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参照标准     
小时候,凭着自己天资还算聪慧,颇不甘平庸,总想在某些方面能超过别人。因儿时的乡村偏僻落后,不知山外还有山,眼睛里便只有身边那些“精英”们。  相似文献   

2.
于敏的童年是伴随着大海成长的,他出生在广西北海一个小渔村,小时候经常在海边玩耍,去沙滩堆积那些贝壳,因为喜欢画画,经常在沙滩上涂鸦。那时候的古船木随处可见……大学毕业之后,于敏分配到一家国营企业,却一开始就"不务正业",他创作的油画《红树林》参加省里的一个大赛获得了金奖。  相似文献   

3.
拉煤岁月     
正小时候,城市里家家户户都使用蜂窝煤。每到家里的蜂窝煤快见底的时候,爸爸都会选一天,号召全家说:"明天早晨拉煤去。"我和妈妈积极响应。一清早,妈妈就准备好了煤本和钱装在口袋里,拉着我去煤场。煤场离家并不远,在一条窄窄的小巷里。其实,根本不必寻找,只需要沿着那些黑色的煤渣,就可以轻松地找到煤场了。  相似文献   

4.
母亲的眼神     
父亲在电话中说,母亲的眼神越来越差了,有好多次,都把别人认成了我。 怎么会这样,在我印象中,母亲的眼神是最好的。记得小时候,母亲去田里锄地,我也跟着去。那是一大块玉米田,母亲锄过的地方,野草野菜就全部被锄头割倒,而那些嫩绿的玉米苗却一点也不受影响,没有了野草的羁绊,似乎长得更加欢快。见母亲锄地很有意思,  相似文献   

5.
在长长的一生中,每一个人都有一些难以舍弃让人怀念的东西,比如亲情,友情,爱情,比如用过的一些物品,小时候抱过的娃娃,上学时穿过的旧衣服,几乎每一个人都有恋旧情结。我也不例外。那年搬家,不得已,丢弃了很多旧东西,但唯独那些旧书,我却是舍不得扔掉的。那年搬家之后,那些旧书没有来得及整理,胡乱地堆满一地,放在过道里,里外行走,  相似文献   

6.
李栋 《天风》2001,(9):14
经文 可11:12-14 记得小时候父母带我到电影院去看电影,片名叫《华而不实》,是一部记录片,讲述的是北京的一处宫殿。那宫殿不论在建筑上、还是它的造型、图案、美工,都非常考究。可惜的是,这个宫殿年久失修,就成了一个危险建筑,无人问津,便只能作为一个摆设,成了“华而不实”的代表作。当时我小小的年纪,并不知道“华而不实”这个成语。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这个词所指的含义越来越明确。或许是生活的经历,使我变得更加实际,愿意以更加讲求实效的态度来面对每日的生活,对那些没有实际意义的东西反倒还用一些外包装来迷惑别人深恶痛绝。如此就使我想到了耶稣在进入  相似文献   

7.
正小时候上晚自习,回家最晚的是临考前那些日子,为了考出好成绩。老师会卖力地延迟放学时间,那次放学竟是晚上十点多。北风呼呼地吹着,我蜷缩着脖子朝家跑去。周围出奇地黑,伸手不见五指,偶尔能听到狗的叫声。推开那扇小木门,我兴冲冲地朝堂屋奔去,就在我迈步的那刻,一只大老鼠突然窜出来,我吓得打了个冷颤,一个趔趄摔倒在地,谁知这一摔,竟磕碰着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一部分党政干部,由于耳闻目睹那些靠非法手段暴富的现象太多而不能正确把握,总是报怨自己的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认为自己付出的多而得到的少,于是种种补偿心理行为就产生了。一是精神难求钱财补。某些干部把政治上求进步等同于入党、提干、提级。有的认为入了党提  相似文献   

