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古无"哲学"一词,但很早就有"知人则哲"和"哲人"的表述.日本学者西周最早将西方的philosophy翻译为"哲学",这与中国古代使用的"哲"字有关系.据学者考证,西周在1875年出版的<百一新论>中用"哲学"翻译philosophy,而"在津田进藤于1861年出版的<新理论>的附录中,西周翻译‘哲学'一词用的字是‘希贤学'或‘希哲学',意思是追求贤人之学,或追求哲人之学"[1].由此看来,"哲学"译名的成立,先已经过类似佛教东传时那样的"连类"或"格义"的工夫,其中浸润了东方学人对于"哲学"的特殊理解.  相似文献   

2.
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谈到"字"与"声"的关系时,提出了中国歌唱艺术的一条重要规律:"古之善歌者有语,谓当使声中无字,字中有声'.凡曲,止是一声清浊高下如萦缕耳,字则有喉唇齿舌等音不同.当使字字举本皆轻圆,悉融入声中,令转换处无磊块,此谓‘声中无字',古人谓之‘如贯珠',今谓之‘善过度'是也.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编辑工作的方便起见,来稿请按如下要求:1、来稿请用16开400字(20×20)方格稿纸或8开500字(25×20)方格稿纸工整横写,或用A4纸电脑打印,标点符号占一格,要正确使用、书写标点符号;2、文章标题、副标题应简洁明了,文内标题层次不宜太多,层次序号可采用一、(一)、1、(1);3、参考书目、引文、经句请仔细核对并注明出处,以保准确无误。引用圣经经  相似文献   

4.
投稿须知     
为了编辑工作的方便起见,来稿请按如下要求:1.来稿请用16开400字(20×20)方格稿纸或8开500字(25×20)方格稿纸工整横写,或用A4纸电脑打印,标点符号占一格,要正确使用、书写标点符号;2.文章标题、副标题应简洁明了,文内标题层次不宜太多,层次序号可采用一、(一)、1、(1):3.参考书目、引文、经句请仔细核对并注明出处,以保准确无误。引用圣经经文的,除和合本外应注明版本。圣经、新约、旧约和圣经各卷书名  相似文献   

5.
你在哪里?     
王学富 《天风》2021,(1):47-48
"蛇对女人说:'你们不一定死,因为上帝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上帝能知道善恶.'……天起了凉风,耶和华上帝在园中行走.那人和他妻子听见上帝的声音,就藏在园里的树木中,躲藏耶和华上帝的面.耶和华上帝呼唤那人,对他说:'你在哪里?'他说:'我在园中听见你的声音,我就害怕,因为我赤身露体,我便藏了.'"  相似文献   

6.
《天风》2020,(2)
正我对写作的认识,来自《启示录》里的一节经文:"我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你要写下,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圣灵说:'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启14:13)这段文字是来自"天上"的对话,一呼一应之间,给了"在主里面而死的人"一个极其宝贵的应许——"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依然能够读到这段古  相似文献   

7.
正在中国民间影响广泛的吕祖信仰,到清代后期更形繁荣,一大批以"赞化宫"为名的吕祖庙在各地纷纷涌现。典型者如道光二十三年(1843),进士出身的张集馨(1800-1878)回籍住家时,与署都转陈延恩等人将位于其家乡仪征城南的吕祖祠重修一新,并"颜其额曰'赞化宫'"。~1又如道光二十八年(1848),广州佛山复建供奉吕祖的西樵山云泉仙馆时,亦特于道观正中"为赞化宫,以专崇奉"。~2不过对于吕祖庙以"赞化宫"命名之由来,学者有不同的解读。如地方文献提及扬州赞化巷之名源于该巷14号赞化宫,"赞化宫系道教的神庙,'赞化'二字其义取之于《中庸》'赞  相似文献   

8.
“四字格”是汉语中四个音节构成一个整体结构的组合格式。在遣词造句中,首先把四个单音节词组合成一个整体,然后再以板块的形式出现在句子之中,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四言熟语、成语及其他四音节词组。 汉语音乐性强,要求音节平稳、节奏和谐、结构对称,这是“四字格”得以形成的客观需要;古汉语中的单音节词比重大,便于灵活运用,又为“四字格”得以实现提供了便利条件。此外,早在周代就形成的四言诗及后代辞赋、骈文的影响,也是“四字格”日益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字格”的来源,可分为常见用词法构成、寓言故事概括归纳、古书语句的节缩和扩展三种类型。 一、常见构词法构成  相似文献   

9.
好书鉴赏     
《天风》2018,(1):3-3
《我们所信的三一上帝》作者:寇世远基督徒所信的上帝是'三位一体'的上帝,三位一体是基督教信仰的一个奥秘,因为'上帝为大,我们不能全知'(伯36:26)。为了使读者能清晰地认识三一上帝的三个位格,本书在内容编排上,第一至二十篇,主要围绕'圣父'这一主题展开;第二十一至四十三篇,以'圣子'为主线第四十四至五十篇,则侧重'圣灵'。寇世远监督曾是台湾知名牧者,他以圣经为根本,结合中国文化,对三位一体神的教义进行了生动阐述。  相似文献   

