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才是无时不在,只要有人类存在的地方,就有天才的存在。因为天才不是职称需要评定,天才也不是政府公务员需要政绩,天才还不是企业家需要创造利润,天才是发现者的快乐。要知道人是一种渴望发现的动物.在地球上所有的地方都被发现以后,就去发现宇宙,在发现宇宙需要资金而不能成为个人行为的时候,就去发现天才。当然,不是所有的.天才都能发现,不是所有被发现的都是天才.不是所有的发现对天才都是一种方式,下面就是每位天才在一生中通常会经历的三种“出台”方式:高度赞赏——排斥与打击——高度赞赏。  相似文献   

2.
附加值     
正东西从来不值钱,值钱的是附加上的东西。大家都知道的,当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用的那双筷子,现在值多少钱了?十万不止。但也不是所有的附加上的东西都值钱,一张宣纸,齐白石在上面涂了几笔,这张纸就值大钱了。同样一张宣纸,隔壁张三抹了几笔,这张纸就废了。同样是几笔,差距咋就这样大呢?在于附加值。附加值有正数,也有负数。附加值虽然有高低,有正负,却看不到。比如你画了一棵白菜,比齐白  相似文献   

3.
吴邑人 《天风》2002,(2):54-55
第一章素素出嫁这所学堂在姚城耶稣堂的附近,只有五六个房间,一间是女学生睡房,一间是教师办公室,一间是课堂间,一间客厅,还有一间堆放东西。共有十来个女孩,最小的只有8岁,常常哭,人倒是长得在这些女孩中最好看的,好像外国人,名字也与众不同,叫凯西。小朋友在一起都取笑她说你这名字不好,听上去好像是该死,她总是咬着牙忍着眼泪不作声,后来大家不说了,又后来不知谁起了头都叫她开开。她说不知道爸妈是谁,几年前就由洋人女教士抚养了。后来,凯西成了素素最要好的小朋友。在全班小朋友中,素素是年纪大的几个之中人  相似文献   

4.
生命之源     
人离不开水,据说人身上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东西是水,世界上所有的活物都离不开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可见,水确实是生命之源。为什么所有的生物都离不开水呢?是否水自身安排了它这样的作用呢?水绝对不能,我们相信水对生物的重要连它自己恐怕都不知道。是否生物选择了一定要以水为自己的生命之源呢?也不大可能,因为如果是那样,那么,它们在遇到水荒时自己就可以自我调节另寻它路了,世界上也就不会有同水有关的那么多的问题了,可是,事实却不是那样,古代不说,就是现代,因为水的问题引发了不少问题。非洲有许多国家的人民都因缺水…  相似文献   

5.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女儿跟父亲都有一种隔膜,我从小就对自己的父亲敬而远之:我不喜欢他的懦弱和细致,我总在想为什么他不是那种能用胡子扎女儿脸很风趣的父亲?结婚的时候,我逃也似地离开了父母家,总算可以独立了,尽管只有一间小房,我却不愿意听从父母的劝说和他们同住。  相似文献   

6.
一把椅子     
正主人擦窗户时,把一把椅子放到桌子上忘了搬下来。结果这把椅子骄傲得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我现在在这栋房子里最重要!"他满脸傲慢地说。于是他就吩咐其他所有的东西都叫他国王的宝座。一只苍蝇听完他的话,落到了椅子上,说:"既然这是国王  相似文献   

7.
合作学习是指一套鼓励和要求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可以十分简单——让学生坐在一起,就课堂作业展开讨论或互相帮助,即是一例——也可相当复杂。它不同于同伴间的相互辅导,因为在合作学习中,所有的学生都学习同样的材料,没有指导者和被指导者之别,而且信息的最初来源通常是教师而非学生。  相似文献   

8.
智慧语丝     
正有一个孩子每天朝前走去,他最初看见的东西,他就变成了那东西,那东西也就成了他的一部分……如果是早开的紫丁香,那么它会变成孩子的一部分;如果是杂乱的野草,那么它也会变成孩子的一部分。——美国诗人惠特曼一个好社会的标志是:除了规则一切都是零;一个坏社会的标志是:对于规则制定者来说,一切规则都是零。——时评人石述思  相似文献   

9.
智慧语丝     
正要预防嫉妒,最重要的是:不比不较,珍惜所有。——叶倾城世间的苦,最主要的是由"痛"而来。名位丢了、钱财没了,如果不觉得心痛,自然也就不以为苦了。聪明的人会发现问题,愚痴的人不知道问题在哪里。——星云大师美好的人生,不外乎个人顺其性情,做好分内之事。——毛姆有两种人需提防:一种是以为所有人都是笨蛋的聪明人,另一种是以为所有人都是聪明人的笨蛋。幸福应该是来得巧,而不是来得多。就像口渴时喝上一杯冰麦茶,而不是吃撑时再上满汉全席。  相似文献   

10.
爱联络全德     
沈承恩 《天风》2005,(8):2-4
爱心是联络全德的,说明爱在所有道德品质中是总纲,是基础,是根本。但是爱也不能脱离其他道德品质,独立存在,他也要受其他道德品质的制约——保罗说,圣灵有九样果子,仁爱排在第一。为什么排在第一,就一定是最大最重要?有许多排列是不分轻重的。可是,仁爱排在九果之首,却不是偶然的。不久前,丁光训主教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神学观点,就是:爱是上帝第一属性。这个观点公开发表后,在海内外教会里,引起了一些议论。多数人是赞同的,个别人表示反对,也有不少人有怀疑。反对的人的主要理由是:上帝的属性很多,都一样重要。怀疑的人主要是不理解,他们想:难道上帝的其他属性,像圣洁、公义、信实,都不重要了吗?其实,丁主教说的是:“爱是上帝第一属性。”而不是:  相似文献   