9.
阿拉伯有句谚语:"为了玫瑰,也要给刺浇水。"是说,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要想出人头地,有所成就,让自己的人生开出美丽之花,就必须忍住一时之气,忍住那些扎在心头的芒刺,将其化为前进的动力,方能博得成功。日本矿山大王古河士兵卫曾说过:"忍耐就是成功之路。"只有学会用理智克制自己的情感,在需要的时候采取忍让的态度,才能办成大事。他小时候曾受雇于高利贷者,当过一段时间的  相似文献   

10.
旧旧的时光     
喜欢看那些泛着淡黄色的图片,眼神掠过的地方,心生的,是旧旧的回忆;涌起的,却带着一丝丝惆怅的甜蜜。想起了小时候镇上的那条街。拐角处,那张艳丽的墙画,所有的欢喜都阻止不住地要冒出来。那幅装裱简单的油画,幽幽的画面就似盛满了少年花开的心事,还有一张张连环画似的海报,接连的故事,吸引着一个个注视的身影,寥寥数笔的漫画,夸张的表情,让小小的我也会捂着小嘴偷乐。  相似文献   

11.
草木有情     
正乡下老伯有一个小院子,院内一年四季草木招展,鲜花簇拥。紫薇不紧不慢地开着,胭脂色的花瓣,摇曳多姿;凌霄爬满墙壁,撑开橙红色的喇叭,蓬蓬勃勃;茉莉花也开了,静悄悄地绽放着,使人想起那些棉麻素裙的女子,清雅洁净……每次回乡下,我都要到老伯的院子里坐坐,身在花团锦簇间,心也被染得明媚。读晋人嵇含的《南方草木状》,在他的笔下,那些平凡的草木,可食,可药,也可寄情与赏玩。记得小时候,物质条件贫  相似文献   

12.
秦萌 《法音》2014,(3):24-26
正"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出家人无论是了生脱死,还是弘法利生都要立足于世间,以此为起点来上求佛果,下化众生。所以,当和尚遭遇革命洪流的时候,心灵的泰然自若不能代替行动上的种种努力以应对世事无常,保证佛教在世间的生存和发展,对革命积极或消极的"参与"也就在所难免。今天,我们来重新倾听那些被抛入革命大潮中,甚至要被革命潮流"必然"  相似文献   

13.
从最简单的愿望出发,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向前走,永不停歇,你就会达到一个令你自己都吃惊的高度。一位很有成就的科学家在谈到自己成长经历时有人问他,是不是从小就立志献身科学事业的?科学家微笑着摇了摇头,他说其实小时候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科学,小时候的愿望简单得很:小时候在乡小念书,条件很差。教室,是破旧的寺庙改建的,课桌和椅子都是用泥巴垒成的。乡下孩子野得很,既贪玩又不肯好好念书。有一天代课老师说:“孩子们,好好念书将来考进城里,城里的桌椅可是光光亮亮的象镜子一样能照出人影儿来!”听了老师的话,当时大为振…  相似文献   

14.
川北剑阁及周围各县民间流传的道教戏很多,当地人称作傩戏。其内容丰富,流传甚广,凡节日喜庆、婚丧嫁娶,祭祀求神,治病免灾,甚至于修新房、开荒山都离不开傩戏。那些庙会、香会、朝山就更是必不可少的了。 过去,有人将傩戏写成“裸果”或“覼缕”是一种误解。傩戏、傩神、傩文化实际是古代少数民族的原始巫觋鬼道演变发展而来的,是古代賨人的鬼神文化、鬼神崇拜演变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15.
张远来 《天风》2015,(3):16-17
<正>堂委应该成为牧者的左右手,以圣经的真理为根基,顺服上帝所设立的教会权柄,顺服教牧带领,执行教牧团队的决定,协助教会做好牧养工作。以"堂委"的形式管理教会是中国教会本色化的一种表现。教会传统和当代世界其他教会都鲜有这种教会管理模式。它贴近中国教会处境。实际上,我们不难发现,教会中存在的某些矛盾往往不是来自平信徒,而是来自那些在教会中兼任某些侍奉职位的同工、义工,或者说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堂委。把不正确的人放在了不正确的位置,矛盾就会  相似文献   