10.
逢场作戏     
见心 《法音》1990,(10)
《景德传灯录》卷六《江西道一禅师》:"邓隐峰辞(道一禅)师.师云:'什么处去?'对曰:'石头去.'师云:'石头路滑.'对曰:'竿木随身,逢场作戏.' "又《五灯会元·泐潭洪英禅师》: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15,(10)
<正>使徒约翰在《启示录》中写道:"我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你要写下,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圣灵说:‘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启14:13)约翰所记述的,是来自"天上"的一段对话,一呼一应之间,给了"在主里面而死的人"一个极其宝贵的应许——"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两千年来,这个鼓舞人心的应许激励了无数基督徒,为了"作工的果  相似文献   

12.
金农生于清代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卒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字寿门,号冬心,又号司农、稽留山民、昔耶居士等,有"扬州八怪"之首的美誉。金农有诗名,善画工书,尤"漆书"自创一格,为清代书法名家,亦是清代碑学运动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3.
普遍性的寻求——马克思与康德的一种可能的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批判理论对普遍性权威的消解已经濒临威胁社会基本秩序、危及自身所追求的自由与解放这些根本价值的边缘.面对"普遍性"日益遭遇虚无化、问题化和游戏化,价值的虚无、规范的瓦解境况,鲍曼谈到,"在今天,任何真正的解放,它需要的是更多而不是更少的'公共领域'和'公共权力'"[1].  相似文献   

14.
问题的缘起 陈静先生在"吾丧我--<庄子·齐物论>解读"一文中认为:解读<庄子·齐物论>的关键在吾丧我,并且对"吾与我"的含义进行了辨析.①她认为"我"是形态的我:"这个‘形态的我'处于与外物纠缠的状态之中,被外物裹携着、冲击着,踉跄于人生之途而没有片刻止息,终生劳碌却不见得有什么成就,疲惫不堪却不知归属何处.‘形态的我'展示了‘人'作为‘物'的存在状态,这样的‘我',实在是被动而无奈的."而"吾"是丧我之吾,"‘吾,不是‘形态的我',也不是‘情态的我',所以在任何极端的情景下都不为所动.……超越了形态和情态的‘吾,,‘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游'是<庄子·逍遥游>的基本概念,它展示的是一个自由的境界.‘我'被外物裹携且陷溺于角色的序列之中,与‘游'无缘,‘吾'才能‘游,,‘吾'的‘游'展示了一个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有了这个境界,‘人'就从‘物'的和‘角色'的存在状态中超脱出来了."  相似文献   

15.
正(此组海报分别以"正"、"急"、"舞"、"尚"四个字为设计元素进行创意设计)字"急":将"急"字拆分开来,由抽象的人物形象搬运着,凸显出主题:"在这个急匆匆的世界里,你‘急'着去哪里?"。字."乱舞":以"金蛇狂舞"为灵感,将"舞"字与中国行书以及蛇的形象相融合,设计出富有曲线和传统意韵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不敢不自重     
接到一个叫人心里颇不是滋味的电话。"先生,你投到我刊的故事我们准备刊用,但依照工作惯例,我们想问一下,你这篇故事的'故事核',是否参考过别人的?"编辑女士在电话里问。我当然明白她的这个"参考"是什么意思,于是我告诉她:"我不仅从来就不'参考'别人的,而且也非常害怕'参考'别人的,要知道,我是完全以写作为生的人啊!而不是以赚稿费为生!至少,我不是那种把写作当作沽名钓誉投机捞钱的人!"我的声音都微微颤抖了。或许是编辑女士听出了我的"激动",她便解释说:"我们制定这个工作惯例,也是事出无奈,因为现在不自重的人太多了,每…  相似文献   

17.
爱不设限     
《天风》2015,(7)
<正>经文:加5:13-14"因为全律法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使徒保罗在《加拉太书》5章14节说:"因为全律法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在这里我们看到"爱"是律法所命令的内容,可是爱本身又是不能被命令的,因为爱人必须心甘情愿。保罗在此乃要告诉我们,爱人并不是要约束我们,恰恰相反,正是要我们突破心中的各种界限,从而帮助我们寻找到真正的自由。保罗所说的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  相似文献   

18.
格心思想本出《尚书》,儒家为论证王道政治且制约君权而将其纳入政治哲学,却因忽略由孟子开辟的心性哲学这一思想源流而缺乏理论证明。以程朱为代表的宋儒虽接受格心思想的传统释义,却又在"性即理"的命题中以新义赋之。以陈澔为代表的朱子后学自觉接续朱说,通过引入礼学思想重新阐释格心之论,在完成将"理"落实于"礼"的同时,又回归到《尚书》本义,从而为格心学说既提供思想依据,又强调其政治实践的特性。还因陈澔阐发朱子学格心思想中"正己"的内容而丰富了朱子学思想体系,至其《礼记集说》立于学官而始对士林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来,在一些地方的教会,信徒因口头上常讲"感谢神"而受到个别教牧人员的指责:"你们以后不要把'感谢神'当口头禅。""一点也不慎重,要谨慎些。""常挂在嘴边,太随便了。"诸如此类的话乍听起来有点道理,然而却给弟兄姊妹带来了心灵的"创伤"和信仰上的困惑。有一次,一位老姊妹问我:"弟兄啊!我们嘴上常讲'感谢神',是属于犯罪吗?不然,某先生为何要指责我呢?"令我不知如何回答是好。稍后她接着说:"2017年春天,我在近郊的公路上被一辆  相似文献   

20.
刘宗周(1578~1645),原名宪章,字起东,号念台,明代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因讲学于山阴县城北的蕺山,自称蕺山长,学者称蕺山先生.刘宗周是晚明著名的儒学大师,其学以"慎独'为宗.蕺山门人黄宗羲论其师之思想日:"先生宗旨为'慎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