、深化的过程。"趣"是一种新奇、独特的美,具有反常合道的审美属性,是现实生活和艺术中的一种新颖、奇妙、天真、生动、灵智、慧黠的审美特质。"趣"有多种具体类型和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20.
半开美     
正古书上说,花看半开。花看半开?这是《菜根谭》里的话,说:"此中大有佳趣。"我真正体味到花半开的佳趣,那是在夏日里在荷塘看荷。晨风里,团团的墨绿色荷叶微微晃动,就在荷叶背后,一朵半开的荷花,忽而就露出了侧影,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情,羞涩不已。花瓣儿正处于一种半聚拢状态,如微微轻启的唇,欲说不语,而那仅有的一枚花瓣,如兰花指一样屈伸出来。风一吹,一惊一颤,你的心尖儿,也跟着一惊一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