16.
《法音》1989,(6)
五、业力为道德公正律就实用价值和宗教价值而论,这可能是业力论中最重要的一点了。在未讨论此一概念对佛教思想所发生之巨大影响前,让我们先来探讨一下业力论之最主要和最根本之原则。现姑称之为“同类相应原则”,此原则之核心思想,简单说来即是“如是因生如是果”,或“若是这样,就必会这样”。这就是说,果与因在性质上总是相类似的,有A之因必有A之果。此原则表现在自然界,就  相似文献   

17.
3月8日,从电话里听到果一大和尚已于6日14时10分圆寂的消息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就在2月23-28日举行的省政协会议期间,在宗教界委员的住地──赣江宾馆内,我曾多次亲近他聆听开示,获悉他将在东林寺后山塑建48米高石雕弥陀接引佛像的宏愿,并接受他老人家要我去省佛学院讲课的邀请。那些亲切的话语,至今犹在耳边回响。时隔一周,他老人家竟撒手西归!3月9日,与省宗教局原局长董剑波、南昌佑民守住持密法和尚等驱车前往东林寺,瞻仰果一大和尚遗容,在他的座龛前献上我们所拟的一幅挽联:“兴东林,盛莲宗,祖庭重光;树楷…  相似文献   

18.
母亲的佛缘     
缘于母亲的信佛 ,我们兄弟姐妹从小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出生在五十年代 ,生长在六七十年代 ,当时农村极度贫困 ,温饱尚难解决 ,更无文化生活可言 ,因此 ,母亲所有的佛事活动 ,便成为家庭一道热闹的景观 ,也成为我们生活中最大的兴奋点。母亲与佛的结缘 ,最初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外婆的影响 ,二是生活的艰辛。外婆是最初的老师。母亲是长女 ,善良的外婆除了对他进行“三从四德”儒家思想教育外 ,更处处用佛教行因报果的观念影响她。外婆也是佛教徒 ,小时候母亲常常向我们谈起外婆。有时她也谈起我那早逝的祖母 ,但在母亲的心里 ,外婆…  相似文献   

19.
一、懵懂中感觉“鬼”。 我出生在大别山下一个山村里。小时候,喜欢听大人讲故事,尤其在夏夜乘凉时,听故事是我的乐趣。记得六岁时,第一次听“鬼”的故事,是隔壁王大爷讲的,他说一次在夏夜他路过我们的村头时,听见村头的小河里有些东西在啪啪的击水声,他大声吆喝,那些东西“呼呼”地跑了,一会儿就消失了,那时我听罢觉得毛骨悚然;不久乘凉时,后院的宋老爹讲“鬼火”一事,说是人死后会变成“鬼魂”到处飘,并且当时他一边讲,一边手指着面前的大山上一闪一闪的光说,那就是的;随着听故事的内容增多。“鬼”在我心中扎下了根:有一次,我在村前的小河逮鱼,一不小心栽到河里去,  相似文献   

20.
正好友鹏从山里游玩回来,拍了很多照片,其中最瞩目的是一棵树,一棵与众不同的树。树的下半部身子是黑的,如火烧过一般,左上部也是很惹眼的黑,如死了一般地伸展着那些干枯的枝枝丫丫,全没一点生气。右半部却是一大蓬的绿,因左边黑色的陪衬,那些绿便格外惹眼。更奇怪的是绿里还间杂着影影绰绰的红,好像是果实,但看不清是什么果,就那样羞红着脸躲在那浓密的新绿里。照片可能是夕阳将落时站在山下向上仰拍的,所以大团大团似红非灰的流云仿佛都缠绕在那树的身上,给人流光溢彩但又诡异非常的感觉。问鹏这是棵什么树,他说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