11.
智慧语丝     
正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李嘉诚象棋里我觉得最奥秘的就是"卒"。卒子一过河,就没有回头的路。人生中一个决定牵动另一个决定,一个偶然注定另一个偶然,因此偶然从来不是偶然,一条路势必走向下一条路,回不了头。我发现,人生中所有的决定,其实都是过了河的"卒"。——龙应台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们常常送人礼物——赞美。这东西既不用花钱,又老少咸宜。说者动动嘴,听者的脸上就东风送暖,开成花园。因此,一般谁都乐意接受。《世说新语》记载,东晋王导任丞相时,每次集会发言,在座的宾客纷纷送这种礼物,竞相称赞丞相见识如何高,言辞如何妙。有一位属官叫王述,当时坐在末位,很听不惯,便说:"丞相又不是尧、舜,哪能事事正确。"此话一出,引来众人侧目:这个人,太不通人情世故了!王导也听到了,但他不愧是政治家,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极为赞赏。他愿听真话,愿接受批评的气度  相似文献   

13.
不立不破     
“不破不立”,这是一个大家熟悉的命题,意思是只有先破才能后立;“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旧的、老的东西扔了,才会设法去弄来新的、好的。这话听起来有点道理。但是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是这样呢?事实上,有许多东西恰恰存在着与该命题相反的关系:不立不破。不立不破,就是说,新的不立起来,就不能破坏原有的旧东西,即使旧的东西一时破了,过不了多久,又会重复出现。有这么一个颇值得我们回味的故事——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学生漫游世界后,坐在郊外一块荒地上说:“十年游历,你们已经是饱学之士了。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现在你们…  相似文献   

14.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位年轻人用一枚曲别针换别的神话。年轻人叫凯尔,他往博客上说出自己的梦想:他想拥有一套豪宅,但不是通过现金购买,而是用手中的东西交换。那么,他用于交换的东西是什么呢?仅仅是一枚红色曲别针。这似乎是个笑话,听来有些离谱。  相似文献   

15.
智慧语丝     
正走好选择的路,别选择好走的路,你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杨绛反正人生不是在此处失败,就是在彼处失败。失败者才不管别的有多重要。任性一回,不然一辈子都憋屈。——毛利欣然地接受痛苦,因为你可以从中学习。——安德鲁·所罗门很多人以为自己离成功只差奋斗两字,等他一努力就可以追上大神们。这不只是无知,也是一种傲慢。成功并非如此廉价。成功需要努力,但成功不止于努力。  相似文献   

16.
智慧语丝     
正成功没有尽头,生活没有尽头,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对我们的考验没有尽头,在艰苦奋斗后我们所得到的收获和喜悦也没有尽头。当你完全懂得了"成功永远没有尽头"这句话的含义时,生活之美也就向你展开了她迷人的笑容。——俞敏洪生活的讽刺在于,当你把全部心思都投注在某件事情中,并且患得患失的时候,这件事通常都是失败的。——壹心理有些东西,并不是越浓越好,要恰到好处。深深的话我们浅浅地说,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毕淑敏  相似文献   

17.
我们被邀请来探讨的主题,即民主需要被再造,使人联想到包括自由选举、权力交替、多党执政、言论自由等经典形式的代议制民主现在也许是相当过时,且亟需更新的东西。但这种印象可能是错误的。需要再造的并不是作为一种理想模式的民主本身,也不是作为阻碍这一模式实现的一系列难题的普遍现实。只有世界新的现实情况也被改造——以一种可以使民主恰当发挥作用的方式——民主才可能适应世界新的现实。  相似文献   

18.
李乐柠 《美与时代》2021,(3):130-130
设计说明:坐的艺术的产生现在显然不是因为缺少让人坐在那儿的东西才设计了一个可以使人长时间保持坐的姿势的支撑物。那是为什么呢?思考、因为思考所有事物仍然归于动态发展,因为人有需求,但从不满足,未曾让所有有需求的人满意,就会被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9.
正你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更无法叫醒一个连装都懒得为你装的人。当一扇门为你关上的时候,所有的苦口婆心都成了摆设。对方不是不以为意,就是不以为然。这个世界有劝得下的人,也有劝不下的人。比高深的道理更重要的,其实是他对你的心悦诚服。唯如此,精美的语言才会是化骨散,透辟的道理方可成销魂丹。  相似文献   

20.
蒯因借以反驳逻辑经验论的两个教条(相信综合陈述和分析陈述间严格的区别和每个有经验意义的陈述都有自己独立的经验内容)的武器是极端整体主义知识观,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因为 (1)蒯因认为诸科学陈述是逻辑地相互地联结在一起的,而且关于这些逻辑联系的陈述也是科学总体的一部分、。因而也逃脱不了受修改的厄运。根据蒯因的这一看法,那么我们便不能断定科学陈述间存在着这种必然的逻辑联系,结果是当处于科学织物外围的观察陈述与经验发生冲突时,这种冲突也就不一定必然影响到处于中央的逻辑数学陈述,因而对它们的修改也就不是必然的。(2)如果一切陈述都是不牢靠的,都可修改,那么蒯因的“所有陈述都是不牢靠的,都可修改”的陈述也是不牢靠的,可修改的。(3)科学诸分支的各种陈述间都存在着的某种联系绝没有蒯因想象的那样紧密,以致当某一个靠近外围的经验陈述受到冲击时,可以通过调整逻辑数学规律而保住该陈述。(4)蒯因的整体论坚持认为任何陈述与经验发生冲突时皆可通过调整科学体系的其他部分而使其成为真的,这导致相对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